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晖(长春市净月潭实验林场 吉林 长春 130031)
营造林管理是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林业生产的前端环节,营造林管理技术水平、管理创新意识、管理方法等都会直接影响我国森林资源的生产利用及作用发挥。新时期在国家绿化造林工程的带领下,我国营造林面积显著扩大,造林数量得到充分保障,营造林管理技术水平也有所提升,但在部分地区依然存在管理粗放、营造林管理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营造林项目难以达到预期收益。为此,需要在营造林管理中综合运用造林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坚持适地适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各项管理技术的优势,高度重视管理技术的创新,为营造林管理效能的提升提供技术保障。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疆域辽阔,但人口基数较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面积较低,长期以来,粗放的营造林管理模式导致出现诸多低产林,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自我恢复性脆弱。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愈发深入,新时期林业生产经营改变了传统的营造林管理模式,形成较为完善、科学的营造林管理技术体系,为林业生产保驾护航,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但在实际的营造林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其一,营造林作业设计缺乏科学性,粗放式管理理念依然存在,未能因地制宜地选择差异化的营造林技术,导致营造林管理效率低下;其二,在营造林管理中对整地技术的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充分考虑土壤理化性质、土层结构、土壤有效水含量等对林木正常生长的影响,导致林木长势不佳,从而制约了林业生产的发展;其三,树苗来源不清,部分树苗感染病虫害后栽植会导致病虫害大规模暴发,再加上林木种植技术水平较低,导致树种适应性、抗性较差;其四,抚育管理不到位,存在重营造,轻管理的错误思想,难以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价值[1]。
随着新时期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土地资源不断缩减,营造林管理也面临着土地资源匮乏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对原本地产林进行改造,在扩大森林面积的同时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在低产林改造中,适地营林是关键技术之一,即根据不同迹地的特点采用差异化的营林造林方法。一是火烧迹地的造林技术。在清理火烧迹地后可以采用整地补植与人工造林方法,保留好迹地内的目的树种,补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适应性强、具有一定防火性能的树种,如刺槐、侧柏等。同时,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当地自然森林的物种分布及组成情况、当地成功的造林经验,选择适合经营的树种进行栽植,科学计算初植密度,并确保树种在迹地内分布均匀,以此改善林分结构。二是采伐迹地的造林技术。在采伐迹地内,不同树种伐桩的萌蘖更新能力有所不同,如松柏、柳杉等树种的伐桩萌蘖更新能力较差,可以按照火烧迹地造林标准进行补植或人工造林。若采伐迹地内伐桩较为稀疏,可以结合初植密度计算结果进行补植。三是病虫害迹地的造林技术,在清除感染病虫害的林木后要注重混交树种的选择,通过人工造林修建隔离带,清除林地内的杂草杂物,避免病菌、细菌滋生及害虫繁殖。
在营造林管理中,造林整地技术的应用可以确保适地适树,采用科学、有效且合理的技术方法可以改善土层结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林木成活率及林业产量。造林地种类多样、面积较大且自然条件复杂,这就决定了整地方法的多样性。处于平原、无风蚀、水土流失轻微且坡度在15°以下的造林地适宜选择全面整地技术,即全面翻垦造林地土壤,翻垦深度以25 cm以上为宜,在整地中可以利用机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处于平原地区、水源充足、风蚀危害较轻的沙地以及坡面平整的山地适宜选择带状整地技术,即呈长条状隔带翻垦造林地土壤,在整地的同时改善地形,在平地可以选择高垄整地方法,在坡地可以采用水平沟、反坡梯田等整地方法。
结合造林地地形地貌特点选择适宜的整地方法后,需要把握好造林整地的技术规范。首先,整地深度要综合考虑造林地所在区域气候条件、立地条件等因素,结合林木根系分布情况及经营需求确定整地深度。通常情况下,若造林地处于干旱地区,水肥条件较差,需要适度加大整地深度,以50 cm为宜;若造林地水肥条件较好,背风向阳,则可以适度缩小整地深度,以20~30 cm为宜。其次,破土宽度需要考虑造林整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水土流失、灾害性气候条件,在不破坏地形条件与原有植被的前提下以改善造林地立地条件为目的确定破土宽度,若造林整地影响程度较大,整地宽度不宜过大,反之亦然;再次,整地季节一般要提前1~2个季节,但不宜超过1年,适时提前整地可以为土壤熟化提供充足时间,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2]。
