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医圣张仲景与他的《伤寒杂病论》

2023-03-24 01:16艾君
工会博览 2023年5期
关键词:医圣伤寒杂病论杂病论

□艾君

去年春天,笔者看到《南阳日报》的一篇《仲景光芒,照亮中医药强市新征程》的通讯,文章提到了中国古典医籍的“三药三方”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所发挥的作用,而其中的“清肺排毒汤”正是从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的经典方剂融合而来。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 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涅阳县(今河南邓州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医学家、“建安三神医”之一,被后人尊称“医圣”。张仲景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不仅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也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医学专著。

20 世纪90 年代末的一个夏天,笔者受河南安阳市政府邀请,参加了一行十人赴南阳文化考察团,也曾去医圣祠考察。在那里,了解学习思考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对中医药文化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医圣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坐北朝南,占地约17 亩,其始建年代无确考,后经明、清多次扩建,成为一组具有汉代艺术风格的建筑群,博大雄浑,巍峨壮观。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祖国医学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工作,多次拨款对其进行修葺,正院有山门、中殿、两庑,偏院有医圣井、医圣桥、素问亭等,大门内十米许为张仲景墓。

回望历史,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在同疫病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据统计,仅西汉以来的2000 多年中,就发生过300 多次疫病流行。在与疫魔的较量中,中华民族一次次转危为安,一代又一代医者本着济世、救人的信条,不断总结中医抗击疫病的经验,不断创新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疫病的方法,先后写出了《伤寒论》《温疫论》《温热论》《湿热条辨》《温病条辨》等无数传世医学杰作……

下面,我们一起穿越千年时空,穿过历史隧道,去了解领会感悟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一些话题。那么,张仲景是为何走向从医之路的呢?

立志学医 治病救人

张仲景出生在东汉末年南阳的一个官僚家庭,其家族鼎盛时期,人口多达二百余人。其父亲张宗汉曾在朝廷做官,张仲景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依照父母心愿想让他读书为官。

张仲景所处东汉末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外戚专权、宦官专政、地方起义不断,百姓为避战乱而相继逃亡,流离失所者不下数百万。

俗话说,祸不单行。东汉末年数次瘟疫的流行,更是雪上加霜,整个社会民不聊生,疫情的大流行也改变了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的历史格局和走向。据相关史料或传记透露,自从建安初年不到十年时间,张仲景家族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面对瘟疫肆虐,数以万计人死于非命,张仲景彻底改变了从政之心,立志当医生,利用医学,治病救人,救民于瘟疫之中。

其实,张仲景很小的时候就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起初,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侯的故事,并对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羡慕。他曾说,“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意思是说每次读到《扁鹊传》中秦越人到虢国去给虢太子诊病在齐国望齐侯之色的记载,没有一次不激动地赞叹其医术。可见,张仲景对扁鹊的崇拜。在汉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 年),刚满10 岁的张仲景,父母便送他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开始学习医术。据说,张伯祖是当地一位名医,备受百姓尊重。张仲景跟其学医也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从不怕苦累。在学医期间,他仔细研读过《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等古代医典。由于张仲景潜心学习、勇于吃苦、善于思考,深博张伯祖欣赏,便把行医经验、看病之法、医治疗方……毫无保留传给了他,鼓励他,只要专心学医、博览医书、博采众长,将来必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有名的医家。

不过,历史上关于张仲景的生平等大多是来自于中医典籍中的传说,到底有没有张仲景其人,学术界有存疑。看到2020 年光明日报《博览群书》有篇学者邢楷撰写的《冷观疫情与三国》的文章对此做如下阐述说,有一种说法认为,历史上并没有张仲景其人,是因为清代日本学者丹波元胤编撰的中医目录学著作《医籍考》中有一篇《伤寒杂病论·序》,落款为“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但根据地方志,东汉历史上担任长沙的太守并无张机此人。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张仲景及《伤寒杂病论》的影响是在很多年后才逐渐形成,正因如此原来的《伤寒杂病论》今已失传,现在看到的是经后人整理的也仅留下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册。按史书编撰的惯例,张仲景医学成就如此突出,本应在史籍中单独作传,但《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籍甚至并未记载关于他的只言片语。文章认为,不论是否确有张仲景其人,但“丁酉大疫”是客观存在的,《伤寒杂病论》也确成书于东汉末年,由此可推断那场“丁酉大疫”就应该是张仲景穷极毕生精力所研究的疾病——伤寒。那么,张仲景为何要著书立说写《伤寒杂病论》呢?

