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融入听障大学生“沟通与交流”课程思政建设

2023-03-22 00:47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交流大学生

王 欢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 四川乐山 614000)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本在于做人的工作。并提出思想政治工作5个要求,号召教师:“各类课程需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各高校如何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课堂教学实践是实施的必要手段,也是优化教育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

听障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体之一,一直以来受到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广泛关注。由于听障大学生听觉障碍影响,其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方面表现出不同于健听学生的特点。他们往往也会出现固执、自我为中心、缺乏内部控制力等特征,从而出现孤立、退缩等情绪和行为,导致听障大学生的思想成熟低于健听学生[3]。所以,高校在听障大学生思政教育方面常常出现边缘化、孤岛化等现象,陷入困境[4]。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文件提出“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在听障大学生“沟通与交流”课程中,教师以“五育并举”教育理念为核心,根据听障大学生语言发展、情绪及个性发展等特点,将“德智体美劳”五项要求具象化,改变教学策略,创新性地提出“五育五重”育人思想。

一、“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在“沟通与交流”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听障大学生思想政治引导。202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公报指出:“全国有14,559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听障大学生作为高等院校残疾学生的主要群体之一,在教育元问题上,各招收高校应充分重视听障大学生的人才培养问题。听障大学生由于听力损失或丧失,获得信息的渠道变得狭窄,其方式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健听学生,故在获得国家、政府和地方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时需要教师借助适宜的方法进行政治引导。“五育并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听障大学生“沟通与交流”课程中,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使用视频、故事和情境表演等教学方法与德智体美劳要求相结合,在学生的学习中积极传播正确的“三观”教育,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号召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成为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二)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发挥教师队伍的主动性,不断提升自身政治修养和政治敏锐性,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引领学生社会公德和责任感的形成,不断提升科学和人文素养。师资队伍既要涵养德行,又要精通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扎实的教学辅助技能。沟通不是一种本能,是一种能力,是个人修养和心态的外在体现[5]。“沟通与交流”课程中,教师通过沟通概述、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和求职沟通等多方面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而听障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其教学方法的争论最早开始于欧洲,一种倾向于学者海尼克口头表达的方法,另一方面倾向于学者爱贝的手势语教学[6]。所以,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有无残余听力的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手语系统和口语系统,提高与学生的全面交流。随着《国家手语和盲文规范化行动计划(2015—2020年)》的制定实施,“国家通用手语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通过2年多试行,已经较为成熟。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使用标准手语进行教学,为学生融入社会打下基础,这也是对教师技能要求的进一步提升。只有在“育智”的过程中,不断以听障学生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才能真正“育人”,才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7]。

(三)有利于优化“沟通与交流”课程改革。根据2019年版的特殊教育专业(听障)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标准,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沟通与交流”作为听障本科通识必修课,听障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一员,旨在传授其如何明确简洁地传达信息,学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本课程从2017级听障学生开课以来,经过4年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资源利用,以大量案例、技能训练、情景模拟和复习思考等内容结合,充分思考“怎样培养人”这个命题,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课程的始终,做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观点走出来,将知识应用于日常行为举止,启智润心,让学生学会做人。

二、“五育五重”教育思想在“沟通与交流”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应用

(一)德育重资源,突出德育实效。德育是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五个方面[8]。教育资源是指教育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沟通与交流”课程中,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德育工作内容相结合,是突出德育实效的重点。

从1998年开始,我国教育产业化改革实行,教育资源呈现多元化。近些年,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社会教育公共资源的供给、家校社协作、校企合作等资源有效配置,有效弥补了教育资源的短缺。

第一,理想信念教育。“沟通与交流”课程主要利用网络资源、高校图书资源和当地文旅资源,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将时事政策与中国发展史等相关残疾人的内容,请学生以朗读、讲故事和播报等形式,在全班进行信息输出,通过学生之间讨论和练习等形式,作为沟通媒介,进行互相信息的交换和反馈,完成沟通理论、语言沟通原则等课程内容的教学。引领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深刻体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通过观看革命电影视频、观看革命先烈遗物和参观博物馆等校内外实践活动,在完成非语言沟通教学环节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沟通与交流”课程主要利用网络资源、微视频资源库和高校内其他院系资源,通过一些国家、地域和民族的文化讲解,学生学会解决跨文化沟通障碍的方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通过求职面试的微笑和服饰穿搭,深入开展学生文明礼仪教育。通过择友技巧、交友忌讳和网络交友注意事项教学,网络诈骗、假意交流等视频,提升学生的法制教育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国家的关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社会的价值。

