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芳
很多人认为素材新奇、语言华丽的作文才能脱颖而出,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其实只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语言积累,并学以致用,一篇好作文就诞生了。但如果没有积累习惯,没有掌握积累素材的方法,写作问题就随之而来了。同学们应该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好文章。
一、积累需要持之以恒
积累素材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关键环节,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积累是写作成功的秘诀。积累需日积月累,这样才能积少成多。与“天资聪颖”“天赋异禀”“一点就通”相反,积累是一种“笨”方法,要务实,始终坚持,才能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而坚持是习惯的培养,积累素材要培养积累的习惯,明确积累素材的重要性。
第一,明确素材对写作的重要性。很多同学对作文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缺少素材,导致写作过程中出现“思路不畅”的问题。同学们的自控能力较弱,并且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因此,如果不能通过其他手段了解积累素材的重要性,就很难自主积累。
例如,老舍曾提出“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就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可以通过讲述老舍的故事,讲述老舍先生对积累素材的认识,了解积累素材对写作的重要性,进而重视积累素材,为后续的写作打好基础。
第二,积累习惯的养成要靠实际行动。苏格拉底说,“一个动作重复21次将会成为习惯”,因此,积累素材只有成为重复动作,才能保证积累工作的顺利完成。积累素材应该从习惯的养成入手,很多老师按部就班地教学,导致同学们缺少积累素材的时间。因此,想要积累素材,还要合理安排积累素材的时间,课上和课下双向安排,快速积累写作素材。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积累素材的时间。以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为例,单周语文课程为5课时,再加上早自习的时间,可以说语文学习时间比较充足。因此,可以让学生利用早自习以及其他时间积累素材。每周保证积累素材的时间达到1课时,加上平时的时间,便可以養成积累素材的习惯。
可以在早自习安排朗读活动,班长组织同学们朗读经典名句、经典名著以及优秀文章,让大家进入到积累素材的氛围中,此方法还有助于提升积累素材的数量和质量。大家一起积累素材,有利于互相学习,产生积累素材的兴趣。
另外,可以让学生将积累的素材记录下来,通过反复通读和背诵,保证积累素材工作的顺利完成。将素材都积累素材的到素材本上,有利于提升积累素材的效率。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将积累的知识记录下来,有利于更好地学习和写作,保证后续写作的顺利进行。
素材本是用来记录基础知识的,同学们可针对有关讲解,在字形、词语、标点、句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方面下功夫,进而形成写作的框架体系。
还可以准备一个杂记本,主要用来摘录好词佳句、精彩段落。同学们要坚持摘录,养成记录的习惯。此外,杂记本也可用于摘录课外知识点,以形成深厚的积累,进而写好作文。同学们要努力增加课外阅读量,以提升语文修养和作文水平,让自己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能得心应手。在阅读过程中,可广泛摘抄词语、警句、俗语、名人名言、精彩语段等。
通过这两个笔记本,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同时也在积累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对于未来的写作大有裨益。
二、积累需要学用结合
积累素材不能仅靠死记硬背,因为积累素材的最终目的是在写作时运用,同学们可以配合作文训练,在不断的积累和运用过程中,逐渐感受到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的重要作用。
1.安排随堂小练笔
随堂小练笔活动对素材的积累和运用意义重大,将随堂小练笔与平时的课堂教学相结合,既节约了课堂时间,又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素材的作用。如在上课过程中发现了名言警句或者语言优美的段落,可以记录下来,并在完成课上任务后,利用课堂小练笔的时间,仿照积累的段落进行作文练习。
2.组织作文竞赛
学校一般都会定期组织作文竞赛,这时就可以充分发挥素材的作用了。在作文比赛中,可以将一段时间内积累的素材运用到作文中。学校组织针对课外阅读作文比赛,规则是推荐积极向上的课外读本,并且在读后写一篇观后感,也可以根据情节续写。在参与课外阅读比赛活动中,同学们自然而然会自主进行课外阅读。寻找最感兴趣的课外读本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素材的过程,而写作的过程,就是运用素材的过程。
三、积累需要老师指点
积累素材不是素材的堆砌,积累既要重数量,又要重质量,更要重运用。同学们在积累素材的过程中,需要老师的指导,掌握正确的积累素材的方法。文学作品中也不乏精华和糟粕,而素材的积累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老师的指导作用便是让我们明确如何积累优质素材。如在自主阅读或者积累素材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一些指导性建议,推荐几本具有素材积累价值的课外读物,并且定期检查,确保学生能够积累丰富且有益的素材,进而运用到写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