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含笑
(青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网络建设与通信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途径之一,对高校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中传播的正能量信息和主流价值观有着对高校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但是网络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的特点助长了部分不负责任的媒体以不实信息或不良信息“抓眼球”“博流量”的势头,再加上高校学生存在不成熟、易被煽动的心理特点,网络非理性现象日益突出。对受害者实施网络语言暴力和网络行为暴力,通过言语谩骂、过甚其词、人肉搜索等方法来表达个人的看法,并利用网络舆论对当事人进行民意审判、道德制裁的言论和行为都是网络非理性现象的表现形式[1]。网络非理性现象具有情绪化、偏极化、负面化的特征,在意见的传播互动阶段和网络舆论的生成阶段皆有体现,如果任其发展,将会严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效果。
高校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高校学生的思想实际,经教育者选择设计后有目的、有步骤地输送给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2]。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在引导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能否发挥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但是,原本有体系、有逻辑、有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会因为网络非理性现象而被分成零零落落的不规整的信息,极大地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功能的发挥,进而影响和冲击高校开展相关工作的难易程度。首先,其中展现的错误价值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受到影响,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三重价值准则在匿名的网络非理性事件中被降低了规范约束作用;其次,若网络非理性现象未得到妥当的解决,就会淡化高校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法律意识,长此以往会使高校学生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及其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质疑,教学难度增大这样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非理性现象看似发生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但实际上也会对现实生活造成干扰,受害者既要承受虚拟社会的审判,又要回应现实社会的压力;施暴者对当事人的口诛笔伐被其理解为正常的道德审判,不仅助长其“英雄情结”,还影响了其正常的三观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转化,依赖于高校学生所处的教育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如果想要顺利地进行知识的内化和外化,那么对教育环境的要求就不可降低,越健康、越正向的环境就越有利于知行的转化。那么与之相反,知行转化的效果越差,就说明高校学生所处的教育环境非常的负面。因此,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被网络非理性现象侵袭时,高校学生知行转化的过程就会变得艰难起来。现实中学习到的内容,在网络上却完全不适用,此时部分高校学生就会对其所学产生质疑,接受度和认可度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影响环境对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塑造作用,故而大学生很难将外在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个体意识,然后落实到行动上,最终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断裂,影响知行统一进程。
事实上,相对于网络空间中学生的非理性表达,高校更加关注现实问题的处理与管理。部分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非理性事件的重要程度,也未时刻关注网络舆情,对相关事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且部分高校在学校课程设置上并未加强对学生的相关教育。当前的高校更加重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育,对于学生网络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并没有放在教育培养计划的前列。这就导致部分学生的网络责任感非常薄弱,而当他们有了无法自我调节的心理压力时,网络就会成为情绪发泄的最佳场所,进而导致网络上的非理性行为愈演愈烈。高校的作用与目标远不止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培养知识型人才,让高校学生了解可能遇到的、会对自己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并引导其学会如何克服这些网络问题也是刻不容缓的。
网络信息包罗万象,但大部分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还停留在依靠相关宣传部门和学生自觉自律的基础上,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况且高校目前的网络文化建设现状并不理想,校园文化墨守成规,不重视在网络平台进行优秀文化融合,也未找到二者融合的有效机制,导致不良网络文化在校园中发散,且学校遏制势头微弱,并没有进行有力的干预[3]。这些都制约着高校收集网络信息的及时性,以及高校对学生参与网络暴力等网络事件的处理与管理。
同学校课程设置不完善一样,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有着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指标,甚至因为不同学校之间的成绩比较加剧了教育者的教学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因为追求教学速度和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就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低下,对虚拟社会中的错误观点和思潮毫无分辨能力,那将是非常可怕的,不仅容易参与到非理性事件中,更对其身心健康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第一,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当前,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与规范网络秩序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了对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惩罚力度[4],然而预防和治理网络非理性现象不能完全依靠国家法律法规,所以高校也必须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加大惩罚力度和排查力度。首先,高校要出台惩罚措施,对在网络上利用舆论对他人实施网络暴力的学生处以必要的惩处,通过处分、留级、延毕、退学等措施加强对学生的管制。例如,2021年11月华东理工大学耳机占座事件,偷窃耳机的女学生在网络上发布了针对被偷窃男学生的吐槽,使一开始不明真相的网民对该男生大肆谩骂,校方调查后发现该男同学是无妄之灾,于是立即给予当事女同学处分决定。该惩处措施是否合理暂且不议,但惩处措施必须要有,否则难以服众。其次,由于技术方面的局限性,完全依靠网络防火墙和关键字搜索是很难监管到位的,可以开通举报渠道,对于举报在网络上恶意泄愤、参与网络暴力等非理性现象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
