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科背景下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3-03-27 01:53:56唐军汤哲妍赵尔曼陈蕾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新商科微观经济学专业建设

唐军 汤哲妍 赵尔曼 陈蕾

摘 要: 作为高校商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新商科背景下,加强《微观经济学》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够促进商科专业的课程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商科学院的专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微观经济学》教学特点,分析其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针对性地建议,以促进其课程思政建设。

关键词: 新商科;微观经济学;专业建设;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6.092

当前,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高新技术被应用于商业经济发展之中,诞生出很多新的商业模式。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传统的商科教育正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新商科应运而生。新商科是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引入到传统商科的教学课程之中,用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课方法为学生进行授课,从而形成跨学科的综合性商科教育。

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高等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应当以其专业课程内容为基本载体。围绕专业课程内容的特点,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两手抓,促进两者之间相互融合,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同步提升。《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将课程思政融入《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之中,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商科背景下,加强《微观经济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对商科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 《微观经济学》的课程教学特点

自2019年以后,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国内各大高校对于《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教学所采用的教材,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册为主。本文以该教材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微观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1.1 课程内容较多,课时量不足

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内容,一共分为8章。各章节之间,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结构紧密,相关性较强。课程内容要求学生必修掌握的知识点较多,既包括经济学的基本知识,还涉及到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学生不仅要具有一定经济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数理计算能力,要会运用数学模型,推理并分析经济学的问题。除了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本课程更注重对当下社会热点现象的研究,学生要会用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在《西方经济学》编写组提供的课程教学大纲中,建议总学时数为48个课时,3个学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基于上述原因,48个教学时数相对于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课时量不足。

1.2 知识点抽象,理论内容广泛

作为商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是学习其他商科课程的基础。因此,课程内容的专业名词较多,理论性很强。另外,还有很多经济模型是借助数理公式推导来演示教学。这就导致《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学生在认识和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微观经济学》不仅知识点较为抽象,课程的理论内容也较多,学生要掌握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等,各种理论遍布全书每一章。对于文科学生而言,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学好本课程。

1.3 研究方法多样化,学习难度较大

自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国富论》开始,经过众多经济学家几百年来不断的补充和发展,《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越发完善和科学。随着微观经济学课程体系的日益发展完善,其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化。如在分析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等;在分析消费者行为决策时有边际效用分析法;在分析厂商生产决策时有边际报酬分析法等。特别是,自数学引入微观经济学理论研究之后,创新了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开辟新的研究路径,同时也极大的提升了微观经济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学生想要学好微观经济学,既要掌握众多研究方法,又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学习难度较大。

2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微观经济学》知识点较多且相对抽象,理论内容多但课时量又相对较少,这造成《微观经济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2.1 缺乏中国案例

微观经济学是建立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通过张伯仑和罗宾逊等经济学家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课程内容中的大部分理论和案例都是来源于西方国家,缺乏中国案例。我国高校开设《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目的是用经济学的基础原理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经典的企业和行业案例不断涌现,以其作为课程思政元素,遴选入教学案例,将非常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认知水平。《微观经济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要增加更多的中国案例,更新陈旧的教学案例。通过研究中国的案例,促进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强化课程思政建设。

2.2 缺少经济数据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本学科十分重视对经济数据的统计和研究。通过将经济数据加以整理,制作成图、表格和短视频等方式,更加直观,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由于《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抽象,理论内容较多,若只是单纯通过文字教学,缺乏经济数据支撑,课题教学效果不够明显。同样,对《微观经济学》的课程思政建设,也应加大对经济数据的运用,通过图形示范、表格展示和数据可视化等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学习兴趣,提升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强调经济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是高校商科专业不同于其他文科专业的特征之一。《微观经济学》作为高校商科專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思政建设应以课本理论原理为基础,同时强化对经济数据的挖掘与运用,

