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求。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 “主阵地” 虽然在高等教育, 但 “大后方” 却在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做好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 本文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尝试从文化贯通、 课程贯通、 教学贯通、 师资贯通四个方面作探析。
优秀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相对稳定、 向上的文化氛围, 只有这样, 才更容易形成人才成长的累积优势。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 (以下简称 “朝外”) 是一所拥有11 个校址、 1.3 万名师生员工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校区与校区之间、 人员与人员之间不是十分了解, 只有通过对师生实施文化引领, 促进文化认同, 进而自觉践行, 再结合刚性的制度管理、 柔性的人文关怀,多管齐下才可能实现学校的高效运转。 因此, 朝外致力于通过打造“三大文化体系”(理念文化、 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来实现学校文化的贯通。
学校理念文化的重塑不能为变而变, 而应该在对学校文化深度理解的基础上, 再进入持续的行动优化之中, 需要在传承中发展。 朝外的校训——“品格第一, 做最好的自己” 是朝外建校25 年来的灵魂,也是朝外人的指路明灯, 几乎每一个朝外人都在积极践行, 因此必须传承。
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下, 学校完成了理念文化的重塑:秉承 “品格第一, 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训, 坚守 “敦品励学, 守正创新, 成人成事, 成事成人” 的办学理念, 以 “挑战自我, 永不言弃”的朝外精神, 践行 “成就一个孩子, 助力一户家庭, 惠泽一方百姓” 的学校使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了实现 “培养具有家国情怀、 国际视野、 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时代新人” 的育人目标, 朝外的干部要 “躬身入局, 挺膺担责”(政风), 教师要 “以己谆谆, 使人昭昭” (教风), 学生要 “旦旦而学, 久而不怠” (学风), 校园内外要处处呈现出 “一个人是标杆, 一群人是风景” (校风) 的美好画面,以较好地诠释 “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 的理想的校园教育生态。
为了方便师生们深入理解上述理念, 学校从 “对己、 对人、 对事、 对物” 四个维度进一步丰富了“品格” 的内涵: 对己要 “自尊、自律、 自强、 自信”, 对人要 “尊重、 诚信、 感恩、 包容”, 对事要“规范、 责任、 开拓、 进取”, 对物要 “知所、 慈悲、 珍惜、 创造”。在此基础上, 学校倡导所有朝外人每日睡前三省吾身: 今天的我是最好的我吗? 我在哪些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 明天我应该怎么做?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如果一个人从很小的时候开始, 平时眼里见的、 耳里听的、 脑里想的、嘴里说的、 手头做的都是 “品格第一, 做最好的自己”, 相信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就逐步打好了做人的底色。
理念认同了, 需要相对应的制度跟进。 为此, 学校出台了系列管理机制以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 感受学校的关心关爱、 体验个体的幸福成长, 当然也有对偏离轨道行为的刚性约束。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学校提出了 “输出带动输入” 理念, 出台了 “兴趣—培训—展示—激励机制”; 为了解决学校由于校区较多且相对分散带来的行政事务处理不便的情况, 学校运行了“财务线上审批机制”, 并出台了“行政人员流动办公机制”; 为了增强教职员工的组织归属感和自我成就感, 学校出台了 “系列典型人物选树机制”; 为了缓解教职员工由于家庭成员出现重大疾病而造成经济困难, 学校出台了 “大病救助机制” “看望慰问机制” “岗位送温暖机制” 等一系列教职员工关心关爱机制; 为了体现 “多劳多得, 优绩优酬” 的分配原则, 学校出台了 “绩效考核奖励激励机制”;为了实现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学校出台了 “干部选拔退出考核机制” 与 “教师选聘退出考核机制”等政策文件。
