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提升策略分析

2023-03-23 03:42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皂郊镇店镇中心小学
家长 2023年4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体育过程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皂郊镇店镇中心小学 熊 琦

为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体能,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应重视体能训练的落实情况,要致力于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维持学生优良的学习、成长状态。开展体能训练,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在学生身体素养提升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在改善体能训练教学策略时,借助小学体育课堂,有效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

一、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开展体能训练的相关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思维不够成熟,为引导小学阶段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学生感兴趣的情况下,才能主动与教师配合参与体能锻炼。相反,会引起学生的抵触,甚至会产生较强的反感心理。

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明确教学现状,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应突出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当学生具有浓厚的训练兴趣时,可以在锻炼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在改善体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突出了体能锻炼的重要意义。教师通过从整体上认识学生,分析学生的兴趣,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改进,使不同特点的学生,均能够喜爱体能训练,并在运动过程中保持热情。

(二)安全性原则

在体能训练过程中,能够帮助个体储备能量,形成肌肉记忆,从身体的各器官功能出发,在增强训练的过程中,使身体各部分的运动水平达到协调状态。所以,在体能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意识到该类训练项目具有长期性,避免在较短的时间之内,通过加大训练强度,达到提高学生体能的目的,以免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损伤。

为此,在课堂中,教师需要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制定适宜的体育训练形式。通过合理调整体能训练频次,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水平,为其制定合适的体能训练计划,保证时间安排的合规性,从而能够有效保障学生在体能训练中的安全。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体能的相关方法

在小学体育教学阶段,教师如果能够结合学生情况,掌握不同类型的体能训练方法,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筛选合适的体能训练方式,既可以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还可以获得优良的教学成效。

(一)游戏法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随着体能训练活动的落实,教师可以筛选合适的游戏,将其穿插于教学过程中。借助游戏的趣味性,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参与游戏练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愉悦感。同时,通过游戏手段,能够改善枯燥、乏味的体育训练模式,使小学体育课堂逐渐变得生动、有趣。

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若能够充分享受游戏的乐趣,有利于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在游戏训练中,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既能够改善学生身体素质,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培养学生的移动速度和反应速度时,教师可以安排“跑位接力”的游戏形式,将班级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不同的小组之间,通过接力竞赛,对体育活动进行有效开发,运动既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又能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理念和集体意识。

(二)负重法

负重练习法通常是指自身重量,或者在身外重物的附加过程中,达到锻炼的目的,在提高个人体能时,负重法属于常见的训练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高年级的学生,通常会采用负重法的形式。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选用多样化的练习工具,帮助学生克服自身重量,并在此基础上,借助负重练习活动,发展学生的身体潜能,使学生在克服阻力时,进一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对于常见的练习工具来说,如实心球、杠铃等,可以在学生克服自身重力的基础上,借助教师所设计的负重练习形式,通过合力施加压力,使学生的身体力量得到较好的锻炼。

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把握学生负荷重量的同时,科学地把控整体练习时间,避免对学生造成较大的训练压力。

(三)循环法

在使用循环练习法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相对长的时间,并在一定强度的要求下,针对某一项练习,形成连续性的锻炼形式。在使用循环训练法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负荷达到一定量时,能够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充分锻炼,在量变的催化作用下,逐渐达到质变的水平。

循环训练法的应用,旨在发展学生的体能。所以,运动量相对较大,运动时间较长。运动量和时间,属于循环训练法中的主要特点。为此,在课堂中,教师需要针对训练度进行合理把控。当运动时间较长时,可以适当地降低运动强度,若总体训练时间较短,可以采用加大运动强度的方法,充分锻炼学生体能。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循环练习法的应用,在操作时比较单调。教师需要采用灵活的练习手段,保障总体练习方式的多样性,才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多样化的循环练习中,避免学生感到枯燥、无趣,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体能。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能提升的相关策略

(一)激发学生体能训练兴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所以在探索事物的过程中,能够借助兴趣带来驱动力。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坚定的意志力,教师在开展体育训练活动的过程中,若整体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并且具有重复、多次的特点,容易在锻炼过程中,耗费学生大量的体能和体力。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难以有效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的体能。

