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绘本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023-03-23 03:52:03赵燕娜
成长 2023年2期
关键词:批判性绘本小学生

赵燕娜

正宁县永正镇南住小学 (甘肃省庆阳市 745300)

现如今,我国教育理念正不断的更新与创新,特别是素质教育提出之后,积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成为了重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于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与分析能力,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与爱好,提升语文素养与综合素养[1]。然而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取传统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往往会让学生产生抵触,而绘本教学的有效应用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绘本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每一个绘本故事中学到经验,得到启迪,进而树立正确的批判性意识。

1 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概述

批判性思维也被称之为反省性思维。其中马修·立普曼曾经认为,批判性思维的主要条件之一便是事实,理德·保罗则在其基础上对批判性思维进行了全面分析,使其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将对人思想的尊重作为批判性思维的核心。结合对其他学者的分析得知,批判性思维方式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主要是个人对某一事物展开评判,在评判过程中并非对事物进行全盘否定,是在尊重的同时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所以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反思性思维方式,将其应用到教学之中,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在小学语文绘本教学中,深度贯彻批判性思维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而学习兴趣则是主要的动力,通过绘本教学可以选择适合小学生成长的绘本故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对比中,绘本教学意义重大,能够将课堂打造得更加生动且形象,而且也能提高广大小学生的热情[2]。换而言之,在绘本教学之中,从局部到整体,或从整体到局部,针对性的展开系统性分析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载体,绘本教学中小学生会遇到诸多的问题,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帮助小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激发求知欲望。另外,根据实践证明,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先困难后简单,这样学生会形成一种自豪感,同时也会对语文产生喜爱。

2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2.1 帮助学生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在绘本教学中,通过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是新时代社会对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小学生在不断的成长,小学阶段只是启蒙阶段,在之后小学生会迈向初中,走向高中,进入社会,从事更加富有创造力与探索欲的工作。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提升学生的提问意识、质疑能力,也能让学生转换不同的视角寻找漏洞,这对日后小学生的成长具有推动性[3]。

2.2 帮助学生判断不同的信息

自进入21 世纪之后,社会已经迈入了信息化时代,小学生每天会接收众多的信息,且信息来源不一,但是因为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事物判断不足,极易受到社会中负面信息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导致小学生走向歧途。通过绘本教学的方式展开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以尽可能的避免不良信息所带来的各类制约,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所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小学生的日后成长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3 小学语文绘本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措施

3.1 结合绘本教学与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结合对小学生绘本内容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环境、亲情、友情是绘本的主要内容,且这三部分对学生的成长培养具有推动性,在绘本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可以将绘本与实际生活相互整合。在绘本教材之中,故事种类不同,图片具有生动形象性,且部分绘本故事属于经典故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批判性意识,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草原的早晨》,在讲解过程当中让学生对绘本内容以及传达的主题进行分析,并全面理解在增强小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对该绘本内容有全面的认知[4]。

3.2 结合绘本教材的不同角色,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绘本内容呈现出多样性,绘本教材角色众多,学生可以针对性的演绎绘本中的角色或情景,于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可以让学生在演绎过程中思考问题,采取多样的方式解决困难。一般而言,角色不同,形象不同,往往会给学生不同的体验,对此语文教师可以根据绘本教材中的角色加以整合分析,将其作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关键点。根据实践证明,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当中,能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也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学会转换,提高学习兴趣,加深理解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水平。比如,在阅读《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时候,语文教师便可以让两名同学分别扮演吃水人与挖井人,并指导学生自由发挥,自由发言,进行对话,然后由其他同学进行评判,提出自己的质疑,最后则由语文教师进行批判与表扬。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诠释角色,而且也能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学会换位思考,最后也会懂得饮水思源的含义。

3.3 结合绘本的层次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小学生学习过程中需重视自信心与注意力,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以更多的精力展开研究,加以探讨,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选择层次性对绘本教材进行处理,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学习,加以思考与分析。其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与其他绘本不同,该绘本不仅画面简洁,而且涉及到的内容具有丰富性,绘本的情节耐人寻味,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图片以及文字描写,学生可以掌握动物们夸张的神情以及相应的动作。在语文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能够对绘本当中所涉及到的动物角色有全面的认识,也能了解其特点与本领,从而开阔自己的视野。

4 小学语文绘本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案例分析

4.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绘本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本文选择绘本《和甘伯伯去游河》展开研究。在教学过程之中,通过采取导入故事、讲述故事、回忆故事与评价故事四个阶段给予学生绘本多元化的解读,但是因为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绘本教学中却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4.1.1 缺乏对教材解读的深度把握

