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
(皖西日报社 安徽 六安 237010)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局的正式成立和运行,标志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入新型发展阶段,标志着我国“三农”问题解决迈上新的征程。地方党媒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政治意义、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充分利用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技术优势,以专栏形式更加全面、深入、多元化做好乡村振兴宣传报道,切实发挥自身喉舌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背景下,以专栏形式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是地方党媒肩负的重要政治任务。首先,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落实和乡村振兴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专栏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素材基础,将乡村振兴项目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展现出来,多元化推动乡村战略实施,是宣传报道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其次是通过专栏宣传报道,能够让更多的社会公众群体认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义,更加深入地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体系中来,为提升“三农”建设水平作出更大贡献[1]。再次是以专栏为依托,深入实际做好调查研究,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问题,为相关部门完善乡村振兴政策提供多元化参考依据,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保持在正确方向。
地方党媒要真正做好乡村振兴专栏宣传报道,需要站在“三农”问题解决、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变革和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高度,找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农村改革、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关键点,坚持以党的政策引领为基本导向,深入宣传战略实施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找准新闻宣传报道的关键节点,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支撑,找到突破口,以更加鲜活的语言将乡村振兴项目发展展现给受众群体。在宣传报道内容组织中,要实现地方项目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的统一,充分展现项目建设的特色和示范带头作用。针对专栏宣传报道形式所具有战线长、覆盖面广、挖掘难度大等实际问题,应当以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变化、乡风文明建设、基层治理措施落实、生活水平提升为基本着眼点,深入解读中央和地方乡村振兴政策精神和发展思路,提升各个层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水平。
宣传报道典型能够让社会公众群体更加明确、清晰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脉络,能够更加深刻认识到先进带头人物和项目创新的引领作用。在当前各个地区乡村振兴项目逐步落地过程中,优秀的现代农业经理人、职业农民、返乡青年、科技人员等新时期代表人物不断涌现,科技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乡村体育等项目建设类型更加多元化,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更加明显,对农民群体思想变革产生的引领作用更加显著[2]。在地方党媒乡村振兴专栏宣传报道中,必须要重视这方面内容的系列宣传,采用持续跟进的形式进行深层报道,将乡村振兴项目运行动态和涌现出的典型代表人物以多角度展现出来。
乡村振兴专栏宣传报道要更好地吸引受众群体,提升整体宣传报道水平,就必须要深入基层,坚守农民在宣传报道中的主体地位。农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体,在项目运行中处于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展现出了新时代职业农民独有的精神面貌和创新精神。在乡村振兴专栏宣传报道中,采编人员要将触角延伸至农村基层,既要报道项目建设运行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代表,展现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实施的引领作用,又要能够报道普通农民身上发生的感人事件。在报道内容中,既要展现农村发展的新气象,又要真实反映实际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既要具有代表性,又要全面展示农村现实发展状态。在报道形式上,既要拉近与群众的空间距离,又要贴近农民的心窝。
新时代背景下,党媒已经构建起覆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立体化平台,在进行乡村振兴专栏宣传报道时,同样要构建立体化的专栏体系。传统的平面媒体具有表达深入、政策导向明确等特征,新媒体平台则具有形象、直接、灵活性强等特征,将两方面特征有机结合,能够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地方党媒在专栏创作中,要能够打破思想藩篱,提前进行沟通组织,以图文形式推出连续性的专栏文章,保证专栏的影响力、公信力,在图文报道的同时,还可以结合制作对应的小视频,或者采用视频直播等形式,以二维码形式实现图文与新媒体的对接。以此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读者体验,还能够增强宣传报道的感染力、亲和力,提升专栏宣传质量。
地方党媒在乡村振兴专栏宣传报道时,不仅承担着正面宣传和思想引领作用,还承担着挖掘问题、上传下达的重要职责。不可否认的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发展的初期阶段,在部分工作运行中必然会存在某些方面问题,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农民群体单纯依靠自身力量无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对乡村振兴整体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对于采编人员来说,要正视问题存在的客观性,在专栏报道宣传中,能够利用新媒体平台交互性强的优势,为群众提供表述问题的途径。要能够强化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引导群众采用正确的路径方式处理问题,同时又要能够做好深层次调查,深入履行自身所承担的舆论监督功能,为乡村振兴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地方党媒在构建乡村振兴专栏时,人员保障是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是宣传活动持续优化的重要支撑。在组建专栏团队时,需要选择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养强、对农村栏目熟悉、核心素养强的队伍成员[3]。人员结构要做到中青结合、专业组合优化,能够应用专业方式,较好地解决采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确保专栏建设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新闻舆论方面提供应有的、多方面的支撑,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出传媒行业应有的贡献。
地方党媒乡村振兴专栏创新发展中,同样会遇到不同方面问题,对宣传报道活动正常开展产生不同形式的影响。对于栏目组而言,在创立之初就应当明确宣传工作导向,在坚持党媒工作基本要求基础上,结合农村新闻宣传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构建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在日常工作开展中,要求各个岗位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自身职责要求,形成团队合力,有效提升宣传报道水平,为乡村振兴宣传作出更大贡献。在制度运行中,要能够根据党的政策指引要求和实际运行情况,对制度内容进行革新,为采编人员提供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
新媒体时代发展背景下,新闻节目创编对硬件设施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制作出更多精良的专栏节目,是乡村振兴专栏宣传报道工作开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在专栏运行过程中,党媒领导层面一方面要依托不同形式的新媒体平台,优化栏目创编类型设计,另一方面则要加大投入力度,增加硬件设备方面的投入,做好技能培训工作,要求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新型设备操作技巧[4]。以此才能够将乡村振兴项目运行的实际状况以更加直观、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给予受众群体以良好的感官体验,达到更加良好的宣传效果。
地方党媒在乡村振兴专栏创新发展中,会基于多种反馈和交互渠道采集到多元形式的舆情,对于专栏创编人员来说,必须要充分利用当前新媒体平台所具有的数据采集功能,强化数据分析,更加精确地做好舆情监测,根据舆情监测反馈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栏目发展方向进行优化。以此才能够确保专栏宣传报道与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保持同步,更好地帮助党政领导解决乡村振兴项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起到新闻媒体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应有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深层次推进作出积极贡献。
地方党媒作为党的重要喉舌,做好乡村振兴专栏宣传报道工作,是自身应当肩负的政治职责,在专栏建设过程中,各个岗位工作人员都应当树立明确的创新意识,深入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动向,从人员、制度、硬件、导向等各个方面入手,推动整体工作全面优化,为乡村振兴宣传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