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龙驹(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四川 成都 610207)
“行”有多种词义,多表达“做、前行”等意思。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中认为行是人之步趋也①,“步,行也;趋,走也”②,即人们在路上走或小跑③。“旅”字本义为军队,后引申为军队编制单位,如“军之五百人为旅”①。由于军队需要时常出征,故又引申为路途、旅游、旅行、旅人等义项④。“行旅”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基本解释为远行的人、往来的旅客⑤。从“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⑥“遗我行旅诗,轩轩有风神”⑦等古诗古文中也可看出,在古代,行旅也有“旅客、出行”之意。虽然我们经常提到行旅画,但是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其实并没有明确地把行旅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行旅画是后人因一些古代山水画家喜绘行旅题材山水画作,从题材方面对其作品进行分类而得名。
行旅题材画作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很是常见,自隋朝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到敦煌壁画第61窟的《五台山图》,再到后来唐代大李将军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行旅题材山水画的创作一直在延续,画家们喜爱在山川、河流、小道之间加上行人,或是在山底加上旅人。一来给画面添加了一分生机,二来可以人物之渺小衬托山川之雄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再者还能抒发画家对于人生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现存最早的行旅题材山水画卷应该就是展子虔的《游春图》了,图中表现了水天一色的奇景。上有青山叠翠,云烟缈缈,下有士人策马山径,或在湖边游玩,还有美丽的仕女乘上轻舟,于水上泛游。春风和煦,水面微波粼粼,岸上树木郁郁葱葱,绿草如茵⑧。古人寄情于山水,想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天人合一的精神感悟,这就是山水画中行旅题材的源起。
在宋代之前,画家们几乎不会以“行旅”一词来对山水画进行明确命名。到了北宋后期,“行旅图”才普遍被画家们用以命名。这是因为在宋代理学得到发扬,使得宋代画家文人崇尚理学。而行旅画能很好地反映“天人合一”“物我俱生”的哲学理念,对宋人来说山水不只是他们居住游玩的场所,也是他们“师法自然”最好的老师,故而宋代画家喜爱创作行旅题材山水画。甚至直接以“行旅图”给作品命名。行旅画在宋代山水画中成为一个重要的母题。宋代山水画中以行旅为题材的作品非常之多,如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作者在以积墨法所绘的厚重高耸的大山之下绘出一队商旅沿溪而行,以人物的动与寂寥山川的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给画面增加了一分生机,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旅人途中劳苦艰辛之感。再如南宋马远的《晓雪山行图》,画中大雪封山,一个被冻得蜷缩起身子走路的山民与两只背着木柴的毛驴在被厚厚的白雪覆盖、已经看不清山石的山间前行。以白雪皑皑的大山之苍凉与形单影只的毛驴与山民进行对比,烘托了天寒刺骨的情境。
与此同时,山水画自产生直到唐宋,画家们的笔下功夫越来越扎实,对自然的再现也越来越逼真,到了宋代尤为突出。宋代画家所绘山水画的精妙直到现在也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宋代行旅画绝不是单纯地写实,而是把外在的写实与内在的精神描绘与主观营造相结合。宋代画家们会在行旅题材山水画中捕捉自然的客观形象的同时探索其内在精神,所绘作品往往能通过外在的自然形象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
1.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绢本设色 206.3 cm×103.3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北宋 郭熙 《早春图》 绢本设色 158.3 cm×108.1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3.北宋 郭熙 《秋山行旅图》 绢本水墨 119.6 cm×61.3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朝廷很重视绘画,专门成立了宫廷书画院,成就了一大批流芳百世的宫廷画家,郭熙便是当时宫廷山水画家中的杰出人物。郭熙,字淳夫,是北宋著名画家、绘画理论家,河阳温县(今属河南)人。早年他信奉道教,四处游历,以画闻名。他的山水画在对前人画作归纳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创新和理解,画风清丽明洁,形成了焕然一新的艺术面貌。同是行旅山水画,郭熙却有自己独到的特点。
将郭熙《早春图》与范宽《溪山行旅图》对比,两人同样师承李成,但在画面表现上却有很大不同。从构图上来说,在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画面前、中景所占面积较小,而远景的大山则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二,给人强烈的压迫感,让人感叹高山的肃穆庄严。在郭熙的《早春图》中,前、中、远景连绵一体又层次分明,极富形式美感,山间云雾缭绕,山川深邃空远,意境尤为空灵。
从画面风格上说,《溪山行旅图》势壮雄强,笔力浑厚,画面整体比较静穆硬朗。郭熙则是在继承李成山水画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画得更为微妙细腻,画中微妙的变化蕴含着自己强烈的情感。
