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锦 沈思佳
(桐乡市图书馆 浙江桐乡 314500)
关于清乾嘉时期著名藏书家鲍廷博从杭州迁居桐乡的时间,历来说法不一,刘尚恒[1]、周生杰[2]两位先生都有专文加以论述。学界普遍认为鲍廷博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迁居桐乡,所据为清代赵学敏所作“知不足斋丛书”序言之夹注“先生甲辰岁移家槜李”[3]。周生杰、杨瑞所著的《鲍廷博评传》[4]和刘尚恒所著的《鲍廷博年谱长编》[5]146-167都沿用了此说。但鲍氏具体何时迁居桐乡,笔者新近发现了相关史料中的不同说法,现将爬梳整理的资料著录加以辨析,以供学界进一步探讨。
《青溪严氏家谱》原名《严氏家谱》,共十卷,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刻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桐乡市图书馆藏有复印本。此谱由桐乡乌镇的严辰在其从伯祖严师曾留传的钞本基础上续修而成。
严师曾(1750—?),字省吾,号鲁斋,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初修此谱,严氏曾延请已寓居乌镇杨树浜(又称杨树湾、杨树滨)多年的鲍廷博为之作序,鲍氏欣然命笔,并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孟夏完成为《青溪严氏家谱》所作序言。因该序为新发现的佚文,故将全文著录如下:
氏族之有谱,由来尚已。自宋眉山苏氏之谱出,而谱系始详备。盖将以明亲疏远近,辨尊卑,分长幼,后嗣子孙阅是谱者,咸有水源木本之思焉。严君鲁斋,汉子陵先生之裔胄,明季忆椿公由武林迁居乌戍,迄今二百余年。宗族日盛,寖昌寖炽,窃谓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其支分派别,一脉相延。使按图瞭如指掌,当自叙昭穆始,鲁斋如法详辑之,以示予。予乔寓兹十一有年,素仰家风之美,登其堂,尊卑长幼秩如也。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世泽之长,其来有自。余既深服鲁斋孝友之敦,而又庆其宗支之繁衍也,遂为弁言如次。若夫墓祭之说,礼无明文,惟《周礼》有墓大夫一官,夫墓者,慕也。原以启后人思慕之心,其与谱,有相为维系者,本俗六之。聊兄弟即次于坟墓之后,非此义欤?鲁斋因辑宗谱而并绘之,尤足见教孝之深意。至其渊源世系之长,姚君镜塘已备志之,兹不赘述。嘉庆十七年(1812)孟夏歙西通介老人鲍廷博谨记序,时年八十有五[6]。
鲍廷博在序言中表达了对严氏“家风之美”的仰慕和赞美之情,此为鲍氏在桐乡文化界颇有声望的又一实证。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序中提及“予乔寓兹十一有年”,按落款时间“嘉庆十七年(1812年)”推算,则鲍氏寓居乌镇的时间应当为嘉庆七年(1802年)。这一说法虽由鲍廷博自述,但笔者对此持有不同见解。现已有多种确凿的史料表明,鲍廷博早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前后就已寓居桐乡。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夏,吴骞乘舟从海宁小桐溪往乌青镇访鲍廷博,留下诗作《夏夕,从小桐溪泛舟径硖石至乌青访渌饮道中即事二首》。乾隆五十年(1785年)三月,吴骞又作有《小寒食同兰坻乌青泛舟即事三首》。由此可见,迁居乌镇后的鲍廷博与嘉兴地区师友的来往因为地理距离的拉近变得愈加紧密。
乾隆五十年(1785年)正月十九日,鲍廷博在康熙刻本《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的题识中即署“青镇寓庐校”,这是目前文献可考的鲍氏以“青镇”落款的最早题识。另有数条题跋中反复出现“校于乌镇寓馆”“校于青镇寓舍”“青堆寓舍”等字样。“青镇”“乌镇”“青堆”,皆为今桐乡乌镇辖区。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三月,萧山汪辉祖入京谒选,舟抵湖州后“迂道乌镇别以文,同至吴门”[5]153。汪辉祖是鲍廷博在杭州时相交多年的老友,此次北上,专程绕道乌镇道别,可见迁居桐乡的鲍氏,地理距离的变远并未使其疏远在杭的老友。对此,汪辉祖不仅在后来的自传《病榻梦痕录》中记上一笔,当时还专门作了四首诗以纪事,其一云:
纡程申别绪,世味辨咸酸。
扫壁方题凤,回航恰卸帆①。
相逢真倒极,出语总非凡。
幸许窥缃秘,临行更启函[5]154。
据此诗可知,当日鲍廷博正准备放舟前往“桐乡”,此处的“桐乡”当指桐乡县城,可能是去拜访住在县城的金德舆、方薰、赵怀玉等好友。据已有史料显示,鲍氏寓桐期间,与其一众好友过从甚密,常常“晨夕相处,日以校勘经史为事”[7]。
一以言之,关于鲍氏序《青溪严氏家谱》中提及的“予乔寓兹十一有年”,笔者认为存在以下两种可能:一是家谱刊刻时出现了脱字,二是鲍廷博所说的“兹”特指乌镇杨树浜。而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
清嘉道年间担任桐乡教谕一职的宋咸熙②辑有《桐溪诗述》二十四卷,其中收录了不少鲍廷博的相关资料,如第二十一卷中收录鲍廷博的小传和诗作四题,小传中谈及其“寓居青镇之杨树滨垂四十年”[8]1710,此为新近发现的关于鲍廷博寓桐时间的又一说法。
按此说法,以鲍廷博的卒年(嘉庆十九年,1814年)往前推算,则鲍氏移居桐乡乌镇杨树浜的时间约在乾隆四十年(1775年)前后。这个时间比“甲辰岁”(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约早了八至九年。
在《桐溪诗述》凡例中,宋咸熙谈及自己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出任桐乡教谕一职后,在鲍廷博和顾修的怂恿下于次年(1815年)开始着手编撰此书,并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编成,前后历时四年时间。遗憾的是在编修《桐溪诗述》期间,鲍廷博与顾修先后谢世,“书成而二先生已不及见矣”[8]802。值得一提的是,宋咸熙不仅在《凡例》中对鲍、顾二人的提议表示了感谢,书前的“校订搜辑各姓氏”中也在第二和第三的位置写上了两人的姓名爵里(首位是潘奕隽)。
由此可知,宋咸熙与鲍廷博是关系甚密的忘年交,以嘉庆三年(1798年)鲍廷博就将宋咸熙之父宋大樽的《茗香诗论》刻入“知不足斋丛书”第二十集来看,他们的相识应在宋咸熙任职桐乡教谕之前,所以其说法是较为可信的。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笔者在翻阅《桐溪诗述》第十三卷时,发现陈沄所作的《冶塘棹歌》中有一首诗直接提及了鲍廷博,该诗云:
水阁松亭分外清,客舟到处酒旗迎。
醉中渌饮题佳句,占断溪山风月情。
诗后有注:“水阁,浜名;松亭,村名。新安鲍以文号渌饮,曾寓冶塘,《咏酒旗》云:‘招邀风月归花县,点染溪山入画屏。’”[8]1357由此可知,鲍廷博在定居乌镇杨树浜之前,曾寓居在离杨树浜不远的冶塘这个地方。这为上文根据《青溪严氏家谱》序中所推测的鲍氏乔寓杨树浜“十一有年”提供了佐证。
《冶塘棹歌》又称《柞溪棹歌》,在宋咸熙《桐溪诗述》所引第一首诗的尾注中解释道:“柞溪居民冶釜为业,故名冶塘,又名炉溪。”[8]1353可知在这一带,柞溪和冶塘是可以相互通称的。此地如今位于桐乡市区东北面的金牛塘两侧,南临京杭大运河,水运交通便利。昔时当地遍长柞树,故名柞溪。明朝时有沈氏自吴兴竹墩村迁居至此,开设冶坊,后产业壮大,“除在近地设店销售外,还在松江、嘉善、平湖、嘉兴、硖石、湖州等地各大杂货店挂牌经营沈氏冶坊铁器。其时镇之两端,炉火熊熊,昼夜不绝。地名亦因之渐称炉头”[8]68。清时此地分属清风乡和永新乡,鲍氏家族“以冶坊为世业”[9],早年因生意上的联系,或许早就到过此地。民国间此地为皂林乡、杨园乡,新中国成立后属炉头人民公社,1983年改炉头乡,1985年改乡为镇,后又再设为龙翔街道,今已划归乌镇镇管辖。
首先,关于鲍氏寓居冶塘的具体时间,据傅增湘云鲍廷博曾手抄《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二十卷,该书“每卷后有惇典堂、芦浦寓庐、知不足斋、绣溪寓舍等志,均在乾隆丙戌、丁亥间(三十一至三十二年,1766—1767年),皆渌饮钦(亲)笔也”[5]69。这是目前可见的鲍廷博最早以“绣溪寓舍”落款的题跋。此后数年间,出现次数更多,以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至三十六年(1771年)为例: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1769年)五月,借振绮堂所藏元林景熙《霁山先生集》五卷,用以自校己藏的汪士鋐刻本。据张扬云:“此文四卷,始校于乾隆己丑五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始毕,日尽一卷,有‘绣溪寓庐记’二行。”[5]72
