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托育服务专业人才供给研究:归因与优化

2023-03-22 04:01程天宇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6期
关键词:托育师资婴幼儿

■程天宇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节奏的逐渐加快,双职工家庭在现代家庭中的比例逐年攀升,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反而让众多家庭无暇照顾幼儿,育儿时间缺乏成为家庭幸福的痛点。全面三孩政策的放开并没有实现预期的婴幼儿数量的大幅增长,反而呈现下降趋势,不断攀升的房价和持续上涨的看护费用成为推高家庭育儿成本的重要因素,也让人们意识到婴幼儿托育服务的重要性。托育服务作为一种母职替代性公共服务正越来越受到双职工家庭的青睐,托育服务机构专业师资不足、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因此,深入研究专业人才供给问题对提高婴幼儿托育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婴幼儿入托率低与托育需求旺盛的失衡现象表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经济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收入的大幅增长带动了新一代家长消费观念的迭代升级,“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期待愈发明显,竞争意识的扎根使得父母们对培育优秀子女充满渴求,托育服务和早期教育愈发受到现代家庭的高度重视,双职工家庭常态下的“幼儿带养”自然成为家庭的焦点问题。

自从国家彻底放开三孩政策以来,不少城市家庭先后迎来自己的第二个或第三个孩子,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快节奏“使得年轻父母们同时照看两个孩子比较困难,而此时的祖辈往往年岁已高,无论是帮助晚辈照看孙辈的能力还是照看孙辈的积极性与意愿都降低了不少,甚至部分家庭还要抽出人力照顾祖辈”[1],更无力照看孩子。即使祖辈有能力照看孩子或聘请保姆,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夫妻们也会有“老人教育水平不行”“对孙辈过分宠溺”“保姆带孩子不放心”的顾虑,将孩子送入正规的托育机构成为年轻父母的首选,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由此也就愈发高涨。

市场上招收3 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机构以早期教育内容居多,主要为幼儿提供美术、音乐或智力开发方面的课程,托育形式以半日托或全日托为主,在收费上比较昂贵,普通家庭难以长期承受。之前,由于托育机构监管政策缺失,大量无资质的民办托育机构占据市场主流,打着“收费低廉、成效突出” 的旗号向不明真相的家长收费,“虐童”“跑路”等案件的发生,也使家长们对托育机构的质量半信半疑,不放心将自家幼儿放入托育机构。现在,虽然国家出台了托育机构设置和管理规范,但出于自愿且能满足各项要求的申请者却很少。种种问题的叠加,致使在旺盛的需求背景下,入托率却始终在低位徘徊。

二、托育服务行业师资人才供给匮乏的归因分析

(一)专业初创期的谨慎与毕业生择业偏好

随着托育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侧重教育的早期教育专业无法承担起“托育”的重任,具有对口性的新专业——婴幼儿托育类专业应运而生。目前,开设这类专业的院校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及实力较强的综合类高职院校为主,如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济南职业学院、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高专院校。截至2022年5月,全国高等院校名单中现有的32 所职业本科类院校均没有开设此类专业。婴幼儿托育类专业属于新增或新改专业,2021年才正式出现在 《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距今不到2年时间,各项制度方案和专业师资都在探索组建中,形成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专业的诞生也迫使人才培养单位需要构筑新的教育教学体系来应对专业的新变化,于是“试水”与“摸索”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色调,这时培养单位通常会采取“小班额运作、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推进策略,尤其在专业师资明显不足的情况下,人才培养更不敢也不会盲目扩大招生规模,这就导致专业人才的产出数量比较少,难以满足托育机构的人才需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受教育部委托进行的市场调研和模型预测显示,2022年高职高专托育类专业毕业生约6 万人左右,市场需求则达到50 万人,本科毕业生需求量更是超过25万。这也导致了不少托育机构因抢不到人才,而不得不聘请大量非专业人员充实机构岗位,进而影响了托育机构的发展质量,同时也会对入托率产生负面效应。

市面上的托育服务资源供给方除了中高等院校培养的托育服务类专业人才外,还有就是经过社会机构培训或者企业内部培训走向托育服务岗位的非专业人员。虽然完全对口的专业师资较少,但培养单位一般会移植相邻或相近专业教师承担教育工作,正规院校培养的托育服务人才在质量上是有保证的。由于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不同,职业本科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整体水平相对较高,其次是高职高专类院校,最后是中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呈依次递减趋势。学校人才培养的层次有别,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质量,实力雄厚、品牌响亮的托育机构更青睐毕业院校知名度高、拥有本科学历的托育服务类专业学生,办学实力一般的托育机构只能选择高职高专类学校毕业生,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多选择知名度不高的城市社区托育机构就业,农村及偏远地区托育机构几乎招不到对口的专业人才,这就造成了托育服务市场资源供给的不均衡,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依然大行其道。