著书立说写出《伤寒论》

张仲景潜心学医打下了坚实的中医基础,但真正成就他走向医学巅峰的是他的《伤寒杂病论》的问世。而萌发他撰写此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东汉末期出现的社会动荡、瘟疫肆虐、民不聊生,促使他要通过医学救国救民。

有时候,人的志向往往会被一些预想不到的事情所左右。尽管张仲景热心医术,轻视仕途。但因其父亲曾在朝廷做过官,在东汉末年“举孝廉”制度下,张仲景被迫服从承袭家门,于建安年间(公元196~219 年)被州郡举为孝廉,当上长沙太守。

张仲景虽身居太守,但还是希望能用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然而在那时,做官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为给百姓治疗,张仲景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择定每月初一、十五两天,大开衙门,让有病百姓进来,坐在大堂上为其诊治。此举震动乡野,百姓无不拍手称好。据说,今称的“坐堂大夫”称谓就是后人用来纪念张仲景的。为让医术更加精益求精,他大量收集民间验方,进行研究。有时甚至不畏路途遥远,拜师取经。由于他用心学习研究,医术大有提升。但是,让张仲景感到棘手的就是瘟疫。各地接连暴发瘟疫,洛阳、南阳、会稽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到了“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的境地。著名的“建安七子”中,则有四位都死于建安年间的瘟疫。于是,张仲景痛下决心,与瘟疫宣战。

不久,张仲景辞去太守之职隐居岭南,开始潜心研究伤寒病诊治,并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有一天,张仲景巧遇巫医在为一位老人家施法治病。经了解,原来老人家儿子在战乱中死去,悲伤过度,精神恍惚。张仲景见状,便开一剂甘麦大枣汤,喂老妇人服下,半天后,老人恢复过来了。百姓以为是神灵相助,张仲景却道:“世上无鬼神,是人自骗也。甘麦大枣可养心、调肝、安神,顾可治。”据说这就是至今仍被广泛应用的“甘麦大枣汤”的来历。

张仲景经过一段时间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加上自己临床诊断经历,对寻找治疗伤寒病的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和经验积累。建安十年左右,他终于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经过十年钻研反复论证和以身试药,终于写成这部不朽之作。《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张仲景在《序文》中说:“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可见,张仲景引用孔子语录,在于说明任何学问获得只能靠刻苦努力。医学没有止境,必须终身坚持学习,张仲景为后人树立了淳朴无华、勤恳踏实的学风。据说,张仲景写成该书后仍专心研究医学,直到离世。据考究,张仲景一生作品等身,不仅有《伤寒杂病论》一部书,还有《疗妇人方》《五脏论》《口齿论》等,可惜只有《伤寒杂病论》流传至今。

博采众方辨证论治

今天的“清肺排毒汤”的诞生,来源于《伤寒杂病论》中的4 个经方,蕴含着中医治疗学调和阴阳的价值观念;今天的“治未病”之法,来源于《伤寒杂病论》,即通过适度劳逸、合理膳食、有常起居等健康生活方式,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免疫力;今天中医理论的“辨证论治”,来源于《伤寒杂病论》,闪烁着中医哲学观,一人一策、随证化裁、及时调整,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其成书后,因连年战乱,再加上当时受限于传播途径,此书流传并不广泛,以至如今所见《伤寒论》各版本均有缺失。眼下,比较流行的并有研究价值的主要有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和《脉经》本、千金本《伤寒论》(又称唐本)、外台本《伤寒论》、康治本《伤寒论》、宋本《伤寒论》(又称治平本)、明代赵刻本《伤寒论》、成本《注解伤寒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敦煌卷子《伤寒杂病论》之残卷本等十几个版本。今天,我们学习的《伤寒论》多是宋代校订本,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那么,《伤寒杂病论》有哪些价值呢?主要有三点:

