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

2023-03-22 10:21张丽张超
智库时代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大学生

张丽 张超

(1.泰山科技学院;2.中共宁阳县委党校)

文化自信是对文化的作用及其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的深度认同和执着信念。传统文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和精神保障,传统文化所孕育的民族精神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纽带。而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学习者、继承人,在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地位等方面有着现实意义。因此,还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体系建设方面下功夫。

一、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文化不仅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学习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较大。在高校和家庭等各种环境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学习处世哲学,更利于提高心理素质和发展意志品质,从而将竞争压力转化为积极进取的动力,有效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增强文化认同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基石,在民族标识、自身价值、内容等方面无不体现出及其厚重的历史沉淀,成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根基。深厚的文化积淀、肥沃的历史土壤时刻伴随着中国及全世界的文化共同发展。仁义礼智信的为人准则、修身齐家的道德情感、自强不息的人生观、以信接人的诚信观,充分体现出了当代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也在激励国人不断前行。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要素。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者,需认同和传承、践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的文化底气。

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学习的全程及全方面,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对学生精神塑造、价值观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现状

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总体认知情况表现较为积极,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较强的文化认同、文化自觉,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积极性强,理性看待多元文化的冲击,能够区分优秀文化,以开放的眼光、包容的视角、判断性的思想看待文化交融。这表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即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动性不足,部分学生的文化认知形式化,尚未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如下所示:

(一)高校宣讲传统文化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学校是大学生主要的活动场地,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中,学校肩负着特别重要的责任。对于大学生来说,学校教育不仅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通向文化自信不可替代的重要路径。

高校的思政类课程以法律、近代史、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内容为主,笼统地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理工科类的专业,大学语文等公共人文根底课程缺位。虽然成为了诗词社团等学生社团,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辐射范围小,对学生的影响相对短暂和浅显。

(二)传统文化的推广滞后

在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宣传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手段、途径多样化,更多的主流机构、国家权威媒体积极主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消息的滞后性和内容的不系统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如短视频平台等手段,受时间、字数等因素的限制,难以系统性地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

大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文化自信的主体。大学生自身是否能够自觉学习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这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是否能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

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不强。受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倾向学习本专业课程、英语或考研、考资格证书,他们认为这些学习对自己今后就业和发展帮助更大,将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专业课、英语等学习上,很少花时间去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增强和存有的功利心态使得他们不愿意去学习、了解传统文化,他们认为人文课程考试考前死记硬背就能考过。学习的功利性强,无法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知识教育的吸收内化、学以致用、触类旁通。一些招聘单位表示,当前大学生专业和外语水平相对较高,而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文化素养等却需要进一步提升。为此,大学生自身应增强文化自觉,主动了解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一)作为对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

首先,引导学生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及内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入手分析,传统文化是各种价值观念的凝结、民族精神的提炼,更是民族发展的根基和魂魄。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入手分析,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灵感源泉,蕴含着“以德治国”“民惟邦本”等思想内容,是我国治国理政的思想源泉,更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助推器。

其次,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多位一体的长效机制,有效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一是发挥高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开设国学经典导读活动、优化思政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方法等措施,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内涵等。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二是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家长向学生灌输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深受孝道等传统美德的洗礼,并形成诚信善良的家风。家长需转变传统的“重智轻德”思想,家长的教育观念错误,会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大部分家长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包括心理素质、精神内涵、思想品德等方面,不利于孩子的文化自信增强。这就需要家长从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态度中脱离出来,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教导孩子,注重对孩子的德育,让孩子在生活中有强大的内心及良好的涵养,能够主动克服困难,养成良好的精神品质。除此之外,需加强家风方面的培育。在中国的教育实践中,部分教育理念和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家庭教育成传承。如诚信、谦虚等道德标准以及伦理精神,都可以通过代代延续。家长对礼仪、忠、孝、廉、义的言传身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品行。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成起着激励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发挥社会的补充作用,相关部门需加强对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实现传承传统文化场所、平台等社会资源的整合优化与高效利用。积极响应中央政策的部署,营造适合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播的良好社会环境。鼓励企业、各卫视、自媒体等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事业中来。国家做好宏观调控,助推中华传统文化的稳中求进。当前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容易被网络所影响,因此更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党和政府将网络作为宣传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媒介,提高传统节日等优秀文化在大众生活中的地位。除此之外,需加强社会教育资源的互动,尤其是处于新媒体时代,积极借助网络多媒体展开弘扬、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社会教育活动,确保活动的覆盖面、表现力。博物馆和展览馆等机构,可整合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手段,不断创新展览形式,或是与其他文化单位加强合作,实现社会教育资源的有效互动。社区需摒弃传统的宣传方式,如张贴海报等方法,更新宣传的内容、形式等,调动群众的参与性,以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由此可见,唯有形成多位一体的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1]。