在新时期营造林管理技术中,林木种植技术尤为重要。常用的林木种植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2.3.1 播种造林即直接将林木种子播撒在造林地内。该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在播种造林中需要选择种粒大、发芽率高的树种,如核桃、油茶、山杏等。在播种造林前需要对种子采取消毒、拌种、浸种及催芽等措施,以加速种子发芽,确保出苗整齐,并有效预防病虫害。同时要结合造林地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造林方法,主要包括撒播、条播、穴播及块播。
2.3.2 植苗造林以根系完整且发达的苗木为造林材料,先育苗,待苗木生长达到移栽标准后起苗、修剪,将苗木种植在挖好的坑穴内,覆土。该技术具有适应多种环境条件、苗木抵抗力较强且生长稳定的优势,并且对立地条件的要求较低。
2.3.3 插条造林以1~2年生林木枝条为造林材料,春季与秋季均可进行。先将粗1.5~2 cm的枝条修剪为长30~40 cm的插穗,将插穗插入土壤,插穗地上部分与地表间距为2~3 cm。若造林地较为干旱,可以覆盖细土或塑料薄膜,待插条长出叶片后揭除薄膜。
2.3.4 插根造林该技术以苗木根系为造林材料,根部直径要在1 cm以上,将其修剪为长度为15~20 cm的插穗,在翻垦好的造林地上挖直径20 cm、深30 cm的种植坑,将插穗倾斜45°插入种植坑内并覆土。
造林后的抚育管理主要包括幼林抚育管理与成林抚育管理两种。
2.4.1 幼林抚育管理以提高苗木成活率为基本目标,一般于5~6月清除幼林地内的杂草,幼林生长第一年除草3次,幼林生长第二年除草2次,幼林生长第三年除草1次并封山。与此同时,若幼林成活率在40%~85%范围内需要进行人工补植,最好在春季及秋季进行补植,且补植所选苗木需要与幼林地目的树种一致。
2.4.2 成林抚育管理主要目标在于提升木材质量。成林抚育管理的技术要点为:合理剪枝,结合林木生长情况确定修剪的比例。遵循勤修、轻修的原则,剪除长势弱、枯萎或感染病虫害的枝条,修去树冠内的最长枝与最粗枝。一般情况下,10年生林木树冠与树高之比为2∶3,10~15年生林木树冠与树高之比为1∶2。合理修剪能够改善林木形态,确保林地通风及光照情况良好。抚育间伐,需要遵循“三砍三留”的基本原则,采用上层与下层相结合的抚育间伐方法,对于郁闭较早的林木可以提前间伐,伐除濒死木及被压木。同时,抚育间伐周期为3~5年,如果造林地立地条件较差,可以适度延长间伐周期。第一次间伐强度为林分材积的10%,第二次为20%~30%,第三次为30%,要确保抚育间伐后林分郁闭度处于 0.6~0.7[3]。
新时期营造林管理技术创新并非盲目替换、更新原本的管理技术,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创新原则以实现更高的管理效能。营造林管理技术创新需要遵循三大基本原则。
3.1.1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原则即在营造林管理中结合产业、经济发展需求制定森林资源开发利用计划,结合森林资源消耗量及生产量确定相应的造林技术,确保供给与需求平衡。
3.1.2 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即综合考虑营造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坚持以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为前提条件,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在物质供应及循环中的作用。
3.1.3 经济性与技术性相统一原则即充分考虑管理技术革新成本与预期效益,避免技术创新的随意性与盲目性。
新时期营造林管理技术的创新要以制度为保障,以责任落实为根本。应当将营造林管理理念、创新意识渗透至造林整地、种苗选取、苗木种植、抚育管理等各项环节当中,注重各个环节的有序衔接与信息资源共享,以形成更加完善科学的营造林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要将绩效管理与营造林管理结合为有机整体,根据造林工作任务、造林技术规范等制定绩效目标,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森林覆盖面积增长率、造林指标完成情况、营造林管理技术创新水平等作为反映造林工作人员工作事迹的关键性指标,通过实行绩效管理倒逼造林工作人员创新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及技术方法,提高造林工作人员的质量与效率意识,从而推进营造林管理技术的创新性发展[4]。
人才是新时期营造林管理技术创新的内驱动力与宝贵资源。现阶段营造林管理工作需要复合型、实用型及创新型人才,造林工作人员不仅要懂得营造林管理工作流程及主要内容,还要结合森林资源需求市场发展形势、营造林管理相关规定等采用复合经营模式,运用新技术、新方法,以提高营造林管理效率与质量。为此,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与地方高校合作以完善专业集群建设,强化人才储备力量。同时,也要注重对造林工作人员的培养,向其积极宣传国家政策方针及法律法规,提高其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结合造林地条件及特点,做好营造林工作设计规划,及时解决营造林管理中的问题,以实现营造林技术的创新。
营造林管理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环节。现阶段我国造林面积不断扩大,营造林管理技术水平有所提升,但仍然存在营造林作业设计缺乏科学性、对整地技术重视程度不足、林木种植技术水平偏低、抚育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在营造林管理中要结合不同迹地选择差异化的造林技术方法,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及树种生长习性做好整地工作,加强对林木种植技术的应用,高度重视幼林及成林的抚育管理。同时要坚持技术创新基本原则,落实营造林管理责任并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以促进新时期营造林管理技术的创新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