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芳瑞 刘松江 刘凌宇 曾祥新
关键词:信息化;中医医术;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1引言
我国2017年12月施行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5号)提到了建立中医(专长)医师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中医(专长)医师注册信息查询服务[1]。因此,设计实现并构建省级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报名系统以满足确有专长考核管理工作需要,已成为各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随着全国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报名工作的逐渐开展,各省、市、区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需采集并审核本行政区域的报名材料、开展考核工作,考核结束后需要将本省的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报名信息、资格信息上报国家系统[2]。为保障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资格考核工作的平稳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及审核质量,加大监管力度,实现和国家端考核系统的快速精准对接,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降低手工录入的出错率,节约对接成本及对接时效,本文旨在建设一套完善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报名系统,为考生提供易操作、门槛低、提供健全化服务的平台,为管理者提供便捷性优、审核效率高、具有精准化辅助的平台[3]。
2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应用系统构建
2.1架构设计
应用信息系统的集成整合度、目录多级分类、应用场景设计和信息安全控制都与系统架构息息相关。在系统部署方面,对于以省为单位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报名系统应采用省端统一集中部署方式,为方便考生报名,系统设计采用B/S架构,以实现考生通过互联网方式报名,兼顾安全性要求,系统设计整体支持内、外网分布式部署[4]。在接口设计方面,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和省级工作需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报名系统设计遵循国家端平台接口标准,与国家端考核平台进行联通对接以实现考核结果数据精准上报。在数据库设计方面,应设计采用双数据库部署方式,核心数据库部署在内网,数据经过网闸进行推送,内网存储全过程数据,外网存储查询和过程数据[5]。在系统安全方面,因系统涉及考生个人隐私资料且考核结果数据,基于系统安全考虑,系统支持手机短信认证及相关辅助安全认证设备的接人,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设计通过VPN网络进行审核等业务的开展,以进一步把控审核数据的安全性。系统架构详见图1。
2.2性能设计
应用信息系统是否能够平稳持续运行与其系统性能设计直接相关[6]。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报名系统性能应具备稳定性和高效性,不仅满足支持全省考核报名的中医医师联网运行,同时在应用系统软件维护更新升级期间还应做到业务不间断,以防止影响考生报名工作的开展[7]。另外,系统应设计具备日志预警机制和容灾容错能力,能够及时捕捉系统在运行时的错误信息,并给出相应的提示,将风险将至最低。对于一套成熟商用系统,其应提前通过性能压力测试,通过自动化程序工具执行脚本语言来模拟各种场景下的海量用户执行操作任务,以测试系统的负载能力,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及时调整系统的均衡性。
2.3流程设计
工作流程设计是协同系统正常运转时打通串联应用模块功能的关键,以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发布的考核细则为准绳,制定设计出完备的工作流程帮助技术开发人员准确有效地解读业务流程[8]。首先,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通过互联网登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报名系统填报资料。其次,由区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对申请者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区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将符合考核条件的人员、指导老师和推荐医师信息在长期临床实践所在地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将初审合格者提交的材料报市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复审。再次,市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对申请者提交的材料进行复审,复审合格后上报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进行终审。最后,省级中医药管理局对市级报送材料进行审核确认,对符合考核条件的人员、指导老师和推荐医师信息予以公示,对于公示期间内举报查实的考生将计人系统设置的“黑名单”。对于审核通过且考核通过的考生予以发证。至此全流程结束,系统流程设计详见图2。
3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应用功能研究设计
3.1建立健全模板,提升报考准确度
对于考核报名系统而言,核心功能无疑是信息注册与报名资料填报,特别是面向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其涉及材料之多、范围之广都决定了系统需要建立健全填报模板以满足实际需要。为最大限度减少考生在填报过程中对所需提交材料的疑问,减少管理部门的答疑时间,规范材料上报的内容,系统需要提供中医(专长)医师所需准备材料的模板,模板应遵循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的考核细则进行设计,模板包括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申请表、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考核申请表、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申请表、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资料、患者推荐证明材料、多年实践人员从事中医医术实踐活动满5年证明材料、推荐医师推荐材料、经县级以上公证机关公证的跟师学习合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师承学习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承诺书等。除上述电子模板外,按照考核要求,考生还应提供照片、影像等跟师学习证明材料,这就决定了系统文件格式的多样性,所以系统支持兼容多种文件格式上传的同时,也应有所限制,以保证后期审核的统一规范,支持文本Word,Excel,pdf,jpg图片、影音文件等格式。应采用国家统一的《中医疾病名称和分类代码》和《中医医疗技术目录》中规定的疾病名称与技术名称供报考人员选填使用[9]。支持上传、查看带教过程资料等。
3.2开发智能审核功能,提升审核时效
材料的线上审核是整个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报名工作流程中难度最大的环节。为保证信息的准确填报且减少审核管理员的工作量,系统的首步校验设计尤为重要[10]。系统需对性别、民族、文化程度、政治面貌、职业、工作单位、家庭地址、通信地址、户籍地、学习经历等信息进行结构化设计,对手机号码、证件号码、证书编号等信息进行基本规则校验,不符合规则的信息无法录入成功,以此对填报的虚假信息进行初步筛查,以节约审核时间。对文件格式、文件大小进行校验,不合规及超大文件禁止录入系统。将常识错误、填报失误、操作延误等一系列低难度高概率填报事件阻挡在管理员审核前端,保障管理员所收到系统过滤后信息的精准纯粹性。