(二)残酷丛林法则下的优胜劣汰与盲目扩张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人们对高质量托育服务的渴求,加速了托育服务市场格局的两极化趋势:一方面,办学实力弱、服务质量低劣、生源不足的托育机构会因经营不善而逐步被弱化处境艰难,或者直接倒闭被淘汰掉,这些托育机构很容易出现“跑路”现象,家长和儿童因此而蒙受损失;另一方面,办学实力强、品牌响、服务质量优、颇受家长好评的托育机构就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逐步变得更强,无论师资还是硬件设施都会步入良性循环,形成本地托育服务行业的领导者。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虽然无法避免,但是要看到,或因经营不善或因收购兼并而倒闭的托育机构数量远远多于知名品牌的托育机构,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于学军在2022年全国政协“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就提到“我国超过70%的托育机构是亏损运营,九成托育机构面临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知名托育机构在发展壮大的前期不愿意进行规模性扩张,认为开设的子机构或连锁加盟机构越多反而会稀释原有的优质师资资源,给品牌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在经历一系列残酷的市场竞争洗礼后,少部分实力雄厚的托育服务品牌机构得以存活下来并发展壮大,成为托育服务市场的占领者。早期的如履薄冰和深思谨慎开始转变为竞相的盲目扩张与鲸吞蚕食,力图实现市场份额占有率的最大化和领域内的“垄断化”,攫取巨额的经济利益。托育服务行业的竞争虽然会推动行业得以进一步向优质托育方向发展,但高度市场化的托育服务行业在竞争之后,存留市场的托育机构越来越少,反而会进一步加剧托育服务的供给失衡,造成优质资源包括教师资源的高度集中,“入托贵、入托难”的问题遂成为社会一大难题。尤其在缺乏市场规范管理的情况下,托育服务行业的无良与无序竞争只会增加托育服务资源的供给困难,普通民众也将难以享受相应质量的服务,甚至因经济原因原先享有的托育服务质量出现下滑,形成类似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自2019年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多项旨在规范托育机构发展的政策文件,内容要求当地卫健委要肩负起管理职责,但要看到,在当前民办托育机构占据主流的形势下,人民群众享受有质量、可负担的托育服务依然较为困难。因此,由政府认定、扶持或兴办普惠性托育机构就成为必然趋势。

(三)机构人员构成的非专业化与离职高频化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提到,目前我国0~3 岁婴幼儿约4200 万,其中三分之一有比较强烈的托育服务需求。在婴幼儿托育服务专业毕业生严重不足、托育服务市场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托育机构中的从业者多是经过社会机构培训走向托育服务岗位的非专业人员。这些非专业人员并非社会的无业游民,而是拥有一定知识和学历,因性别特点、就业困难、择业兴趣等原因转而进入托育服务行业成为教育工作者,其中以年轻女性居多。像照顾婴幼儿的生活与学习这种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一般交由托育专业学生来处理,非专业人员在品牌托育机构中是不允许充任育婴师的,只能承担一般的辅助性工作,即使她们经过一定的集团内部培训也很少有机会独自承担照护婴幼儿的工作。随着托育服务行业的勃兴,托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这也给非专业人员进入专业岗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当然也给机构的发展带来隐患,毕竟非专业人员充斥的托育机构其专业性会受到家长的质疑。社区内部“小作坊” 式的新办托育机构人员专业背景复杂多样,即使上岗前接受了一定的培训和业务操作指导,由于专业性知识欠缺,业务往往不甚熟练,托育服务质量令人担忧。

如前所述,托育机构的从业人员偏年轻化,多半是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其中不乏刚毕业的中职学生,这些人员一则缺少育儿经验,二则专业技能不熟,这就给机构经营带来不利影响。据调查,中小城市托育机构的人员工资收入大致在2500~6000 元之间,有专业证书和育婴经验的人员工资较高,而众多非专业人员工资普遍在3500 元左右。工资待遇会直接影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许多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就会离职,托育机构就成为临时就业的“跳板”,给机构带来无尽的烦恼,职工流动性大、离职率高就成当前托育机构人员的一大特点,家长们对此也颇有怨言,对托育机构更加不放心。基于以上托育服务行业供需矛盾突出的现实,国家应该适时扩大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将更多有实力的师范院校(重点师范院校很少参与)纳入其中,强化责任意识,提高人才供给质量。

三、婴幼儿托育服务人才供给优化路径

(一)质量优先:做好需求测算与招生布局

公共托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人的行动,既需要顶层的设计者,也需要具体的执行者,而托育服务类专业人才就是实现公共托育服务体系的事实执行者。事实上,家长们选择托育机构,表面上看中的是品牌、环境、办学实力,其实是在选择师资,即使品牌再响亮、办学场地再宽敞、办学实力再雄厚,家长们终究看重的是所选择托育机构的师资情况,其中以经验是否丰富为评判标准。在鱼龙混杂的托育市场中,有些打着品牌托育机构招牌的“加盟连锁机构”,师资水平堪忧,机构内部以年轻的实习生居多,经验丰富的专业保育员、育婴师少,信得过且具备高素质的师资才是家长们的首选。没有优良的师资不仅家长们会质疑其办学资质,也会担忧其是否拖累自家幼儿发展。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师资水平抑或专业人才在托育服务体系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人才培养的急迫性也应提到体系建设的规划中来。