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找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摒弃单一、重复的教学模式,使体能训练活动具备多样性和趣味性,从而可以促进小学阶段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具有爱玩、好动的特性,所以,教师可以使用游戏教学方法,通过对各种体育项目进行总结,使之融入运动中,加强学生的游戏参与感和学习愉悦感等多重感受。

为此,教师需要结合当前的体能训练内容,在深入挖掘的过程中,找出能与游戏相融的契合点。在精巧构思与合理安排的过程中,充分点燃小学生参与体育体能训练的热情。例如,在跳绳、仰卧起坐等练习中,教师可以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将其划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比赛。每组学生的数量要适宜,并且要分别担任组长、计时员、计数员等角色。结合最终的练习结果进行汇总,并及时上报给教师,由教师完成统计。在教师对小组排列名次后,排名靠后的小组,则需要完成表演任务。

基于此,通过团体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热情,并在身体素质竞赛中逐步建立起正确的竞赛意识。在学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同时,有效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并在竞赛游戏中,激发学生的体能发展潜力。

(二)制定合理的体能训练计划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要注意改善学生的体能。将体育运动能力和体能训练作为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主要改革与发展目标。教师在制定体能训练计划的过程中,应遵循合理化的基本原则,随着体育运动项目的落实,需要将体能训练和相关练习充分结合。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达到提升学生体能的目的。

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提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并为学生的体能训练,打造优良的渠道和途径。教师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指导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将维持学生身心健康状态放在首位,确保整体体能训练计划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为学生体能的提升奠定基础。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一般需要把身体机能、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通过制定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案,可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随着体能训练活动的落实,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可充分改善学生的体能。

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深入、全面分析的过程中,结合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对体能训练方案进行合理把控,并适当完善,使整体体能训练设置具备准确性。另外,教师还需要充分联系课本内容,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有规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从学生的力量、速度、耐性、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等多个方面出发,促进小学阶段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有效提升。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能训练活动的质量与教师的专业素养具有直接联系。学校提供相关培训途径时,教师应主动参与,在深入分析体育教学需求的过程中,快速定位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与问题。借助培训、教育等多类渠道,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以专家讲座为例,在专家的指导下,使教师的理论素养能够得到改善。

教师在参与课程研究活动时,通过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积极参与到体育教研活动中,并在活动中总结有效经验。与此同时,教师在改进传统教学方法时,也要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与质量。当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时,能够进一步改善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在体能训练教学过程中,使教师逐渐引进先进、新型的教学理念。

例如,在当前的互联网背景影响下,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借鉴国内其他地区或者国外优秀的教育理念,并及时改善当前的教学方法。通过总结有效体能训练经验,使教师的体育教学专业素养得到提升。教师可以总结所学内容,并将其灵活融入教学过程中。

(四)创设优良学习环境,保持学生活跃程度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在课上无法全程保持全神贯注,在体能训练过程中,若涉及的体能动作单调、乏味且重复,则难以引起学生的探索兴趣。所以,教师应注重个人创造精神的培养,在现有教学内容上积极创新。通过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在设计训练环境的过程中,与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相适应。在充满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能够快速融入。

教师在设计体能训练情境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把握小学生的心理,使全体学生能够保持活跃状态。在教学情境设计中,可以分为下列几种:实物演示、音乐渲染、故事情节导入、场地设备应用等。教师设计体能锻炼活动的教学情境时,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活跃性。

例如,在进行“武术特殊体质”的培训时,教师指导学生时,可以利用“熊猫师傅”这个故事的背景,创造出相应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充当“熊猫大师”,让学生使用所学到的“功夫”,然后在比赛中,由教师对学生的“打法”进行评价。当学生的招式越来越多时,就可以通过“功夫展示”的方式,从“熊猫大师”那里收“徒弟”。教师可以按照名次,对“徒弟”进行排名,如大徒弟、二徒弟、三徒弟等。

虽然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并巩固已经学习的武术动作,但仍然能够借助有趣的故事背景,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的练习基础上,大胆尝试创编新型武术动作。基于此,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助力良好的课堂环境,还可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保障课堂的高活跃度。在激发学生主动性时,使其能够自主参与“武术特殊体质”训练。

四、结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逐渐突出了体能锻炼活动的重要性,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生理素质水平的提升,并维持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分析学生情况,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出发,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体能训练。当学生的体能训练具有自主性时,能够在锻炼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使学生在体能训练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体育过程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