大爱情怀之师:内涵、意蕴与路径

2023-04-04 18:46:04刘晓丽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5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摘要] 我国教育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赋予了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班主任作为立德树人的主体,应当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角色追求,以无私奉献之心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走向“大国良师”的理想境界。班主任要成为“大爱情怀之师”,应理解“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核心内涵,明确“大爱情怀之师”的价值意蕴,以无差别师爱涵养高尚师德,修炼利他之心,达成无我之境,厚植家国情怀,进行价值引领。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大爱大德大情怀;修炼路径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这句话明确了新时代教师德育工作的开展方向,也指出了教师应当具有的师德内涵。教育事业面向的是有深层发展需求的人,因此,班主任应始终坚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关注时代发展需求,把对学生的深切关爱熔铸于德育工作中,以“大爱大德大情怀”的角色追求探寻教育工作新方向。所以,教师要增强师德修养,自觉追求专业发展新境界,以充满德性光辉的仁爱之心,用充满大爱情怀的价值追寻构筑积极教育场,师生共赴教育的美好境界。

一、追溯本源——大爱情怀之师的核心内涵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师所承担的育人使命,要求班主任在育人过程中践行仁爱之品、涵养高尚大德、彰显大爱情怀。这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时代发展对班主任提出的必然要求。

首先,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道德基础,教师要首先理解何为“大爱”。“大爱”即博爱,是对任何事物都心存爱意。作为班主任的“大爱”,应心怀教育大格局,自觉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发展需求和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前途命运。“大爱精神是人们对人类自身的价值、前途和命运的自觉关爱、高度负责与无私奉献精神”。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大爱是一种积极情感。当班主任将这种无私的情感内化于心,必然能做到“仁而爱人”,以温柔的坚守引领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及他人。

其次,班主任投注于学生身上的爱体现了教师的仁爱之品,践行仁爱之品以“大德”为基础。班主任能够始终将仁爱之心作为自身立德的核心内涵,努力做学识丰富、德行高尚之人。教师通过锤炼自身品格、遵循道德规范,在潜移默化中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外化于行,从而于无声处影响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动。

再次,班主任工作的育人特性,要求班主任拥有大爱情怀。教师不仅在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在传承理想信念、传递社会价值。所以,班主任应该出于责任意识的考量,摆脱低级趣味、培养高雅情趣、拥有宽广胸怀,不管学生性格如何、成绩如何,始终以质朴之爱、德性之爱、智慧之爱走近学生,培育学生高尚情怀。

二、探寻基点——大爱情怀之师的价值意蕴

1.彰显教师润心之品的道德基础

育有德之人,需有德之师,教师应当做到“行为世范”。相对于枯燥的说教,班主任以在道德修养指引下所自然展现出的高尚德行引导学生,更易达至纯美的教育境界。《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中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其中第一条便是“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不仅在于立学生之德,更首要体现于教师的自身之德。班主任要追求大愛育人的大境界,需要首先锤炼自身品德,提升道德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根脉,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的道德追求可以帮助班主任明德、修身。中国古代文人就一直追求“三不朽”的人生境界,其中“立德”无疑是最重要的一层。“德”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更是一种灵魂层面的追求。所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转化,在德育工作中厚植传统文化根脉,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成为“大爱情怀之师”,并有效探寻“培养什么人”的合理答案。

学生会天然尊敬那些展现高尚道德情怀的班主任,所以班主任应当重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在心中构建坚实且独立的精神世界,努力成为时刻彰显大爱情怀的智慧人师,将无形之大爱情怀转换成以情、以爱、以德育人的教育行动。这样才能以高尚的心境、温暖的教育情怀浸润学生心田,引导学生向善向德。

2.培育筑梦时代新人的社会需求

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已进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阶段。今天的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教师是培育这批中坚力量的筑梦人。所以,班主任要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把握时代脉搏,紧跟“筑梦”时代社会发展需求,努力成为具有仁爱之心、奉献精神、把“为党育才,为国育人”作为核心认知的“大国良师”,培育以实现中国梦为己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所以教师的育人思想和育人实践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序良俗相契合。习近平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个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即大德。所以,班主任在建班育人的过程中,应当力争成为有“大德”的良师、有“大情怀”的良师。

班主任需要把握时代脉搏,能够时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行动中贯注“爱国、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将理想、信念、责任、担当植根于学生心间,引导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格美、道德美、理想美、行动美的社会公民。

3.营造和谐教育氛围的师道情怀

学生与教师是受教育者和施教者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实践的有效展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并使教师内心更愿意为教育这一“爱”的事业而奉献终身。教育本是始于仁爱、起于情怀、美于德行的一项事业,一位心怀教育理想的教师,能够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从而满怀热情地投身于教育事业。

教师的所有教育行为都应该建立在有仁爱之心的前提下。所以,班主任要坚持以理建班,更要坚持以大爱之心为人、育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孩子是在任何书本和学府里学不到的。”班主任的爱应是“真爱”,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会蹲下身“看”学生,从细微处发现育人契机。所以,有仁爱之心的教师才能看到学生的发展需求,明晰家长的教育理念。当教师、学生、家长心灵相通、追求一致,形成和谐统一的教育氛围,教育合力才能最大化地发挥作用。

三、实践方向——大爱情怀之师的修炼路径

1.以无差别师爱彰显超我之德

教育家陈鹤琴提出了“一切为儿童”的教育理念。践行“一切为儿童”的理念,必须以无差别师爱为前提,将仁爱之心自觉投向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理解学生发展的身心特性,尊重学生的发展要求,保护学生的“赤子之心”,为了一切学生的持续发展内化道德规范、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水平。

