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乡村教育队伍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2023-03-22 10:21
智库时代 2023年4期
关键词:农村发展教育

伍 嘉

(云南开放大学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学院)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对乡村来说,教育既承载着传播知识、塑造文明乡风的功能,更为乡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也直接影响着乡村的规划和发展。正因为此,党和政府把包括公共教育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首先要推进人的现代化和农民的职业化。乡村的建设者尤其是本土的建设者是乡村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乡村发展的关键和根基,因此,乡村教育的发展决定着乡村的振兴,乡村教育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步伐。

(一)教育水平提升是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期“三农”工作重要的环节,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突显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从战略的角度看,乡村振兴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至关重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明确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其次又提出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它们分别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除了“产业兴旺”,我们发现,新农村的标准已经不仅仅是“村容整洁”,而是要“生态宜居”。如果说改变农村脏乱差局面的目标是“村容整洁”,那么乡村振兴的目标是让农村成为生态宜居之地,而且,这是针对全体居民而言的。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引用过《增广贤文》里的诗句:“竹篱茅舍风光好,道院僧堂终不如。” 诗句形象生动地体现出人们对安居乐业的真实需求,如果乡村振兴战略能使农村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让老百姓乐居,便是真正的生态宜居,并真正实现理想的乡村规划。

具体目标中还提到了“乡风文明”,而“乡风文明”与“生态宜居”其实有着密切的联系。“乡风文明”不仅是整个农村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体现,意味着要弘扬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农业文明、农村文明。要实现这样的社会环境文明化,就需要实现农村整体素质的提升和自我觉醒。

综合来看乡村振兴的五大目标,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就是要尽量实现或趋近于“城乡等值”,也就是让身处城市或乡村的人们,能享受到相似或者等值的公共服务。所谓“城乡等值”,就是要逐渐缩小农村和城市的差距;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质量;增加农村人口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提升农村人口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优化农村的劳动条件和居住环境等。

“城乡等值”,尤为重要的就是教育水平的等值。农村社会的发展涵盖了人们日常所及的方方面面,比如:环境建设、环境保护、卫生、文化事业、技术技能等等。不难看出,教育是推动这许多方面进步的重要抓手。通过扶持农村教育,可以让农村人口由被动地接受知识逐步过渡到自主渴求知识,这是一种学习内驱力的觉醒;同时,也要使学习的需求从农业技术向非农业技术、卫生文化等方面延伸。由此可见,教育水平的等值可以说是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保障。

(二)教育领域的广泛共识和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持

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对接和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是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认识到,正确的道德观和世界观、更大的眼界和格局、更高的自身素质,这些能力的建立将决定着乡村社会群体的正向成长,但这些能力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获得的,它需要经过长久的培育和引导,而这个培育和引导的过程就需要通过教育手段来完成。同时,教育的公平性也尤为重要,要让教育的雨露滋润到每一位居住在农村的老百姓。要下大力气解决乡村教育存在的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教育质量亟待提高等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着力改变乡村教育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用优质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发展动能。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不乏相关内容,包括:发展好乡村教育,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大力推进部省合建工作;办好继续教育,与时俱进,依据新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政策支持体系的完善,提升并规范管理水平,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步伐;推进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跟上新时代发展的脚步,着眼区域性特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启动实施中西部教育振兴发展计划,探索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模式。

二、云南乡村教育队伍建设现状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有25个边境县(市)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边境线长4060公里。有彝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瑶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是全国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

(一)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等因素限制了云南偏远乡村人口受教育的机会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沿边跨境民族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加之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从客观上限制了人们的受教育机会。

云南省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有9个“直过民族”: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布朗族、景颇族、傈僳族、拉祜族和佤族,总人口有232.7万人,是我国“直过民族”最多、最集中的省份。“直过民族”的名称是其社会形态的变迁过程的反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这些少数民族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时期,进入新中国后,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帮助他们“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直过民族”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人均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7年3月,教育部、国家语委聚焦薄弱地区和人群,发布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首次提出“扶贫首要扶智,扶智应先通语”。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云南“直过民族”群众大多居住于边境、高山、峡谷地区,他们生活的区域自然环境艰险闭塞,导致社会发展滞后、居民自我发展能力弱,各家各户比较分散,一山一水一坡相隔就语言不通的现象十分常见。

(二)组建符合云南乡村教育需求的乡村教育队伍是有效实施本地教育发展的核心

云南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农业振兴为抓手带动旅游、生产的发展,而农业振兴则需要以质量兴农为根本指导。农村整体素质的提升和自我觉醒,是一个逐步唤醒的过程,如何建立农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如何让乡村能够获得更多的甚至能与城市相近的社会资金与社会人才?只有在农村实现社会环境的文明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增长,才能改变乡村落后、城市繁荣的不平衡格局,让农村成为安居、乐居、宜居的沃土,同时也就能对产业、资金、人产生更大的引力。

从长远来看,扶智是发展乡村教育的关键。目前,云南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家庭成员,普遍存在学习能力弱、学习意识落后的问题。让农村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需要通过持续几代的教育发展来提高农村地区整体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意识。由此可见,发展教育是云南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先期工作,将持续地影响着乡村振兴的长效性。

