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雅洁 贺 阳(通讯作者)
“胫衣”一词源于《说文·糸部》:“絝,胫衣也。”①由此有观点认为这里的裤指代穿套于小腿之上、两只无腰无裆的裤管。然而从现代考古发现以及文献来看,我国古代裤装造型丰富,这里的“絝”是否单指胫衣还有待商榷。对于胫衣的具体形制与发展情况,当下学界也未对此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此外,胫衣自古以来便是下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至今仍在使用,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下文将以胫衣为研究对象,厘清胫衣的发展脉络及功用变化,同时,针对与其形制相似的邪幅、钓墪,进行比较研究与辨析。
《释名》有云:“絝,跨也。两股各跨別也”, 先谦曰:“《说文》絝,胫衣也。”故云“两股跨别也” 。②同为对“絝”的描述,《释名》为“股”,《说文》为“胫”,根据现代语义,“胫”指小腿,与“股”所指代的大腿不同。两书作者刘熙与许慎同处于东汉时期,语义场中的各义位却不同,或可源于古代对于“胫”的义位有不同理解。古籍对“胫”有三种释义:其一为小腿,其二胫本曰股,其三泛指下肢。胫指人身体的一个义位,胫衣也因服用于身体的这一部位而命名,若此义位不同,胫衣的指代也应当有所区别。
“胫”指“人的小腿”这一义位,先秦已有出现;“腿”字则产生于晋至隋期间,③唐代以后用例增多,逐渐代替了胫的子语义场的位置。④然腿的本意为大腿,“小腿”一词出现的年代较晚,因此在后人注解中多通过股的位置来对比区分胫的部位。先秦著作《论语· 宪问》中有“原壤夷俟”被孔子责罚,以杖叩其胫的故事。⑤西汉孔安国曰:“胫,脚胫也”,南北朝时期皇侃疏:“胫也,膝上曰股,膝下曰胫。”《说文·肉部》:“胫,胻也。”段注:“膝下踝上曰胫。”⑥可见,皇侃所作注解以膝为参照将股与胫进行区分,较为贴近现代人的理解,段玉裁更是明确了胫指小腿部分,且从上古起“胫”指“人的小腿”这一义位保留至今。故而胫衣多被理解为仅套在小腿上的两只裤管。
《释名》:“股,固也,为强固也。”叶德炯曰:“《诗· 采菽》:‘赤芾在股。’《笺》云:‘胫本曰股。’《说文》:‘木下曰本。’胫本故有坚固之义。”⑦在其他文献中也有相似注解,如《庄子》:“尧舜于是乎股无胈,胫无毛,以养天下之形。”晋郭象注:“股音古,胫本曰股。”⑧这里的胫对应股,毛对应胈,似指一物。又如清姚鼐《惜抱轩笔记》引《说文》曰:“古自股以上可通名曰胫,故有胫衣之名。”⑨从“通名”一词来看,胫衣之名与股上之衣有关。因此,胫衣虽为无腰无裆的两只裤管,但不仅限于小腿,或长可及股。
“胫”又可泛指人的下肢。《说文·彳部》:“彳,小步也。象人胫三属相连也。”段注:“三属者:上为股、中为胫、下为足也。”⑩《说文·子部》:“,籒文子,囟有髪,臂、胫在几上也。”⑪皆用胫来指代下肢。《广雅·释亲》:“股、脚、踦、胻、胫也。”王念孙疏证:“凡对文则膝以上为股,膝以下为胫,《小雅· 采菽》笺云:‘胫本曰股。’是也,散文则通谓之胫。”⑫可见,“股”与“胫”虽义位不同,但在实际使用时,两字可通用。又如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⑬成语“不胫而走”便形容没有腿却能跑,是为泛称。“盆茧未成丝,破裤劝可脱。安知增羞颜,赤胫衣短褐。”⑭在宋梅尧臣的《啼禽》一诗中,作者称上身着短褐,下身没有裤子穿而露赤胫,十分羞愧,这里的赤胫也指整个下肢。因此,胫衣也可为一种泛称。
对于无裆无腰的两只裤管是否能称为裤,学界有不同的见解。一种认为胫衣是裤的不完整形态,⑮一种认为胫衣可称为裤管式裤装。⑯笔者较为认同后者,且认为古代的裤子并非只在小腿上穿套两只无腰无裆的裤管,胫衣也可泛指下肢所着衣物。如宋毛居正《增修互注礼部韵略》:“絝,胫衣亦作袴。”⑰民国时期的《重修镇原县志》中也有:“袴子。胫衣,所以遮羞恥也……袴之大小不同而防护下体异常严密,则古今社会之所同也。”⑱也提出了裤为胫衣的观点。因此,胫衣指胫上衣名也,可称为裤。
