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企业竞夺战,谁是最大赢家?

2023-04-02 03:03云木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立讯联想集团专精

云木

中国有多少家企业?

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全国企业数量达到4842万户,其中99%以上都是中小企业。

虽然企业总体数量极其庞大,但作为主力的腰部企业却为数不多。

据统计,目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约为4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万多家,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仅有899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187家,独角兽企业3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仅有145家(见图1)。

这些企业,构筑起中国制造企业的金字塔矩阵,也为中小企业描摹出一条梯度培育的晋级之路: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科技领军企业。

从各自在产业矩阵中的角色来看,中小企业是底盘,专精特新企业是生力军,单项冠军企业是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是新势力,领军企业是龙头。

套用腰部城市的概念,專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正是大国产业矩阵中承上启下的腰部企业。

正如腰部城市与GDP万亿城市互为补充,构筑区域经济的双重支撑,龙头企业与腰部企业融通发展,共同带动产业链做大做强。

作为中场力量,腰部城市不乏成长为GDP万亿城市的可能,腰部企业同样具有沿着企业金字塔不断向上攀升的力量。

这些腰部企业,或许规模不大,但在细分行业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面对超预期冲击也体现出更强的发展韧性。

数据显示,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营收规模达到3.7万亿元,同比增长31.5%,比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高11.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近4000亿元,平均利润是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的3.4倍。

抛开规模和利润,腰部企业最受瞩目的当数高增长动能与强发展韧性。根据官方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呈现出“六七八九”的鲜明特点:

六成以上成立年限达10年以上;

七成以上平均营收和利润增速超过10%;

八成以上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建研发机构;

九成以上主导产品与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直接配套。

“九成以上与大企业直接配套”这一特性,凸显了产业链协同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趋势,也潜藏了中小企业如何成长为“小巨人”企业乃至龙头企业的晋级路径。

过去10年,中国有一众腰部城市成功跻身GDP万亿俱乐部,也有一批腰部企业晋级为行业龙头。

立讯精密,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今年年初,市场传闻苹果公司准备在富士康之外寻找新的高端手机制造商,以分摊供应链风险,立讯精密正是最大的竞选者之一。

这不是立讯精密第一次受到瞩目。

过去几年,立讯精密堪称资本市场的宠儿。高峰时期,股价一年连涨5倍,市值一度突破4000亿元,力压富士康,且晋级2021年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首位,堪称细分行业“霸主”。

值得一提的是,立讯精密的创始人王来春,最初只是富士康第一家内地工厂流水线上的“厂妹”。

学徒最终打败师傅的故事,总是充满戏剧张力。

1999年,在富士康工厂打工10年的王来春,开启了辞职创业之路,并在2004年成立了立讯精密,走上了富士康曾经走过的道路。

彼时,富士康正处于疯狂扩张期,订单应接不暇,立讯精密得以在这条产业链上分得一杯羹,来自富士康的订单一度占据半壁江山。

然而,过度依赖富士康的弊端很快显现。

2008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富士康订单及营收一度大幅下滑,依附其上的立讯精密自然首当其冲,有子公司来自富士康的订单一度锐减到10%左右。

幸运的是,当时,中国电脑产业开始崛起,以联想集团为代表的本土PC厂商,在全球不断攻城略地,中国也顺势成为全球最大的PC生产基地。

原本就靠着生产电脑连接器起家的立讯精密,早在2004年独立创业之初,联想集团就是其第一个客户。

有了这层关系,立讯精密得以迅速从富士康供应链切入联想供应链,整个公司得以在转型的巨浪中站稳脚跟,且迎来更大的战略发展期。

2008年到2014年,联想笔记本出货量从1000多万台跃升到近6000万台,全球排名从第四跃居到第一。

水涨船高。

同一时期,以联想为第一大客户的立讯精密营收大幅增长,从2009年的5.8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73亿元,其中来自电脑连接器的收入占比超过70%。

靠着联想等PC厂商的订单,立讯精密度过了整个企业生涯最为关键的时期,并有资金和余力开拓新的战场,开启从腰部企业向行业龙头企业迈进的新征程。

近年,借助收购昆山联滔电子、苏州美特科技、纬创等零部件企业,立讯精密成功将业务延伸到消费电子领域,最终得以全面切入苹果产业链,成为核心供应商,并成了富士康的最大挑战者。