教育的实施需要一支合格的队伍去推进,乡村教育队伍的组建也正是教育体系构建的一个关键环节。组建符合云南乡村教育需求的乡村教育队伍是有效实施本地教育发展的核心,这支队伍的人员需要相对稳定,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结构上也应当兼具基础性、专业性、区域性等特征。在云南乡村教育发展的推进过程中,需要同步组建和打造一支振兴乡村教育的基层干部和教师队伍,尤其是有志于返乡规划家乡的年轻人,把他们培养成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单纯从教师队伍看,目前我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教师数量不足、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流动性大、幸福满意度不高、农村学校缺少吸引力等多重问题,我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应让这些问题成为束缚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而另一方面,云南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年龄层是比较合理的,而且选拔方式比较多元化,还形成了“大学生当村干部”的制度,丰富了云南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人才结构。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历程,学校教育和社会课堂对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这支乡村教育队伍应由单纯的学校教师扩大到当地干部队伍。

三、云南乡村教育队伍建设的思考

着眼未来,要做好乡村教育,需要建立一支稳定、优质的农村教育队伍。只有从基础开始为“培育”做好准备,才能够持续地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帮助当地人民从思想到物质都走向富裕。这是一个需要立足长远的工程,为实现乡村教育的持续发展并使其产生衍生效应,需要从宏观布局,一边修筑基础一边实施不同分支上的具体教育实践。这当中,教育队伍的建设需要多管齐下,因地制宜地寻求解决方案,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以下几方面十分重要。

(一)设计搭建动态调整的乡村教育队伍培训体系

无论身在何处,为了能够与时俱进地提升教育队伍的教育能力和知识水平,持续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其实,从教育的公平性来看,乡村干部和教师在这方面同样应获得与城市等值的培训提升机会,让他们能够同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提升乡村干部和教师的专业水平应当和乡村振兴相结合,设计搭建动态调整的培训体系。要关注区域内乡村干部和教师及乡村社会环境变化的发展需求,结合“互联网+教育”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手段,并合理引入第三方评估评价机制,设计搭建内容配置合理、高效、系统完善、具有调节机制的培训体系,目的是要通过动态培训,使得提高乡村教育质量这项工作更具有前瞻性。乡村干部和教师培训体系的搭建可以作为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来加以统筹策划。通过保障制度的完善、培训内容的拓展、培训方式的创新、培训师资的整合、管理方式的优化、评价机制的引入等一系列措施,通过继续教育适应性地提升乡村干部和教师的业务水平,使乡村干部和教师的能力提升向专业化、精细化、常态化方向发展。

(二)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性特征,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一方面,少数民族独特的语言特征是我们国家重要的文化遗产,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少数民族的语言需要得到足够的尊重和重视,这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但另一方面,如何做到既保护了当地独特的语言文化,又能突破语言交流屏障,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直接在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一批优秀的本土干部和教师,对于突破语言的鸿沟,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将是最为高效的方式。

(三)发挥农村返乡青年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作用

乡村振兴工作,在着眼当前解决成年人提高劳动收入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着眼农村家庭中的少年儿童,让这一代人在志向上和智力上逐步成熟和发展起来。对青少年的影响来自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之前的贫困使得青少年的发展环境极度受限,家庭和农村社会环境不能给予他们充足的学习支持和帮助;精神层面,相较城市的青少年而言,农村青少年的内心更需要建立发展的信心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激情。可以看出,精神层面的培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所以,应尽早地在农村地区对青少年介入教育影响,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格局,让青少年脱离来自于精神层面的负面影响,从而更愿意通过学习和自身的努力去改善生活的状况和环境。目前,这样的动力是他们的家庭成员无法给予的,这就需要有效地从农村青年教师身上充分挖掘潜力、寻找方法,以便能更有效地通过教育对农村青少年产生正向影响。

农村青年干部和教师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他们是从农村走出去,学成后又返回农村,并扎根家乡的青年知识分子,是教育的受益者,他们也更深知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性,对当地乡村的了解更深入,又具备更高的知识水平和见识。对于农村青少年而言,这些农村青年干部和教师的自身经历也更具有正面的榜样作用,可以让农村青少年激发出树立远大志向、提振发展自信、提升智力水平的精神动力,从而对“学习改变命运”产生共鸣。

(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加强农村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师道尊严。师德师风建设、干部和教师队伍素质培养、教育过程管理等方面同样是加强农村教育发展中教育队伍建设的关键。基于云南乡村尤其是偏远地区长期存在教育失衡的情况,更应通过深化和长效地推进师德师风的整体建设,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各地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出台相应的实施办法,还要做好与之相适应的宣传工作,挖掘反映新时代教师风范的典型案例。

(五)落实必要的政策扶持

为了吸引青年返乡从教从政,潜心育人,配套的政策扶持是必不可少的。包括乡村干部和教师的编制机制、收入水平、工作和生活环境、专业素质能力提升通道等方面。在政策扶持上同样需要换位思考,向“城乡等值”的目标趋近。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形势下同样需要采取新型的战略规划思路来实现乡村教育振兴,教育方面也应由过去的“城乡统筹”发展向“城乡融合”发展迈进。要关注到教师的切身利益,结合我省实际,把和干部和教师息息相关的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内涵建设等各环节的改革落到实处,促进教育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要营造安心、静心的环境,提倡效能革命,让干部和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工作中。

四、小结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一个长远的战略,加强农村教育队伍建设,就是要在乡村振兴的初始阶段筑牢教育的根基,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人,教会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在他们的内心注入对美好生活的正确理解和渴望,进而学会沿着自己能力的边界去生长。着眼农村教育队伍建设,重视乡村教育发展,假以时日,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同时,乡村,将成为枝繁叶茂的绿色家园。

猜你喜欢
农村发展教育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