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险公司已赚率指标研究

2023-04-03 01:42邹秋鸿
中国农业会计 2023年4期
关键词:赔付率保单财险

邹秋鸿

(作者单位: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一、已赚率指标概述

在财产保险公司(以下简称“财险公司”)实际工作中,已赚率指标分为两种口径,具体如下。

(一)广义已赚率

所谓广义口径的已赚率,是指财务报表中已赚保费和保费收入的比例关系,计算公式如下:

式(1)通过比较已赚保费和保费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衡量财险公司当期(一般指当年)已赚保费的充足度,用于分析对综合成本率的影响程度。在这个分析过程中,涉及分保费收入、分出保费和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以下简称“未到期准备金”)[1]3 个因素,计算公式可以进行拓展,具体如下:

(二)狭义已赚率

所谓狭义口径的已赚率,是指已赚保费和再保后保费(以下简称“自留保费”)的比例关系,计算公式如下:

式(3)通过比较已赚保费和自留保费的比例关系,衡量财险公司当期已赚保费的充足性,它的特点是不考虑再保险项目,仅考虑提取未到期准备金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影响未到期准备金的内部因子,具体包括法定未到期准备金、首日费用和保费不足准备金3 个项目,进而研判背后的业务动因,通过业财融合,从业务上找到驱动优化的方法,最终提升经营业绩。由此可见,狭义口径的计算公式可以进行拓展,具体如式(4)和式(5)所示:

二、已赚率指标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上述内容,影响已赚率指标的因素具体包括再保险政策、未到期准备金两大类,具体分析如下。

(一)再保险政策影响

再保险又叫分保。由于财险公司承保能力有限或业务需要,其将自己所承担的保险责任部分转嫁给其他保险人承担。财险公司在制定再保险政策和确定再保险协议时,首要考虑的是自身的承保能力。根据保险法律法规要求,一家财险公司法人单位在承保业务时首先考虑两点:一是危险单位划分,即对每一危险单位(对一次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所承担的责任)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10%,超过的部分应当办理再保险[2];二是资本实力,即财险公司当年自留保险费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4 倍[3]。因此,承保的业务超过以上限定条件的,必须办理再保险。由于每家财险公司资本实力不同,在再保险市场上的地位不同,议价能力也不同,直接影响分出保费比例和摊回赔款及费用的比例,从而影响自留份额。在影响已赚率指标方面,则直接影响自留保费,从而产生保费自留率指标。据此,我们认识到,财险公司资本实力越强大,自留保费越多,保费自留率越高,已赚率可能越高。所以说,财险公司的资本实力决定再保险政策的基调和效果,并决定保费自留率,从而影响已赚率。

(二)未到期准备金影响

根据狭义口径已赚率计算公式,在自留保费的基础上,提取未到期准备金是影响已赚率的关键因素,这一影响需要从精算层面作技术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点。

一是逻辑结构。未到期准备金是财务和精算概念,在实际工作中区分为法定未到期准备金和财务未到期准备金,其中法定未到期准备金是以保费收入为基础,运用1/365 法计算得出的结果。根据是否涉及分保,其又区分为再保前法定未到期准备金和再保后法定未到期准备金。在此基础上,精算部门遵从《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 号》及监管规定,需要提取首日费用(又叫保单获取成本)、保费不足准备金,计算财务未到期准备金(区分再保前和再保后两个口径),具体如式(6)所示:

财务未到期准备金=法定未到期准备金-首日费用+保费不足准备金 (6)

二是数据结构。根据上述逻辑结构分析可以知道财务未到期准备金的运算逻辑和数据结构(首日费用以负值表示)。以永安保险广东分公司为例,其再保后财务未到期准备金数据结构如表1 所示。

表1 再保后财务未到期准备金数据结构 单位:万元

三是核算逻辑。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等效和趋同要求,财险公司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5 号——原保险合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 号》及监管部门规定采用资产负债法进行核算,在这里表现为两点。一是评估财务未到期准备金模型中的首日费用(又称保单获取成本,英文全称为Deferred Acquisition Costs,简称DAC),其本质是保单获取成本的核算在精算模型中的体现。二是未到期准备金的变动体现在利润表中,即未到期准备金期末和期初的差额计入利润表的“提取未到期准备金”项目,用公式(7)表示:

提取未到期准备金=再保后期末未到期准备金-再保后期初未到期准备金 (7)

可见,法定未到期准备金、首日费用和保费不足准备金三者分别影响财务未到期准备金评估结果。另外,期末未到期准备金越少,当期未到期准备金提转差越小,已赚保费越多,已赚率越高,反之则相反。为了使期末未到期准备金越少或保持平稳水平,从而将已赚率保持在可预期的合理区间,可以逐个分析影响因子,具体如下。

其一,法定未到期准备金。法定未到期准备金以保费收入为基础,是计算财务未到期准备金的基础。影响法定未到期准备金的因素包括以下3 个方面。①保险期限。一般来说,财险公司一般经营一年期产品(如车险),保单进展完毕需要两年时间。同时,财险公司也根据业务特性和用户需求承保多年期业务,如建筑安装工程保险等业务,会根据保险标的施工期量身定做,保险期通常在一年以上。该类业务越多,占比越高,在期末提取的法定准备金则越多,反之则越少。②保费月度分布及重心。根据未到期准备金定义和计算原理,从滚动12 个月时间来看(与会计年度期间相同),保费重心前高后低,年末提取的法定未到期准备金则越少,反之则越多。③再保险政策。取决于财险公司资本实力和市场议价权,保费自留率越高,自留保费越多,计提的再保后法定未到期准备金则越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财务未到期准备金越多,反之则越少。

