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炜 钟学进 蔡银潇
[摘 要] 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搭建了各民族广泛交流、深度交融的桥梁纽带,对增强各族人民的价值认同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意义重大。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要实现提质增效,需通过科学构建非遗族际共享的评价体系,并开展多维度综合效果评估。从非遗族际共享主体、非遗族际共享内容、非遗族际共享方式和非遗族际共享保障四个方面,构建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且以南岭走廊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级法测算其非遗族际共享成效,从而为优化创新非遗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方式、提升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能力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构建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对推进民族地区非遗文化传播普及效果,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评价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
[基金项目]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的实现路径与政策保障研究”(22BMZ002)
[作者简介] 陈炜(1977— ),广西桂林人,南宁师范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钟学进(1987— ),广西柳州人,博士,南宁师范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旅游经济;蔡银潇(1995— ),广东惠州人,广东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DOI:10.16743/j.cnki.cn45-1357/d.2023.04.006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民族走廊非遗与区域各族人民生产生活关系的了解,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中华文化根脉,丰富中华文化基因理念体系,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建设。当前,深化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提升非遗族际共享成效,增进民族走廊各民族情感认同、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共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非遗保护传承,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號和中华民族形象[1]。民族走廊中类型多样、内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载体,而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不仅诠释了非遗传承发展与民族性、区域性的结构关系,深化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互动、情感依赖和文化共生,同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历史经验和现实依据。通过多年实践探索,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的合作意识逐步提升、非遗族际共享获得更多技术支持、非遗族际共享的渠道逐步增多,为区域内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出了积极贡献。如何有效破解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面临的瓶颈制约,推动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提质增效,深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是各界广泛关注的社会议题。
当前,国内学者有关非遗族际共享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非遗共享的基本概念及其必要性。人类对文化遗产传承的共同责任赋予了遗产强烈的公共性,同时也揭示出遗产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遗产共享具有普惠性的特征,其目的在于缩小人们之间的文化距离[3]153。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有助于发挥文化自信深层持久的力量[4]、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5]、促进区域文化建设[6]等。此外,非遗表现为交融聚合的共享状态,具有多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传承、共同分享的生活属性,彰显了多民族的共识价值理念体系,能够促进族际的往来互动,强化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7]。二是非遗共享的基本方式及实现路径。对于多数文化遗产共享而言,可以建设开放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间[8]、提高资源建设力度[9]、开展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引入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10]、构建多元参与机制[11]、建立和谐族际关系网络[12]等,还应切实关照人民群众这一逻辑主体,着重增强非遗文化共享能力、提升共享意愿、保障共享条件[3]153。为保障非遗文化共享,有学者提出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规范标准体系以及构建服务体系[13]。三是非遗共享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部分学者认为非遗共享受到网络技术[14]、多元主体治理[15]、价值认同[16]、互联网治理工具[17]、供给主体[18]、政府政策[19]等因素的影响。在文化传播与共享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马秀杰等[20]构建中国武术文化国际传播效果的理论模型,针对海外受众从认知力、吸引力和行为力3个维度进行调查测量,挖掘中国武术文化国际传播效果的重要影响指标。胡建秋[21]构建了我国乒乓球跨文化传播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该运动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优化路径。综上,既有文献对非遗共享的基本概念、方法路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然而鲜有对非遗族际共享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测评方面的研究成果,当前非遗族际共享成效评估尚未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标准,所提出的对策建议也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为此,需要构建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结合具体案例测算其成效水平,通过测评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推进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的实践水平及战略决策提供经验参考。
