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秀梅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制造企业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内部资源整合与重组持续推进,传统财务管理模式難以适应制造企业发展变化,实际工作中出现了较多不规范问题,导致制造企业发展存在阻碍。本文主要研究分析新形势下制造企业财务管理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减少制造企业财务工作中预算体系建设、资金运转、安全系统构建等方面的风险问题,对制造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实践工作做出理论指导,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增长。
新形势下制造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方向探究
第一,制造企业财务管理应寻求数据驱动的决策转型。制造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业务智能工具来获取和分析大量的财务和业务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更准确、基于数据的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第二,制造企业应寻求成本管理与效率的优化转型。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企业可以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方法。第三,制造企业应创新业务,实现创新性发展。制造企业应积极进行创新投资,寻找新的增长点和业务机会。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等方式开拓新的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新形势下制造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重要意义
通过业财融合,数字化转型等服务于企业经营与决策 制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着大量的经济活动,基层业务活动也需要财务工作支持与保障,因此财务工作要以流程为核心,依靠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不断延伸其业务链条到业务的最前端,深入理解业务逻辑,构建端到端、企业内部到企业外部的完整生态闭环。财务部门要使业务和财务做到信息互通,通过财务前移对业务进行管理,能够在财务汇报中整理业务活动信息,梳理形成数据报告,帮助管理层及时发现业务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经营与决策提供良好的信息数据指导,能够站在业务及企业整体的角度,与业务深度融合,做好财务的动态化管理。在新形势下,制造企业业务活动类型更加多样,财务数据信息总量持续增大,传统财务管理模式难以进行充分的财务信息收集与分析,不能利用财务工作信息为企业经营与决策提供指导,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业务流程信息化的过程,也是经营管理全面信息化,以数字信息推动公司经营、支持公司决策的过程。因此制造企业财务管理转型能够进一步服务于企业决策,以现代化手段和信息化工具提高财务工作能力,适应企业在新形势下创新发展的需求,满足新形势下制造企业财务工作改革现状。
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 制造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建立在制度与实践体系建设上,部分企业在管理转型工作中建设形成了具有良好效果的风险管理体系,不仅促进了财务工作质量提升,也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一套全面的风险评估系统,对企业制造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实行全方位、全体人员的监督管理,通过智能化信息系统及时传递不同部门与生产环节存在的风险问题,不断促进企业管理模式与方法优化,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工作效果,切实提高财务工作的价值。
财务管理转型促进企业风险控制能力提升,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大数据分析,稳步扩大经营优势,依靠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模式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支出和风险带来的效益亏损,在业财融合背景下从全局化角度为企业提供管理控制策略,带动预算编制、经营分析、企业项目管理等工作质量提升,促进企业管理各环节契合自身发展情况,为企业经营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
新形势下制造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智能化与安全意识淡薄 当前部分企业智能化建设不足,财务信息化系统不健全,难以搭建形成适合于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数据共享平台,财务人员业务工作重复性强,导致参与经营管理精力不充沛,不能够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部分企业已经在财务工作实践中建立健全了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但智能化管理思维不健全,智能管理模式较为单一化,信息管理流程仅限于报账、记账等记录性的业务工作领域中,难以发挥数据的深层价值,不能够为企业的经营与决策提供支持。部分企业对于信息系统的运营与维护不到位,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风险问题,甚至对企业正常业务活动开展造成阻碍。
管理水平与人才建设落后 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信息素养较差,缺乏完善的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制度的匹配与管理规划的执行需要企业进行人才队伍建设,结合运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做出优化与调整,积极弥补财务管理措施中的不足,但智能化转型对人才的要求更为全面,企业不能急功近利地完成管理队伍更新,而是要在引导现有财务人员提高对财务管理转型认知的基础上逐步进行队伍建设,从而适应智能化市场发展情况,在市场中保持优势地位。制度具有惯性,在财务管理转型中原有管理策略会在企业运营与发展中留有重要的影响,企业还应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潜移默化地进行管理全方位转型。