其二,首日费用。作为保单获取成本(DAC),首日费用包括手续费及佣金支出、销售人员绩效工资等项目,它们本质上是保单获取费用。作为法定未到期准备金的抵减项,首日费用和财务未到期准备金存在反向关系,即在不需要提取保费不足准备金的情况下,首日费用金额越多,比例越高,计提的财务未到期准备金越少,反之则相反。

其三,保费不足准备金。按照精算规则,财险公司需要对未到期准备金作充足性测试[4],判断是否计提保费不足准备金。当精算评估认为法定未到期准备金减去首日费用后余额(可称之为“未到期净准备金”)不足以覆盖未来现金流量支出(包括预计赔付支出和其他支出)时,则需要计提保费不足准备金。按照这个逻辑,需要计提的保费不足准备金计算如式(8)所示:

保费不足准备金=评估时点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支出-(法定未到期准备金-首日费用)(8)

由此可见,影响保费不足准备金的因素包括:①预计未来赔付率及其他支出,主要受承保业务质量影响。②首日费用。在赔付率假定的情况下,首日费用越多,准备金充足度就越低。在保单品质恶化的情况下,必然要求计提保费不足准备金。

三、已赚率指标与综合成本率关系辨析

按照杜邦分析法思维导向,可以把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指标进行解构,具体如下:

由以上公式推导结果可得:①保费自留率和综合成本率成反比;②费用成本的摊回比例和综合成本率成反比;③狭义已赚率和综合成本率成反比,即狭义已赚率越高,综合成本率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提高保费自留率、费用成本摊回比例和狭义已赚率,对优化综合成本率管控、提高承保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四、财产保险公司优化已赚率指标的路径

一是坚持预算统筹和业财融合。由于已赚率的形成变化机制既与业务层面的保单赔付率、保单获取成本有关,也与费用管理及核算结果有关,财险公司需要基于预算目标,运用业财融合方法统筹管理。财务部门要和业务部门加强协同,形成合力,共同优化已赚率指标。

二是加强业务规划和调整优化。业务端的工作是已赚率管控的基础和前端环节,财务部门要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主动引导业务部门合理制订各月保费计划,实现保费重心合理前移,从而减少年末法定未到期准备金。同时,要主动引导业务部门定期分析承保业务质量,加强预计终极赔付率分析研判,适时优化承保政策,有效控制赔付率水平,避免出现计提未到期准备金不足的情况,为合理规划首日费用提供保障。另外,还要主动引导业务部门优化业务选择,合理控制多年期业务占比和时序分布,最大限度减少对当年已赚率的负面影响。

三是选择合适的再保险政策。在公司最大承保能力范围内,选择自留保费多的业务类型,或者在细分市场提高话语权,或者更多地开拓自身最大承保能力范围内的业务。总的目标是尽可能提高保费自留率,为提高狭义已赚率提供有利条件。

四是加强首日费用核算管理。在赔付率可控的前提下,财险公司应当规划好保单获取成本的配置,有针对性地提高手续费及佣金支出、销售绩效工资及其他跟单费用的列支比重和支出比例,从而尽可能减少财务未到期准备金,减少未到期准备金提转差,提高已赚率。

五是加强精算分析。要加强和精算部门的沟通,定期分析未到期准备金的数据结构和内部变化情况,根据赔付率指标、首日费用比例、未到期净准备金比例变化情况,充分挖潜有效优化期末财务未到期准备金的空间,从而为降低综合成本率奠定基础。

五、已赚率指标在绩效考核中的辩证运用

从短期来看,有效提高已赚率有助于降低综合成本率、改善财险公司经营业务,但也容易损害财险公司长期发展能力。为此,在实际工作中,财险公司需要合理判断已赚率指标的合理性,对于超出合理区间的已赚率指标(狭义),需要在绩效考核时进行必要的限制和调整。比如,在某些经营年度,财险公司业务规模可能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造成已赚率波动过大,影响当年综合成本率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合理限定已赚率的放大作用,对考核指标进行调整。例如,当年已赚率(狭义)超过105%或低于95%的,综合成本率按如下规则进行调整:

考核口径综合成本率=报表综合成本率+(报表再保后销售成本÷再保后保费-报表再保后销售费用÷报表已赚保费)×调整系数(0.6 ~1)(14)

其中,①报表再保后销售费用=报表销售费用+分保费用-摊回分保费用;②再保后保费=原保费输入+分保费收入-分出保费;③已赚率=报表已赚保费÷再保后保费×100%。

综上所述,通过已赚率指标辨析和优化,并在绩效考核中辩证运用,财险公司可以兼顾短期经营业绩和长远发展利益,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赔付率保单财险
消费者要的是保单贴现而不是保单转换
产险公司综合赔付率定义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浅谈机动车辆保险降低赔付率的策略
银保监通报:平安人寿投诉4072件增长28%,居寿险公司首位!
险企公布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 差别竟这么大
人保财险:助力“平安河南”建设
新医疗体制改革对新农合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财险投保者
保单贴现在我国寿险实务中的运作机制
保单贴现在我国寿险实务中的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