一、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中要求,“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打造实体化的宣传载体。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22]。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出鼓励支持新闻媒体开展非遗传播、广泛开展非遗展示展览活动、推动非遗普及教育、完善非遗传承体验设施体系、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相关政策文件为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23]。就文化共享而言,马克思主义文化共享思想呈现出本体论维度、认识论维度、价值论维度三个维度,认识论维度是文化共享的现实要求,其强调文化共享的主体是人民,文化共享的客体是文化,这不仅为文化共享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指示了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效果的提升。为此,可以依据相关政策精神和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的实践状况,分别从非遗族际共享主体、非遗族际共享内容、非遗族际共享方式、非遗族际共享保障四个方面,建立起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按照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三个层次构建完整的指标体系。
(二)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评价指标选取
1.非遗族际共享主体指标的选取。由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可知,文化发展从人民出发,文化发展需要人民的努力,文化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24]。因此,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需要以人民为主体,分析非遗族际共享主体的覆盖程度及传播效果,强调其普惠性和全民性。任捷[25]从受众到达效果、认知效果、态度效果、行为效果四个层面构建了体育展示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张鹤飞[26]从内容运营效果、渠道运营效果以及用户运营效果三个维度构建起共青团网络文化作品运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服务力、吸引力、覆盖力、传播力、影响力、成长力等。官梦婷[27]从规范度、活跃度、传播度、互动度、品牌度、人本度以及专业度几个维度建立微博传播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民族走廊民族成分复杂,族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非遗共享主体意愿不同,共享能力各异,要切实保障群众平等享有文化发展成果。为此,文章根据相关政策文件精神以及学者的相关研究,提炼出共享主体覆盖程度、共享主体接受程度、共享主体影响深刻程度、共享主体价值认同度、共享主体互动参与度、共享主体传播分享倾向、共享主体非遗消费行为力七项指标。
2.非遗族际共享内容指标的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包括能够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无形文化成果,亦包括各种有形的精神文化娱乐设施。马秀杰等[20]从武术文化认知力、武术文化吸引力、武术文化行为力构建了中国武术文化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武术文化认知力包括物质文化认知力、制度文化认知力、精神文化认知力。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包括器物、景观、名人等物质文化,传统仪式、体育赛事等制度文化以及思维观念、艺术文化等精神文化。文章根据学者的相关研究及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实际情况,提炼出非遗物质文化共享、非遗制度文化共享、非遗精神文化共享三项指标。
3.非遗族际共享方式指标的选取。学界对于文化共享的方式与路径,主要有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提高文化资源建设力度、优化数字传播渠道、深化公共服务建设、加强非遗与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和谐族际关系网络等。梳理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形式和内涵,可从数字动漫的创新转化实现非遗传播与共享,辅以高校教师的职业影响力,带动更多生力军加入非遗共享的队伍中[28]。民族走廊在长期以来的发展实践中,形成了和谐的族际网络关系,区域市场开发合作程度较高,为开拓多样化的非遗族际共享方式创造了良好条件。文章根据学者的相关研究以及相关文件政策精神,提炼出非遗数字资源建设与开发、社交媒体技术展示与交互、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与共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产品、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非遗与产业融合发展六项指标。
4.非遗族际共享保障指标的选取。非遗族际共享保障制度是衡量当前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成效和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资源整合和政策联动,可确保非遗族际共享的制度化、规范化及有效性,推动民族地区非遗传播共享的高质量发展。黄捷[29]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惠益共享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要建立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协调机制、制定多元一体化的非遗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积极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惠益共享机制的设计路径。李三悦[30]强调要加强与本地区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相关机构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多边合作的方式、以包容的态度开展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共享和网络建设活动。马瑄[31]认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共享需要建立多途径多层次非遗资源共享格局,包括网络共享与传统查阅方式并存的多形态格局、免费与有偿相结合的非遗档案分级共享制度、不同资源持有机构的共享责任分级制度。由上可知,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保障机制应符合区域发展实际,真正提升非遗族际共享的实效。据此,文章提炼出共享政策制定与宣传、区域公共服务合作、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社会利益平衡机制、产品与技术标准制定、共享效果动态反馈机制六项指标。
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评价指标权重
(一)數据来源
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确定后,要对各项指标重要程度进行比较,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本研究借助Thomas 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AHP层次分析法,制作指标重要性打分表,并应用Yaahp软件确定准则层和要素层指标权重,以测量非遗族际共享各评价指标作用大小。为了更加全面、深入,笔者邀请到15位从事民族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相关研究的专家加入,其中,大学教授6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符合层次分析法研究需要,保证了收集数据的科学性和代表性。
(二)模型构建和检测