首先,班主任要深刻领悟有教无类的内涵,形成一切学生都值得被看见、受教育、被关爱的思想认知,树立平等的教育观。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道:“爱的主动性还在这一事实中显明自己:它总是包含着一些基本因素,这些因素在爱的所有形式中都存在着。它们是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班主任自觉投向学生的关爱应当是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责任。学生的发展水平具有阶段统一性和个体差异性,这给德育工作的展开带来了极大挑战。所以,班主任既要将目光“散射”到所有学生身上,也要聚焦学生本体发展差异,摆脱班主任自身的情感偏向,尊重学生并认可学生的不同,以多元视角关爱学生,坚守教育初心,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为教育目的,引导学生成长。

其次,班主任要力求无差异、无盲区、无死角地关爱学生。这需要班主任明确自己要培养的是“活生生的人”,所有学生都有其发展需求。班主任要看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内在诉求与外部社会综合因素之间的联系,发挥班主任教育的引领和导航作用,融合校内外、多学科、超时空的德育资源,将之作为激发学生产生自我内驱力的蓄电池,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能量。

再次,班主任应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涵养品德的力量,夯实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道德基础。注重道德培养是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的首要任务,比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境界体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凛然大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淡薄情怀……这些无一不指向人的德性养成,皆可成为涵养班主任高尚德性的养料。班主任可以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规范,形成道德认知并以此约束自身行为,并最终形成无意识的自我道德约束。

班主任面对的是充满生命张力的独立个体。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主要建设者和引领者,其示范性不言而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德高才能为范。当班主任时时事事都以“无意识”的超我之德约束自身,追求完美的道德修养之境界,将高尚德性融入教育工作中,学生的德行发展也必将打上高尚道德体系的烙印,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精神能量。

2.以利他之心达成无我之境

班主任师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高度。利他之心的觉醒将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的道德水平。通过修炼利他品质可以帮助班主任提升育人境界,达成教育的无我之境,以利他之心、无私之心成为“大爱教育”的执着者,推动学生健康发展。

“爱无我,终成大我;利他之心,终成大器。”所谓无我,并不意味着班主任以牺牲自我为前提,而是指没有私心、不执着自身利益以及没有成见地去爱学生,不求回报地引导学生发现自身意义、发掘自身价值。这正是利他品质的核心体现。作为学生的重要他人,班主任应当自觉且无私地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把学生的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

同时,班主任应避免以个人感情倾向为教育依据,学会倾听学生心声,否则会导致出现标榜“我为你好”实则以“控制”学生为目的,使得班级学生“标签化”的现象。当学生的个性被湮灭,个性化发展就无从谈起,所以班主任应当摒弃对个人私利的追求,以大爱之心引导学生、关注学生。

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预见性,阶段性问题的出現也具有反复性,班主任对此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教育是一项“仁而爱人”的事业。这份仁爱建立在“博学于文,守之以礼”的基础上,班主任要广泛学习人类文明的先进知识、关于班主任的伦理知识等,为自己能够胜任教育工作筑基。此外,班主任要努力提升自身修养,发自内心地认同社会公德,做德识兼备之人,如此才能够在学生问题出现反复时站在情与理相融合的角度合理应对,并引导学生做一名品德高尚的人,从而实现高品质育人。

这需要班主任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学习者,认清学生发展及教育规律,生成并提升教育智慧,跳出以利己、小我为表现的教育目的,形成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教育理念,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达于道者,反于清净。”坚持探究教育至理的班主任最终会顺应自然的要求,达到天然的境界,心灵变得澄澈美好,而学生在班主任耳濡目染的影响下,也会浸润出一颗利他之心,激发其内心的坚韧与无私的品质,以积极的姿态践行利他品质,师生共赴无我之境。

3.以家国情怀唤醒有我之情

教师的育人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首先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家国情怀是一种最本真朴素的情感。身为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以国家和民族发展为己任,树立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对本民族保有强烈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因此,教师在心中厚植家国情怀,以为国育人为己任,是一名教师的立身之本。

从学生层面来看,他们的爱国热情是国家和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他们的努力指明方向,所以唤醒、厚植爱国情怀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班主任除了在自己心中厚植爱国情怀、奉献于祖国的教育事业,还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班主任可以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和当今时代为国为民的英雄身上选取德育素材。通过主题班会、文化育人、学科育人等方式在学生心中绘制爱国愿景,夯实理想信念,融入民族发展的心理认知,唤醒学生内心高度责任感,帮助学生明确个人的发展方向应与国家民族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师生因此形成价值同构,产生强国有我的大爱情怀的同频共振,在各自的工作和学习领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而共同奋斗。

总之,新的时代赋予教育者以新的梦想和挑战。班主任应该追求大爱育人的新境界,走出一条以真情真爱为底色、以大爱情怀为画笔、以高尚品德为基石的教育之路,并时刻践行仁爱之品,涵养教师大德,彰显教育大格局,努力成为“大爱情怀之师”,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满腔热血都奉献给伟大的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夏青峰.让学生成长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J].中国德育,2018(22).

[2]汪晓薇.修炼班主任利他品质,提升高品质育人境界[J].中小学班主任,2022(13).

[3]邱林.新时代师范生大爱大德大情怀之生成逻辑[J].秦智,2022(04).

[4] [美]艾里希.弗洛姆著.爱的艺术[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刘晓丽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第一实验学校。曾获无锡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特等奖、江苏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猜你喜欢
班主任工作
助力成长 顺利过渡
浅析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职业·下旬(2016年10期)2016-12-02 21:57:02
心灵鸡汤: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3:53:13
关于有效提高顶岗实习阶段班主任工作效率的几点建议
职业·中旬(2016年10期)2016-11-28 19:08:06
小学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7:01:17
班主任工作要在“三细”上做大文章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7:52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28:14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59:00
漫谈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