无论是理念的柔性引领, 还是制度的刚性约束, 最终都需要通过行为来体现。 创新是一种文化, 它可以融入学校活动的方方面面。 朝外搭建了许多平台供师生展示, 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比如, 学校组织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全员参与的 “用中文讲中国故事”系列展示活动, 学生、 家长反响热烈。 有位家长反馈道: “学校组织的 ‘讲中国故事’ 活动改变了我们家的家庭生态, 现在孩子回家就去翻书, 选优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 然后熟读成诵并录制视频全家观看, 哪怕感觉有一个动作不到位就重新录制, 那种认真劲儿就像是换了一个人。”通过 “用英文讲中国故事” 的打磨, 学校学生以一首 《登鹳雀楼》在2022 “未来外交官” 青少年演讲与思辨外文素养活动中荣获“北京总展示金奖”, 并受邀参与录制了北京电视台 《书香北京·未来之星》 特别节目, 被评为 “优秀阅读少年”。
学校有的同学被评为 “北京市优秀学生”, 有的同学入选 “2023级北京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有的同学荣获 “第37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长期的输入与输出, 使得朝外的孩子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丰富的临场经验以及卓越的专业素养, 以至于在各种活动中, 他们总能崭露头角、 脱颖而出。
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多元化的课程供给。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在众多宽广的课程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并在后续的学习与研究中不断走向纵深, 成为这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朝外每年不仅提供数十门课程供学生选择, 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给学校建议增设课程甚至自己开发课程。 在这一维度, 学校努力做到有兴趣就有培训, 有培训就有展示, 有展示就有激励。 比如, 结合朝外来广营校区小学部的 “集体花绳” 传统项目优势, 学校在此基础上聘请专家一起开发了 “花绳” 特色课程, 参加的学生越来越多, 教师的训练越来越规范, 取得的成绩也越来越好, 最近两年更是在北京市中小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节比赛中蝉联 “特等奖”。
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创新实施, 因为不同学校之间的学生群体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校学生的群体需求。 朝外目前正在集全校之力,依托高校专家团队, 在 “淡化学制, 软化学段, 强化整合” 的思想指导下构建学校的贯通课程体系。 很多学科、 很多主题依据学情甚至可以一直贯通至大学学段。 以数学学科的 “统计” 主题为例, 在小学阶段, 学生从一年级至六年级, 先后经历8 次相关内容的学习, 最多的一次集中学习4 课时, 最少的一次集中学习2 课时, 学生学得不够连续、 不够系统, 难以形成知识体系。 为了促进学生主题认知结构的形成, 学校数学组在充分考虑学段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 依据循证逻辑将这些内容就近整合, 分3 次学完。 在这一维度, 学校努力做到孩子的能力能抵达到哪儿, 我们的校本课程就可以贯通到哪儿。
前面两种贯通课程的受众是全体学生以及部分选修群体学生,对于脱颖而出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 学校在研究—实践—反思—完善—再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系统的针对个体的贯通培养体系。
首先是遴选人才, 实施目标管理。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如果采取 “眉毛胡子一把抓” 的方式注定事倍功半, 所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遴选人才; 由于孩子的表现会出现波动性和阶段性, 所以如果学校选人的时间过早或者遴选出来的人数过少, 出现误差的概率就会增大。 鉴于此,朝外在小学阶段就启动 “展我风采” 系列活动: 给兴趣一致的孩子提供专业启蒙培训, 然后搭建平台让孩子们展示, 再评选出部分孩子实施奖励激励, 以激发他们的成就欲与内驱力, 提升他们的自信。 等到五年级和八年级的时候, 结合学生的过往成绩以及本人的意愿、 教师的推荐, 选出具有拔尖创新潜力的人才。
人才选出来了, 就需要对他们实施目标管理。 考虑到这些孩子无论是发展方向还是认知能力都还有显著差异, 所以学校对他们进行分科、 分组建立梯队, 如语文的写作组、 辩论组, 数学的运算组、 建模组, 英语的讲中国故事组、 戏剧表演组, 理化生的科创组, 体育的花绳组等, 并由老师和孩子商讨后确定梯队目标, 做到 “人人心中有目标, 目标都能够得着”。
其次是聚焦培养, 系统落实。