根据构建的非遗族际共享评价指标,在Yaahp中建立矩阵,在主界面中构造出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非遗族际共享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目标层,非遗族际共享主体、非遗族际共享内容、非遗族际共享方式、非遗族际共享保障是准则层,准则层所对应的下级指标是要素层。在Yaahp中检验模型的合法性,该模型经过Yaahp检测当前模型正确,可以进行后续步骤。
1.构建判断矩阵。层次分析法在用两两比较法测量指标权重时引入了9级比例标尺。同一专家的同一等级下的指标利用9级评价尺度测量,导入数据最终将构成一个判断矩阵,利用Yaahp软件对矩阵进行数学运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2.检查判断矩阵一致性。判断矩阵一致性检查包括各层次权重系数是否符合逻辑一致性检验要求和总层次排序一致性检验[32]。只有通过各层权重系数逻辑一致性检查,才能说明判断矩阵具有合法性,才能对数据进行分析。总层次排序是指每一个判断矩各因素对目标层的相对权重。其比率计算公式为:
当CR≤0.1时,认为层次总排序是一致的,否则将重新调整判断矩阵。
在Yaahp软件输完专家的评判结果后,系统的中间界面上方会自动出现一致性判断。并在群决策面板各个专家姓名前出现蓝色对勾,表示一致性通过,可以进行下面子维度的输入。依次将意见调查表中相关指标的重要性两两比较调查结果输入判断矩阵,并逐个判定一致性。在Yaahp软件出现不一致时,系统会首先进行自动调整一致性,当自动调整一致性仍无法解决的时候,Yaahp软件会检测是否缺省并自动补全。
3.指标权重结果的统计与导出。通过对AHP调查表各指标重要性比较数据的收回与导入,最终获得矩阵数据,经调整与检验所有矩阵CR值均小于0.1,其中总层次一致性CR值为0.0939,各级一致性分别为0.0528、0.0036、0.0034和0.0341,故而模型通过验证。本研究运用Yaahp10.3软件中的群决策功能,对其所比较的准则层、要素层指标数据进行集结,判断矩阵计算方法为幂法,群决策集结方法分别为各专家排序向量加权算术平均,计算出准则层、要素层指标的组合指标(如表1)。
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效果评价
南岭走廊非遗资源数量众多且类型丰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频繁,使得非遗族际共享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基础。文章以南岭走廊为具体考察区域,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非遗族际共享效果进行评价。由于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评价是一项复杂且专业的工作,影响因素较多,且具有不同的层次,因此选取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单级模糊综合评判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评判。
文章根据所构建的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问卷调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向南岭走廊区域范围内非遗保护机构工作人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科研机构专家、社区群众、大中专院校师生等发放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259份,筛选出198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6.45%。
(一)确定评价因素集
评价因素集是评价对象属性或性能的集合,由影响评价对象的各个因素或指标组成。从非遗族际共享主体、非遗族际共享内容、非遗族际共享方式、非遗族际共享保障4个方面对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成效进行评价,评价因素集为F={非遗族际共享主体,非遗族际共享内容,非遗族际共享方式,非遗族际共享保障}。
(二)建立评语集
评语集是由评价者对评价对象所作出的各种评价结果组成的集合。文章对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进行评价,评语集设定为V={V1、V2、V3、V4、V5}={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见表2)。
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评价因子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和22项二级指标,一级指标通过二级指标测度。对二级指标采取统计数据查找和实地调查的方式,依据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的现实条件和成效,设计量化标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最终得到二级指标评语集(见表3)。
(三)确定评价因素权重
权重反映各个因素在综合评价中的重要程度。将由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的指标权重作为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各指标的权重,即:
(四)构建模糊判断矩阵
模糊判断矩阵是由评价因素在评语集上的隶属度组成。结合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评价二级指标,构建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模糊判断矩阵R1~R4。
R1表示评价因素“非遗族际共享主体”的模糊判断矩阵,R2表示评价因素“非遗族际共享内容”的模糊判断矩阵,R3表示评价因素“非遗族际共享方式”的模糊判断矩阵,R4表示评价因素“非遗族际共享保障”的模糊判断矩阵。
(五)具体评价
1.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根据前面计算的评价因素权重和整理得出的模糊判断矩阵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B1表示评价因素“非遗族际共享主体”的模糊综合评价,B2表示评价因素“非遗族际共享内容”的模糊综合评价,B3表示评价因素“非遗族际共享方式”的模糊综合评价,B4表示评价因素“非遗族际共享保障”的模糊综合评价(见表4)。
2.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对上述一级模糊综合评价值进行整理,得到评价目标“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的模糊判断矩阵R为:
3.模糊综合评价最终结果
综合借鉴学者们对模糊综合评价分值划分的研究思路,结合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评价的实际情况,文章将评語集的5个等级对应的取值范围分别设置为: 80<V1≤100,60<V2≤80,40<V3≤60,20<V4≤40,0<V5≤20。同时,为避免在两端取极大值或极小值对评价结果精确度造成影响,故取中位数进行评价,即:
综合考虑模糊综合评价的一级分数结果与二级分数结果,计算得到一级指标层和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模糊综合评价分数结果:
(1)非遗族际共享主体(一级指标层):
如表5所示,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模糊综合评价总评为61.608分,处于较高的水平。一级指标排序依次是非遗族际共享主体66.055分,非遗族际共享内容74.387分,非遗族际共享方式62.116分,非遗族际共享保障48.116分。
(六)评价结果分析
1.非遗族际共享主体分析。从非遗族际共享主体结果来看,其分值为66.055,处在较高水平。可见在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实践中,得到了来自区域内群众的广泛支持与认可,各类群体的非遗文化诉求能够得以满足,共享主体的覆盖程度、接受程度、影响深刻程度、价值认同度较高,进而表现出良好互动参与度和传播分享倾向,为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为此,仍需增强非遗族际共享主体的覆盖和接受效果,持续加强群众的非遗消费行为力,将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效益,形成正向循环。
