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彩霞
提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几乎无人不知。诗人闻一多赞它:“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甚至有学者赞它是唐代最好的诗:“以孤篇压倒全唐”。
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美丽邈远、似梦似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高远超然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
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这样自然而然就出现了九个小节。这九小节又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写景;第二部分是写理;第三部分是写情。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月下之景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前四句写春江月,后四句是月下花,画面也由大到小、由远到近铺陈开来。前四句写一江春水奔流入海,那么浩荡,那么平静。在这浩瀚的大海之上,一轮明月随着海潮出生了,它脱离了大海的孕育,带着新生儿的纯洁与力量。哪一处春江没有月光的照耀!江海生出月亮,月光照映江海,千里万里,春潮涌动;千里万里,月光闪耀。这何等宏大,何等蓬勃,又是何等宁静,何等美丽呀!
后四句则是从海到陆,从月到花。原野之上,一片春花烂漫;江水蜿蜒,环绕着这片开满鲜花的芳甸。月光不是一直追随着江水吗?它也把清辉投射到这片花林之上,仿佛给花朵洒上一层皎洁的冰晶。接着,主题又回到了月亮,“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春夜的长空本来会有飞霜洒下,可是月色如霜,一片月华播洒,飞霜因此隐没了。水岸长汀原本是白沙似雪,可是,月色如银,在银白的月光之下,白沙也隐没了。一句天上、一句地下,整个天地都被明月浸染,也被明月净化了。既然如此,人生于天地之间,又怎能不被净化,不被感染,不被震撼呢?
月下之理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天一色,都是那么澄澈透明,连一粒微尘都看不到,只见长空之中一轮孤月格外皎洁。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月亮被放大了,产生了一种神秘的吸引力,让诗人与它对视,发出最天真也最深邃的一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在我所徘徊的这片江岸上,是哪个人第一次看到了这轮月亮?而这深深地吸引着我的月亮,又是在哪一年第一次把它的清辉投向人间?这样的问题,我们多么熟悉。李白说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苏轼说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一个宇宙之初的问题,也是一个人之初的问题。永恒的风月,短暂的人生,谁到此时不会感慨呢?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类一代一代地更迭绵延,而江月却只此一轮,永恒不变。这当然是伤感的,但是却又有一种别样的力量。个人的生命固然是短暂的,但是“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因“人生代代无穷已”人和明月才可以共存,永远有人在凝望着月亮,也永远有清辉洒向人心。江月有待而江水无情,这就是“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水流宕,人的内心也生出波澜。由孤月联想到孤单,再由孤单联想到相思相待。
月下之情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一部分,再细细分来又是三个小段落。第一个段落:白云飘飘,枫叶青青,浦口流水,各奔西东。什么都没说,一种离愁就已经弥漫开来了。那到底是怎样的离愁呢?“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一叶扁舟之上,是谁家的游子还在月下漂泊?家中的思妇又是在哪座楼上苦苦相思?两句诗,一句写游子,一句写思妇,真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写得一唱三叹。接下来,就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了。
第二个段落讲思妇,用一轮明月来烘托她的相思之苦。这月光就在思妇的妆楼上徘徊不去,照着她的妆镜台,照着她的玉户帘,照着她的捣衣砧。这些都是闺阁常用之物,又都是容易惹起相思的物件。妆镜台让思妇想起当年夫妻出双入对的甜蜜,玉户帘让她产生了丈夫掀帘而入的恍惚,捣衣砧上还放着给丈夫准备的衣料。月光在这些物件上流连,卷也卷不去,拂了又回来,它是那样缠绵,又是那样恼人。
月光流连,自然让思妇想到同在一轮明月之下的丈夫,因此也就引出了下四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我们同望圆月,却又两地相隔。我多么希望能追着这月华走到你身边。可是悠悠长空在上,连鸿雁也无法随着月光飞向你;浩浩江水在下,连鱼儿也不能随着江水游向你。中国古代有鱼雁传书的故事,思妇却在感慨,连鱼、雁都到不了你的身边,我又如何能到呢!
思妇的心迹说完,第三个段落该讲游子了。游子的梦中,花落闲潭,春光将老。可自己呢?还是远在天涯。江流水逝,流走的岂止是水?那是春光,更是游子和思妇的青春。而那轮无所不在的明月呢,也斜斜地向西沉降。它不是从海水中出生的吗?此时,它似乎又要落回到江潭中去了!此情此景,令人何等感伤,又是何等迷惘!
在这样迷惘的情境里,“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一夜就这样过去了,斜月沉沉,隐藏到了苍茫的海雾之中,不再流光溢彩,也不再惹人相思。碣石与潇湘,游子与思妇,一个天南,一个地北,中间远隔着万水千山,那是他们无法跨越的漫漫长路。
这样说起来,似乎有些凄凉吧?可张若虚是怎么结尾的呢?“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他从一对游子思妇推开来了,推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有情的世界。这一对游子和思妇固然无法团圆,可是在这千里万里之间,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夜,一定会有几许游子乘月而归,那动人的情思,也正和落月的余晖一起,洒满江边的树林。
《春江花月夜》多么美的一首乐府诗!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第一首以月为中心媒介,同时写男女双方两地相思,又将探索宇宙和人生哲理置于同一首诗的作品,思想变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然而,在张若虚生活的唐代它却不被欣赏和推崇。
据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考证,今存唐人选唐诗十种、唐人杂记小说,宋代《文苑英华》《唐文粹》《唐百家诗选》《唐诗纪事》,元代《唐音》等唐诗选本,均未收录这首《春江花月夜》。不仅唐诗选本无载,而且在由唐至明的二十余种诗话中也无一字提及。它第一次被收录是在宋代人郭茂倩选编的《乐府诗集》中,收录的原因仅仅是《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是乐府旧题,理应收入《乐府诗集》。
直至明代,诗人学者们开始盛赞《春江花月夜》。明朝文学家钟惺说:“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清代文学家王闿运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词耐住了寂寞,时光给出了答案。《春江花月夜》作为当之无愧的经典,至今被人吟诵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