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晓 包金亮
(1金华市金东区农业农村局,浙江金华 321000;2磐安县山之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浙江金华 322300)
目前,因人工费用、材料成本的上涨,传统的手工作坊或室外大棚栽培香菇模式已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工厂化栽培香菇是产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措施之一[1],成为香菇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金针菇、杏鲍菇、海鲜菇等食用菌已实现工厂化栽培,但香菇工厂化栽培存在诸多技术难点[2]。虽然当今栽培香菇相关的机械设备越来越成熟,生产可实现部分的机械化[3],但全过程的香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还处于摸索阶段,栽培设施、模式、技术要点、适栽菌株都处在小规模试验阶段。因此,为探索工厂化栽培香菇的可行性,笔者进行工厂化栽培条件下适栽香菇菌株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供试香菇菌株:①武香1号,引自浙江省武义县真菌研究所,自行扩繁;②L238,引自浙江省景宁县景元食用菌研究所,自行扩繁;③L212,引自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自行扩繁;④申香215,引自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自行扩繁;⑤浙香6号,引自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食用菌中心,自行扩繁;⑥L808,引自浙江省丽水市林科院,自行扩繁。
栽培料配方:杂木屑79%,麸皮20%,石膏1%,料含水量60%~65%。
栽培设施:栽培房为聚氨酯夹芯板结构,宽6 m,长7 m,高度3.3 m,库容138.6 m³,配置水冷式制冷机组1 套,室内配置风机和组合式钢结构栽培架,栽培架规格为高2 m,宽0.5 m,层距0.4 m。
按常规配方混合原材料,加水搅拌均匀,料含水量为58%。培养料装入15 cm×53 cm 的聚乙烯袋内,每袋装料折干重0.8 kg。料袋常压灭菌100 ℃保持14 h。打穴接种,每袋接种四穴,接种后料袋移入温度22~25 ℃、空气相对湿度68%~70%的培养室发菌。发菌期保持培养室空气新鲜,暗光;菌丝长满袋后刺孔,促进菌丝体发育和转色,待菌丝生理成熟后移至出菇房,按常规脱袋进行出菇管理。
各菌株每重复50 袋,3 次重复,共900 袋。各菌株随机选20 袋,观察并记录其菌丝长势,测定菌丝长速,观察并记录出菇情况,统计产量,测定香菇子实体经济性状。
由表1 可知,供试6 个香菇菌株菌丝均洁白健壮。L212、L808 菌丝长速最快,与申香215、浙香6号均无显著差异,与武香1 号、L238 差异极显著。L808 菌丝满袋用时最短,仅45 d,与L212 无显著差异;申香215、浙香6 号菌丝满袋用时次之,与L808、L212差异显著;武香1号菌丝满袋用时最长,且与其他香菇菌株差异显著。
表1 供试香菇菌株菌丝生长情况比较
由表2 可知,供试香菇现蕾用时快慢顺序为武香1 号、L238、L212、申香215、浙香6 号、L808;供试香菇菌株中L808 等外菇比例最低;菇盖厚度除武香1 号较薄外,其他都较接近;武香1 号、L808 菇柄较粗、长;L212 优质菇比最高,达38.3%,且与其他菌株差异显著;浙香6 号、L238、L808、申香215 优质菇比接近,无显著性差异;武香1 号优质菇比最低,且与其他香菇菌株差异显著。
表2 供试香菇菌株子实体经济性状
由表3 可知,武香1 号第1 潮菇的产量最高,其他供试香菇菌株间比较接近。总产量武香1 号最高,与L238、L212 无显著差异,与申香215、L808、浙香6 号差异显著;L238、L212、申香215、浙香6 号总产量高于L808,但均无显著差异。
表3 供试香菇菌株工厂化栽培的产量
由表4 可知,供试香菇菌株L238、L212、申香215、浙香6 号毛利润均高于L808,其中L238 毛利润最高。武香1号虽产量最高,但因香菇品质稍差,售价低,所以毛利润最低。
表4 供试香菇菌株的栽培效益
由表5 可知,武香1 号菌株总污染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供试香菇菌株;L238、L212、申香215 菌株总污染率显著低于L808 菌株;浙香6 号菌株总污染率与L808菌株无显著差异。
表5 供试香菇菌株菌袋的污染情况
考虑工厂化栽培的能耗、设施利用率、投产比等因素,工厂化香菇栽培适宜采收3潮菇[4]。试验结果表明,工厂化供试香菇菌株采收3 潮菇总产量可以达常规模式栽培的80%左右。试验结果表明,武香1号产量最高,菇柄细长、菇肉薄、易开伞,市场售价低,抗病性也较差,不适宜作为工厂化栽培的香菇菌株;L808 表现为菇形圆正、菇肉紧实,菇柄较粗,但产量略低,也不太适宜作为工厂化栽培的香菇菌株。L238、L212、申香215、浙香6 号菌株菇形圆正、菇肉紧实、不易开伞,3 潮菇的袋均产量达0.59~0.63 kg,其中前2 潮菇的产量占近70%,可以作为工厂化栽培香菇的候选菌株,需进一步扩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