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布鲁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2023-03-22 13:21吴登勇
现代畜牧兽医 2023年1期
关键词:羊布病布鲁布病

吴登勇

(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正直镇人民政府,四川 巴中 636634 )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布病主要感染牛、羊和猪等动物,羊种布鲁氏杆菌是导致人类感染布病的主要病原[1]。布鲁氏杆菌一般通过口咽、上呼吸道、眼结膜等途径传播,雌性动物生殖道和乳房也是潜在的感染部位[2]。动物对布病的易感性随着性成熟度而逐渐提升,母畜的感染概率高于公畜。人类患布病的主要原因是经常接触家畜,可能因接触病畜的流产物、分泌物、排泄物(粪、尿)等以及被污染的水、土壤、食物、空气、尘埃,进而经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等感染[3],如兽医、畜产品加工屠宰等工作人员患病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其他人群[1]。国外有关布病的研究起步时间较早,目前已有14个国家和地区宣布根除了布病,还有一些国家甚至从未发现人或牲畜感染布病[4]。20世纪90年代后,布病的年发病率明显升高,其中羊布病疫情主要集中于东欧、地中海、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并呈散发状态[5]。我国布病主要呈地方性流行,近年来专门成立了疾病防治机构,并通过净化措施降低了布病的发病率。但由于活畜流通数量不断增加,个别地区发病率呈回升趋势,严重危害我国的畜牧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6]。本文以危害性最强的羊布病为研究对象,简述羊布病的临床表现、感染过程、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1 羊布病的临床表现及感染过程

1.1 临床表现

布病潜伏期存在明显差异,一般为5周之内,也有部分特殊情况潜伏期可达数月至一年左右[7]。羊布鲁氏杆菌易侵袭子宫而导致流产,流产通常发生在妊娠后3~4 个月,病原通常在乳房和脾脏等器官定植,引发隐性乳房炎而不易被发觉[1]。大部分流产患羊可在数月后正常受孕,但整个羊群中会出现母畜子宫内膜炎、不孕等现象[8]。羊流产后,布鲁氏杆菌通常在乳腺和生殖道淋巴结发生持续性感染,通过乳汁和生殖道分泌物排出病菌。与牛布病相比,山羊感染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乳房炎,感染的乳腺出现多结节性硬化,乳汁呈水样,凝结成块[1]。山羊的急性感染多数是在妊娠阶段因乳房感染导致,并在泌乳阶段通过乳汁排菌,且大多数会持续至下一妊娠阶段。绵羊流产后也常通过乳汁排菌,一般不超过2个月,也有持续排菌140~180 d的现象。患病公羊主要症状为附睾炎或睾丸炎等[9]。

1.2 感染过程

布鲁氏杆菌侵入机体后,在短时间内侵入附近的淋巴结,并且被吞噬细胞所吞噬。由于吞噬细胞并不能完全杀死布鲁氏杆菌,导致布鲁氏杆菌在细胞内生长繁殖,产生原发病灶。潜伏期过后,布鲁氏杆菌在吞噬细胞内快速繁殖,导致吞噬细胞破裂,布鲁氏杆菌进入血液后导致菌血症,此时患病牲畜体温明显升高。一部分布鲁氏菌进入绒毛膜上皮细胞内增殖后,会在子宫膜和绒毛膜区域内产生扩散现象,导致母畜子宫内膜炎[10]。未被完全消灭的布鲁氏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和内毒素反复进入血液对机体的刺激非常明显,原有的淋巴细胞受到抗原约束,释放各种趋化因子和巨噬细胞活性因子,形成肉芽肿等变态反应性炎症,或纤维组织增生等其他慢性病变[11]。机体的内脏器官以及神经、生殖系统等均会产生损伤,并且各类增生性改变或炎性渗出情况会随着疾病程度产生阶段性变化[12]。

2 羊布病的诊断

羊布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与牛布病一致,以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血清学方法为主。但上述方法存在特异性不高、操作烦琐等问题,且多数不具备鉴别诊断能力,一些方法用于羊病诊断时效果往往更差。病原分离鉴定是确定动物感染状态的金标准,但也有学者认为其敏感性较低,更适用于疑似病例的最终鉴别[13]。总体而言,布病检测过程技术要求复杂且分离培养时间较长,因此PCR检测技术和免疫酶组化技术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布病的主要诊断方法[14]。张涛[15]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获得重组表达的Omp25和Omp31蛋白;并建立了以Omp25和Omp31蛋白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与虎红试管凝集试验(RBPT)结果符合率为100%,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灵敏性。杨旭欣等[16]对比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布鲁氏菌病血清的检测效果,结果显示GIGA与SAT的检测结果高度一致。王奔奔等[17]制备布鲁菌Ⅳ型分泌系统蛋白VirB5的高亲和性单克隆抗体,能够快速与病原菌表面蛋白特异性结合。卜昭阳等[18]采用PCR扩增羊布氏杆菌16M株vjbR基因,结果显示,纯化的重组蛋白能够被羊布氏杆菌阳性血清识别,结果为羊布病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及亚单位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3 羊布病的防治措施

