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秋红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阳山实验幼儿园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 十月深秋,天气变得格外的干燥闷热,做完运动回到教室,好多幼儿都冒汗,纷纷脱去了自己的外衣,放进橱柜里。我在打开橱柜时却发现好多幼儿的衣服都没叠放好,只是团在一起就放在里面。如何才能让幼儿学会收拾、叠放自己的衣物呢?当我在思考时突然听到小班的早操音乐声,忽然我灵机一动,心想何不让幼儿拿自己的小衣物做做早操呢?于是活动开始之前,我先大声喊口令,随后请幼儿和我一起给衣服做早操,“伸伸臂”、再帮忙“拍拍肩”、再帮忙“弯弯腰”。幼儿则是边默读着口令边操作着自己的衣服做运动,大家都学得特别开心、轻松,不知不觉中将折叠衣服的技巧都掌握了。在学会技能后,我把叠衣服的儿歌教给幼儿,让幼儿自己边说边叠,有了儿歌的指引,幼儿比老师喊口令时做得更积极主动。从那以后,衣服乱卷的现象没有了,幼儿收拾衣服叠放得出奇的好和快。
陈鹤琴先生特别重视发挥儿童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他为了鼓励儿童乐于到幼儿园来,提出了一个“幼稚生自己点名的方法”,并为此专门为儿童设计制作了一种造型别致可爱的卡通“幼稚生点名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自己也更能体会到具体形象性思维是幼儿主要的思考方式,幼儿尤其对一些拟人化了的语言、美观化的物体等尤为感兴趣。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这些学习心理,运用具体生动的、拟人化的教学方法,让幼儿能在这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会一些做事的技巧,并适当给予幼儿自由思考的时间,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寓学于玩”的教育原则。幼儿能力发展的同时,也就能够减轻老师许多无谓的管理活动,并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只有常规建设好了,其他班级管理活动才可以顺利进行下去。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每次发问,总会有一部分幼儿积极地举手发言,而另一部分的幼儿却始终默默地坐在一旁冷眼旁观。为了能使班上每位幼儿都有充分的表现机会,我有时也会鼓励这些不愿举手发言的幼儿参与进来,但效果却不甚理想。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我慢慢地发现,影响那些幼儿不愿举手发言的原因有很多,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比如,对于那些胆小且不敢表达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游戏时我会有意为他们提供一个说话自由的好环境,引导着他们去大胆勇敢地去表达,并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大胆地跟老师、同伴说话,接着让他们能够在小组活动及个人活动中讲话,最后在其他们集体活动过程中引导他举手发言。
在面对一些怕自己会说错、不敢多说、自尊心强、好面子的幼儿,我会有针对性地给予一对一的指导,有意识地请幼儿把他的看法表述出来,帮助他完整地表述他的观点。由于得到了老师的一些肯定与鼓励,幼儿自信心增加,举手发言的次数也增多了。最后针对能力较弱的幼儿,我会选择让他从回答最简短和简单的问题开始,或重复别人已经解答过的问题,多提供给他在集体面前说话的机会,以提高其自信心。
在班级安全管理中,老师往往还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一方面,幼儿会出现所谓“出格”的情况,通常是由一些客观因素造成的,此时如果一个老师仅凭个人主观意识去判断,往往会造成误解。比如,我曾经数次对某个幼儿无故捣乱的情形都给予了否定、批评教育,我没有很好地了解事情的经过,而是用“你老是乱跑、你怎么会总是犯这样的错”等带有强烈责怪的语气的话去斥责他。之后我了解事情的原委,我才明白自己做错了,作为班级管理者,我们应该首先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更好地同幼儿一起遵守约定。
随后在与幼儿们的讨论中我们一起制订了属于我们的约定——《班级公约》。我们更应该多了解幼儿的想法,走进幼儿,倾听幼儿的心声,努力地发现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在制订好规则以后,应该要学会和幼儿一起去遵守规则,不能因一次错误就否定幼儿,应通过合理有效的规则去引导幼儿。
对幼儿提出的班级管理细则一定要细,一次也不能定得太多。老师对幼儿提出的规定要进行概括、删改,最后拎出最基本的几条来执行,要经过辩论,使幼儿知道为何要制订这种规矩。只有将规定讲得清楚、彻底,幼儿才能够明白并执行。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事事做在先、干在先,不怕累、不怕脏,把照顾好幼儿放在首位。其次是对于班级老师要做到真诚,班级里老师间的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关系着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所以,对待老师时一定要以诚相待,在实际工作、生活当中我们也都会注意换位去思考,时时处处事事都在为他人考虑,努力营造相互信任、彼此帮助、互相补位的班级氛围,力求给幼儿提供一种和谐温暖、充满爱的学习生活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也明确指出:“家长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应坚持本着充分尊重、平等、合作教育的工作原则,争取各位家长真正的平等理解、支持合作和积极参与。”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应该多开展一些家长参与的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近幼儿,走近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利用好每天的来园、离园时间,家园联系栏、班级微信群等方式与家长取得紧密联系,积极主动做好家长工作,使家长成为我们的最佳合作伙伴,并定期在班级群内推送一些科学育儿、疾病预防、安全防护的相关知识,及时恰当、适时适量地分享幼儿在园生活动态与状态。对于家庭教育活动中经常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及时认真地给予解答指导。另外,通过主题家长会、家长进课堂等活动,增加家园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此外,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做到民主科学的规范管理、民主集体协商,协助班级老师做好班级的各项管理工作,让家长委员会成为幼儿园与社区、家长相互联系的稳固桥梁。
总之,班级管理的目的就是要让幼儿在班级里有“家”的感觉。而对我们教师来说,只要能在工作中坚持不断地努力探索并认真地钻研,认真学习领悟《纲要》中所蕴含的科学理念,并能够将其运用在自己的实践中,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能够很好地组织好班级的一日活动,形成常规。我相信,假以时日,我也能让我们在这充满挑战、充满乐趣的幼儿园班级管理道路上一路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