如今,立讯精密营业收入已经超过1500亿元,位列2022年中国500强企业第171位,完成了从腰部企业向行业龙头企业的晋级之路。

立讯精密,起于富士康,成于联想,壮大于苹果。

这条企业晋级之路,用王来春的话来说,“与凤凰齐飞的必是俊鸟”。

不难看到,立讯精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白手起家的成功学故事,也不是中小企业孤军奋战的结果,而是个体努力、时代选择与大中小企业合作共同带来的结果。

立讯精密的三个“贵人”,无一不是世界500强企业,围绕在这些科技龙头产业链上的企业,可谓不计其数。

不过,像立讯精密一样最终胜利突围的并不多。

毕竟,科技竞争、产业博弈日益白热化,单靠中小企业孤军奋战并不现实,大中小企业的深度融通,才是多赢之道。

同为“小巨人”企业的数码大方的发展历程,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

作为一家老牌国产工业软件企业,数码大方成立于2000年前后,虽然底蕴深厚,但多年一直不温不火,不仅多次出现亏损传闻,而且很难得到资本市场青睐,上一轮融资还停留在2010年。

工业软件虽然贵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更有“工业大脑”之称,但由于开发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高、研发周期长、市场有限,产业基金一般不愿意进入这一领域。

更严峻的问题在于,一如高端芯片等核心科技领域被国际巨头“卡脖子”,工业软件90%的市场同样被达索、欧特克等欧美四大企业垄断,留给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极其逼仄。

就在数码大方等企业以为只能自力更生之际,2019年,联想集团旗下专注于全球科技产业投资的联想创投突然找上门来,送钱,送资源,共同开发客户,助力股权改制……短短几年间,数码大方迎来新一轮快速扩张期。如今其服务范围覆盖3万多家企业用户、40万多家互联网用户,涵盖华为、格力、东风汽车等龙头企业,并于2021年晋级为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就在联想集团入股次年,国内多所高校传出被禁用MATLAB等国外工业软件的消息。一时之间,许多人开始意识到国产工业软件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2021年,工业软件首次入选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重点专项,成为国家科技领域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

突破“卡脖子”难题,摆在了以数码大方为代表的国产工业软件企业头上。而联想集团在几年前的一次“敲门”,也在国产工业软件崛起史上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如今,在政策支持和鼓励下,大量创投基金争先恐后涌入,行业迎来上升期。

2018年到2022年,我国工业软件收入从1400亿元增长到2407亿元,占全球比重从5%提升到9%左右。

不过,与我国制造业占据全球30%的份额相比,国产工业软件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这背后,来自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助力仍不可或缺。

“与凤凰齐飞”,这是企业家对自身发展史的精辟总结。

在当下顶层设计中,也有一个颇为流行的概念: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日前,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单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论坛”,发布的《行业领军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剖析了凤凰助力俊鸟齐飞的重要性及可行路径。

如今,中国已有145家世界500强企业,超过美国位居全球之首,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上均有一席之地。

每一家行业龙头企业背后,都有数百家乃至上千家供应链企业。这些企业如果能随着龙头企业一起发展壮大,本土产业链无疑将会更加稳固。

以联想集团为例,其在全球布局了35家生产基地,在内地共有494家核心供应商,中小企业为220家,占比44.5%,其中专精特新企业35家,单项冠军企业15家,单项产品冠军企业7家。

不僅如此,这些年,联想集团还积极利用其品牌、渠道、供应链等优势,累计投资孵化39家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占到其所有投资企业总数的29%,投中率位居各大科技企业前列。

基于这一背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报告通过大量案例,深度剖析领军企业的三种赋能效应:有的着眼于平台,有的着眼于生态,还有的着眼于全产业链。