财务资金运转存在缺陷 资金管理是财务转型工作的核心,制造企业业务活动与经营策略的落实都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支撑,但部分企业主要控制手段是资金集中,主要融资渠道是银行借贷,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不能够适应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对于企业经营活动的要求,且企业资金运转缺少更多资金参与,不能够真正实现融资高质量增长,影响到企业规模发展。制造企业资产规模相对较大,有着更为庞大的资金流量,财务管理工作难度更大,在进行财务管理决策时必须保持审慎严谨的态度,对资金流动实时进行预测和监控,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能够促进企业资金链正常运转。
核算工作存在滞后性,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较为复杂,生产周期与执行过程较长,财务核算的成本与难度较大,且不能够对成本使用情况实时进行监控和预测,因此降低了企业成本管控效果,对于资金运转情况不能够进行充分的管理与控制,限制了企业财务管理与业务开展。
预算体系建设较为片面 财务预算管理是指在企业进行决策前通过财务管理手段进行预算分析,对业务活动开展进行科学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基础部分。但部分制造企业对预算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缺乏健全的预算管理系统建设,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和预算管理工作结合不充分,导致企业在发展中出现较多资金使用问题。
预算体系建设不全面会导致企业风险规避能力较弱,不能够应对财务管理風险问题,对于潜在的管理不足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与监控。部分企业风险预警体系构建内容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对于企业现金流通的控制不够明确,企业难以在财务管理中规避预算风险,导致在业务开展中存在资金不足、预算使用误差较大等问题,造成企业财务损失。
新形势下制造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策略
实施智能化管理模式 在发展新形势下,制造企业应落实智能化管理模式,促进财务管理手段多元化发展,实现财务管理工作智能化转型。财务管理工作是对企业战略的补充,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需求优化与调整财务管理措施,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财务管理转型的信息化水平。企业可以在日常业务活动中开展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人员认知程度,树立良好的智能化管理氛围,为财务管理智能化模式的落实打下基础。
制造企业业务活动较为繁杂,企业应大面积应用网络智能设备,对各生产环节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结合智能化市场变革情况对运营大数据进行评估,为企业科学投资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企业需要严格核对各项数据信息,对各项经费支出进行归纳整理,提高数据信息的处理效率,在生产与管理的全环节实现最大的智能应用效能,促进企业效益提升。
强化管理水平与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应将管理会计的应用持续推进到战略层面,制定符合企业管理要求的管理会计应用制度,明确人才转型方向。在企业内部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企业人员进行自主化学习,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真正发挥管理会计的咨询和规划作用。
人才队伍建设需要企业提高人才待遇,完善晋升空间。企业可以定期开展业务能力与专业素质考评,对促进财务管理转型的人才进行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奖励,充分增强人员参与财务管理转型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市场环境变化剧烈,企业要吸纳复合型财务人才,要具备市场观察能力与财务管理能力,不断输出先进财务理念,提供针对性的财务管理服务。
完善财务资金运转操作 企业要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在经营中及时获取生产方面的信息,制定形成更加科学化的财务管理与资金运转体系。大量外来资本涌入给制造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企业要不断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深入拓展投融资渠道,充分降低资金成本,可以采取资本合作的方式实现多元化发展的资金运转目标,确保企业正常业务活动正常运转,在遇到风险问题时具备充足的资金保障。
建设科学预算管理体系 企业要不断加强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加大预算管理工作当中的资金投入,引入先进的预算系统和管理手段实现对企业预算活动的控制。制造企业生产实践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资金支持,需要在具体的项目中注重对预算的执行,根据预算情况及时调整资金使用。建设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能够帮助企业把握业务活动变化,捕捉预算变化信息,改变预算执行策略,获得更多的效益。
转变业财融合发展思路 财务管理人员要有主动意识,利用专业能力促进企业实现业财融合发展。财务部门能够为其他业务部门的活动提供财务数据信息支持,企业应给予财务部门一定的职权,对于产品的订单流程进行跟踪与监督,准确核算订单的成本,把握应收账款,持续完善成本管控机制,为产品的品质管控提供科学的财务数据。财务部门要积极参与到企业的产品研发与生产项目当中,综合考虑项目周期以及研发成本等内容,做好项目的高效率转化,要与研发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利用ERP等信息化系统做好产品项目命名与编号分类,做好财务数据准备。
通过本文分析可以得知,新形势下制造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对提高企业效益有着积极意义,但当前部分制造企业财务管理转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企业实施智能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财务资金运转操作,建设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转变业财融合发展思路,在市场环境变化下寻求优势地位,实现自身产品质量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对于提升决策水平也有着重要作用,能够减少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与生产经营能力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