综上所述,胫有特指,也有泛称。《说文解字》成书于汉,通过观察出土的汉画像砖以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 型帛画可以看到,裤的种类十分丰富。故而胫衣有两种解读:一是广义上的裤,可指下肢所着裤的泛称;二是狭义,指服用于胫上无裆无腰的两只裤管,这种裤管式裤装不仅只在胫部,长的可及股部。而本文接下来所讨论的为狭义上的裤管式胫衣。
依据现代考古发现,胫衣可追溯至公元前3350 ~3100 年之间,其贴身穿着于长衣之下,利于下肢防寒保暖。1991年,在阿尔卑斯山发现了在冰雪中已沉睡逾5300 年的 “冰人奥茨”(图1)。⑲他的保存状况良好,身上衣物较为完整,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大腿至脚踝穿着皮毛制作的筒裤,无裤腰裤裆,上端系于腰带,下腹部有腰衣遮挡,脚上穿有皮靴。
我国境内也有相似实物出土。1986年哈密市五堡墓葬出土了一件咖啡色刺绣毛布裤(图2),⑳无腰无裆,裤管织有横向条纹以及折线刺绣纹饰,上端还有由经线延长而出的流苏,被认为是目前为止我国境内出土最早的胫衣。这件毛布裤长86 至90 厘米,宽17.6 至22.8厘米,远长于成年人的小腿长度,穿着后或可达到大腿根部位置。这一实物也可反映上文所讨论的胫衣义位问题,胫衣不只是套于小腿上的两只裤管。
图2:哈密市五堡墓葬出土距今3000 年左右刺绣毛布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中原地区虽暂无胫衣实物出土,但着袴的记载常见于文献之中。《拾遗记》卷四记载,张仪、苏秦“行途无所题记,以墨书掌及股里,夜还而写之”㉑。后人据此认为张仪、苏秦当时穿的是胫衣,股上无衣故书于股里。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胫衣还是穿着于内的。此外,后人也常引用《韩非子· 外储说》中的故事:“齐有狗盗之子,与刖危子戏而相夸。盗子曰:‘吾父之裘独有尾。’危子曰:‘吾父独冬不失袴。’”注曰:“刖足者不衣袴,虽终其冬夏,无所损失也。”㉒从而认为胫衣穿于小腿,刖足之后的人不用穿胫衣。㉓而冬天穿袴,也说明中原地区的袴同样具有保暖功用。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混战不休,西周统治者建立的礼乐制度崩溃瓦解,出现了百家争鸣、各家流派争芳斗艳的场景,直至秦统一六国,结束了纷乱。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而本被列为胡服的合裆裤在中原地区也开始使用起来。从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汉代的画像砖等可以看出,合裆裤广泛运用于行军打仗及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而此时贴身穿着的胫衣转为套于裤外。《说文解字》:“繑,絝紐也。”㉔段注:“紐者,系也。胫衣上有系,系于㡓,带曰繑。”㉕胫衣穿于㡓外,上端系带系于㡓上。在山东肥城、江苏铜山等地发现的东汉画像石上可以看到执㭉者的形象(图3),㉖右侧人物上衣长至膝部露出宽松的下裤,裤脚收紧,在膝至足之间服有胫衣,上端有缘边装饰。
胫衣也有长至膝盖以上的,在江苏徐州利国画像石墓的中室北壁上(图4),㉗左侧人物头上戴冠,穿袖子宽大且短小的上衣,下身着阔裤,裤口收紧,膝盖上端清晰可见有横缘,是在裤外穿着胫衣,而右侧人物的胫衣高于膝盖。
图4:江苏徐州汉代利国画像石墓中室北壁击鼓者
此外,从山东博物馆藏汉代画像砖的胡汉交战图亦可见一斑,无论戴冠的汉人,还是戴尖顶帽的胡人,下身均穿有自膝盖至踝的胫衣。以及尼雅四号墓出土的魏晋时期狩猎纹锦(图5),㉘两名骑士追逐一只奔跑的骆驼,左侧骑士裤外似套有胫衣,具有汉晋时期的典型织造风格。因此,胫衣因其防寒、防护的功能而胡汉皆服。
图5:尼雅四号墓出土魏晋时期狩猎纹锦
