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颖,关景超,王 娜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河南驻马店463000)
院前急救属于急诊医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是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与机会的重点,与患者后续治疗质量及生存情况密切相关[1]。院前急救患者多存在疾病变化复杂、病情危急严重等特征,需要相关医疗人员具有较熟练的急救技能及合理的流程管理,以此提高患者急救成功率[2]。儿科院前急救在急救管理中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患儿因年龄小等特点导致院前急救的难度上升。基于此,制订并加强院前急救流程管理的效果是改善患儿病情的关键[3]。PDCA循环模式包含计划、实施、检查及处理的循环过程,在多个行业管理中展现出理想的管理效果[4]。FMEA是一种新型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通过发挥系统分析与持续改进的作用,达到对不良事件的预防作用[5]。因此,本研究将FMEA联合PDCA循环模式应用在小儿院前急救流程管理中,通过对130例患儿进行分析比较,旨在为提高患儿救治水平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2月1日~7月31日行院前急救治疗的6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选择2021年8月1日~2022年2月28日行院前急救治疗的69例患儿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患儿符合院前急救标准;②患儿生存期均>6个月;③患儿无精神疾病。纳入标准:①存在严重恶性肿瘤疾病者;②合并脏器功能异常者;③休克或死亡者。对照组男36例、女25例,年龄1~11(5.37±1.25)岁;其中烫伤18例,高热惊厥12例,昏迷15例,其他16例。观察组男42例、女27例,年龄1~10(5.26±1.39)岁;其中烫伤21例,高热惊厥14例,昏迷17例,其他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急救。急诊科接到急诊电话后立即安排救护车,在接到患者后立即进行吸氧、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工作,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常规镇静、镇痛等流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FMEA联合PDCA循环模式。PDCA循环模式:①计划(plan,P):对所有护士的个人素养及技能均进行评估,针对性、分层次进行急救流程培训;对院前常见的急救疾病情况进行统计,通过查阅、分析临床案例等方式制订不同急危重症疾病的急救流程实施方案,对急救设备及药品进行登记与检查,制订有效的质控标准。依据院前急救要求与特点指定相关调查表及随访问卷,让家属进行填写。②实施(do,D):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培训内容,在培训过程中加强对理论与实践的实施,并要求护理人员在实施中按照已制订的流程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每班交接时清点设备及药品数量,发现问题后及时反映。每转诊1例患儿均要求其或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填写。③检查(check,C):定期考核护理人员的理论掌握及实际操作情况,由护士长对急救不同阶段的工作进行监督与抽查,依据已制订的急救流程进行对照分析,评估整体质量并及时记录。每周指定护士全面检查急救物品及消毒情况。④处理(action,A):对考核不通过者重复培训,分析不合格原因并针对性改进,在每个月业务学习中进行汇报与分析,并将其作为下一次循环的重点优化内容。对家属满意度相关调查表进行汇总,采纳有效意见并对院前急救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持续改善。FMEA主要为:①成立FMEA小组:包括医生、急诊科主任、护士长、主管护师、护理骨干、救护车主管等。②失效模式:小组成员收集院前急救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或隐藏的危险因素并分析,指定院前急救流程并通过头脑风暴法寻找潜在失效模式,通过根因分析法找到失效原因及后果。失效模式包括发生的可能性、被发现的可能性及严重度3个维度,小组成员依据此计算患儿情况,对高风险因素进行改进。③效应分析:针对信息接收不准确的情况,加强急救电话管理,学习本地各类方言并进行归纳,与家属进行有效核实,做好出诊登记记录;针对急救出诊不及时的情况,护士提前对急诊科医生及出车人员时间表进行掌握,及时安排其他人员补岗;针对急救用品携带不全,在急救前每日对急救箱、心电图机等进行检查及记录;针对护士急救操作不熟练,增强急救培训,多次进行实操考核;针对病情观察不仔细,加强对患者转运途中个人情况的监测,要求医生与护士等人员陪伴在患者身旁,及时反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院前急救各项时间指标:包括出诊反应时间、首次心电图时间、院前急救时间、急诊入院时间。②比较两组院前急救效果:包括复苏成功率、静脉开通率、气管插管成功率及心电图采集率。③比较两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包括急救信息不准确、急救人员不及时出发、急救用品携带不齐全、护士急救技术不熟练及病情观察不仔细发生率。④比较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及投诉率: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总分10分,≥9分为非常满意,4~8分为基本满意,<4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1 两组各项时间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时间指标比较
2.2 两组院前急救效果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院前急救效果比较
2.3 两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2.4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及投诉率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及投诉率比较
院前急救包括现场救护与转院救护2个主要部分,急危重症、创伤严重等患者为主要实施对象[6]。院前急救是医疗工作的特殊环节,因疾病类型不一致且病情的未知性,若医护人员操作失误,将导致不同程度的医患纠纷出现[7]。因此,采取更高效的管理方式是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关键。PDCA循环模式已在不同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8],在院前急救流程管理中,该模式发挥了系统化、规范化的作用,已对工作质量的提高、医疗服务的提升提高有效辅助。FMEA强调事前预防而非事后解决,将风险抑制在源头[9]。本研究将两者联合应用在患儿院前急救管理中,展现出理想的管理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首次心电图时间、院前急救时间、急诊入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复苏成功率及气管插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观察组患儿院前急救效果更佳。这可能是因为:PDCA模式的4个环节呈递进关系并环环相扣,每个环节既是独立的,又存在关联[10]。在计划阶段制订中,强调对护士培训、急救疾病类型统计、质控标准等;在实施环节,强调人员进行培训内容的有效实施与急救物品清点等;在检查环节,强调对医护人员技能水平及急救流程、物品进行检查;在处理流程,强调对存在的意见进行总结,并纳入循环过程中,从而保证整个急救流程的质控提升,提高了医疗人员的急救水平。在此基础上,FMEA的辅助使医护人员在急救实施前就已经把握了相关危险因素,找到解决的方法并实施改进措施,提升风险把控能力[11],故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效果更好。此外,观察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观察组院前急救流程内安全性更高且流程管理使家属更为满意。究其原因:FMEA对院前急救流程进行总结、分析,寻找影响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并实施有效对策加以预防[12]。其中失效模式通过头脑风暴及根因分析法,发现院前急救失效原因并改善存在风险因素;效应分析中,针对存在的不同护理差错事件,分别给予有效的对策解决,提高了医疗人员的专业性及业务水平,减少了不良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并间接性提高对护理管理的满意水平。
综上所述,小儿院前急救流程管理采用FMEA与PDCA循环模式效果理想,能有效提高院前急救效果,降低护理差错发生及投诉率,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但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样本量不大且未针对具体的疾病种类进行分析,在今后研究中将会更加细化研究,使研究结果更具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