首先,《伤寒杂病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兼容并蓄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为后世中医家医疗实践提供了临床治疗的法度。《伤寒杂病论》从《素问》《灵枢》《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汤液经法》等古代医书吸取营养,继承《黄帝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广泛借鉴前人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并四处收集民间验方,再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探求治疗伤寒病的方法。此书系统地分析了伤寒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记载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邪入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寻找发病的规律,以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确立了分析病情、认识证候及临床治疗的法度,因此不仅为诊疗一切外感热病提出了纲领性的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找出了诊疗的规律,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的基本准绳。

其次,《伤寒杂病论》继承了《黄帝内经》的唯物主义与辨证法思想,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主要表现在“八纲辨证”和“六经论治”。“八纲辨证”是书中贯彻辨证论治的具体原则,所谓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通过运用四诊“望、闻、问、切”来分析和检查疾病的部位和性质而归纳出来的,在辨证时还联系病人体质以及致病因素的强弱。“六经论治”则是从《素问》中的六经理论引出,而通过张仲景的运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伤寒杂病论》把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人体质的强弱,引起病理生理的变化现象,以及病势进退缓急等变化,用“三阳经”与“三阴经”归纳成为六个证候类型。所谓六经,即为“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和“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三阳经证”多为热症、实症,而“三阴经证”多为寒症、虚症。“六经论治”的提出,让后人在中医临床实践上有规可循。此外,《伤寒杂病论》还提出“舍脉从证,舍证从脉”的灵活辨证治疗方法,在讨论治疗中要根据病情的标本缓急,运用先表后里、先里后表以及“表里兼治”的方法,并对治疗的禁忌,以及针灸综合疗法,都有所论述。

其三,《伤寒杂病论》强调“扶正祛邪”“阴平阳秘”的对偶统一,书中贯穿着辨证求因的辩证法思想。古代传统中医认为,疾病的来由是人体抗病能力的正气同致病因素的邪气斗争的表现,其结果不是邪盛就是正衰,或者是正胜则邪退,因此治疗上就要运用扶正祛邪,“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方法。《伤寒杂病论》通过八纲辨证和六经论治,正是采用了上述治疗方法,体现了“扶正祛邪”的原则。

《伤寒杂病论》中的立法组方,大都体现了“扶正祛邪”、协调阴阳的对偶统一,并创立了一系列成效显著的方剂。据统计,《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实收方剂269 个。这些方剂均有严密而精妙的配伍,对各种剂型的制法记载甚详,对汤剂的煎法、服法也交代颇细,因此后世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称所列方剂为“经方”。《伤寒杂病论》对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吹耳等治疗方法也有许多阐述,对许多急救方法也有收集。譬如,对自缢的解救,近似现代的人工呼吸法,成为中国医学中的宝贵资料。

方书之祖千古流芳

《伤寒杂病论》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具有一定的承先启后作用。

《伤寒杂病论》不仅成为后世历代医家必读之书,而且还广泛流传到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家。以近代日本学者吉益东洞为代表,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坚持倡导“东洋医学”“汉方医学”,把中医分成医经派与经方派,重视发扬经方的临床应用,把物理学的单一因素作科学实验的观察方法引入对中医学体系的认知上来,这在当时的日本乃至中国均有积极的影响。据悉,在日本中医界还喜欢用张仲景方,日本一些著名的中药制药工厂伤寒方一般占到60%以上,可见《伤寒杂病论》在日本中医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典型代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促进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方向。据新华社报道,2021 年5 月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视察工作时,来到医圣祠,了解张仲景这位东汉医学家的生平,以及他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贡献。他强调,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

猜你喜欢
医圣伤寒杂病论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方药辨治肩周炎探析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影印本首发式
运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癌性疼痛探析
浅谈学用《伤寒杂病论》的三步曲
刍议《伤寒杂病论》中舌诊的特点
少年医圣
《伤寒杂病论》中腹满辨证论治学术思想探析
“医圣”张仲景临证之我见
《内经》与《伤寒杂病论》贯穿式教学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