2.非遗族际共享内容分析。从非遗族际共享内容结果来看,其分值为74.387,处在较高水平。表明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内容基本能够覆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将非遗文化全面融入国民教育、公共服务、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中,为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非遗文化产品、非遗文化服务以及非遗文化活动。未来,应当加强南岭走廊非遗资源的专项调查、记录和研究,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持续丰富能够引领群众文化认同和提高群众文化素养的共享内容,实现非遗共享内容的全面性。
3.非遗族际共享方式分析。从非遗族际共享方式结果来看,其分值为62.116,处在较高水平。将数字化技术运用于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过程中,能够使当地众多非遗项目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传播传承,同时提升非遗文化适应力;然而当前阶段,数字化技术运用不足、程度不高,成为阻碍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产业化开发能唤起族群历史记忆,南岭走廊非遗与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仍有待深化,在非遗文化产品研发、升级和包装方面,迎合市场需求,强化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系。因此,要积极拓宽非遗共享的思路和途径,推动科技运用,尤其是社交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深度融入了南岭走廊非遗公共服务、国民教育和产业融合过程。
4.非遗族际共享保障分析。从非遗族际共享保障结果来看,其分值为48.116,处在一般水平。通过分析发现,当前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在产品与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尚未构建起成熟稳定的保障体系,完善的共享效果动态反馈机制亦未形成,非遗族际共享的制度化、规范化及有效性任重道远。因此,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亟须通过政策联动、效应叠加以及资源整合,构建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完善社会利益平衡机制、优化共享平台运营机制以及构建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共同保障非遗传播共享的高质量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结合现有国家政策文件精神,在分析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现状并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以南岭走廊为具体案例,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非遗族际共享成效进行评价,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依据相关政策精神和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的实际发展状况,可从非遗族际共享主体、非遗族际共享内容、非遗族际共享方式、非遗族际共享保障四个方面建立起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按照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三个层次构建完整的指标体系。
第二,在已确定的22项评价指标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评价指标最优权重,其中“非遗族际共享主体”所占权重最大,而后依次为“非遗族际共享方式”“非遗族际共享保障”“非遗族际共享内容”,合理构建了非遗族际共享评价模型。
第三,以南岭走廊为具体研究区域,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非遗族际共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模糊综合评价总评为61.608分,处于较高的水平。一级指标排序依次是非遗族际共享主体66.055分,非遗族际共享内容74.387分,非遗族际共享方式62.116分,非遗族际共享保障48.116分。
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持续扩大共享群体的覆盖范围,强化主体接受程度。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强调非遗的“公共性”,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此,需要关注共享群体和对象精神文化层面的满足,确保非遗共享能够覆盖至南岭走廊多个民族及个体。此外,还需要关注共享主体对非遗文化的接受程度,积极从群众身上获得反馈,听取群众意见,不断改进共享内容和方法,使得非遗共享的精神文化内涵能够被民族走廊區域各民族群众所汲取,对群众真正产生深刻的文化影响,在更高的层面实现价值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第二,深化共享内容的文化内涵,确保共享内容的全面性。非遗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推动非遗共享时要确保其全面性。非遗物质文化是非遗活动开展所依托的具体器物,如器材、场所、建筑、服饰以及书籍等,在共享中要强调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性,确保公共文化服务量大质优,惠及群众。非遗制度文化包括非遗保护制度、传承人的认定和申报制度等,还包括与非遗传承人才相关的培训制度,在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中要强化此类制度和保障建设,才能维持非遗共享的可持续性。非遗精神文化则要求以传承人为主要载体,深入挖掘非遗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通过各类手段实现宽渠道高质量的文化传播[33]。
第三,注重共享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创新非遗共享模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非遗族际共享插上了翅膀,放眼全国各地,文化共享方式日趋多样。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可以通过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社区中发展、传播与共享,在校园内培养认同者和传承者。对非遗进行产业化开发,打造非遗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可以让更大范围的群体成为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的受众,扩大民族走廊非遗的影响深度和范围。还可通过提供建设非遗传习所、非遗展示馆、社区非遗文化活动中心等,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非遗文化活动,如非遗项目展演、民俗节庆活动、少数民族运动会等,通过丰富非遗共享方式,增强非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活感、实践性和渗透力。
第四,加强非遗共享的信息安全保障,强化共享可持续性。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之下,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难以避免会遇到网络安全、版权纠纷等问题,为此,有必要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引下,探索民族走廊非遗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和政策,增强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的法治保障。同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学习,通过对非遗共享的所有参与者进行普法教育,使他们对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全方位保障民族走廊非遗族际共享安全、健康、稳定、可持续地运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24):14-17.