毋庸置疑,因为绘本教学没有教学参考书,所以语文教师对教材解读缺乏深度性,往往会影响教学目标的确立[5]。从整个教学过程分析,大多数教师会过分关注绘本中的语言,了解绘本的内容,但是却缺乏新颖性,比如在重视文本语言的同时却忽略了画面语言,导致绘本教学浮于表面。在该绘本中关于上船的规则往往与学生生活中的各项规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在学校上厕所、在公共场所上电梯、在公交车排队等候等等这些规则均与该绘本中的上传规则有所关联性。教学中教师缺乏对教材解读的准确把握,针对绘本中的规则一笔带过,无法让学生对其规则有全面的认识,从而在日后生活之中未形成良好的自律,无法实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4.1.2 缺乏清晰的教学目标定位

教学目标与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关联性,绘本教学属于阅读课程,如果教学目标确立的并不清楚,往往也会影响教学的效率。一般而言,指向语文教学目标涉及到了三个维度,借助于三个维度做好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目前的重中之重。绘本中可以教给学生的东西非常的多,教师要准确的把握重点,如果抓不住难点,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则会偏离教学的主题。除此之外,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等诸多要素,合理的选择绘本。比如一年级与三年级的学生在选择绘本时不可选择同一类型,要根据学习水平划分为多层次的教学目标,给予清晰的目标定位,但是现阶段却存在着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的现象,导致批判性思维培养受到一定的影响。

4.1.3 学生缺乏主体意识

大多数教师在绘本教学过程之中会选择单一线性逻辑结构,强调知识本位,但是却没有提高学生的主人公地位,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自主分析,甚至部分教师还用自己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学”。比如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会直接将该绘本的结局告诉学生,“正是因为小动物们没有遵守相应的约定与规则,所以船最后翻了”。教师将结果直接告诉学生,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被限定框架,无法让学生产生质疑,也无法让学生自主分析,甚至还会对学生的想象能力造成一定的制约与影响。

4.2 教学思想的创新

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过程之中,需要实现教学思想的创新,其中需做到以下几点。

4.2.1 给予教师角色准确定位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人物,是教学的主要组织者与推动者,在绘本教学之中,教师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将任务与问题加以分解,为学生梳理相应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明晰思想并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让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与分析。

4.2.2 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一般而言,批判性思维培养过程当中,需借助对话式的方式展开教学,特别在绘本教学当中,通过生本对话或者生生对话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探究能力,教师也能快速的找到学生的生长点,进一步挖掘教学内容[6]。

4.2.3 对教学过程加以关注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采取多样的方式激活对话,比如可以通过提问,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你对这一部分有什么疑问,你朗诵或阅读之后有哪些感悟等等?”这样一来能够激发起学生思考,也能改变被动教学的缺陷与不足。

4.3 教学环节的优化

在《和甘伯伯去游河》之中,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可以重新创设教学设计,应做到以下几个模块。

4.3.1 模块一:导入故事,了解人物

教师需通过大屏幕播放的方式,将绘本的封面进行展放,让学生认识甘伯伯或猜一下甘伯伯是怎样的人。然后有的同学会说,甘伯伯是一个农民,那教师则要询问学生为什么是一个农民,这个时候学生会集中注意力多加观察,会看到甘伯伯住在乡下的房子里,穿着农民的衣服,并且还有一大片农场,从而得出甘伯伯是农夫这一正确的答案。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猜测着该绘本主要讲了什么样的故事?学生会通过河流得出“游河“的故事。

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将批判性思维的关键品质加以展现。尤其当学生表达观点的时候,能够开动大脑进行思考与分析,即便学生得出的答案千奇百怪,但教师也不可提前否定,要给予学生鼓励与引导,让学生从细节出发,印证自己的判断。

4.3.2 模块二:阅读故事,了解情节

在这一部分中主要选择师生共读的方式,由教师提出问题,“甘伯伯要去游河了,有哪些人跟着甘伯伯共同游河呢?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教师将问题抛出之后,学生会快速阅读,或者师生共读,并获得正确的答案。

通过这一部分可以做到教学有轻有重,也能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尤其会对人物的语言加以重视,也能从读者与倾听者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关注的清晰性展现得异常明显,而这正是批判性思维的主要特性之一。

4.3.3 模块三:创设情景,提高判断

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在绘本中最后的结局是翻船了,为什么会翻船?谁导致的翻船,然后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最后则有教师对学生得出的答案进行评判。

在这一模块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所以学生的答案并无对错,该模块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给予学生思考与回答问题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深挖问题的核心之处,从而了解批判性思维的深度。

5 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绘本教学具有新颖性,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应用效果十分明显,为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基本理念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绘本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在绘本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清晰的认清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并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与完善,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真正的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水平。

猜你喜欢
批判性绘本小学生
绘本
绘本
绘本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我是小学生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