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医行为的研究

2023-03-22 07:28徐路红王娜娜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4期
关键词:延迟时间救护车徐州

徐路红,王娜娜

(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6 ;2.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6)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人数不断攀升。据统计,2016 年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约2.9 亿[1]。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救治具有时间依赖性[2],尽早开通梗死血管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3]。但在我国,有高达64.9%的AMI 患者在发病2 h 以后才到达医院,丧失了挽救心肌的“黄金”时间。本文对AMI 患者的就医行为进行研究,以期为缩短AMI 患者的院前延迟时间、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提供理论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调查2019 年入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的AMI 患者200 例。本研究已通过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XYFY2019-KL017)。入选标准:(1)AMI 的诊断符合《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4]和《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5]中对AMI 的定义;(2)年龄≥18 周岁;(3)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本次调查。排除标准:(1)存在意识障碍;(2)合并严重精神疾病;(3)合并严重的急、慢性感染;(4)合并恶性肿瘤、脑卒中或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1.2 研究工具

AMI 患者就医行为调查问卷是由Johansson 等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整合而成[6],2010 年汪雪玲等[7]将其翻译成中文版引入国内。汉化后的问卷由39 个题目组成,包括3 个部分:(1)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15 个条目;(2)就医决策情况:症状表现,患者对症状的反应、归因、评价等16 个条目;(3)入院情况:交通工具,是否使用紧急医疗服务(EMS)等8 个条目。结果显示,该问卷的内容效度为0.92,Cronbach’a 系数为0.72,内部一致性较好,可用于国内研究AMI 患者的就医行为[8]。

1.3 资料收集

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患者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按要求据实规范作答。如患者不便填写,则由研究者向其阅读问卷后根据患者真实情况代为填写。

1.4 操作性定义

就医行为:本研究基于Mechanic[9]和王振东[10]对患者就医行为的定义,将从AMI 患者症状感知、认知及应对、就医延迟等方面探讨AMI 患者的就医行为。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显著性检验均为双侧检验,检验水准均为α=0.05,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等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延迟时间等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中位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 AMI 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

本研究共纳入200 例AMI 患者,年龄为34 ~85岁,平均年龄(62.32±11.52)岁。患者体质指数(BMI)均值为(25.16±4.29),其中91 例(45.5%)患者BMI ≥25。200 例患者中,94 例(47.0%)患者有病会及时就医,106 例(53.0%)患者会在不舒服时自服药物或等待疾病自行好转。详见表1。

2.2 AMI 患者的就医行为

2.2.1 AMI 患者院前延迟时间分布 AMI 患者的院前延迟中位时间为335 min,其中患者延迟中位时间为150 min,转运中位时间为120 min。详见表2。

表1 AMI 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例(%)]

表2 AMI 患者院前延迟时间分布(%)

2.2.2 AMI 患者对症状的认知及反应 200 例患者中,67.5% 的患者在家中发病,58.5% 的患者发病时与家人在一起。在患者将症状告知家人后,54.0% 的患者被家人送到医院。详见表3。

表3 AMI 患者对症状的认知及反应[例(%)]

2.2.3 AMI 患者的救护车使用情况 200 例患者中,7.0% 的患者直接拨打“120”由救护车送入本院,63.5% 的患者选择其他交通方式入院,53.5% 的患者没有拨打“120”。患者不拨打“120”的原因详见表4。

表4 AMI 患者的救护车使用情况[例(%)]

3 讨论

3.1 AMI 患者院前延迟形势严峻

2016 年我国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比例为38.91%[11],与西方国家相比仍然较低。拟提高STEMI 患者的心肌缺血再灌注率,首要切入点就是改善因就医延迟而错过最佳时间窗的问题[11]。本研究结果显示,AMI 患者的院前延迟中位时间为335 min,远远长于AMI 救治的“黄金”2 h。因此,提升大众对AMI 的认识,缩短患者院前延迟时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200 例AMI 患者的转运时间中位数为120 min,其中仅7.0% 的患者直接拨打“120”由救护车送入本院,53.5% 的患者没有拨打“120”,46.5% 的患者拨打了“120”但因各种原因没有乘坐救护车而选择其他交通方式入院。关于患者未拨打“120”的原因,主要为“其他入院方式更方便”(30.0%),“觉得没必要”(19.0%)等。因此,应使大众认识到救护车不仅仅是转运工具,更是早期诊断和抢救生命的重要场所。此外,如果由于患者自身原因确实不愿选择通过救护车入院,也应选择私家车或打车等方式尽快入院,避免在转运途中耽误更多时间。

3.2 AMI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消极应对反应较多

本研究结果显示,200 例AMI 患者中仅有46.5%的患者认识到症状的严重性,53.5% 的患者不知道或认为不严重。在疾病的归因上,27.5% 的患者表示不知道,37.0% 的患者归因于消化、呼吸系统等疾病,仅44.0% 的患者怀疑自己是心脏问题。由此可见,AMI 患者对疾病的严重程度认识不足,对症状的归因偏差较大。这与我国其他研究[12-14]相一致。可见,公众对于AMI 的认知水平亟待提高。AMI 患者发病时导致延迟就医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68.5% 的患者由于对症状的感知或凭借以往经验而延迟就医,如“没想到那么严重”(47.5%);22.0% 的患者由于客观原因延迟就医,如“经济上不允许住院”(10.5%)。由此可见,患者本人的认知水平对就医行为的影响较大。如果患者在发病时就能够根据症状识别疾病,正确归因,从而尽快采取就医行为,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患者延迟,改善患者的预后。本研究中67.5% 的患者在家中发病,58.5% 的患者发病时与家人在一起。在患者将症状告知家人后,54.0% 的患者被家人送到医院。可见,家属在患者的就医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除了加强高危人群的风险告知外,也要重视对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可以考虑将家庭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AMI 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中,提高其对AMI 症状或症状群的识别、认知及应对能力,进而改善患者的就医行为。

通过本研究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1)AMI 患者就医延迟、患者延迟和转运延迟中位数分别为335 min、150 min、120 min,提示延迟时间较长,亟待有效措施进行改善。(2)AMI 患者对疾病的严重程度认识不足,且在出现症状时不能正确归因于心脏问题,导致就医延迟。AMI 患者家属在促进患者就医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重视高危人群的家庭健康教育。(3)在对公众的健康教育中要加强AMI 就医行为知识的宣教,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和应对能力,改善就医行为。

综上,AMI 患者就医延迟形势严峻,就医行为亟待提高;在健康宣教中,应帮助公众充分认识AMI 的特点,提高对AMI 的认知水平,改善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就医行为,从而减少就医延迟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仅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一家三甲医院的AMI 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对象的数量有限,结果可能存在偏倚,今后还需要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探讨AMI 患者的就医行为,为改善其就医行为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延迟时间救护车徐州
疫散待春回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二氧化碳对乙烷燃烧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LTE 系统下行链路FDRX 节能机制研究
救护车
基于分层COX模型的跟驰反应延迟时间生存分析
送创可贴的救护车
延迟时间对气辅注射成型气体穿透行为影响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