3.3开发智能鉴定功能,识别差异数据
对于部分申请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的考生,在上报材料时可能大量采用模板化资料,导致申报内容千篇一律,审核人员无法准确高效地辨识关键信息,降低了工作效率及限制了优秀人才的选拔。因此,系统需要提供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申请材料查重对比功能,可通过自动筛查功能,将考生提交的考核申请材料与系统中其他考生提交的考核申请材料进行智能对比,自动识别模板化申报资料,发现有高度相似的材料后,及时有效地提示省级审核人员,辅助省级审核人员对申报材料予以关注,极大地提高了资料筛查审核的效率及质量[11]。
3.4开发数据统计功能,实时数据监测
高效精准可视化的统计报表能够快速直观地展示各地区考核报名情况,供考核主管部门随时掌握數据的动态变化。系统应设计应支持不同维度的数据统计分析,包括对地市、区县、考核类型、指导老师数据、审核通过数据、审核未通过数据、通过率、回退数据、回退率等字段的各种提数口径统计分析,以辅助管理者进一步从不同角度对考核报名情况进行切人分析,通过对每个区域的数据指标监测,不仅能够监督各区域的报名情况和审核执行情况,也能够对异常数据波动进行实时防范,以降低因违规操作引起的风险。对于连续开展多年的地区亦可形成同比环比统计报表,以数据分析手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优化应用、便民利民和完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流程的最终目的。
4信息化应用发展提升路径研究
对基于黑龙江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报名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仍待改善的设计和仍待解决的问题,进而提出对应策略与工作建议,旨在为全国各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制订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报名工作方案和考核流程提供参考。
4.1建立健全考核体系
建立健全工作小组和打通梳理完整考核流程能够保障整体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报名工作的顺利开展。应以顶层主导、中层引导和基层辅导的方式开展考核报名工作,顶层由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统一协调管理,下设专门管理办公室负责确有专长考核报名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技术支持:中层由各地市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引导并监督其所辖区域内区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考核报名工作的开展:基层由区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辅导其所辖区域内报名考生按考核要求进行系统填报。建议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确有专长考核报名工作并配备系统唯一审核管理员,以保障审核工作的严谨性和清晰性。各层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应按照统一规划、全程指导、相互配合、协作完成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报名工作。工作组应配备业务专员负责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细则的统一口径解释工作,配备技术专员负责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报名系统的技术支持和应用管理工作[12]。另外,中医医术涵盖范围较广,中医药技术方法和治疗的病症或科目种类较多,建议采取部分考核范围的方式按阶段分期试点开展,通过先期阶段的试点运行发现确有专长考核系统存在的设计缺陷并加以修复优化,从而提升考核报名工作的可控性和平稳性。
4.2采用便捷支撑手段
以信息化手段支撑中医药事业是国家的指导方针,而中医药与信息化相结合势必存在一定难度,就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报名系统而言,其面向的主要使用者多为年长且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的医师,除降低系统的使用门槛外,还应配备专业客服人员即时响应,为使用者提供咨询服务[13]。建议系统技术支持方为考生、省级、地市级、区县级业务管理人员的系统使用提供远程技术指导。以设立工作群、远程协助、技术服务热线等多种线上互动交流方式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并建议根据考生所咨询问题进行专人分析总结,如可分为可以修改(给出相应时限)、不能修改(给出原因)、新需求(注明需要单独约时间仔细沟通)3个类别,定期进行归纳收集整理,形成具有建设性的总结意见,并作为下一阶段考核报名系统的设计调整点。通过配备客服即时响应服务,一方面可以帮助考生顺利报名,另一方面也间接减少了社会培训机构或不法分子的不当盈利,进而营造良好和谐的考试氛围。
4.3完善优化运维机制
根据考核报名过程中的实际开展情况,会遇到因业务结构或系统设计等因素产生的流程变化,需要灵活便捷地调整应用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分布结构。对于系统设计之初未提及、未明确或临时性增补的功能,均应调整系统功能已支持现有业务的管理,从而保障考核报名期间系统不间断地正常运行。因此,应要求软件供应商的开发团队支持个性定制开发,及时完善系统[14]。应建立系统新增功能开发需求表和系统故障记录表,保障每次系统的程序改动都有据可依,且应严格按照系统应用规章制度操作,建立程序备份机制,避免因频繁修改程序引起的系统BUG影响考核报名工作,从而全方位提供系统平滑升级和扩充服务。
4.4深化应用信息技术
信息系统应不断迭代更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作实际需求和提升产品品质服务。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是一项面向全国范围内的常态化工作,以信息化手段支撑工作全流程不应局限于考核报名起始阶段,应构建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大数据“一张图”,从而实现全方位考核支撑与全视角考核监督。依托现有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信息系统,构建中医医术人才数据库,以“中医人才、适宜技术、医学属地”作为核心3要素,深耕中医医术大数据渊源,强化系统黑白名单功能,提高考生的信息化素养,提升属地中医药主管部门担当职能,促进顶层主管部门的政策分析。另外,应引导各地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系统对接,形成省、市、县3级协作联动、互联互通的工作架构并开展考核服务。深化拓展考核信息系统应用水平,探寻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信息化手段开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的推广宣传,不断扩大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信息系统的应用场景,以吸引挖掘社会民间更多拥有中医学术背景的人才。
5结束语
通过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报名系统的应用支撑,开启了中医医师考核标准化模式,简化了中医医师考核报名申报流程,规范了中医医师考核的管理水平,提升了中医医师考核开展效率,减轻了各层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的工作压力,降低了审核部门的人力成本,增加了考核过程中的信息透明度[14]。基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信息系统的构建设计与应用研究,旨在以查缺补漏和添砖加瓦的方式为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工作方向做出正确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