唐代开朝之初便有开放、包容之态度,万国来朝,胡商贸易往来频繁,从胡马、骆驼等唐三彩中便可映射出大唐气象,甚至在阿斯塔纳地区也出土了女子骑马俑。此时的胫衣也因防护耐磨、便于骑马,彻底由内衣发展成外衣。王先谦在《释名疏证补》中称胫衣“疑若今俗之套褲” ,㉙清代套裤男女皆服用,一般穿在缅裆裤的外面。故宫博物院藏明黄色绸绣荷兰蝶单套裤(图6),为清代后妃夏季便服,长75 厘米,宽23 至33 厘米,上端分别缀绸带两条,其中一条为环状,穿着时系于腰带上;下端开裾处两条系带,用于系紧裤腿,与唐代形制十分相近。
图6:清代明黄色绸绣荷兰蝶单套裤,故宫博物院藏(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下载)
陕西省礼泉县郑仁泰墓出土的彩绘胡人俑(图7),㉚深目高鼻, 浓眉髯须,手牵骆驼,红色翻领长袍外穿动物纹样套裤,套裤下端装有可套于鞋底的脚蹬带,上端连结腰带,呈前高后低之态,从正面看完全将袍服罩于套裤之内。其所穿套裤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所藏彩绘驯马陶俑的形制类似,区别在于后者驯马俑为汉人模样,而朝阳市博物馆藏唐代张狼墓男侍俑(图8)也是汉人,可见此形制套裤胡汉皆服,在唐代十分流行。此外,武汉博物馆藏白陶武士俑(图9),头戴盔帽,身穿战袍,外着铠甲,在裤、甲裳外也穿套裤,上接腰带。
图7:陕西省礼泉县郑仁泰墓出土唐代彩绘胡人牵马俑
图8:唐代张狼墓出土男侍俑,朝阳市博物馆藏(作者摄)
图9:唐代白陶武士俑,武汉博物馆藏(武汉博物馆官方网站下载)
发展至唐代,胫衣已完全由内着之衣转为外衣,套于裤、甲裳甚至上衣外。与前期上端平口、只能至大腿根部不同,此时套裤前长后短,上端长至腰部,作为最外层衣着,更加便于直接与腰带相连。此时的胫衣除防护作用外,也极富装饰性与设计感,而脚蹬带的设计也更加适应马背上的生活,在骑马时可以防止裤口上移。
自汉晋至隋唐,胫衣的服用呈现出由内至外的演变特征,唐之后,内服与外服两种形式又展现出不同时期的时代特点。
福州南宋黄昇墓墓主下体穿有11件衣物,除阴部覆褐色罗卫生带外,贴身还穿着黄灰色绢围件、浅褐色牡丹花罗无腰无裆夹裤,夹裤为两块双层叠合的长方形料子,上端一角缀带,绑结相连,两块布料一块为浅褐色牡丹纹罗,另一块为素绢(图10)。㉛从两块面料来看,这件夹裤确为内穿,无需外露所以面料不同,两侧不缝合的状态也具有宋代裤装的典型特点。而此件夹裤无腰无裆,上有系带,且穿有围件,与“冰人奥茨”腰衣搭配胫衣的穿着方式如出一辙。此外,元代李裕庵墓中出土了两条女裤,皆穿于裙下,一条为素绸开裆丝绵裤,另一条清理简报命名为素绸单套裤,㉜此裤穿着于内,紧贴女骨架,没有裤腰,不缝裤裆,两只裤腿单独分开。每只裤腿上端都有一条带子,穿时系在腰带之上。
图10: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浅褐色牡丹花罗无腰无裆夹裤
外穿的套裤在清代、民国直至近代皆有服用,形制更接近于唐代。《清稗类钞》:“套裤,凡物之重沓者曰套,物之外函亦曰套。套裤,胫衣也,即古之所谓袴也。其形上口尖,下口平,或棉或夹或单,而冱寒之地,或且以皮为之。”㉝现在,蒙古族的摔跤服还保留了外穿套裤的习惯,上口的装饰图案十分丰富。
邪幅同为下胫所着之物,常与胫衣相混淆,但两者功用不同。《诗经· 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毕沅注:“邪幅,如今行縢也,偪束其胫,自足至膝。”㉞幅意为偪束,具有束缚足至膝部的作用,因而将小腿牢牢系紧,凸显出小腿的形态,与胫衣最初防寒保暖的功用不同。邪幅作为束缚胫部之物,其形制有两种不同观点:一是由织物裁缝的长方幅护腿,因小腿上粗下细,裹用时幅的边缘外露成斜下状,所以用“邪”字相称㉟;其次邪幅在汉代又称行縢,似今之绑腿,从图像来看,为长方形布条斜缠而成。