[2]季国良.传承和共享:文化遗产保护的双重伦理向度[J].东南文化,2016(4):11-16.
[3]王永友,史君.“文化共享”理念的理论演进与实践逻辑[J].南京社会科学,2016(1).
[4]秦红增,陈子华.遗存、遗产与续用发展:关于文化共享的整体分析[J].东南学术,2020(3):105-114.
[5]杨敏,钟俊平.共享发展理念视野下的新时代社区文化建设[J].理论月刊,2019(4):132-138.
[6]邸焕双,王玉英.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研究[J].情报科学,2019(10):102-107.
[7]王丹.非物质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148-156.
[8]周虹,陈时见.文化共享理念下跨境民族教育提升方略[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197-201.
[9]王丽华,张悦.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基于文化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网站的调查[J].图书情报工作,2019(12):44-51.
[10]尚洁.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共享与服务模式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1(12):89-92.
[11]苗瑞丹.论文化共享治理机制的构建[J].理论学刊,2020(2):161-169.
[12]满珂,刘春艳.民族文化交融的原因、途径探析:基于甘肃省临潭县的调查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41-47.
[13]刘建华,张蕊.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科学数据共享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东南文化,2008(5):92-96.
[14]田志远.“互联网+”推动文化交流共享[J].人民论坛,2018(20):132-133.
[15]罗云川,李彤.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治理策略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4):28-32.
[16]邓海林,双传学.共享视域下的网络文化建设:从问题分析到系统建构[J].南京社会科学,2017(10):68-73.
[17]陈通,夏红梅,侯光辉.合作平台、控制权共享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以嘉兴市“文化有约”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599-606.
[18]邓玉函,夏福立.中越边境跨界文化共享研究:以瑶族银器为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87-93.
[19]张士闪.全域旅游统筹下的经济共益与文化共享[J].旅游学刊,2019(6):11-13.
[20]马秀杰,姜传银.中国武术文化国际传播效果的主观评价综合指数构建:基于巴西、德国、印度、日本、俄罗斯、南非、土耳其、美国等8国受众的实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23(2).
[21]胡建秋.乒乓球运动跨文化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J].体育科学研究,2020(6):35-43.
[2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EB/OL].(2019-10-23)[2023-08-22].https://www.gov.cn/xinwen/2019-10/23/content_5444047.htm.
[23]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通知[EB/OL].(2021-05-25)[2023-08-22].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fwzwhyc/202106/t20210609_925092.html.
[24]谭琴.文化共享的三重维度[J].经济研究导刊,2020(28):142-143.
[25]任捷.体育展示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22.
[26]张鹤飞.H省共青团网络文化作品运营效果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20.
[27]官梦婷.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微博传播影响力评价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2.
[28]蒋慧.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数字动漫创新转化与传播共享:以“壮族三月三”为例[J].智库时代,2018(20):109-116.
[29]黄捷.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惠益共享问题研究[J].东南亚纵横,2022(5):105-112.
[30]李三悦.通过信息共享与网络建设保护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J].文化遗产,2012(3):18-21.
[31]马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共享的困局與出路[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27-32.
[32]朱建军.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应用[D].沈阳:东北大学,2005.
[33]林雪丽,徐险峰,彭迎新.土家族十大碗民族传统饮食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为视角[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5):82-86.
[责任编辑:杨 军]
本文系“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研究”系列论文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