第一, 聚焦课堂, 落实主体。为了检验课堂实施效果, 学校加大了课堂质量监控。 干部深入课堂听常态课, 并及时与授课教师做深度交流: 是否关注了知识的迁移应用? 是否设计了有梯度的挑战性问题? 课堂是否体现了学生立场? 是否呈现了多元互动? 等等。
第二, 专家指导, 教师跟进。根据这些拔尖创新孩子普遍存在的难点问题,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路与到位”, 学校邀请该领域的专家集中开专题讲座以定向指导, 科任教师跟进答疑落实。
第三, 一生一策, 个性指导。优秀人才的培养需要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 制订专门化的培养方案。 因为不同的人才兴趣爱好不同, 天赋秉性各异, 只有积极推进 “一生一策”, 才可能使得培养更有针对性。 为了更好地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学校给每个人都安排了必要的学科导师一对一跟踪指导, 为了规避 “一人答疑,多人等候” 的低效现象, 学校采取制表预约、 定时间、 定地点、定内容的 “一表三定” 答疑形式, 不仅提高了答疑效率, 还可以提示学生科学地规划学习任务, 提示教师有意识地做好针对性答疑准备, 把学科领域的学习引向纵深。
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还需要一以贯之、 逻辑清晰的教学方式, 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够更好地以自己熟悉的方式去探索新知, 进而有学习的自觉, 不用反复调整自我认知方式去适应不同风格的教学。
朝外提出了 “大单元、 结构化、 双逻辑” 教学设计理念、 “学生立场, 多元互动” 课堂实施理念以及 “三全六性” 作业布置反馈理念。
“大单元” 可以是教材中的自然单元, 也可以是跨章节、 跨书册甚至是跨学段的主题单元。
“结构化” 基于一个基本观点: 知识是有结构的, 并且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 主体对于同一知识的结构构建是动态优化的; 知识的教学也是有结构的, 并且对处于不同认知阶段的知识的教学结构也应该是不尽相同的。
“双逻辑” 的基本内涵是: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习主体对于知识结构的构建, 依据学科逻辑设计一些问题组成 “问题串”; 为了帮助认知基础不同的孩子顺利解决上述问题串, 针对每一个问题依据教育逻辑搭建 “脚手架”。
“学生立场” 是指在课堂上教师要往后退, 要能够更多地听到孩子的声音, 看到孩子的表现。
“多元互动” 是指在课堂上教师要把问题不停地往 “外” 抛,更好地促进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 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多元互动。
“三全六性” 是指作业的布置要做到选择性、 挑战性以及教学评的一致性, 作业的批阅要做到全批、全改、 全统计, 作业的反馈要兼顾及时性、 针对性与实效性。
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更需要专业化的教师, 因为只有专业化的教师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宽广的创新拓展性课程, 也只有专业化的教师才能在学生从宽广走向纵深时及时为学生提供专业上的帮助。
专业化的教师需要培训或引进, 朝外致力于打造以下三支教师团队。
首先, 通过对全体教师进行跨学段贯通培训与考核的方式, 打造“学科贯通校内教师团队”。 考虑到当前学校教师的学段特征非常明显, 不足以支撑小初高贯通培养。学校除了对教师实施常态下的分层、 分类、 分领域培训之外, 还为每个学科都聘请了一至二名学科专家或课程专家。 根据学科组的需要, 专家们可以经常性地走进学校, 走进课堂, 走近教师, 走近学生, 面对面地和师生们交流, 促进所学落地。 在2023 年暑假期间,借北京市 “干部教师暑期全员实训” 的东风, 我校组织了有针对性的师资贯通培训与考核: 小学老师接受初中相应学科的培训与考核,初中老师接受高中相应学科的培训与考核。 这种培训与考核活动后续还会持续组织, 对于高中教师的大学先修课程培训也在酝酿之中。
其次, 通过家校社协同共育的方式, 邀请一些具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的专业人员入校, 给我们遴选出的拔尖创新潜能生集中培育, 组建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校外专业团队”。
再次, 通过精选本校有情怀、有潜力、 有意愿的年轻优秀教师跟班学习以及面向全国引进人才的方式, 逐步形成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校内精英团队”。
学校干部 “躬身入局, 挺膺担责” 的政风, 一线教师 “以己谆谆, 使人昭昭” 的教风和学生“旦旦而学, 久而不怠” 的学风,以及 “品格第一, 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训的加成, 朝外坚持学段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工作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