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月丽,赵亚静
(1.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2.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艺术院校的思政课程是艺术院校落实立德树人、培养新时代艺术人才的重要课程,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探寻符合艺术院校特质的教育教学方式,责无旁贷。艺术院校因其专业的特殊性以及学生群体自身的特殊性给思政课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艺术院校有部分学生对于思政课程处于游离状态,使思政课程面临较大挑战。
极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决定了思政课程教学必须突出理性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会单调和晦涩,缺乏活力与张力。而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拥有更多感性和形象性的思维模式,他们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加追求个性。两种迥然不同的思维模式,必然造成思政课程教育与艺术类学生群体的心理世界存在一定距离,客观上导致学生对其情感流失。
思政课程的天然属性使其知识的输出方式对教师形成一种考验,“简单粗暴”的知识输出必然导致与学生的距离渐行渐远,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而,转换教学理念与范式,将以理性思维为主的教学内容以感性形象的教学方式呈现出来,对艺术院校思政课程的教育发展而言颇为重要。
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基础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的理论和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价值体系在当下面临着泛市场经济化思潮、西方文化冲击及个体多元诉求等等巨大挑战,这些外部挑战致使思政教学面临复杂局面,多元化思想正在对大学生产生广泛影响。当代的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价值多元、个性鲜明。思政课程与艺术类专业课程的严重脱节,造成学生与思政课程之间极大的距离感,导致学生主观上对其关注兴趣缺失,情感流失。对于新时代艺术院校学生而言,他们的艺术专业伴随了他们的成长,他们也深知必将伴随他们的未来,因而他们对艺术专业知识拥有热烈的情感,而思政课程与他们熟悉的艺术领域相差较远,因而艺术类大学生群体的特征和思政课程价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思政课程很难获得他们真正的心理认同,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现代新媒体的爆发式出现,对思政课程造成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第一,新媒体更加直观、代入感强,更易于为感性的艺术院校学生所接纳,博得这一学生群体的关注和喜爱,但教师的“慕课”及“微课”往往更倾向于注重教学内容和话语的规范,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个体情感的流露和表达。
第二,新媒体技术虽然拓展了思政课教学的时空区域,但也使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产生了壁垒,削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碰撞,继而难以引起深入的共鸣与认同,对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效果产生影响。
第三,铺天盖地的信息和言论最大化充盈了艺术院校学生的视野和心理,但“信息过载”使他们难以分辨,造成艺术类学生对思政课程知识。
这些因素必将持续下去,也将持续影响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无论是从客观上还是主观上,还是从当前形势上来看,艺术类院校思政课堂的情感流失都是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以情优教”的重要作用。诚如叶芝所言,好的教育并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要点燃一把火。如何在学生的心中点燃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成就其一生美好的品格和信仰,亟需“情感在场”。“情感在场”即让“情感”回归到思政课程教学,贯穿始终。情感对于促进学生正确的道德感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引导学生的道德感和价值观的基础便是师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将其情感教学思想归纳为三点:情感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动力、教学需要积极情感背景以及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因,以情动情,方能加固艺术类学生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关联。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全国的思政课教师作出重要指示:“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2]高校思政课程教师不仅仅在课堂上要“情感在场”,还要饱含家国情怀,关心国家和民族发展未来,关注时代和社会,以无比充沛的情感和广阔的视野诠释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思想和战略,时时刻刻“情感在场”,情感持续在场。
思政课教师既要重视“教”,对知识进行传授,又要重视“育”,即对学生进行道德引领和人格的塑造,在课堂中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和友好交流。只有师生形成笃恰的情感交流场,教师的传授才能成为有效传授。思政课教师既要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又要贴近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
此外,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在场”。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教师不能只关注单方面的“情感在场”,而忽略学生的情感体悟,否则将无法引起学生广泛的情感共鸣。思政课教师只有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成长发展诉求,掌握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不断寻求他们情感的共鸣之处,才能不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可以说,教师和学生双方任何一方的情感不在场,都无法引起和谐的共鸣,无法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红色家书资源源于中国革命时期,历经硝烟的洗礼和岁月的沉淀,走过百年征程,是一份无价的宝藏。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在奋发图强的建设年代和锐意进取的改革年代,革命志士和进步人士写下了对自己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和对家人的思恋不舍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每一封家书都承载着他们厚重的情感,每一封家书的背后都蕴含着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一封家书都是先烈们留给这人世间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1)将红色家书文化资源融入艺术类思政课程,是对新时代艺术人才进行“初心”教育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3]
