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实施免疫抑制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3-04-03 01:44:30王乐琴
人人健康 2023年6期
关键词:障碍性免疫抑制血液

王乐琴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江苏南京 210009)

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对医疗和其他领域的需求都在增加。护理是医院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患者疾病较为复杂,在治疗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难度,如果医院对护理重视程度差,则会导致患者缺乏日常护理管理。因此,医院应树立对患者进行优质管理的理念,通过提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地位,确保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得到足够的关注。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临床护理计划,结合患者的机体临床数据,采取具体的措施,努力在不影响护理质量的情况下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改善患者对治疗的态度,提高患者和家人对护理的认识。

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临床常见血液性疾病。临床上,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实施免疫抑制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出血以及感染等[1],不仅会对患者血液循环系统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对患者造成呼吸抑制。此时应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通过提高患者在该领域的临床护理质量,稳定患者机体指标[2]。为了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实施免疫抑制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本次实验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者,并对临床数据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2 月~2021 年2 月再生障碍性贫血实施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50 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 名。

观察组男性12 例,女性13 例;年龄30~69 岁,平均(49.51±2.66)岁。

对照组男性11 例,女性14 例;年龄41~73 岁,平均(47.21±3.54)岁。

纳入标准:(1)经临床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实施免疫抑制治疗者;(2)经过本人及其家属同意者。

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1)基础护理。临床应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告知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流程,并检测患者的机体指标,保证患者护理安全。

(2)环境护理。临床通过帮助患者改善病房环境,维持患者日常护理。

(3)血液护理。对患者血液指标进行检测,如果临床出现意外,应通过调节患者血液指标保证患者血液健康[3]。

1.2.2 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1)建立护理体系。在临床建立有效的护理制度和针对性的护理体系。结合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医院在该领域的护理需求,对患者进行护理计划的调整,建立符合患者一般资料的护理计划[4]。在对患者进行质量护理的同时,应以患者的护理体系、医疗护理为基础,结合医院相关法规和患者的医疗需求,制定医疗标准。在临床护理期间,了解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需求,建立患者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2)心理护理。患者在护理期间会有不安全感,此时应该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避免影响其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要及时发现患者内心的负面情绪,可以通过与患者成为朋友,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指导患者自行解决。通过心理护理措施,提高患者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确保高质量的医疗保健。

(3)治疗护理。在对患者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与医生共同建立临床制度,通过分析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想法,保证患者在该领域临床护理的有效性以及针对性[5]。

(4)饮食护理。在治疗期间需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通过营养配比表了解患者机体内的营养结构,帮助患者计算每日营养物质摄入量,将营养物质克数转换成食物的克数。

(5)与患者家属交流。临床应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维持患者的护理氛围。与患者家属交流期间,应告知患者家属在护理期间扮演的角色,可以提升其对临床护理的了解程度。在对患者进行质量护理的同时多与患者家属沟通,通过患者家属与护理人员的合作,为患者建立全面的医疗体系,保障患者的安全护理。

(6)医药护理。由于患者需要使用药物进行临床控制,因此应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临床干预措施。通过帮助患者认真规范临床用药剂量,可以提高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7)环境护理。通过净化房间内的空气、采用高温杀菌等多种方法提高患者病房的空气质量。在治疗区易滑的位置贴上清晰的标签,以避免患者滑倒。

(8)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对临床知识的理解,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1.3 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血液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 统计学软件统计完成,若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护理满意度(n,%)

2.2 对比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护理质量评分(,分)

表2 对比护理质量评分(,分)

组别 例数 护理态度 心理疏导 管理措施 操作水平对照组 25 73.48±6.94 71.24±8.28 70.94±8.64 70.25±5.84观察组 25 86.41±6.89 84.36±8.06 81.84±8.61 86.94±5.47 t - 8.362 7.181 5.652 13.192 P - <0.05 <0.05 <0.05 <0.05

2.3 对比血液指标

观察组相关血液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比较血液指标()

表3 比较血液指标()

组别 例数 红细胞积压(%)纤维蛋白原(g/L)全血黏度(mPa.s)血浆黏度(mPa.s)观察组 25 40.14±0.61 3.28±0.57 4.27±0.98 1.11±0.23对照组 25 45.91±1.74 3.98±0.82 3.31±0.57 1.84±0.17 t-7.385 5.369 4.628 9.824 P-<0.05 <0.05 <0.05 <0.05?

2.4 对比生活质量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对比生活质量评分(,分)

表4 对比生活质量评分(,分)

组别 例数 认知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角色功能 情绪功能对照组 25 73.48±6.94 71.24±8.28 70.94±8.64 70.25±5.84 72.94±3.59观察组 25 86.41±6.89 84.36±8.06 81.84±8.61 86.94±5.47 84.87±3.18 t-10.903 10.826 7.369 17.200 20.513 P-<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临床常见血液性疾病,由于患者血液量较少,会影响患者机体代谢。此时临床应对患者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可以通过维持患者机体内的血液指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通过分析患者临床一般资料,了解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干预措施,以符合我院在该领域的评价标准[6]。在护理期间,可以首先分析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需要,结合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了解患者的临床实际状态,并结合患者的一般资料,将临床护理细节进行不断修正,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干预体系[7]。在高质量的临床护理中,医院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开发临床护理系统,分析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护理需求,并结合医院的规章制度,确保患者有高度的主观活动。应重点分析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通过与患者家属的合作,满足患者日常护理的需要,提高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的信心。不仅如此,还应该对患者进行饮食,环境等多领域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完善护理过程中的细节,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提升患者在该领域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患者的血液指标进行监控,可以稳定血液指标。

综上所述,临床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实施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评分,改善血液指标,提升生活质量评分,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障碍性免疫抑制血液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3:54
多彩血液大揭秘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8:04
神奇血液
小布老虎(2017年3期)2017-08-10 08:22:35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学生天地(2016年32期)2016-04-16 05:16:19
丹参总酚酸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免疫抑制现象的改善作用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
血液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