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燕
(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龙岩 364012)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外语教育肩负着重要的职责,立足全球,为国家发展战略、国际交流与传播服务,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新文科建设顺应时代发展和国家需求,作为新文科重要组成部分的外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传承与创新”“融合与交叉”以及“中国价值引领”等方面。新文科提倡在原有文科基础上,破除学科壁垒,优化文科生态,进行文科内部学科与外部学科的整合和深度融合,拓展学科边界,促进人才培养的教育功能和内涵式发展。同时,重视人文社会学科与新技术的交叉融合,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创新和构建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研究方法,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文科建设还应立足国情,扎根中国实际,融合中国文化价值和本土实践,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阐释和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新文科建设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挑战。我国的新文科建设由政府主导,制定统一的国家政策和总体规划,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2018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9年3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上,聚焦“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进行了发言,提出高等外语教育要全面融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其发展至关重要。2020年11月,在山东大学召开的新文科建设启动大会上对新文科建设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性规划,《新文科建设宣言》的发布意味着顶层设计迈向了各高校的落地实践。2021年3月,教育部面向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开展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工作,指引和加快新文科建设在高校的进一步落实。外语新文科的学界讨论逐渐下沉到各院校层面,地方高校外语专业顺势而行,积极响应,遵循新文科的目标和路径,开展外语专业新文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发展类型要从原先的高度同质化、同构化发展转向多样化,衡量学校水平高低、培养质量的标准也不再是统一的,而是多样化标准[1]。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近年来,学界关于外语专业新文科建设的思考和讨论较为活跃,理论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孟庆楠等[2]指出新文科建设自然离不开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院校特色大力发展英语专业与特色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凸显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国际性。郭英剑[3]认为只懂外语而不懂相关专业,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王宁[4]指出新文科理念的提出赋予外国语言文学学者一个广阔的多学科和跨学科视野,抓住机遇谋求发展才能迅速地走出封闭的小圈子。由于新文科建设刚刚起步,该观念尚未在地方本科教育中充分实践,地方高校外语新文科建设仍然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和困境。传统的地方高校外语专业以培养学生单一的语言技能为主要目标。杨大沾[5]认为虽然近年来开设了复合商务和旅游等课程的外语专业,但融合度不高,同时相关知识的跨学科学习欠缺。黄娟[6]指出当前,我国外语类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培养模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培养规格单一化、趋同性、培养路径偏窄等问题。童昕等[7]提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把握好国内外新发展形势和发展机遇,对文科教育的新内涵、新特征再认识、再挖掘。因此,随着新文科研究的深入,还需要从人才培养自觉向不同层次的地方院校的具体学科建设进行拓展。目前外语新文科建设的研究对象多为部属高校或外语类院校,重点探讨培养国家高端外语人才,较少涉及地方本科院校。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化时代的发展,地方本科院校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外语人才培养的新文科建设有待于更为广泛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外语专业新文科建设并非是对传统培养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地方本科院校外语人才培养表现为偏重基础知识的机械化、理论知识的研究型、语言技能的简单化,缺乏应用需求导向的发展目标,忽略了课程建设中的价值引领及文化素养的重要作用。新文科建设首先需要在坚守外语“专业化”的同时,将外语学科内部进行更新和升级。课程建设中突破单纯语言学习的技能本位,充分发挥外语学科本身具备的内在跨学科属性和多元化表征,将文史哲等知识体系、研究方法、思维方式融入外语专业学习内部,拓展专业知识思维认知,加深和丰富外语专业内涵培养。跨学科不是简单的课程相加,而是强调内容与知识的深度融合。在课程建设中以夯实外语基础技能的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复合学科内部知识架构,将核心课程设置进行重组,增强外语专业培养的核心竞争力。
外语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了新的探索,紧扣新文科建设理念,进行了课程重组、改革和创新。首先,坚守语言优势,开设夯实外语基础技能的专业核心课程。例如商务英语专业强化语言基础,在课程名称和内容上进行了调整,凸显“商务”的方向性,原有的培养方案到高年级才开始融入“商务”方向课程,导致学生的复合型能力不足。改革后的培养方案将专业基础课程名称更改为商务相关课程,将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技能充分融合,同时实现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专业方向性的纵向贯通。
其次,复合学科内部知识架构,重组核心课程,将课程思政结合价值引领,融入课程建设。新文科建设追求人文精神目标,强调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和价值,展示中国魅力,彰显中国特色。地方本科外语专业应该立足国情,人才培养目标具备既能理解世界,也能传播中国的能力,从异国文化到中国视野的中心转移,体现中国文化自信。在外语专业课程中,将中国、西方文明史、跨文化交际等课程列入核心课程。通过增设和优化中外文学、文化比较课程,构建语言、文学、文化等多维一体的学科交叉课程群,呈现多元文化、多样价值观,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外文明和文化的异同,加强批判思维能力。其中,中国文化概要课程有利于加深自身文化自觉性,加强中国主体概念的建构,提高情感认同。外语学院应定期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比赛、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征集与交流活动,细化思政内容,将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相结合,通过启发与渗透,在教学活动实践中有机融入中国特色元素、前沿热点话题的中国价值,在重视工具性特性的同时,培养家国情怀,实现价值认同,落实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
高校要明确自己在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任务,立足于我国新发展格局需求,以新文科建设为抓手,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优化区域布局和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8]。
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存在明显的分类,边界较清晰,各学科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缺乏交流。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之一就是体现跨学科性,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体现综合性和融通性。王铭玉等[9]指出新文科、新工科的新在于要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戴炜栋等[10]也指出跨学科要明确跨什么、如何跨、跨到哪里。由于学科资源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地方本科院校难以做到所有专业全面开花,均占优势,在新文科背景下,我们需要依据自身办学特色和校本优势,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外语专业的差异化建设和改革。地方本科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定位较为模糊,与学校发展和实际需求相脱节,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仅靠外语学科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外语学院应明确专业定位、根据学科差异、积极对接相关学院,实现相关学科的交叉互通和深度融合,在专业方向课程中打造与核心课程同系列的课程。