第二,加强自身网络文化建设。首先,高校可以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5]。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应该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不仅要融入,还要加大融入。高校中课堂永远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要充分利用其主导地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建设富含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网络文化。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建设网络校园文化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精髓,要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前行,利用好抖音、B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同时,我们还应该以更加具体、更加接地气、更加让高校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小人物、挖掘正能量,加深高校学生的同感心和同理心,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文化建设。
第三,优化教学完善课程设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网络时代的影响,应该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不仅要通过新技术、新手段改进教学方法,还要根据时代变化合理完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培养方案。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应由高校来占领,学校应该通过培训、网络安全方面、专题讲座等活动,让高校学生学会如何识别虚拟社会中的错误思潮,提高识别敏锐度。各校园网络平台,例如学校官方网站、官方公众号等,应该聚焦校内外的热点事件,传播正能量,并鼓励高校学生针对热点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进行价值判断。同时,学校必须澄清虚假消息、打击不良言论,建设具有吸引力的、和谐文明的网络平台,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可以促进校园正能量的传播,及时引导正面的公众舆论,这样高校学生在面对庞杂的网络信息时能够进行正确的判断。如果学校的教育功能被其他平台所承担,就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不仅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影响学生的成长。其次,高校应该学会借助数据分析解决问题。高校可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帮助教育者高效率、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6]。当代社会拥有强大的信息技术,但高校在利用大数据技术方面却存在不足,需全面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和先进技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构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趋体系化。
第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与时俱进。预防高校学生参与网络非理性事件,高校教育者必须做出改变。首先,高校教育者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增强网络信息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学校可以定期举行相关学术研讨活动,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活动,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网络信息技术的理解。其次,高校教育者要根据时代发展和当代社会出现的新问题及时更新教育内容,将相关法治理念、网络道德规范纳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高校要让学生学会合理利用互联网,文明上网,还要培育高校学生正确的网络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4],并根据问题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再次,高校教育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高校学生了解网络暴力的危害,树立文明的上网观念,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并了解学生的上网习惯,用易于接受的方式告知或引导高校学生开展文明、理性的网络行为。最后,高校教育者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道德与法律作为社会上层建筑,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如果高校学生所处的网络环境缺乏法律监督,那么他们个人的道德自律就更加重要。高校教育者要教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认知,即使在虚拟、匿名的网络环境里,也能自觉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第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做好家校一体工作。很多家长并不经常上网,自然就不太了解互联网中其实存在着非理性现象。因此,也就不能明白网络非理性现象对当代年轻人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一些家长忽视了预防孩子参与网络非理性现象。高校可以呼吁家长有必要时刻观察高校学生在家时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语言,以确定他们是否陷入了非正常情况。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网络暴力的迹象或者被卷入了网络非理性事件中,应该高度关注,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如果无法自行解决问题,家长也可以向学校和专业人士寻求及时的解决方法,以尽量减少网络暴力对高校学生造成的伤害。除此之外,家长不能忽视孩子的思想问题,平时应该加强沟通交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第一,引导加强自身道德素质建设。高校学生无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虚拟社会中,往往展现着强烈的正义感,对社会热点问题诸如道德败坏、贫富差距等问题极度关注。但是他们往往并未形成稳定的三观和思维想法,极易因为只言片语而愤慨从而进行抨击。因此,高校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守住道德底线,管理负面情绪。其次,高校必须引导学生杜绝从众心理。盲目跟随主流情绪,忽视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只会加剧网络非理性事件的发生。高校应该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社会热点问题,用恰当的方式理智地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待庞杂的信息要学会辨别真伪,分清是非,避免被只言片语或者别有用心的言论所煽动。
第二,引导提高自身法律意识。高校学生有在网上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是高校应该引导学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文明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会对自己说的话、做的事负责任。如果高校学生在虚拟空间中过度行使其权利,甚至超越法律界限,或者只行使权利而忽视了自身需要履行的义务[4],那么一定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然而,高校学生也要注重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受到网络的伤害,高校学生应该及时寻求法律帮助,通过公平正义的法律途径来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不是保持沉默,当沉默的受害者。这样不仅无法为自己伸张到合法合理的正义,还会使施暴者更加肆无忌惮地继续这种暴行。
网络非理性问题的侵袭非常不利于高校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各个高校要积极主动地研究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不利因素,通过加强高校自身相关建设、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整体素质以及引导高校学生加强自身层面等途径和手段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