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方法分析

2023-03-22 17:37张宗南
家长·下 2023年2期
关键词:画像高中历史能力

张宗南

迁移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学生需要有更多发展的可能性,也需要掌握更多不同方面的知识,如果教师的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学生需要有迁移能力,可以从已知知识迁移到新的知识,从而促进思维的发散。但是当前很多学生还不具备迁移能力,需要教师的关注。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迁移能力,通过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促进迁移能力的形成。

一、影响学生迁移能力形成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1.学习材料。

通过对迁移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越是相近的事物或知识内容越容易迁移。比如,学生在学习完植物的概念后,再学习树木、花草,就很容易理解它们的特点,也就是说两个知识点或事物之间存在的关联性越大,学生就越容易产生迁移。在高中历史学习中也是如此,学习材料本身也会对学生的迁移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学习材料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影响方面,可以站在更加宏观和全面的角度分析。比如,高中必修一《立足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必修二《立足经济与社会生活》,必修三《立足文化交流与传播》,众所周知,文化的发展与国家制度、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制度和经济会作用于文化,如果国家在一个时期的政治制度十分完善,社会经济也会一片向好,文化也会在良好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更加繁荣。因此,学生在学习前面的政治制度以及与社会经济相关的内容后,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也能更好地理解,在知识的迁移上也会更加迅速和准确。知识本身也具有内在的联系性,也为学生迁移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2.教师的指导。

迁移不仅会受到学习材料的影响,还与教师的引导息息相关。学生进行知识迁移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比如,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进行迁移?哪些知识可以迁移?怎样高效地迁移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掌握的。但是目前部分学生的迁移能力不足,往往导致知识迁移效果不理想,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就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知识遷移任务,提高迁移能力。比如,以“辛亥革命”为例,辛亥革命的发生必然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紧密相关,教师为学生呈现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能够促使学生将辛亥革命的意义与背景联系起来,深层次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3.反复练习。

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还与多次反复的练习有直接关系,任何一项能力的形成和培养都离不开多次反复的练习。比如,学生需要具备动手能力,就要有更多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反复训练自己如何操作、如何动手等。对于迁移能力的培养来说也是如此,教师仅仅为学生讲授知识迁移的技巧和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不同类型的变式题和习题,在练习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同样地,如果学生没有获得反复练习的机会,迁移能力也不会产生。

(二)主观因素

1.学生智力水平。

迁移能力的形成也会受到学生智力水平的影响,智力水平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基因不同,智力水平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超常完成工作量,有的学生则无法顺利完成任务,这都是因为智力水平差异导致的。迁移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学生智力水平的影响,如果学生的基因好,后期又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迁移能力将会在各个学科中展现出来,反之,迁移能力的培养就会受到阻碍。

2.学生心理定势。

在知识学习中学生很容易受心理定势的影响,心理定势是一种学习心向,简而言之,就是学生习惯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在今后的学习中也会按照这种学习方式或者问题理解形式展开学习。比如,在高中历史知识学习中,战争是其中的一块主要内容,历史的更迭和发展都是建立在战争之上的。教师如果为学生传授了一种分析历史战争的方式,就可以从战争发生的背景、原因、过程以及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在今后的知识迁移中,学生在分析其他战争时也会按照这种模式进行,这种表现就是心理定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学生的迁移能力会受到心理定势的影响。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

迁移能力是评价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迁移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将知识充分地延展开,从知识点学习扩展到知识面学习。在培养学生迁移能力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丰富学生的迁移空间。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课为例,本节课向学生详细描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过程,这也是被载入历史史册的一件大事,需要学生去认识、理解和体会。在学习本节课时,教师为促进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可以尝试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首先,教师利用网络搜集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相关资料,其中包含当时的小故事等等,将其融入到教学设计内容中。下面是教师搜集的故事之一:众所周知,在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但是这个画像到底是谁画的,很多人并不是特别了解,画像背后又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呢?这些问题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此,教师将天安门城楼的画像背景作为出发点,通过视频的形式,呈现了关于画像的小故事。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绘制工作非常重要。当时,邀请周令钊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经过再三考虑,他选择了一张毛主席头戴八角帽、身穿粗呢子制服、脸部稍仰起来、面带微笑、极具亲和力的照片。经过二十多天的奋战,画像绘制工作到了收尾阶段,此时,聂荣臻前来检查,并对画面进行了指导,将衣领敞口式样进行了修改,在1949年9月30日悬挂到了天安门城楼正中央。当晚检查时,画像下的黑体字需要删除,由于时间紧迫,周令钊急中生智,他没有将画像取下来,而是在画像的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创作,对画像进行了调整。教师在课堂以画面和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示了这个小故事,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在绘制画像的故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国家对开国大典的重视程度,也能够深刻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我国的重要意义。同时,教师还为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虽然时间距离学生已经十分久远,但是学生依然能够在其中感受到当时场景的热烈,这对促进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也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联系生活实际,促进迁移应用

