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VR技术嵌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初探

2023-03-22 21:32刘华群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思政课理论课虚拟现实

陆 洋 刘华群

新媒体时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的深度融合,社会发展现代化进程加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与新生代大学生学习行为在匹配过程中的错位逐渐显露,高校思政课面临现代化改革。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同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建设一批国家级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以科技赋能思政课已经成为顺应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必然要求,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计算机三维空间技术为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能。

VR技术的基本特征

VR(Virtual Reality)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是信息时代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它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综合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理论、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实时计算技术,以及人类行为学、人体工程学等多种学科技术后向更高层次的渗透与发展,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更高境界。使用者通过VR技术生成的模拟环境,不仅可以感受客观物理世界中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还能够突破时空及其他客观条件限制,获得真实世界中无法亲身体验的经历。VR技术具有沉浸感、交互性、构想性三种重要特征,即3I特征。沉浸感(Immersion),指计算机技术通过模拟人所具有的听觉感知、力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味觉感知、嗅觉感知等,使用户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于模拟环境中,难辨真假。交互性(Interaction),指VR系统能够提供基于自然技能的人机交互,参与者可以方便地与虚拟环境及其中的物体进行交互感知。构想性(Imagination),即用户能沉浸在“真实的”虚拟环境中,通过与虚拟环境的各种交互作用获得感性和理性的认知,从而实现对概念的深化,再进一步创新思维,最终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虚拟现实的三维建模功能可以在计算机中创建一个视、听、感、触、唤等多重感知的虚拟世界,这个虚拟世界既可以是完全虚构的,也可以是现实世界的虚拟再现,即“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使沉浸于这种虚拟环境中的人们产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给体验者增加沉浸感,改变人与感知对象之间生硬、枯燥、被动的状态。

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制定在线教育和数字教育资源质量标准,推动建立数字教育资源的准入和监管机制,完善数字教育资源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发数字教育资源,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培育社会化的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市场,探索建立‘互联网+教育’管理规范,发展互联网教育服务新业态”。“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智慧校园,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将VR技术嵌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新时代下的新实践和新方案。该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展现时代特色,为传统教学模式拓展新教学手段,还可以有效解决当下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目前高校思政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情感认同度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教育功能外,还有价值引领和思想引导的功能。它是新时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刚性、统一,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和功能定位上局限于对教师教育主导地位的阐述,更多地在“教”上下功夫,而忽视了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激发,教师和学生主体间的互动作用不平等、传播沟通不畅,导致“教”与“学”脱轨,师生间无法进行有效的心灵交汇与共振,教师长期的“独唱”造成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对思政课的情感认同不足。

2.教育实效性不明显

与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使命担当。因此,高校的思政课不仅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还涉及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学等众多学术理论,更具学理性特点。而对于大多数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而言,因缺乏专业基础,他们不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范式,不习惯思政课抽象的表述系统,再加上对理论的接受、消化、理解与融会贯通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入脑”“入心”过程中出现了延时现象,具体体现为教育实效性不足、学生领悟理论的迟滞性明显。

3.技术更新不及时

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疫情使高校教学活动“被迫”全面转入线上教学模式,与高校教师的无所适从相比,学生面对网课反倒显得非常适应、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相比线下课堂讨论时的一言不发,他们在网络上思维活跃,表达流畅;相比教室里的冷漠、隔绝,他们在课程群里热情互助;相比以往的教室里后排就坐,他们在私信里积极与教师交流观点,探讨学术。这一现象再次证明,高校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的手段已与新生代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匹配过程中出现严重错位。伴随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仅关注学习的内容,同样更加关注知识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更加偏好互动式学习而非单向灌输;更加擅长自主学习而非被动输入;更加习惯学习载体的多样化而非单一性。因此,更新思政课教学手段、引入现代化教学技术迫在眉睫。

VR技术嵌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意义

1.手段与目的的统一

VR技术的嵌入有助于高校思政课实现教育目的与教学手段的统一。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马克思区分了学术研究方法和学术表达方法的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即学术研究逻辑是从生动的具体到深刻的抽象,而学术表达所遵循的则是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原则,“材料的生命一旦在观念上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学术研究的过程,更是理论阐释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其健康成长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而这一教育目的仅仅借助于抽象的判断、严密的逻辑推演是很难实现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嵌入能够将原本平面的理论内容通过计算机三维立体空间的编辑与投射,转化为声音、图片、视频等生动、具体的场景,创设立体教育环境,为思政课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视角,为学生提供多感官的学习体验,帮助教师顺利实现由学术研究向教育目标研究的转化。

2.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VR技术的嵌入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通理论与实践环节,实现统一。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相比专业课而言,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受学生基数大、专职教师人数相对有限及现实资源束缚等影响,带领学生进行大规模集体调研难度系数极大,学生的课外实践大多分散完成,教师无法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进行直接性、个性化引导,集中教育的仪式感极度缺失,实践教学效果有限,无法完全达到预期目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起来的思政实训基地则完全可以根据课程实践需要不断模拟新的“环境”,确保实践教学能够在有限的时空内适应课堂教学内容,覆盖全校所有学生。