最后,引导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践行。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理论与实践的优势协同,全方位和润物无声地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一是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志愿者活动,激发学生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支持大学生发挥自身的价值,积极参与农村基层支教、支农、支医等活动。二是鼓励学生展开创新创作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创作出更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拓展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载体、途径。

(二)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改革

首先,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内,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在思政课程的教学中,需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借助红色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借助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启发学生的思考。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等特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包括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借助视频和图片等信息载体方式,直观地呈现抽象、晦涩难懂的经典著作,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让学生深入体会其中的哲学思想、思辨思维,从而发展自身的逻辑思维、思辨能力。

其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日常的思政教育,提供学生文化自信涵养的基础保障。将校园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平台,通过设置文化墙、举办古诗词大赛、传统文化主题辩论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通识学习的亲近感。提供学生展示与表达自我的机会,更利于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感悟。让学生在社团活动等传统文化教育的渠道内,从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吸收养分,以此坚定文化自觉、自信,积极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学习和奋斗。在组织和举办高校文化活动时,组织者不仅丰富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还需充分考虑活动自身的文化教育意义。形式化的校园活动,难以将活动办进学生的心中,还需结合本校特色,举办有思想性、教育意义的校园活动,不断丰富学校的文化底蕴,促使校园活动的质量得以持续改进[2]。

最后,积极培育师资力量。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上的渗透成效。因此,需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达到预期的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效果。一是作为思政课教师,需“明道”,如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专业的理论知识基础,尽快达到以文育人的目的。二是思政课教师需善于创新。有重构教学内容的能力,不仅需引入先进的文化,还需注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注重专业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构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积极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避免出现照本宣科等教学情况。三是发挥思政课教师的榜样示范和表率引领作用,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引路人”。除思政教师外,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等在教育工作中,都需积极承担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等方面的职责、义务,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自信心、文化认同感,发挥其在授课、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言传身教作用。因此,提高教育工作中的综合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环境下,要求教育工作者积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敢于与网络不实言论作斗争,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思政教育,积极传递正能量。

(三)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首先,创新传统文化的内容。要想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发展,需注重传统文化、现实文化的有机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源于我国古代社会,部分思想和观念在当代不适用。因此,要想尽快实现中国梦,需紧跟新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神思想的时代特征,发挥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同频共振,切实达到以文育人的目的。

其次,创作优质的文化节目。戏曲、古诗词等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的发展,为更好地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需积极创新文化节目,让传统文化展现新的面貌,充分发挥文化节目的育人功能。如利用光影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的《唐宫夜宴》春晚节目、中国诗词艺术歌曲形式的《经典咏流传》节目等,提高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真正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通过各种文化节目,以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让传统文化丰盈学生等群体的思想根基,强化其文化自豪感,从而坚定文化自信。

最后,以包容的心态和理性客观的思维去看待各国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较大,不能全盘否定外国文化,更不能一味地盲目鼓吹外来文化。尤其是在国家交流合作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大学生,需具备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科学辨证看待各国文化,主动吸收各种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这就需要在跨文化交流中,尊重和吸收优秀的各国文化精华,保持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赋予我国文化强大的时代生命力[3]。

四、总结

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利于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需要。面对现实困境,需建立高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创新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模式、方法等,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大学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大学生之歌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