我国各级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由政府拨给,政府作为专业人才的直接投资人,对人才收益充满期待。政府部门也是学校的直接领导者,将根据社会的人才需求情况和就业情况决定是否扩招或缩减相应专业的招生规模,进而影响人才的社会供给。随着托育服务行业市场的火热,众多不具资质的托育机构纷纷借机瞄准托育市场,谋求“分得一杯羹”,结果造成机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滥竽充数者多,名副其实者少,屡屡上演“跑路”戏码,家长们对托育机构的质量充满深深的疑虑,反过来影响托育机构的招生,机构入不敷出,只能倒闭或跑路。要想重振家长对托育机构的信心和信任,除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外,最关键的还是要有专业的师资队伍,这也是家长们最为看中的。人才的供给不足问题,也需要国家做好顶层设计——谁来培养、怎么培养、培养多少,提前做好调研和预案,规范引导托育服务人才的培养和社会供给。例如,政府应该组织专业科研人员根据“千人托位数指标”对未来婴幼儿出生数、托位数、从业人员需求数进行合理测算,据此布局招生院校数量和招生规模,满足市场托育师资需求。

(二)一主多元:构建以职业院校为核心的人才供给保障体系

托育行业蓬勃而有质量的发展离不开优质人才的加入,人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职业院校是职业人才最重要的孵化基地,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优秀保教人才的重任,是人才供给保障的核心单元。在当前托育服务资源供给严重失衡的情形下,就需要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职能,构建以职业院校为核心,多主体、多元化的举办主体格局。

育人是职业院校的灵魂,也是办学的动力。职业院校托育人才培养的总方针应紧贴婴幼儿托育行业发展之所需,树立行业人才培养的时代性与前瞻性相融合、科学性与应用性相结合、专业性与通识性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精准构建婴幼儿托育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具体课程架构上,可以通过公共通识课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通过专业教育课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用学科通识课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用创新性实践技能课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使所培养之人具备“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婴如子”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确保婴幼儿照护人才的供给质量。

坚持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经验[2]。职业教育具有跨界性,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需要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如事业单位、个人、非公有制企业等,灵敏反映市场需求,进而及时优化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职业人才的社会适应力。婴幼儿托育服务是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人才供给来源的多元化是有效解决供给困难的根本手段,在多元办学中要充分发挥托育服务行业和企业的作用,提供相应激励措施,激发参与托育人才教育的内生动力,推动人才培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

(三)服务民生:婴幼儿照护人才的社会融入

人才供给归根结底要服务民生、满足社会需要。职业院校发挥婴幼儿照护人才培养优势,对接社会需求,服务国计民生,也是其职能的根本体现。职业院校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既可以锻炼学生照护婴幼儿的实践技能,又可以向家长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推动育儿观念的科学转变,缓解人才供给短缺危机。

当前仅靠职业院校每年数以千计的专业人才培养数量难以满足庞大的社会需求,加强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就成为适时之选,也是现实所需。值得警惕的是,公司性质的社会培训质量能否达到预期成效令人存疑,浮光掠影般的短期速成难以培养出合格的学员,这需要培训单位积极与职业院校开展合作,认真考量和周密设计,发挥合作优势。在合作开展培训的同时,前期的科学研究和后期的追踪评价一定要及时跟上,做到“研—训—评一体”,真正提高从业人员学习质量和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

家庭是婴幼儿的原生地,年轻家长们育儿知识有限,科学育儿就成为家庭照护的核心话题,如果处置不当就有可能成为家庭矛盾的潜在冲突点,社会也因此需要大量具有婴幼儿照护知识背景的社区咨询服务人员。例如,英国儿童中心就成立了由专业人员负责的游戏小组,满足家长交流分享、婴幼儿游戏的需要等[3]。我国托育服务类专业毕业生可以依托社区、各级妇联等政府机构提供的诸如“妇女儿童之家”“儿童微家”等平台,为家庭提供优生优育咨询、科学育儿辅导、婴幼儿抚触按摩、早教开发等亲子培训指导[4],也可以面向社区通过社交媒体或自媒体科普育儿知识,解决家庭托育知识盲区,满足社会民生所需。

随着国家对0~3 岁婴幼儿照护问题的关注和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托育服务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国内托育市场也正由混乱无序逐步走向标准化、高质化发展。这一过程伴随着失序与挣扎,也伴随着竞争与退出,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托育需要,消除托育市场顽疾,构建可负担、有质量的普惠性托育公共服务体系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托育师资婴幼儿
《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的托育服务:国家义务与机构角色
解决托育难题需合力托底
深耕“一小”服务体系建设用情用心用力推动托育事业发展
——内蒙古托育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中西部托育事业发展研究院筹备暨陕西省托育示范基地启动会在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雁塔校区召开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