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音乐需要视域下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研究

2023-03-26 14:54王净雨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歌唱音乐

王净雨

[摘 要]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觉进行音乐学习和音乐活动的动力。教师在设计“歌唱”模块教学的时候,要激发学生参与歌唱的主动性,避免直接灌输音乐知识;在指导发声技巧的时候要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理条件,进行哼鸣练习、气息练习、跳音练习,结合演唱形式让他们体会独唱、重唱、合唱的细微差别;在设计教学策略的时候则要加强自主排练、整合鉴赏活动、鼓励个性处理。

[关键词] 自主音乐需要;歌唱;音乐;发声方法

自主音乐需要包括几个不同的层次,首先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音乐活动成为他们的一种审美需求;其次要在实际体验中,将音乐作为保持心理健康的工具;最后则是要将音乐作为自我提升、文明生活的一种方式。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歌唱的时候,要关注学生的自主音乐需要,不管是指导发声技巧,还是介绍演唱形式、设计教学策略,都要围绕提升学生的自主音乐需要这个目标展开。

一、基于生理条件,指导发声技巧

(一)哼鸣练习,体会共鸣感觉

“歌唱”模块是一门基础性的音乐课程,技巧性较强。学习这门课程对学习者音乐素质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条件已经基本成熟,此时要将各种发声技巧融入教学中[1]。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将发声方法和哼鸣游戏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共鸣的感觉,学会美化声音。

以《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歌为例,由于学生此前已经基本了解了它的旋律,教师就可以组织他们试着将该旋律哼唱出来,并将哼鸣游戏“小蜜蜂”融入教学中:首先指导学生掌握哼鸣的基本要领,嘴唇轻闭,舌根放平,感觉嘴里似乎含着水,然后发出均匀的气息,让整个头部都有轰鸣感;其次组织学生参与哼鸣游戏,每人哼唱一句歌词并进行接力。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学生将哼鸣、模仿、歌舞等结合在一起,演唱形式活泼有趣,能更好地体会共鸣的感觉。

(二)气息练习,保持通畅饱满

设计气息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音乐需要,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音乐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学会如何保持气息的通畅饱满,从而提升演唱水平。

演唱《祖国颂》需要有较长的气息,为了增强演唱效果,教师可设计气息练习,让学生逐步學会控制气流。在气息练习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控制气息的方法,如先稳定住喉头,轻闭双唇,打开喉咙,注意舌头抵住下齿然后发出声音。继而将该游戏和演唱《祖国颂》结合起来,学生先正常演唱,再根据教师的手势进行拖长音练习。当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在保证时长的基础上还要保证声音的质量,让气流保持通畅饱满。

在气息练习中,学生在尝试调整气息时感受到了音乐活动的趣味性,就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演唱,掌握更多的演唱技巧。

(三)跳音练习,讲究弹性跳跃

跳音练习是一种轻松有趣的气息训练,能让学生的演唱更具有跳跃感。学生在跳音练习中能够逐步认识到小腹部气息控制和演唱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演唱的技巧。

例如,《踏雪寻梅》这首歌有一定的跳跃感,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将跳音练习融入进去,让学生试着唱出俏皮、轻快的感觉。教师要让学生先了解跳音的演唱方法,如注意增强气息使用的灵活性和爆发力,在吸气的时候横膈膜要扩张,身体内部要有紧张感和力量感,而不要单纯用喉咙的力量,等等。在学生掌握了跳音的方法后,教师再组织“你唱我学”游戏,让学生两两一组,一人先用短音程唱出一段旋律,另外一人进行模仿。

在跳音练习中,学生会认识到,演唱时声带和小腹部的收缩起伏相互配合,就能让发出的声音变得更自然,演唱也更具真情实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符合自身条件的练声方法,就能将演唱转化为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与完善的自觉追求,强化他们的自主音乐需要。

二、指向演唱形式,体会细节差异

(一)独唱,了解属性归属

自主音乐需要强调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将音乐作为保持心理健康的工具。教师可以将各种不同的演唱形式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如独唱适合用于表达个人的喜怒哀乐,有助于学生保持健康、平和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不同声区,为他们选择合适的歌唱作品。

在学习《我爱你中国》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分别介绍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开展歌唱教学。有的学生音域比较低沉,适合中音和低音;有的学生声音比较洪亮,适合高音。学生找到了合适的声部,在演唱的时候就能体现出自己的特点,擅长高音的学生唱得充满激情,而擅长中低音的则表现出了深情,都能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课后赏析其他爱国歌曲,并思考哪些作品适合自己的声音属性。如擅长高音的学生可以尝试演唱《青藏高原》《天路》等作品,擅长低音的学生则可以选择《中国人》这类歌曲。

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寻找适合自己的音乐作品,并试着用独特的嗓音进行演唱,体会音乐的乐趣,激发自主音乐需要。

(二)重唱,树立声部意识

重唱的特点是两个以上的演唱者同唱一首歌曲,每一个人分别担任不同的旋律声部,最后通过音程和弦的织体,达到声音的和谐统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发展声部意识,并鼓励他们自主组织起来进行重唱练习,将歌唱作为与人沟通、文明生活的一种方式,从而提升自我音乐需要。

在学习《半个月亮爬上来》的时候,教师可组织学生欣赏中央民族乐团的重唱版,并和独唱版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重唱时层次感更为丰富,声音更悦耳。这样有助于激发他们学习重唱的积极性。接着,教师就可安排学生分小组演唱,首先进行个人试唱,先适应一下自己的声部,并和其他人的声部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各自掌握了特定声部后,教师再组织他们进行重唱并将声音录制下来,演唱结束后再播放录音,指导学生对重唱过程做总结回顾,让学生明白在重唱时由于两人的配合不够默契,就会存在快慢、音高等方面的问题,经过适当调整和配合训练后,演唱者是可以逐步掌握重唱的特点和技巧,树立声部意识,增强重唱表演效果的。