从笔墨上来说,范宽的雨点皴把山石坚硬的质感和山形的凹凸感画得淋漓尽致,表现了北方山石铁骨钢筋般坚不可摧的精神风骨。郭熙用的是富有特色的卷云皴,毛笔中含水量更多,以淡墨反复渲染,使得山石滋润饱满,有血有肉。这可能与郭熙的画论有关,《林泉高致》中写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郭熙的画作给人一种过度柔和、朦胧缥缈的感觉,他所用的墨色滋润,给人一种空气流动的感觉。而不会给人以压迫感,更能让人流连于美丽的山水之间,从而想要于画中“行、望、游、居”。
郭熙不只是一名杰出的绘画大师,同时还是著名的绘画理论家。他的绘画思想被其子郭思编撰为《林泉高致》一书。《林泉高致》是一部表达了郭熙对山水画创作的独特见解和美学思想的著作。其提出的山水画创作方法和审美观点一直贯穿于后世山水画家的创作。《林泉高致》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山水画体系开始进入成熟阶段。
如果我们想要学习郭熙的美学理念,就不能只是拜读《林泉高致》,还要结合郭熙的作品来分析其画论。因为《林泉高致》中的审美意境于郭熙的山水画中皆有体现。南朝宋画家宗炳曾在自己所著的画论《画山水序》中提到“卧游”的思想。而郭熙则在其著作《林泉高致》中把这一理念进行了阐发,形成了“行、望、游、居”的美学理念。即“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⑨这些美学理念在郭熙的行旅山水画中皆有体现,郭熙的山水画气韵生动,清新雅致,咫尺千里,山水云烟缥缈引人入胜,不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山水那般给人以一种敬畏感和震撼感。郭熙画中的山不是如自然之神灵一般高大、直冲天际的大山,而是柔美的连绵群山。水也不是从天上喷涌下来的“飞流直下三千尺”⑩般的飞瀑,而是曲径通幽的窈窕溪水。山中屋舍俨然,炊烟袅袅。他想要画的不是使人敬畏、不敢接近的山水,而是“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是要把人引入其中的山水,也是诗人、士大夫内心的桃花源。“神韵”和“自然”在郭熙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林泉高致》中写道:“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郭熙认为山水画中应该体现象外之意,即山水画中应该表现一些人文情怀。山水画也要有人情味,使得“自然”与“人情”合一。正如郭熙《早春图》《秋山行旅图》那般,画面中山水和栈道房屋浑然一体,在山中又能找到道路通向山的更深处和更高处。栈道、河畔上都有生动自然的人物,或是挑担,或是谈笑,怡然自得地融入自然。让人感到他想要表达的不是荒无人烟的寂寥之境,也不是山高入云的神仙居所,而是宁静、恬适的山林乡间。郭熙的山水画正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追求清闲、超脱的心境,很好地体现了象外之意。
郭熙对于山水画的行旅美学意境营造颇为讲究,首先是如何取材。郭熙取材讲究“盖身即山川而取之”“饱游饫看”“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十数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山正面如此,侧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⑨。想要画出自然生动的山水,就要走进山川去游历观赏,饱览群山,想象自身与山川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郭熙的山水画才能表现自然界中极为微妙的四季晦明的变化,让人流连于其中,想于画中游览行旅。
郭熙还强调“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画中要体现诗意。所以郭熙经常品鉴晋、唐及北宋的诗词,品读清篇佳句。体悟诗中的画意,然后在无声的画中表达诗境。通过现实的物象传达内心的情感,传达自己行旅于山中得到的体悟。郭熙还强调在山水画中要有“意外妙”,让人在看到画的那一刻仿佛身临其境,使人对画中的山水欣然神往,从而营造出行旅美学的意境。
在作画时,郭熙强调要带着一颗摆脱世俗功利的“林泉之心”去创作。“林泉之心”是一种心态、一种闲庭信步般恬淡的心境,“林泉之心”更是一种状态,一种“不即不离”的状态,提醒我们如何把握画面与现实的距离。只有带着一颗“林泉之心”去作画,我们才能体悟画中的行旅之境,画出能让人想行旅于其中的山水画。
郭熙和范宽等宋代山水画家的行旅画让我们深刻体会了何为行旅的美学意境。其山水画中的行旅之境能把人的精神引入山水之间,让人暂时脱离世俗的束缚,纵情于山河万里,从而达到《林泉高致》中“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审美境界,发挥了山水画在俗世中也能让人得到“归隐”的功用,使人们可以随时在大自然中修身养性。当下,由于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也进入了碎片化的快速阅读时代,人们没有时间再去细细品读一张山水画,我们的画也难以再现古人的那份恬静。但是我们不必强求古人的意境,只要保持“林泉之心”,全心投入创作即可。笔墨当随时代,处于现代的我们也可以描绘一些当代的行旅题材,表达当下人们亲近自然的场景,使得创作更为大众化、平民化,不似古代那般画一些只有文人士大夫才能欣赏的山水作品。
注释
①(清)陈昌治:《说文解字》。
②(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③“行”字的字源字形,《汉典》。
④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多功能字典》,商务印书馆。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 年。
⑥(战国)孟子:《孟子·惠梁王上》。
⑦(唐)韩愈:《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
⑧许俊霞:《现代青年常用知识手册》,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 年第161 页。
⑨(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
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