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霄,程镇燕,张莹,王源,赵爽,乔秀亭
(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 300384)
天津内陆有海河及其五大支流,同时也拥有于桥等十几座水库,有七里海等湿地资源,以及长达153 km的海岸线,水产资源丰富。自然资源造就了天津渔业,渔业的蓬勃发展成就了天津渔文化。天津民俗中渔文化主要起源于3个方面,一是依赖于天津自然渔业环境的物质生产与消费民俗,主要包括渔业生产文化,以及与物质消费相关的渔文化,如饮食渔文化等,具有天津地域特色且历史悠久;二是起源于外来的妈祖文化与天津本地信仰结合产生的渔业信仰文化,其传播范围广,已经由渔业信仰转变为天津人普遍认同的信仰文化;三是来源于社会生活中的民间杂艺渔文化,种类繁多,多来自渔业生产生活。天津民俗中渔文化内涵丰富,需要传承发扬,天津渔文化依赖渔业而存在,也将助力渔业发展。
信仰民俗中的天津渔文化,主要体现在天津地区渔业从业者的信仰,以及因信仰而衍生出的一些与渔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习俗上。“天后崇拜”来源于中国民间的妈祖信仰。妈祖娘娘庇佑着无数从事渔业生产与水上运输的百姓,在海上逢凶化吉。由于元朝海漕运输的发展,妈祖因此由南向北传入天津。元泰定三年(1326年),朝廷在天津修建了天后宫,并派特使进行祭祀。朝廷的肯定使妈祖信仰在天津卫传播开[1]。天后信仰常常作为天津地区特色旅游业的宣传支点,如天津古文化街的天后宫,天津沿海地区的妈祖文化园等。每年立春后及第1次出海前,渔民都会进行酬神。先在自家的海神娘娘神像前拜祭,后到自家渔船前祈祷,燃放鞭炮驱邪[2]。皇会是天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非血缘关系的社会组织民俗活动。各路花会提供的节目中,有很大部分来自渔民在渔业生产生活中的积累,如:高跷、跑辇、汉沽飞镲等。从渔文化传承的角度,皇会承担着载体的功能。
“津门汇九河之秀,萦纡注海,气之所蓄,必有所钟”[3]。天津河海交汇,滩涂面积广,渔业发展历史悠久,渔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物质生产民俗,按从事产业的不同,可分为农业生产民俗、渔业生产民俗等。天津渔业生产民俗在文化范畴上是天津渔文化的一部分[4]。
对于天津地区渔民来说,船与房子地位相当。挑选吉时造船作为生日,并取名,易主时要转告船名与生日。在造船过程中的钉“喜钉”,装“大肋”,雕“龙眼”,在新船下水前“抛舱钱”。除造船之日外,每年除夕除了祭拜海神,还要祭船[2]。血网的制作也是天津特有的习俗,棉线新网浸泡桐油后或旧网浸泡过猪血后,再将血网进行蒸煮,使渔网更加耐用,还可利用猪血腥味吸引鱼虾[2]。天津的器具渔文化,使得不从事渔业生产的人们,在传统捕捞渔业式微的今天,也能感受前人的“智慧”。
渔家号子来源于渔民的日常劳作中,用来宣泄情感和凝聚精神。在需要说吉庆话时,如血网出锅、鸣锣惊鱼时,都会使用喜歌号子,如:“一网金,二网银,三网打个聚宝盆……。”进行“起锚”等需要力气与团结协作时,会以“嗨”“呦”一类的单字进行唱和,来凝心聚力[5]。天津地区流传一些特色的称呼说法,如“帆”字与“翻”谐音,一般称“篷船”[6];渔船起航与返航称为“出海”与“归山”;按照船只距离岸边的远近,称之为“走得高”与“走得远”;冬季,渔民在家中修补渔船与渔具,给水中生物休养生息的时间,这项活动被称为“打冷场”。“打冷场”的渔业习俗,时刻提醒着人们敬畏自然,重视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在海河上破冰捕捞,称为“捯捯子”等[2]。每至春节,渔船上会贴上蕴含渔文化的“船联”,如“鱼起船必到,海鲜装满仓”。通过语言民俗可以更加具象化地了解渔业生产场景,将一些静态的文字与渔村景象结合,加上渔歌号子,从视、听两方面为游客还原渔业生产场景。
2.3.1 天津特色食用水产品
“天津卫三宗宝,银鱼(一般指大银鱼Protosalanx chinensis)、紫蟹(一般指七里海河蟹)、大红袄”[7]。古代诗人也留下许多诗篇,如“赚得南人乡思缓,白鱼紫蟹四时肥”等。