3.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VR技术的嵌入有助于高校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同步实现现代化。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处处彰显着时代特色;同样,思政课的教育形式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纵观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每一次技术领域的重大进步都会推动教育形式的重大转变,教育与技术相伴相生一直是教育发展的常态。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联动配合为思政课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以技术赋能教学模式成为思政课信息化变革的重点之维。对于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蕴含的理想信念、政治观点、价值导向、道德规范要想有效地被接受,就必须以学生喜爱的、习惯的习得方式呈现出来。虚拟现实技术通过释放其特有的沉浸性、交互性、可感知性等优势,使学生获得更加生动、具体、直观的学习体验,为思政课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加多样化的互动模式,以及更立体灵活的学习时空,在理论与实践的反复磨合中实现了思政课教学方式的革故鼎新,推动其向以技术为依托的智慧型教学模式转化。

VR技术嵌入高校思政课的有益探索

1.再现典型片段,实现思维抽象与思维具体的辩证转化

理论是在具体实践中抽象出来的,最后又必须回到具体实践中得到检验。具体与抽象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通过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反复过程才能达到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商品社会中最普遍、最简单的商品交换入手,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萌芽,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探讨了人类社会各个阶段的发展进程及规律,从感性的具体走向思维的具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也是建构在梳理具体材料的基础上,是通过分析、概括、总结理论经验,把握一般规律,进而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指导社会实践的过程。因此,在分析评价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时,都要尽可能地做到主观与客观、个别与一般、偶然性与必然性、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把所有事件与人物必须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在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中科学地把握历史规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将学生划为小组,选取“五四运动”、“南湖红船”、“改革开放”等经典案例或典型人物,带领学生搜集资料,利用VR技术设计、讨论、制作场景或视频短片,通过声像的配合,帮助学生构造感性的具体实践,引导学生在时代背景、人物命运中梳理事件关系,品读精神内涵,熟悉各种理论、结论的导出过程,总结思维规律,建设逻辑中介,最终引导学生实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起点和终点的运行过程。

2.建设VR历史展览馆,构建大历史格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无论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还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脱离时代背景都无法真正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但是,生于“00后”的学生距离教材中涉及的年代已日渐久远,疏离感日益强烈,往往难以产生带入感,无法切实体会中国人民在探索救亡图存道路上的艰难抉择;无法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时所经历的思想交锋;无法强烈感受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和民族危亡之际,勇担历史重任,不断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以及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辉煌业绩的奋斗过程。利用VR技术建立的虚拟仿真历史展览馆可以中国史、世界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为主要依托,高度还原时代背景、国情特征、地理环境、人物形象等多维文化状况,通过情境模拟将学生带入宏大的历史场景中,亲身体验历史发展进程,感受历史拐点,与历史展开对话。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实现史料传递,以史实印证理论,更有助于学生弄清历史的来龙去脉,理解理论之间的前后相继,同时,还可通过主客观的双向反思回应学生的思考、困惑,帮助学生总结历史发展规律、汲取经验教训,建构大历史格局。

3.创设特殊场域,打通情感共鸣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说过:“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利用VR技术构建虚拟现实环境、模拟案例场景,让学生置身于人工智能构建的方舱医院、法庭、新闻现场等,成为案例中的目击者、当事人、参与者,不仅能推进思政课教学理论与现实、静态与动态的融合,还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根据实际需求创设场域,改变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中以聆听为主的学习模式,在“身临其境”中将自己的思维活动转化为角色的语言、动作、情绪等可体验的实践过程,再现案例中不同角色的思想碰撞,使学生与角色间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其内在的思想矛盾感受,引发学生对不同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选择取向背后的深层原因的思考,完成从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感性到理性的思想升华。

上述三个方面实现了VR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点、线、面的全方位运用,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

当然,在推动高校思政课与VR技术的融合过程中也存在不少困难。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虚拟现实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辟了新的教学空间,拓展了新的教学渠道,但是必须时刻牢记虚拟是为现实服务的,只有坚持虚实结合的原则,借助虚拟,面向现实,统筹好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关系,才能造就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最佳状态。其次,要确保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性和知识性。虚拟现实技术的嵌入提升了思政课的趣味性,但必须明确,VR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仅仅是辅助作用,必须坚持“内容为王”。教师应在优化教学内容上持续发力,切不可本末倒置,过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热闹而放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中的引领作用。最后,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提升自身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水平。VR技术对于绝大多数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都是一个近乎陌生的领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此,思政课教师要突破文理界限,关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动态,熟悉虚拟现实技术硬软件的设施、操作,提高VR技术的运用水平。

教育是国之大计,推动教育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和前提,推动VR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融合是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必然要求,对于拓展思政课教学渠道、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和提升课程满意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思政课理论课虚拟现实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REALITY BITES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