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建美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应在此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能够通过阅读分析文章主旨,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对于作者要表达的涵义产生清晰的认知,同时通过阅读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学习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好词佳句。教师需要创新自身教育方式,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一、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一)能够提高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当前社会快速发展,需要学校源源不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传授给学生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优化自身教学策略。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创造力,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当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提高,对学生未来长久发展起到重大帮助,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开展阅读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提升思维创新能力,从而实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自身学习能力同样会有所提升,对于事物会产生新的意识,表达能力会有所提高。
(二)能够提高学生理解与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开展阅读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提升个人的理解能力。如教师要求学生迅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内容,需要逐渐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阅读基础达到一定基础时,学生理解能力才会逐渐提升。在小学阶段,学生阅读文章能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自身表达能力,对于将来更高层次的语言学习不但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还能提升学生理解与表达能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现阶段的主要问题
(一)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曲解导致自由阅读的缺失
新课程标准下,对阅读有着明确的要求,部分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成绩,对新课标所提及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此,虽然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但学生却丧失了自主选择阅读内容的自由。小学阶段是学生初步接触到阅读的阶段,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应该让学生根据自身喜好自由地选择图书。但部分教师认为与课程无关的书籍不应让学生阅读,这种思维模式是错误。同时,在实际学习中,教师如何引导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如果教师在推荐图书时,偏向对学习成绩有所帮助的图书会使学生的可选图书范围大大缩小,对于学生的长久发展较为不利。因此需要教师对于课外图书的选择适当放开,使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下阅读喜欢的图书。
(二)部分教师无法充分利用教学设备
当前,多媒体设备被社会各方面广泛应用,教育行业同样无法避免。但是部分教师对相关设备利用不足,缺少对新科技的了解,使信息科技无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发挥应有作用,部分教师的认知依旧停留在制作PPT课件上,此种方式已无法满足逐渐增加的教育需求。因此,在目前的教育中如何合理运用现代科技的力量,将信息技术与小学阅读教学结合成为教师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三)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阅读教学较少
在过往很长一段时间的教学中,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应付考试,这一思想如今已逐渐被时代抛弃。但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存在,无法在一朝一夕间彻底消除。因此,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及时更新自身教育观念,充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通过阅读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导学生如何通过阅读提升自身理解文章的能力,将阅读中积累的素材合理应用到自身写作中。此外,教师不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过多要求,如果要求过多可能会使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压力,从而抵制甚至厌烦阅读,与教学目标相距甚远。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实际策略
(一)创设阅读情境增强学生阅读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创设阅读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感受语文教材中所描绘的场景或人物间的对话。对于语文课本中部分文章所描绘的内容,学生无法对其亲身体会,因此需要学生通过自身想象对文章进行理解,从而造成一定的理解难度。而如果创设合理的阅读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在文中所描绘的情境中进行相关学习与思考。此时,教师可以采取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对于语文的理解,养成敢于质疑的精神,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意识,让学生能够充分结合情境进行所学知识的分析,从而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增强阅读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讲授《守株待兔》一课时,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针对文中的具体内容让学生提出为什么。教师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观看文章后提出问题,看哪名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多,哪名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于把握文章主旨最有效,在竞赛模式的刺激之下,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会显著提升,从而积极阅读,尝试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之后学生会提出相应的问题,如什么是守株待兔?种田人的锄头去哪了?兔子是怎样出现的?种田人守株待兔的行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等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年龄因素,小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容易提出部分在成年人看来啼笑皆非的问题,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充分理解,尊重学生的想法,不应对学生提出的部分问题给予抨击。而应该首先对学生进行肯定,表扬学生敢于发言的精神,之后引导学生如何通过观看文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导学生阅读的技巧。从而使学生通过提出问题的情境创设加强自身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敢于提出问题。除提出问题的情境创设方法之外,教師可组织学生创设种田人在第一次发现兔子之前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围绕种田人的生活开展情境创设,并与发现第一只撞在树上的兔子之后的生活进行情境对比。从而能够在情境创设中学到对意外的收获不应抱有侥幸心理,并正确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