龙岩学院具有悠久的教师教育历史,积累了极为深厚的教师教育经验,成立了科研平台基础教育研究院。外语专业大力发挥学校的教育学科优势,将师范英语专业主干学科分为外国语言文学和教育学。同时增加专业方向课程的比例,通过充分融合教师教育类必修课程,培养学生扎实的教育专业理论素养,突出师范属性。
龙岩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是福建省第二批特色专业、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立项建设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此外,应用经济学获得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型学科立项建设,应用经济学团队获得学校科技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基于该校本学科优势,商务英语专业的主干学科由原来的英语语言文学调整为外国语言文学和应用经济学,调整专业方向课程,增加跨学科课程。原有的专业方向课程大部分仍为英语专业课程,跨学科性体现不足,改革后的专业方向课程进行了优化,增加应用经济学相关课程。通过外语语言学科与应用经济学科的复合与融合,凸显跨学科特征。让学生在掌握外语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用的同时,培养较强的商务活动运作能力。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新文科建设顺应形势,强调现代科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融合。龙岩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群是省级示范专业群,成立了大数据应用产业学院。该学院建有设备先进的专业实验中心,有三个省级实验平台,大数据挖掘与应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软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省级计算机公共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外语专业积极利用该学科优势资源,优化和增设理工必修课程,如现代教育技术、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基础、微格教学、多媒体外语教学等课程,培养学生能熟知和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顺应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需求。学生在获取跨学科相关知识的同时,通过理论互鉴、方法碰撞,思维方式和视野得以进一步拓展。此外,为支撑外语专业与其他跨学科专业更好地互动和融合,突破线下课程教学的界限,今后将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建设跨学科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构建开放式、协同式的培养体系。
地方本科院校的外语新文科建设既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同时还要落实到区域和地方需求,加强与区域基础教育、地方经济发展互动和融合,形成互养与共生。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侧重单一的课本理论教学,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新文科背景下,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需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服务质量。例如制定外语各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大纲,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细化实践教学的计划及内容,优化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及评价标准。同时,增加了实践教学模块,分布于不同的学期和阶段,将实践教学分为技能实践、认知实训、创新创业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模块,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基础、专业和综合实践技能。
在推进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力推动外语专业与地方基础教育、行业和企业的对接合作,增加符合区域教育、匹配经济发展需求的实践性课程,通过定向优化实现融合渗透。英语师范专业聘请地方基础教育业界教师参与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英语教学活动设计、英语教材与课例分析等实践课程的教学。同时,开展多模块的实践课程和实习实训,让学生了解、熟悉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个流程,编写教案、制作课件,学会组织课堂、突出重点、把握难点,掌握做好班主任的工作要点,通过全面、系统、严格的适应性训练,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对实践模块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
商务英语专业聘请行业企业的业界教师参与国际贸易单证科技、英语与翻译商务口译等课程教学,对接岗位需求,推进教学模式改革。近年来,龙岩市积极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各项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是龙岩市的城市新名片,是龙岩市稳外贸、促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和平台。外语学院联合地方企业,构建跨界电商创新创业基地和实训基地,通过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此外,实践教学要加强“开口”和“动手”训练,强调“能说会做”,充分利用智能教学资源和平台,拓展实践教学维度。外语学院积极利用智能教学平台,如跨境电商实战平台、国际市场营销实训系统、国际商务沟通实训系统等资源,多端互联互通,丰富实训案例,提升实践实训的效果。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模块、多维度的实践教学更好地了解商务工作环境和职业能力要求,提高在国际商务环境下的外语交际和沟通能力,以满足相关就业岗位的需求。
新文科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多元化发展,传统的、已有的课程资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必须将新文科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中的区域文化资源要素深入解构[11]。地方本科院校不能一味模仿其他院校,盲目趋同,而应立足区域,从实际出发,加强对地方现实情况的考察,根植地方文化,挖掘培养特色,利用具有区域特征的校本资源,实现差异化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龙岩学院扎根闽西红土地,有着深厚的红色资源,成立了中央苏区研究院,是革命传统教育宣传的阵地和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智库。外语专业除了开设一系列思想和历史教育课程外,立足地方,开设红色闽西与中国革命课程,发挥地方历史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积极构建红色基因传承的人才培养体系。外语学科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讲述融通中外的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构建国家和地方形象。龙岩学院是大陆地区最早开展客家研究的单位之一,获批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客家学研究中心,其中民俗学为福建省新建本科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在客家文化、客家信仰、客家民俗、客家音乐等领域已经有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外语学院将地方特色文化与外语专业课程同向而行,深挖专业潜力,发挥校本特色,开设了客家文化与客家精神研究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战略,构建当地文化的对外话语体系,结合课程内部资源,讲好中国本土故事,创新地方对外宣传策略。
地方本科院校外语专业的新文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还应基于教学与研究的双向互动特点,通过项目、人才和团队等交叉建设,不断开发和加强课程资源的共享和应用,推动跨学科建设的持续和深入发展。同时,积极开展跨界协同的复合型研究,在多元框架下创新研究方式和学术领域[12]。外语学院教师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实施科教融合,开展服务区域教育、经济和地方文化特色的跨学科课题研究,组建跨学科团队,积极推进与教学形成良好互动,并将成果融入课程教学当中,挖掘地方特色的思政教育融合点,与课程建设同行,有力推进外语专业跨学科建设的持续和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