在重唱练习中,学生将会对二重唱、三重唱等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和同伴相互配合演唱,强化声部意识,避免跑调。重唱不仅能让学生提升审美情趣,还能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三)合唱,调整呼吸方式

合唱是集体演唱多声部音乐作品的形式,讲究声音的统一,对演唱者的素养有很高的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调整自己的呼吸方式,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声音和众人的声音融合在一起。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成立合唱团,将合唱作为满足自身审美需求的一种方式,从而发展自主音乐需要。

《乌苏里船歌》是一首非常适合用合唱的形式进行演绎的民歌,这首歌的旋律能充分表现波浪的流动感,体现人民群众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听过主旋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试着哼唱这首作品,先自主演唱,再试着和其他人互动融合。在合唱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调整呼吸的最佳方式,控制好气流。例如,合唱呼吸可以选在声部和声部之间的轮换处,采用胸腹联合呼吸的方法,在吸气后整个胸腹形成一个气囊,吸入气体,并且平滑地、规律地送到喉咙。这种呼吸法具有容量大、弹性大、均匀平和等特点,很适合学生练习。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试着练习循环呼吸法,在自身气息消耗大半的时候,进行瞬间自然换气,实现气息的自主调节。

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合唱十分重要,由集体努力完成的音乐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审美享受,对于培养高尚品格的人,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以笔者的教学经验而论,合唱活动的确能提升学生的自主音乐需要,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唱活动,在合唱活动中培养其集体荣誉感和高尚的精神品格。

三、根据存在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一)加强自主排练,深度互动

音乐核心素养强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情感体验和文化理解等方面的能力,激发其自主音乐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干预,实施体验教学,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感受[2]。在自主演唱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和他人互动交流、相互倾听,指出彼此在发声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演唱的水平。

在教学《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自主排练,若干人为一组,以独唱、合唱等多种方式呈现该作品,也可以将演唱和舞蹈等其他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演绎。在自主排练的过程中,他们必须就发声技巧等问题进行互动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能发现注意调整气息、控制呼吸后合唱效果会更好。有的学生甚至还能发现同伴在音准上存在的问题,即同伴没有按照自己所属的声部来演唱。

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了彼此在演唱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样他们就能相互协调,进而在独唱中唱出自己的特色,在合唱和重唱时融入其他人的声音中,展现出和谐美。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不仅丰富了音乐演唱的形式,而且相互启发,提升了演唱水平。

(二)整合鉴赏活动,深化认知

不同的音乐家在演绎歌曲的时候,其声音特点都各有不同。教师在进行歌唱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音乐鉴赏活动,在对比分析中体会作品的特点,感受不同艺术家的演绎风格,从而对如何个性化处理声音有更深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音乐活动,将歌唱和音乐鉴赏作为提升自己文化修养的一种方式。

有不少名家都演唱过《叫我如何不想他》这首歌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李谷一、杭宏等名家演唱的版本,并对比分析,感受其差异。通过鉴赏,学生发现不同的艺术家对作品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处理方式,这使得演唱呈现出了别样的艺术效果。鉴赏结束后,教师再让学生自主演唱,鼓励他们将此前鉴赏名家作品时的收获运用于自己的表演中,看看能否表现出自己的审美感悟。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有学生就认为这首歌的不同演绎版本都给人柔美的感觉,但情感上其实可以更为浓烈一些,因此在演唱的时候,应尽可能地投入更多的情感。这表明,学生在音乐鉴赏活动中深化了对作品的认知。

在音乐鉴赏活动中,学生对各种歌唱流派和艺术家的特点都有了充分认识,他们将理性认知和感性体验融合在一起,能更加客观准确地对演绎作品做出评价。这个过程能激发他们的自主音乐需要,陶冶他们的性情,促进他们的审美意识的发展。

(三)鼓励个性处理,再创价值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对“歌唱”模块的一项要求是:“在独唱中,深入理解作品的风格及表现要求,并依据自己的声音特点,自信而有表現力地歌唱。”[3]在进行歌唱模块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考虑让学生个性化处理自己的声音,让歌唱更具有感染力,进而创造新的艺术价值。

例如,在教学《深深的海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谈谈自己和海洋有过的具体接触。在学生对海洋的情感激发出来以后,再指导他们进行演唱,并要求他们在演唱时对自己的声音进行个性化处理,将自己的感悟融入表演中,创造新的艺术价值。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的学生认为要在演唱时表达自己对海洋的爱,声音就应尽量平和、柔缓一些;还有的学生则认为海洋生物的丰富多样应该在声音上有所体现,要唱得富有变化,这样才能体现出海洋的多姿多彩。可见,在个性化处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歌唱的艺术效果和演唱者个人的艺术修养、文学水平、思维能力等有关系,演唱时要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进去,尊重原作所要表达的基本形象、风格和特点,从而提升音乐修养。

综上所述,在高中音乐“歌唱”模块的教学实践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音乐需要,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演唱的技巧,积极投入各种音乐活动中,还能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悟,体会音乐对情绪、心理的调节作用,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吴虑斌.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5.

[2]林雨.运用体验教学培育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策略[J].教师博览,2021(12):87-8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20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6.

猜你喜欢
歌唱音乐
歌唱百年
奇妙的“自然音乐”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音乐从哪里来?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歌唱十月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