“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四五月份,吃渤海的梭子蟹[一般指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还有“海红”[一般指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五六月份,天津近海的琵琶虾最肥,也叫皮皮虾[一般指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津门海味三奇”也久负盛名,包括“西施乳”(雄性河豚鱼的鱼白),“江瑶柱”[一般指天津所产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的闭壳肌)],“女儿蛏”[一般指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产于海河口沿海浅滩,蛏中珍品][8]。州河鲤与七里海河蟹都被评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于天津蓟州区于桥水库的州河鲤也叫“金翅鲤”或“御膳鲤”,外形十分有特色,拥有金色的鳞片和与众不同的口感,过去也一直被当作贡品。生长在天津市宁河区七里海水域的七里海河蟹,在华北地区百姓心中,与阳澄湖大闸蟹在南方人心中的地位几乎一样,常有“南有阳澄湖,北有七里海”的说法。天津汉沽的“盐汪子”对虾[现多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潮白河鲫”,西青区“加州鲈”[一般指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宁河区“大鳞鲃”(Luciobarbus capito)、“梭鲈”(Sander lucioperca)、“鲤鲫”,滨海新区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等养殖丰富了百姓菜篮子[9]。
2.3.2 天津民间特色菜式
天津诗人写到:“玉钗忽讶落金波,细似银鱼味似鲨;三月中旬应减价,大家摊食面鱼托。”面鱼,外观与银鱼相似,除了做成面鱼托儿,锅塌、软炸、清炒,都十分美味[10]。“贴饽饽熬鱼”在天津人心中就是小时候的味道,一般采用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豪根儿”[一般指小黄黝鱼(Micropercops cinctus)]或者白鳞小鲫,饽饽用玉米面制作,鱼粮一锅,饽饽与小鱼的味道相互渗透,简单美味[6]。汉沽八大馇作为市级文化遗产,反映了厚重的渔盐文化。传统粗糙的八大馇“三不一洗”,不炝锅、不剖腹、不去鳞,洗去鳃,“馇”介于熬与煮之间,使用海水加调料熬煮成卤汤,再将海货放入汤中慢煮。八大馇并不仅仅指8种,银鱼、白虾[一般指秀丽白虾(Exopalaemon mosestus)]、梭鱼[一般指(Planiliza haematocheila)]、白眼[一般指鲻(Mugil cephalus)、麻蚶(Scapharca subcrenata)]、八带[一般指长蛸(Octopus cf)及短蛸(Octopus fangsiao)]、墨鱼仔[天津沿海常见的为火枪乌贼(Loliolus beka)]、瓷鱼[一般指斑(Konosirus punctatus)]等几乎所有海鲜都可作为馇的原料[11]。鼓虾科的鲜明鼓虾(Alpheus distinguendus)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也十分常见。北塘民谚中有“狼鱼[一般指拉氏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 lacepedii)]当梭羔,梭羔顶拐子,拐子当肉吃”的说法,随着大众认知度的提升,长相丑陋的狼鱼也成了特色海鲜。天津地区水产品的特色吃法有许多,除了上述的“馇”之外,还有许多特色的烹饪方法,如“熬”,针对新鲜的海鲇逛子[当地俗称一般指黄鳍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flavimanus)],梭鱼,鲈板[一般指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棘头鱼(一般指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等;“腌”,针对鲅[一般指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鲈板等;“炸”,炸白虾,也叫炸虾环;“熥”,一种蒸制手法,食材为新鲜的螃蟹,海螺等;“熘”,一般是将泡淡的腌制水产品与主食一起蒸制;“蒸”,蒸蚶子白菜饺子。
2.3.3 津菜中的渔文化
津菜文化依托天津地区丰富的渔业资源,使食客置身于天津特色渔文化氛围。渔文化内涵丰富的菜肴很多,如罾蹦鲤、软熘鱼腐、金钱紫蟹等。罾蹦鲤将带鳞的活鲤使用温油炸制定型,使其鳞骨酥脆,后趁热浇以滚烫的卤汁,皮脆肉嫩,看起来就像罾网中跳动的鲤,鲜活灵动,口味酸甜,食客的视、味、嗅、听都得到了极大满足。