高中历史教材虽然有很多记录过去的历史内容,但是也有很多与现代生活接轨的内容,为此,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相互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应用。

以《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一课为例,在过去我国受到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交通运输行业并不发达,人们出行也主要以步行为主,所以各个地区的信息共享程度很低。但是当前中国依托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交通运输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缩短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沟通距离,也加强了信息沟通。本节课内容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立足当下,为学生展示中国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发展变革。曾经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那时候如果拥有一辆自行车,是一件十分令人羡慕的事情,当时的自行车堪比现在的汽车,结婚时拥有“三转一响”就是非常高的结婚配置。小时候坐在爸妈自行车的横杠上穿梭于林间小路,成为一代人的童年记忆。随着社会的变迁,公共交通工具逐渐得到普及,那时候城市的车辆少,人也十分稀少,因此,公交车安排的班次也不多,大家对于公交车的到来往往是翘首以盼、望穿秋水。再后来,绿皮火车走进大众的生活,人们不再局限在一个地域内进行生产活动,开始去往更多的城市发展。到今天,国产化时速300千米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的成功上线,以及航空运输的发展加强了地区之间的联系,人们出远门不再是梦想。通过教师为学生进行讲解,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交通运输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学生也会将中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与科技相联系,认识到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带动。

(三)为学生创造大胆想象的机会

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与想象能力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能够将不同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就能具备非常好的迁移能力。为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大胆想象的机会,促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实现迁移能力的提升。

以《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为例,本节课向学生展示了促进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一些载体。比如,学校教育、留学以及书刊出版等,让学生了解了传承文化的重要性以及相关途径。本章节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学校教育制度,图书馆以及博物馆的发展历史、特征,树立文化传承的意识,培育文化传承的精神。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必要通过多种载体和途径将其发扬下去,在过去,我国主要借助传统的传播载体和形式传播中国文化,如借助学校教育、书刊出版等,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文化传播的途径和媒介也更加多样化,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大胆想象的机会,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传承中华文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发扬。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借助动漫的形式了解中国文化。比如,共青团中央与B站联合发起了“中国华服日”的活动,华服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承载物,也是一种新的“国潮”,它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我国的古典文化也以新的形式重新焕发生机。学生通过大胆想象,并借助动漫元素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学生也可以加强对文创产品的研究,文创产品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兴载体,如慈禧同款锅底、圣旨菜单、故宫印章是文创产品的代表,学生也可以借助对文创产品的分析,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大胆想象,自己设计富有特色的文创产品,让中国传统文化在祖国大地上生根发芽。

(四)为学生传授迁移的方法

迁移能力的形成不是盲目的,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为此,教师要为学生传授遷移的方法,促使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概念。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是建立在对原有知识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如果学生对原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后续的知识迁移中也会出现方向错误或者迁移不深入等问题。为此,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历史概念和基本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迁移,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其次,尝试运用对比方式,避免学生产生知识干扰。在历史学习中会遇到很多时间、背景、影响、意义等内容,这些内容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很容易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混淆,为此,教师要采用比较的方式,将相似的内容按照时间、过程以及影响等进行梳理和对比,促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新的认知,并且将不同的内容区分开,便于学生进行正确的知识迁移。最后,教师也要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掌握训练学生迁移的方法,促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高效指导下掌握迁移方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迁移能力是学生在各科学习中必备的能力,如果学生不具备迁移能力,往往会降低学习效果。但是目前影响学生迁移能力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和协调好各个因素,学生的迁移能力也很难得到提升。为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传授迁移的方式方法,同时注重与生活相联系,为学生创造大胆想象的机会,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训练,迁移能力也会有所提升。高中历史学科是学生了解历史的渠道,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渠道,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促进学生迁移能力的提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生会乘着想象的翅膀,在高中历史知识的天空中幸福翱翔。

猜你喜欢
画像高中历史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威猛的画像
“00后”画像
画像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