早在商代,已有对邪幅的记载。《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胫衣作为下裤之属被称为“澤”,《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澤。”㊱《说文解字》:“澤,絝也。”㊲《诗经》中“邪幅”与“澤”不为一物,而邪幅也并非仅属于下层阶级之服。唐孔颖达作疏《毛诗正义》曰:“又服赤芾在于股,又著邪幅在于股之下而当膝。彼古之诸侯与人交接,服芾著幅,自逼束如此,则非有解怠舒缓之心。天子由是之故,所以赐予之车马衣服也。以诸侯偪束如此,故又以礼乐乐是君子诸侯。”㊳诸侯服赤芾时着邪幅,是为了自我约束,谨防懈怠之心,也反映出穿邪幅者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河南安阳侯家庄出土一件石人像,为下身着裤的贵族形象,㊴上衣交领右衽,腰束带垂蔽膝,自股之下有条纹交缠的样式,靠近膝盖部位还垂有系带,所着之物或为邪幅,其搭配穿着方式与古制相应。
洛阳金村古墓群出土了一件周朝银人像,上身着衣,下身窄裤跣足,自膝至足之物或为邪幅。清赵翼《陔余丛考》云:“古人席地而坐,故登席必脱其屦,《礼记》所谓户外有二屦是也。然臣见君,则不惟脱屦,兼脱其袜……邪幅、行縢也,袜去,故行縢见也。”㊵宋绵初《释服·二卷》中列举了哀公二十五年卫侯与诸大夫饮酒,褚师着袜登席而惹公怒的故事,又称:“邪幅在下,正燕饮而跣以为欢之时也……其仪制汉时已亡。”㊶中国古时有见君脱鞋袜而跣足的仪制,故跣足后可见邪幅在下。孙机先生称:“金村银像所以跣足,可能也是因为陈设于君前,故徒跣以示敬之意。”㊷此件跣足的银人与古籍描述邪幅的穿着状态相符。
秦汉时期,胫衣已穿于裤外,自膝至足的胫衣与邪幅形制十分相似,且据文献记载汉时邪幅已无复其制,故而此形制邪幅因服用于胫部,被后人列于胫衣之属。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发掘出土的陶俑两胫上下有系结,将小腿牢牢束缚(图11)㊸,便于行军打仗,发掘简报称之“护腿”,也有描述为腿缚“絮衣”的。㊹
图11: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陪葬坑出土陶俑
此形制邪幅虽在后世统称为胫衣,但究其功用,邪幅为束缚之用,使得裤与胫部贴合紧密,与胫衣的功用不同。又如明《三才图会》中的邪偪图(图12),㊺形制为横短竖长之长方幅,上端两侧有系带,靠近下端中部位置亦有两条系带,用于裹扎两条小腿。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秦兵马俑以及咸阳杨家湾汉墓出土陶俑的系带位置与《三才图会》所绘基本一致。
图12:明代《三才图会》邪偪图
在出土的大量明代实物中,有护膝、膝裤、护腿、腿套等各类名称。其中,与邪偪图较为相似的为明定陵出土的膝袜,共计20 双,形制为长方袋形,上口略小,下部稍大,有里,无底。背面上部有衩口,两侧各钉一绢带。㊻又:四川新都明墓出土膝裤套于女性胫部,上口宽21 厘米,下口宽16 厘米,上口后部缀有两带。可见,后世紧裹小腿之物与邪幅作用一致。
钓墪为无腰无裆、左右不相连的两只裤筒,上系于腰,与胫衣形制相似,唯钓墪下端与袜相连。宋代法令曾严禁穿着钓墪,《宋史·舆服志》:“又诏敢为契丹服,若毡笠、钓墪之类者,以违御笔论。钓塾,今亦谓之韈袴,妇人之服也。”㊼宋朝统治者采取禁绝钓墪的态度,以避免异族服饰文化的渗透,从而达到对抗契丹政权的目的。阜新辽萧和墓墓道北壁有三人引一驼车(图13),㊽其中两位青年驭者髡发无须,袍下靴内穿钓墪,露出的上端形制与唐代流行的套裤相似,唯此时不再外穿而是连袜后着于靴内。在金代齐国王墓中出土了两种类型的钓墪,也可称为吊敦,相较契丹男子所穿,后端更高。其中一种为男性穿着的勾带式,下接脚蹬带;另一种为女性穿着的连袜式,下接韈,名为棕黄小朵暗花罗锦吊敦(图14)。㊾无论连袜式还是勾带式,都是出于骑马御射的方便之需,为少数民族所习用。㊿
图13:阜新辽萧和墓墓道北壁第四组壁画中髡发的驭者形象
图14:金齐国王墓出土棕黄小朵暗花罗锦吊敦
目前,裤与袜相连的出土实物最早见于域外,蒙古国诺彦乌拉6 号匈奴墓出土了裤袜相连的服饰(图15),[51]裤为缎子制作,袜以绢布为之,裤上端形制与苏贝希遗址M10 号墓出土的连靴皮裤形制相似,接缝三角形裁片,以四瓣花形装饰,中间有小孔,可系带连于腰部。裤袜相连便于套靴,为游牧民族的马背生活提供了便利,可见韈袴应源于游牧民族。
图15:蒙古国诺彦乌拉6 号匈奴墓出土裤袜相连服饰