同年七月,传抄并校正振绮堂本宋刘安上《刘给事文集》五卷《附录》一卷,鲍廷博连续作有题跋:“乾隆己丑七月,传钱塘汪氏振绮堂本,二十六日完。知不足斋识。”“乾隆己丑十二月朔,绣溪寓舍。”(卷一末)“己丑十二月朔,午后校于绣溪寓舍。”(卷二末)“己丑十二月初二日,晨起校于绣溪寓舍。”(卷三末)“乾隆己丑十二月巳刻,校于绣溪寓舍。”(卷四末)“乾隆己丑十二月初二日,校于绣溪寓舍,巳刻毕。”(卷五末)[5]73
十二月,抄校宋孙复《孙明复小集》一卷《附录》一卷:“乾隆己丑十二月初五日,校于绣溪寓庐。”(见诗后)[5]74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仅见一处提及,即十一月二十七日“补录”清叶奕苞稿本《金石录补》跋文“于绣溪旅舍”。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七月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五月,在鲍廷博校读的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留下了数十处题识,其中有“绣溪”字样的就达十四处之多。
从以上鲍氏的落款可知,在乾隆三十一至三十二年(1766—1767年)之间,鲍廷博经常居住在“绣溪”寓所,尤其是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十二月初,一连住了五天。
其次,关于“绣溪”的具体位置,《桐溪诗述》卷十五收录方驾所作诗《桐川四时棹歌》四十首,其一云:
黄花开遍秀溪湾,淼淼凉波浸白鹇。
佳节又逢重九日,沈壶携酒上东山。
诗后有尾注:“秀溪在县西北。”[8]1441笔者查考相关地方志得知,秀溪又作绣溪,是金牛塘的别称,其区域与上文所说的冶塘大体重叠。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溪上建有绣溪桥,几经兴废,至今沿用此名的是一座大型钢筋混凝土桥梁,名作秀溪桥。据民国《乌青镇志》记载,“秀(禾郡吴《志》:‘一作绣’)溪桥,又名三里桥,在皂林塘口。”[10]因是明朝抗倭将领宗礼的殉难处,明末清初名士周拱辰尝作《绣溪桥吊宗将军赋并序》。稍后的诗人汪绍昌又作有《绣溪桥吊宗将军诗》,其中有“岂料中丞专阃外,何堪猛士死桥边”之句。
再次,鲍廷博寓居冶塘绣溪寓舍期间,不仅勤于校书,并与周围的书友交往甚密。如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五月初十,“桐乡方兰如(薰)、金云章(德舆)二君过寓,观唐摹《十七帖》,并借去文丞相(天祥)遗墨一卷以去”;“十二日……大雨,欲往桐乡回(访)方(薰)、金(德舆)二君不果。”[5]80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二月十五日,鲍廷博冒雨前往海宁送别即将去徽州休宁的吴骞。吴骞说“渌饮自绣溪至,即移舟来送”[5]92,可知那时鲍廷博也是住在冶塘的。吴骞有感于好友的真情厚意,还作了一首《雨渡钱江却渌饮》诗,以记其事。
综上所述,鲍廷博在定居桐乡乌镇杨树浜之前,早在乾隆三十一至三十二年(1766—1767年)之间就已经开始在桐乡县城西北运河边的冶塘一带暂住。鲍氏在冶塘不仅拥有自己的住所“绣溪”寓舍,还在此贮藏了一定数量的藏书。在寓居冶塘期间,鲍氏勤于校勘,并与附近的师友时相往还,加深了与桐乡、嘉兴一带藏书家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毋庸置疑的是,在清代乾嘉时期藏书与刻书异常兴盛的环境下,以鲍廷博为主的藏书家群体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的交际网络,促进了桐乡、嘉兴、杭州等地乃至全国的私家藏书与刻书风貌的繁荣。
注释:
① 原注:余到门时,渌饮先生之桐乡,正欲解维而渌饮还舟。
② 宋咸熙(1766—1834年),字德恢,又字小茗,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举人,官桐乡教谕。好藏书,建有思茗斋。曾参与阮元主持的《经籍纂诂》编修工作,著有《惜阴日记》《耐冷谭》《思茗斋集》,辑有《古易音训》《桐溪诗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