2.3 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微观经济学》的课程思政教学主要是依靠老师在课堂上以讲授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注入式”教学手段,地点固定,时间受限,表现形式单一。经济学中的很多理论都需要借助数学模型推导与图形推理来展示给学生,课程思政建设仅采用讲授的教学方式,会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花费在板书上,影响教学进度。讲授式教学也缺乏对图片、音乐和视频等课程思政教学素材的全面利用,表现形式单一,学生长时间听课后容易分散注意力。此外,课程思想建设不应仅局限在课堂,还应利用好课后时间的,将课程思政的元素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课程思政教育对于学生的价值塑造作用。

2.4 学生互动性有待加强

由于《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具有知识体系庞大、理论内容多、专业性强的特点,学生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来学习本门课程。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会增加教学内容。考虑到该课程的教学进度,在课堂讲课时,授课老师往往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讲课方面,而忽视了与学生互动,造成填鸭式教学,不能形成启发式教学,导致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效降低。因此,《微观经济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应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课上课下教学互动性。

3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改革建议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则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商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强化《微观经济学》的课程思政教育一直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建设重点。在新商科背景下,为了提升《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水平,高校教学改革应做到以下几点:

3.1 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构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立德树人是保障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举措,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任务。《微观经济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方能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才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落实,即: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构建“价值、能力、知识”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价值塑造应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力培养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传授应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加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微观经济学》的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价值、能力、知识”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对学生的立德树人思政教育。

3.2 立足于中国国情,融入中国案例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案例大多来自于西方发展国家,缺乏中国案例。因此,对于《微观经济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应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的中国经济案例,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研究中国经济问题。通过讲授中国经济的具体案例,一方面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西方之间经济制度的差异,理解经济理论和现实发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另一方面能彰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经济所取得伟大成就,提升学生对于中国经济制度的自信心。这样才能推动《微观经济学》的课程思政建设,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3.3 运用数据分析,丰富教学内容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机构和政府会定期发布相关经济数据,各种经济数据的获取相对容易。通过分析经济数据来研究经济理论,是经济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首先,《微观经济学》有很多较为抽象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数据教学来展示,将经济数据制作成图或表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经济概念。其次,经济数据应用于《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可以论证课程思政教学的知识点,以经济数据作为支撑,可以使得教学的内容更加科学严谨。最后,通过表格、图片和动态短视频等方式展示教学内容,为学生带来更多的视觉与听觉的冲击感,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这样既丰富了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也降低了说教式教学的枯燥,能提升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4 强化互联网作用,多样化教学手段

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微课、直播授课等新的教学方式不断出现。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网络教学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和推广。在疫情防控期间,各种教学软件对于教学工作发挥重要作用,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融合创新,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下了基础。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应强化互联网的作用,提升互联网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宣传导向,教学辅助和监督检查作用。此外,借助于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媒体技术被应用在教育领域。新媒体技术能通过文字、声音和图像的传达,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营造立体化、交互式的教学情景,高效地将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使学生便于接受要表达的信息。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互为补充,以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微观经济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应该重视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丰富教学手段,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洁,郑丽.数字经济时代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2,36(02):712.

[2]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Z].教高[2020]3号.

[3]包莉丽,谢志雄,张燕华,等.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困境与路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22,35(02):140142.

[4]王丹.基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微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J].科技视界,2021,(31):4041.

[5]李伟,王秦,王彦芳,等.新商科背景下一体化推进“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1,35(02):3339.

[6]孙晓芳,赵红梅,闫永琴,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微观经济学》课程案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S2):12124+139.

[7]赵红梅,孙晓芳,闫永琴,等.《微观經济学》课程线上教学实践与反思[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S2):133135.

猜你喜欢
新商科微观经济学专业建设
现代商业流通视阈下新商科专业群重构
新商科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体系构建研究
卷宗(2017年36期)2018-03-09 07:48:34
高职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探讨“新商科”人才培养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52:40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26:18
民办高校《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75期)2016-10-12 06:22:28
关于民办高校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60期)2016-08-23 14:39:53
微观经济学中的包络定理教学
大学教育(2016年2期)2016-03-08 0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