3.1 免疫预防

目前,免疫接种是我国防治布病的有效方法,常用疫苗包括布鲁氏杆菌S2疫苗、羊布鲁氏菌病活疫苗(M5株)等。冯学明[19]对布鲁氏菌活疫苗M5株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疫苗采用注射免疫的效果最好,灌服免疫效果较差,该疫苗具有免疫效果好、保护率高、免疫持续期长等优点。张雷等[20]采用阴道途径对羊进行布病S2疫苗免疫,并与肌肉注射免疫的抗体产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肌肉注射免疫产生抗体的群体抗体转阳率、群体抗体效价以及抗体产生和持续时间均优于阴道免疫。余银隆等[21]开展羊菌病活疫苗(S2株)灌服免疫的接种试验,并与羊布病活疫苗(M5株)的免疫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S2株的免疫效果比M5株差,但副反应也较轻。

3.2 饲养管理及疫病相关防控措施

布病与原有疫点之间的关联非常明显,若原有区域的饲养条件较差且防控措施松动,将导致自由交配的配种方式居多,疫情根源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清除。因此需要根据疫情根源和原有疫点要求采取地域防控[22]。布病感染与养殖方式之间同样存在关联性,散养畜牧的阳性率远高于规模化养殖场,应正确认识布病传播与牲畜流动之间的关联,不盲目扩大养殖规模,不盲目外购牲畜引种[23]。坚持自繁自养原则,所有羊在隔离条件下完成检疫。

日常饲养阶段应完善内部饲养环境卫生,合理规划饲养标准,确保饲料能够促进羊群正常发育,提升机体抵抗力,减少患病可能性。定期开展预防性消毒,对饲养周边的场地墙壁等使用过氧乙酸或氢氧化钠漂白粉进行消毒[24]。母羊分娩后要将所有的污染物、胎衣、草等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出生5月龄以上的羔羊应进行免疫检测,检测出阳性的种群进行全检,淘汰所有阳性畜类。

对经检测呈布病阳性结果的牲畜进行全方位扑杀,所有排泄物、胎盘等按照无害化处理流程等进行无害化处理。由于布病本身没有明显的治疗价值,发病后一般不采取治疗,而是从检测、免疫、消毒等重要防治措施入手,使布病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彻底控制,不出现新发疾病的羊乃至新发人群,控制疾病易感源[25]。

3.3 防控责任制建设

在动物防疫机制和布病防控工作方面,需要加强兽医队伍建设,配套已有的防疫设备与防护设备,每年组织畜牧兽医人员展开专项培训,提升布病的防控技术水平,尽可能掌握疫情动态以及相关防控措施等[26]。应加大对养殖群体的疾病防控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等使养殖户了解布病的传播途径、传播危害等相关知识,自觉配合防疫部门开展疾病防治,不私自进行引种[27]。我国已将布病列为二类人畜共患疾病,对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极为明显,所以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在政府部门作为第一领导责任人的前提下,规范区域内的动物防疫措施,将布病防控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并明确责任追究制度和监测力度[28]。此外,卫生防疫部门和畜牧养殖部门进行有效配合,在规定时间内安排卫生防疫人员进行专项检测,及时通报的可疑监测结果,形成人与畜联防联控格局。抽检检测无阳性出现后,还应提前对牛羊等动物进行免疫,保障动物机体抵抗力。工作中还可采取人工授精或冷配技术,杜绝因自然交配而导致的疾病传播问题[28-30]。

4 结论

羊布病对养殖业的危害非常明显,在后续的布病诊断和防控工作中,应控制动物产品流通,以降低疾病传播概率;提升布病的防控技术,加大疾病危害和防治措施的宣传,同时规范引种制度、报检制度、监测制度、检测制度、免疫制度,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防控框架,为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畜安全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猜你喜欢
羊布病布鲁布病
如何做好羊布病防控工作
羊布病的危害分析及防控措施探讨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羊布病综合防控措施
羊布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分析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鲁笑了
影子布鲁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