胫衣自古即为中原人民所穿着,广义上泛指胫上所着衣物—裤,狭义上则指穿于胫上的某一特定形制的衣物。狭义的胫衣最初为无腰无裆的两只裤管,上端平口有系带,系在腰带上,源于下肢防寒保暖而贴身穿着。随着时代的发展与需要,胫衣在汉晋至隋唐之间,逐渐演变为内穿与外穿两种形式;而且根据出土实物来看,胫衣有长有短,也不仅仅穿于小腿之上。胫衣从内至外的演变,体现了人类利用原始材料包裹身体的本能,及其从实用功能走向审美需求的过程。而邪幅与钓墪虽然在形制上与胫衣有相似之处,但它们的来源和功用却不相同。对这些问题的厘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古代胫衣的属性、功能及其演变历程,并在名与物的对应上,拥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注释:
①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 年,第275 页。
② [汉]刘熙,[清]毕沅疏,[清]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北京:中华书局,2008 年,第170 页。
③ 连登岗:《“腿”的名称变化》,《南通大学学报( 社会 科学 版)》,2010 年第6 期,第81-86 页。
④ 蔡红:《古代汉语人体下肢名称系统研究》,南通:南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年,第33 页。
⑤ 陈晓芬、徐儒宗:《论语大学中庸》,北京:中华书局,2011 年,第181 页。
⑥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170 页。
⑦ 同注②,第76 页。
⑧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 年,第373-374 页。
⑨ [清]姚鼐:《惜抱轩笔记》,台北:广文书局,1971 年,第61 页。
⑩ 同注⑥,第76 页。
⑪ 同注①,第309 页。
⑫ [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第206 页。
⑬ 汪耀明:《汉魏六朝文选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年,第118-120 页。
⑭ 李淼、王淑娟:《历代谐趣怪异诗三百首》,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 年,第348 页。
⑮ 黎珂、王睦、李肖、德金、佟湃、陈晓程:《裤子、骑马与游牧—新疆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有裆裤子研究》,《西域研究》,2015 年第2期,第48-62 页。
⑯ 信晓瑜、康晓静、马叶桢:《丝绸之路早期裤装考略—以新疆出土汉代以前的早期裤装为素材》,《艺术设计研究》,2019 年第2 期,第36-41 页。
⑰ [宋]毛居正:《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卷四,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3 页。
⑱ [民国]焦国理:《重修镇原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年,第614 页。
⑲ 刘安立:《冰人的最后行程》,《大自然探索》,2020 年第3 期,第70-79 页。
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古代西域服饰撷萃》,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年,第16 页。
㉑ [ 晋] 王嘉:《拾遗记》, 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第108 页。