这些红色家书带着深深的历史印记,书写了革命者们的初心。百年手书真迹斑驳的纸张和陈旧的折痕,无不在书写着岁月和沧桑,对于我们习惯于电子输入的年代,看起来格外亲切和富有感染力,也对新时代的青年有着无法言喻的感召,其力量是巨大的。定格在历史画卷中的红色家书徐徐展开,共产党人的初心故事扑面而来。
艺术类院校的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是新时代中国未来的新生力量,是中国未来的缔造者和建设者,更是中国未来文化艺术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诞生和成长于最好的时代,未曾亲历中国曾经的苦难,红色家书故事对于思政课程教育是天然的宝贵教育资源,对于新时代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更有着深远的意义。
(2)将红色家书文化资源融入艺术类院校思政课程,是思政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立德树人是思政课程的终极目的和价值所在。浩瀚的红色家书真实记录了我们的革命烈士在苦难岁月中所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富含着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和革命者的精神指向。他们面对革命事业义无反顾,他们挥笔方遒,字字血泪,如刻如镂,荡气回肠,将爱国情思都寄附在一封封红色家书中。他们的精神也铭刻下来,代代相传,成为我们中国人不可撼动和无所畏惧的精神气概,这份气概是我们党和国家坚不可摧的动力源泉。将红色家书文化资源融入艺术类院校思政课程,讲好每一封家书背后的故事,将在最广泛的范围内,传播红色文化,对于艺术院校学生人格的塑造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艺术院校学生正确思想理念的形成和构建具有强有力的指引作用。红色家书文化也是艺术类院校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革命奋斗历史的重要媒介,将其融入思政课堂,也是促进艺术类院校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将思政教育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生感性思维融会贯通,以感性的方式来呈现理性内容,是实现艺术类院校思政课程学生的最切实的目标。实现“情感在场”,不仅要创建共同的语境,更要创建共情的焦点。而将红色家书文化资源融入艺术类院校思政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前写下三封诀别信,信中对母亲殷殷告别,相信母亲定会看到他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革命烈士俞秀松曾在致父母的家书中写道,他要救中国最大多数的劳苦群众,因而首先要打倒军阀。革命烈士刘伯坚在给妻子的绝笔信中,嘱托爱人尽其所能教养虎、豹、熊三幼儿成人,继续他的光荣的革命事业,他坚守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们继续坚守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红色家书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程,使相对枯燥而单调的历史事件有了翔实而生动的背景,极大消解了艺术院校学生和思政课程之间的距离感,促使他们更多地关注课程内容。红色家书对于感性至上的艺术院校学生而言,是破解他们心中壁垒的密码。红色家书中的情感纽带连接起从前和当下,构成一个情真意切的“情网”,以情动人,以情动情,让我们跨越时间的长河,看到世间最动人的情感和最深沉的情怀。学生无法不动容,情感无法不在场,从而接纳和喜爱思政课程,课程也相应地在最大程度上获得收益,引起最广泛的共鸣,变得更加鲜活和富有张力,成功构建和谐温暖的教育氛围。
近年来,一封绍兴籍先烈叶天底的家书在朋友圈里刷屏:“大丈夫生而不为,死又何惜,先烈之血,主义之花……我绝不愿跪着生,情愿立着死。”[4]这是叶天底于1928年2月3日致大哥的家书。
这封红色家书体现出高尚的人生境界和超拔的革命品质。将红色家书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并非只是让学生浅显地了解红色家书故事,体悟红色家书背后深刻而高洁的精神才是最终目的。
在流量明星充斥荧屏,各种信息纵横交错的今天,革命烈士重新成为新时代青年的偶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欣喜和希望。家书中的字字句句都铭刻着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镌刻着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
红色家书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程教学,要注重提炼红色家书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并将其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收获感动与感悟。红色家书本身就是一部厚重的编年史和战争史,尤其是本地域的红色家书,对学生们具有特别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当无比真实而生动的历史画面历历在目,思政课程也增添了许多亲切的意味,更易于被广大的艺术院校学生所接受,更大程度上发挥其教育作用。因而,深刻挖掘本地域的革命人物和红色家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从黑暗中走来,临危受命,拯救中国于水火,历尽沧桑和磨难。峥嵘岁月,是我们的先辈们用鲜血生命和不可战胜的意志支撑了整个革命事业的最终胜利。在崇高理想信念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不断爆发出强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而红色家书是千万位烈士们铮铮铁骨和不朽精神的最好见证。红色家书文化资源承载着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的人生体悟,解答了中国共产党写就鸿篇巨制的深刻奥秘,是促进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宝贵财富。
因此,在浩瀚的红色家书中有的放矢地筛选典型案例类型故事,增强思政课教育的针对性,以激发学生的信仰力量。同时也要有兼具时代解读力与教学信服力 ,增进红色家书类型故事与艺术院校学生价值观的认同感,增强它们内在精神与艺术类学生心灵的契合度,对于艺术类院校思政课程的建设无比重要。
数字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方式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微博微信抖音等种类繁多的自媒体平台陆续登场,让人目不暇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缤纷世界。
近年来红色影视剧一度出现了空前的热潮。继红色热播剧《先行者》、电影《1921》之后,李大钊、陈独秀的名字和红色家书连同周边产品都一度在新时代青年中流行。在这个时代,一切事物都可以有丰富的呈现方式,包括红色家书,它可以灵活置身于任何一种信息平台,被更广泛的人群接受和传播;可以不拘泥于传统书面模式,以更为新颖灵活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新时代的书写和叙事,已经打破传统,生发出新的模式。通过摄像将红色家书故事开展广泛的场景传递,利用AI虚拟技术追溯家书作者写信件时的心理状态,利用使红色家书中的人物和历史实现情景再现,利用三维空间在学生与红色家书作者之间实现“穿越时空”的对话,等等。如此种种以微语言叙事构成的红色家书文化资源,赋予红色家书以鲜活的生命力,极大地丰富了思政课内容,也使其增添了亲和力和烟火气。或文字或视频,这些为艺术院校学生所更加熟悉和更易于接受的新鲜方式,承载红色家书资源,无疑将为红色资源的融入开通广阔而便利的轨道。红色家书资源获得了随时代更迭而永恒再生的力量,而不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其精神内核永存,永续,其对于学生的精神引领永在。
将红色家书文化资源融入艺术类院校思政课教育将有助于实现新时代艺术院校思政课程的“情感在场”,为实现思政教育教学与艺术人才培养的有机统一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新的范式,也是新时代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的有益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