“汉沽飞镲”发源于清朝光绪年间,汉沽渔民用以传递信息,比如在每年第1次捕渔遇到鱼群时,敲锣打鼓传递喜讯,称为“打喜”,“汉沽飞镲”也作为非遗被保留下来[12-13]。大沽舞龙源于大沽口一带,七八个渔民使用藤、竹、麻、木、纸和布等原料,扎制成一条长约45 m的“水龙”,在每年阴历二月二十九日的潮音寺庙会上表演。表演过程中,变幻“天下太平”“风调雨顺”“连年有余”等条幅,表达当地人们对风调雨顺以及国泰民安的期盼。“高跷”“跑辇”等民间杂艺,来源于渔民生活,与渔家信仰密切相关,是把渔业文化、武术文化、音乐舞蹈文化、宗教文化等结合起来的民间杂艺[13]。
“白胖小子抱鲤,鱼跃龙门,五福捧寿啦,贴去吧——”,每至春节,走街串巷的吆喝声不绝于耳。杨柳青木版年画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渔文化影响,有着许多与渔文化密切相关的意象。如“鱼”谐音寓意“余”,在“连年有余”版画中采用,以求生活富足。木雕、砖雕和石雕等建筑雕刻中常有“双鱼吉庆”“鱼水相谐”“鱼水情深”的意象,所以鱼还被作为美满爱情的象征;加之它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繁殖能力,常被用来比喻人丁兴旺。
目前,天津渔业产业结构单一,为了提高渔业绿色发展水平,水产养殖面积比“十二五”末减少了159.53 km2[9],第一产业受到挤压,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将渔文化作为新动能推动现代渔业转型,可提升经济效益并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提升渔业品牌建设,将渔文化底蕴融合到水产养殖业的销售端,利用品牌效应扩大销量,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可将养殖渔业与水产品加工业以及休闲渔业进行整合,提升渔业结构中二、三产业占比,延长渔业产业链,加快渔业结构调整,提高渔民收入。
“十三五”期间,天津市休闲渔业仅占渔业总产值的2.86%[9]。除了外环境如“新冠”疫情的影响外,休闲渔业本身存在问题较多。现有的休闲渔业活动多数集中在捕捞、垂钓、观光和饮食等方面,相似度高。由传统养殖捕捞渔业产业链延长建立的休闲渔业基地,大多由传统渔业从业人员主导,渔文化利用率较低,配套的饮食住宿游玩设备不够完善[14]。因此,要将渔文化融入休闲渔业,一方面用渔文化打造营业场所,另一方面要将民俗中丰富的渔文化注入休闲渔业的活动中。
4.2.1 开发渔文化聚集地,建造渔业文化休闲场所
传统捕捞渔业的渔村、渔港以及开展养殖渔业的水库园区、湿地、渔港码头等,都可以作为天津休闲渔业的场所,保留过去以及现在进行渔业生产的痕迹,使其中渔文化气息更加浓厚。如在天津信仰民俗中,天后宫文化在天津本地的认同度较高,作为源头的妈祖信仰,广泛流传于中国沿海以及港澳台和东南亚等地。因此,天后宫、娘娘庙等更能吸引同信仰游客。
4.2.2 渔文化丰富休闲渔业活动内容
“皇会”上的高跷、宝辇会等,可作为传统节目表演,丰富休闲渔业中渔业文艺的相关内容。将渔业语言民俗、渔业节庆,融入休闲渔业。除直接展示渔文化外,关联传统渔业捕捞习俗与饮食渔文化,体验传统捕捞方式并了解特色渔家菜的制作,打造渔文化主题民俗或酒店用于旅游住宿,从衣食住行多个方面将渔业文化渗透入休闲渔业活动的环节中去。
4.2.3 传承天津特色渔文化,将优秀渔文化渗透百姓生活方方面面
提倡餐桌上的渔文化,让天津特色饮食渔文化成为休闲渔业的中流砥柱。天津当地水产品加工餐饮业发达,特色菜肴如北塘虾酱、汉沽八大馇、独流焖酥鱼等。可利用渔文化营销推广相关产品,如杨柳青年画,作为旅游纪念品,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吉祥寓意。借助品牌力量的同时,积极创造品牌产品和基地。借助互联网的力量,采用直播带货、短视频宣传等方式,打开销路;宣传渔文化景点,将渔文化送入寻常百姓家。
目前,天津当地对于渔文化挖掘不够深,渔业文化内涵丰富,但对外展示的形式单一[8];渔歌号子类的语言民俗依赖口口相传,而渔业的更新迭代,机械取代了人力,使传承面临困境。渔文化作为天津地区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文化力,对推进其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应传承并发扬天津民俗中优秀渔文化,保护渔业资源,创建渔文化品牌,打造渔文化产业链,将无形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有形的文化产品,为渔业创收。完善渔文化产业与传统渔业之间的利益联结形式,以期推动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增加第三产业在天津渔业中的比重,从而实现渔业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