腾讯、阿里都是平台赋能型的佼佼者,通过数字化工具、平台服务,助力中小企业崛起。

华为则是产业生态赋能的领跑者,从硬件到软件再到服务,华为正在形成一个独有的通信生态圈,构建一个可媲美于苹果产业链的华为产业链。

联想集团则是全产业链赋能模式的探索者。这背后,得益于三重身份:“双实”企业、产业链主、世界级企业。

作为“双实”企业,联想集团集先进制造、数字经济于一体,是少有的横跨数字与实体的“双实”企业。

这重身份的优势在于,联想集团既能通过生产制造环节赋能整个产业链,又能通过数实融合助力整个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

作为产业链链主,联想集团是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领跑者,每年8000万台左右的笔记本出货量,不仅能为行业上下游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且还能通过技术进步带动整条产业链的协同创新。

作为世界级企业,联想集团业务遍及全球180个市场,服务全球超过10亿用户,除了作为中国市场独一无二的龙头之外,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等市场出货量也位列第一。

有一家世界级科技龙头企业的好处在于,无论是大型零部件企业,还是中小供应链企业,都能沿着领军企业的全球价值链条,不断向上攀升、对外延伸,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在海外的深度布局。

借助这些优势,无数专精特新企业从科技龙头企业的供应链中脱颖而出,而联想等企业,也从单纯的科技龙头企业,发展成为产业生态共荣、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链主。

一个省份,不能只有GDP万亿城市而无承担中场力量的腰部城市;一个城市的产业,也不能只有一两家龙头企业,而没有成千上万的腰部企业作为支撑。

GDP万亿城市与腰部城市构筑的城市矩阵,为区域竞争构建了强大的护城河。而由龙头企业与腰部企业组成的企业矩阵,也为城市产业竞争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如果说龙头企业的多少,代表一个地方的既有实力,那么专精特新企业尤其是“小巨人”企业等腰部企业的数量,则可以作为衡量未来发展潜力的参考指标。

哪个城市是我国腰部企业最多的城市?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第一到四批次专精特新企业名单来看,“小巨人”企业集中于经济大省、制造大省和科技大省,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为最。

从省份来看,浙江、广东、山东、江苏、北京、上海等6个省份或直辖市“小巨人”企业突破500家,位列前茅。

从城市来看,北京、上海、深圳、宁波、重庆、杭州、武汉、成都、天津、苏州等城市位居前列,其中北京、上海、深圳遥遥领先。

从制造业单项冠军来看,宁波、深圳、北京、上海、杭州、青岛、苏州等位居前列(见图2)。

不难看出,这些省市几乎都是科技领军企业相对丰富之地,也是千亿级产业乃至万亿级产业最为集中之地,许多腰部企业早已深度融入龙头企业的供应链中。

有凤凰,也要有俊鸟,但更重要的是凤凰与俊鸟齐飞。

借助凤凰助力,最终俊鸟也能一飞冲天,这正是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对于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性所在。

在不远的将来,在腰部企业中,有望诞生新的科技领军企业,并孕育出新的腰部企业,从而形成城市发展和产业晋级的良性循环。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

每一个中小企业,都有成长为“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乃至行业龙头企业的机会,但资金、人才、研发、产业链稳定乃至技术封锁,往往成为最大掣肘。

即使强如立讯精密者,也会因“果链”调整而陷入被动,而全球产业加速大转移、科技战日益白热化,更对产业升级和企业晋级带来无数新的挑战。

如果再考虑到地缘冲突、经济增长放缓等多重现实压力的存在,中小企业想要寻求突破,比以往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亟须大型领军企业的助力和支持。

这一背景的存在,进一步凸显了本土领军企业的重要性,而龙头企业如何赋能中小企业、助力腰部企业崛起,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做大做强,就成了难以回避的时代命题。

所以,近年,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等,先后被写入顶层设计,体现出极其清晰的政策导向。

为此,工信部推出“百十万千”梯度培育工程。

“十四五”时期,全国要培育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0家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这一目标的实现,既离不开中小企业的自立自强,也离不开科技领军企业的参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

猜你喜欢
立讯联想集团专精
立讯精密的增长密码与潜在困境
立讯精密:拿什么摆脱“果链”标签
聚焦硬科技领域 765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已上市
山西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企业744户
“专精特新”轴承企业之检测与试验初探
一图读懂“专精特新”
立讯精密被低估了吗?
风险警示:皖通科技、立讯精密、丹邦科技
基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联想集团内部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