㉒ [战国]韩非子撰,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译:《韩非子》,北京:中华书局,2010 年,第450-452 页。
㉓ 王树金:《马王堆汉墓资料中人物着裤情况初探》,《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1 年第8 辑,第48-56 页。
㉔ 同注①,第275 页。
㉕ 同注②,第170 页。
㉖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第2 页。
㉗ 石祚华、郑金星:《江苏徐州、铜山五座汉墓清理简报》,《考古》,1964 年第10 期,第504-519 页。
㉘ 赵丰、尚刚、龙博:《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纺织上)》,北京:开明出版社,2014 年,第222 页。
㉙ 同注②,第170 页。
㉚ 韩建武:《陕西唐墓出土的胡人俑》,《收藏家》,2000 年第4 期,第22-29 页。
㉛ 福建省博物馆:《福州南宋黄昇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年,第7 页文字说明,第35 页图版四五。
㉜ 王轩:《邹县元代李裕庵墓清理简报》,《文物》,1978 年第4 期,第14-20 页。
㉝ [清]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6203 页。
㉞ 同注②,第176 页。
㉟ 赵树根:《邪幅、行縢考辨》,《齐鲁艺苑》,2000 年第4 期,第77-78 页。
㊱ 刘毓庆、李蹊译注:《诗经(上)》,北京:中华书局,2011 年,第324 页。
㊲ 同注①,第171 页。
㊳ [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年,第489-490 页。
㊴ 陈晨、陈芳:《明代女子“膝裤”的功能转型》,《艺术设计研究》,2018 年第3 期,第43-47 页。
㊵ [清]赵翼:《陔余丛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年,第652 页。
㊶ [清]宋绵初:《释服:二卷》卷二下,清嘉庆二十二年刻本,第40 页。
㊷ 孙机:《洛阳金村出土银着衣人像族属考辨》,《考古》,1987 年第6 期,第555-561 页。
㊸ 赵震、肖卫国、夏居宪等:《秦始皇帝陵一号兵马俑陪葬坑2009 ~2011 年发掘简报》,《文物》,2015 年第9 期,第36 页。
㊹ 王子今:《秦俑“偪胫”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5 年,第148-154 页。
㊺ [明]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衣服一卷,明万历三十七年原刊本,第12 页。
㊻ 王秀玲:《明定陵出土帝后服饰(二)》,《收藏家》,2009 年第10 期,第9-17 页。
㊼ 许嘉璐、安平秋:《二十四史全译(宋史第五册)》,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 年,第2937 页。
㊽ 万雄飞、郭天刚、海勇:《阜新辽萧和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 年第1 期,第33-50 页。
㊾ 赵评春、迟本毅:《金代服饰—金齐国王墓出土服饰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第203 页。
㊿ 张玲:《禁绝与超越—浅析宋辽历史语境下的胡服“吊敦”》,《时尚设计与工程》,2016年第3 期,第13-21 页。
[51]鲁金科:《匈奴文化与诺彦乌拉巨冢》,北京:中华书局,2012 年,第18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