(二)应用科学阅读方法增强学生阅读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知需求,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可以根据阅读材料提出疑问,达到阅读效率的提升。在当前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在实际课堂上要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发言,勇于提出自身的想法。根据文章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适当提出疑问,从而通过提出并解答问题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当教师初步尝试让学生进行提问时,学生问出的问题可能较为简单,但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学生的问题会逐渐增加,同时具有一定深度,对于理解文章内涵有一定帮助。因此,教师需要提高对教材中文章的关注度,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文章进行深入阅读,深刻体味文章的主旨与蕴藏的深意。其次应展开分层指导,针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类,将同一类学生集中,从而针对该类学生进行具体问题的具体指导,及时解决学生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最后应促进情感与思想的交融,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身通过阅读获得的提升,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思考,从而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讲授《鸟的天堂》这一课时,只看题目就能够产生许多问题。如,什么是鸟的天堂?鸟的天堂在哪里?因此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从而让学生带着疑问在教材中寻找答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更加高效。通过阅读文章可以得知鸟的天堂作者是著名作家巴金,在阅读中感受巴金的叙述手法之强,在娓娓道来的朴素语言中,传达出激烈的感情,使人能够细细品味。继续阅读可以得知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树龄500多年的榕树,树冠尤其巨大,覆盖范围高达18亩左右的河面,独木成林。在大树上栖息着多种鸟类,数量高达成千上万只,每天早晚鸟在其中一进一出,交互更替,盘旋飞舞,场面极其壮观。通过阅读文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在解答问题中提高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将文中的好词佳句记忆并熟练运用。通过自身想象,感受文中描写鸟的天堂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从而加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到作者两次去到鸟的天堂不同感受。如此带有目标进行阅读会显著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通过阅读寻找问题的答案,增强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三)应用信息技术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小学教学任务的实际开展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相关阅读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提高自身对于现代技术的理解,将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进行有效融合,在适当情况下应用信息技术将原本枯燥的文字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降低学生对其的理解难度,使学生提高阅读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赵州桥》这一课时,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大部分学生无法亲自到赵州桥进行实地观看,通过实景与文章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阅读效率。因此,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有效结合,提前进行相应的课前准备,为学生在网络上搜索有关赵州桥的图片或视频,使学生能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加深对赵州桥的了解,同时结合文中内容进行更深层的思考,对作者笔下的赵州桥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提高了阅读并理解相关文章的能力。通过视频直观地表达了解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浓缩,对于我国历史的认知更深,从而增加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在观看视频后重读文章能够获得新的感悟,了解赵州桥的相关历史,知道赵州桥建于隋朝时期,距今长达1400多年。在岁月中任凭时间的洗礼、雨水的冲刷,直到今天依旧屹立不倒,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此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说出各自通过观看视频以及文章对赵州桥的感悟,谈论自身的记忆内容,使学生之间的思维得以碰撞,从而迸发智慧的火花,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
(四)重视阅读习惯与技巧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无法在一朝一夕之间养成,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自身的语文基础。因此需要教师进行对应的引导,使学生在阅读中养成边读边记的习惯,在阅读中进行思考,遇到较为深奥的问题向教师提问或自行查找资料,避免对文章理解有误。在进行阅读前,应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确定自身目标,通过完成目标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及技巧,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当学生掌握一定阅读技巧后便可独立阅读,通过阅读汲取文中的精华,思考文章中的重點,总结其中心思想。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与技巧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引导的作用,向学生讲授自身阅读文章的技巧。如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在结尾或开头,部分段落的首句是段落的中心。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边读边记的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好词佳句或较好的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时能够随时记录,从而加深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吸收文章中的精华并为自身所用。如此使学生对于作者的感情理解更加深刻,同时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后,由于学生通过课中学习对于文章有一定了解,同时对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诸葛亮产生了一定好奇心。通过阅读文章被诸葛亮所展现的智慧而赞叹,体会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以及通晓天文地理的手段。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拓展任务,如阅读《三国演义》,如此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古人的智慧,了解那个战火纷飞年代的背景故事,对于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如刘备、曹操、孙权等有更深刻的认知,通过记笔记的形式记录三人的经典言论,同时分析其各自的特点。另外可以学习到更多有关诸葛亮的故事,使学生对于这位蜀国军事有更加全面的认知,从而对其产生敬佩之情。通过课外阅读提高自身阅读能力的同时,加深对教材文章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在回顾教材时产生更多的感悟,对于文中的各大势力有清晰的认知,了解草船借箭的背景故事,清晰起因、发展、结果,从而通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技巧培养自身的阅读能力,让自身能够更加热爱阅读,提高文学素养。
四、结语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将来更深层次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可以使学生通过阅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如何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教师需要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产生足够的重视,从而针对阅读能力进行一系列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积极主动地自主进行阅读,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