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娜,宋雪楠,张梦影,陈晓敏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大学护理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中心 山东济南250012)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的活产新生儿,其中>60%的早产发生在非洲和南亚[1]。根据我国数据显示,早产约占中国总出生人口的7.0%,是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2]。由于新生儿护理的最新进展,早产儿的存活率有所提高,但早产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发育障碍,给家庭带来负担[3]。根据WHO,与婴儿肢体的接触是改善早产结果的推荐干预措施之一[4]。抚触护理是缩短父母、婴儿分离时间的替代选择[5]。本研究主要探讨抚触护理联合体位护理对早产儿康复及并发症情况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2月1日~2022年1月1日于山东省某三甲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70例早产儿。使用自制信息采集表收集早产儿性别、胎龄、胎数、日龄、1 min Apgar、5 min Apgar等一般资料。纳入标准:①早产儿胎龄<37周且≥32周;②单胎或双胎妊娠;③早产儿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①合并肢体残疾者;②早产儿需要有创性通气、插管/置管及其他特殊治疗方式等;③早产儿合并严重感染等;④早产儿体重<1500 g。将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胎龄:<34周13例、≥34周22例;单胎29例,多胎6例;日龄:<1 d 21例,≥1 d 14例;1 min Apgar评分为(7.56±1.21)分,5 min Apgar评分为(8.77±1.35)分。实验组男19例、女16例,胎龄:<34周16例、≥34周19例;单胎28例,多胎7例;日龄:<1 d 22例,≥1 d 13例;1 min Apgar评分为(8.04±1.05)分,5 min Apgar评分为(8.89±1.32)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①早产儿置于保温箱内,并于早产儿身下铺垫棉垫,并保持头高足低位15°;②使用柔软布料物品围在早产儿周围并紧贴皮肤,以增加早产儿安全感及触觉刺激;③密切关注早产儿皮肤、口腔黏膜及鼻腔状态,及时擦拭早产儿黏液及其他分泌物;④定时给予早产儿翻身、吸氧等处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抚触护理联合体位护理。①抚触护理:护理人员双手进行六步洗手法后涂抹润肤油,并播放摇篮曲等舒缓音乐,按照由上到下、由中心向四周的顺序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增加新生儿肢体的接触刺激,以使新生儿感受到更多的爱与关怀,每天进行3次左右,每侧肢体各个部位至少进行轻推或轻揉10次。②体位护理: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的同时给予三阶梯俯卧位体位,于头部、胸部、下肢给予毛巾或其他柔软棉质物铺垫,总体呈头高足低15°体位,双髋部及下肢保持屈曲状态,翻身及其他护理同对照组。③环境护理:保持保温箱内舒适的温度及湿度,注意保持保温箱内环境整洁,定时对保温箱进行擦拭消毒,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被褥、软垫等物品,可播放轻柔的音乐以缓解患儿焦虑情绪,并起到促进睡眠的作用。④皮肤护理:密切关注患儿易受压、潮湿部位的皮肤变化,保持患儿皮肤整洁干燥,在触碰患儿时手法尽量轻柔,避免患儿皮肤出现红肿、破损等情况,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并对症处理。⑤氧气护理:遵医嘱给予患儿适当的氧气支持,及时调节氧气流量,注意观察加湿瓶中液体剩余量并及时更换加湿瓶,避免氧气过于干燥,定时检查氧气管路是否通畅,管路于患儿皮肤固定处是否有皮肤发红等过敏反应,面罩吸氧的患儿则应注意面罩对患儿面部的压力是否合适。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黄疸、湿疹、胃反流、便秘。
2.1 两组护理前后临床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临床指标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抚触护理已被用作减轻行为反应和降低皮质醇水平的疼痛治疗[6]。有研究发现,接受抚触护理治疗的早产儿唾液和血清皮质醇低于接受保育箱护理治疗的早产儿[7]。本研究中给予患儿适当抚触干预,有效提高了患儿相关体征、症状的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既往研究中关于早产儿体位护理研究较多,相关研究指出,侧卧位可用于预防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等[8],且对未使用呼吸机的早产儿而言俯卧位可显著降低早产儿腹胀、呕吐、呼吸暂停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9]。既往有学者指出,早产儿不宜维持头高足低30°体位,故本研究中采用总体头部抬高15°体位[10]。此外,接受抚触护理的婴儿被发现有条理的睡眠模式,清醒和安静睡眠状态的时间更长[11]。抚触护理婴儿表现出更成熟的神经发育特征[12]。新生儿必须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暴露于子宫外环境,而未成熟的早产儿大脑尚未准备好处理各种刺激,包括光、噪声和疼痛干预[13],故应给予患儿舒适的环境护理,并给予轻音乐辅助患儿缓解焦虑情绪,提高患儿睡眠质量。既往临床中常规护理模式通常因缺乏护理内容的针对性而往往不能从侧面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心率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胃反流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研究相符[14]。体位护理中三阶梯俯卧位使患儿头部与胸部保持基本平行,避免颈部屈曲造成的呼吸道阻力增加,从而提高了患儿SpO2,与相关研究相符[15]。抚触过程中保持早产儿俯卧位,可避免既往常规护理过程中早产儿采用仰卧位时婴儿四肢与面部无着落导致的不安与缺乏安全感。既往研究指出,采用三阶梯俯卧位给予患儿抚触时,不仅可以使婴儿获得足够的舒适感,还能增加婴儿的安全感,同时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16]。体位护理过程中通过增加改变新生儿体位变化频率,避免了婴儿长时间处于单一体位对头颅形状及视野范围的不良影响,并能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从而改善早产儿消化功能,促进其生长发育[16]。抚触护理是经过循证理论证实的优质护理方式,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患儿进行肢体的接触,从而增强患儿于保温箱中的舒适感,提高患儿安全感,进而加快疾病的康复,并促进患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患儿睡眠质量,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