第三,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沟通与交流”课程主要利用图书馆海量的故事库,进行课程案例分析,开展家国情怀和人格修养教育。并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原则,选取以残疾人为主角的中国好人好事,增强学生的日常沟通与倾听技巧[9]。借助这些充满正能量的中国故事,引导学生关爱社会。通过展示国家残疾人相关活动的真实故事,进行赞美技巧的教学,让学生懂得赞美发自内心,赞美就在身边,同时增强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第四,生态文明教育。“沟通与交流”课程主要利用自然资源、文旅资源和校园人力资源等,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向社会,以“走着学”的模式,去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地理地貌,了解地区文化。在“走着学”的过程中,同时“走着用”,以自己恰当的沟通方式,与社会中的人沟通交流。利用节日和主题日资源,学生也可以通过宣讲、设计展板和派发传单等方式,以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进行节水节电教育活动、垃圾分类普及活动、绿色消费宣传活动、绿色出行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学习、实践的同时,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第五,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交流”课程主要利用网络公安部资源、残联资源和教育部等政策和实例,开展学生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和人际交往等教育。人际沟通与交流,关乎于人类个体身心健康、社会交往和工作效率。由于听障大学生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存在大学生本身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封闭和容易吵闹等沟通问题的共性,同时又会存在沟通不顺畅、应对挫折能力差等特殊性。所以,此课程充分考虑听障大学生特点,通过真实案例和政策解读,引导学生积极沟通、避免精神孤独封闭,增强学生心理调控能力,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二)智育重内容,提升智育水平。智育是指受教育者通过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发展智力的教育[10]。智育与教学密切相关,智育是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学是进行智育的主要途径。教学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将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根据我国现阶段四项教学任务,“沟通与交流”课程将智育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第一,传授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沟通与交流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一个人从出生起,沟通与交流无处不在。沟通与交流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听障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应该提升各方面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沟通与交流”课程主要讲授沟通概论、语言沟通、日常沟通、求职沟通、交友沟通、跨文化沟通的理论与技巧,以及现代沟通技术的使用等。课程结构清晰、学科特点明确,教师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组织并实施教学,确保学生学业质量。

第二,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力。“沟通与交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直线式与螺旋式课程相结合、纵向与横向课程相结合的形式,使课程中的内容既互相独立又相互联系,既符合课程教学的逻辑序列,又符合听障大学生的发展规律。这种教学形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增强学习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沟通与交流”课程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基础性目标,熟记理论知识本身及其技能方法。更加注重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教师会通过课后思考题、自测题和案例分析等,使学生学会应用知识,发展能力。通过教学资源合理利用,使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故事和影像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第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个体活动主要依靠大脑高级神经系统进行调节,而听障大学生不能长时间使某些部分的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使得自身出现好动、好奇心强、爱动手操作等特点。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掌握听障大学生的共性特点,结合学生个体性格、家庭、社会等独特性,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一人一计划”,提升教学有效性。“沟通与交流”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积极利用缺陷补偿理论,充分借助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动觉,进行多感官社会实践教学,增加学生非语言沟通体验。甚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放大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结合教学内容,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从而发展学生个性,展现风采。

(三)体育重组织,强化体育锻炼。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织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在中国教育中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等形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科技的融入,也出现了一些现代教学辅助形式和现代教学特色形式。新时代对体育新内涵的解释,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上做以强调。“沟通与交流”课程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解释为基本,通过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强化听障大学生体育锻炼。

第一,体育可以促进人的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健康和卫生,强调:“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沟通与交流”课程中,教师根据学生体育特长和喜好,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水平,常常采取分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在相同喜好的学生小组中,讨论某一体育项目的规则和方法,并进行小组汇报,使得学生充分了解体育项目的同时,锻炼小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还鼓励课下根据同学介绍的练习方法,体验体育锻炼的乐趣。使学生的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第二,体育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向往。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个人,以及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代表座谈会时,分别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听障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公共服务应提供无障碍建设,这也是近几年来,《无障碍设施条例》中,重点推动项目。这就需要听障大学生,根据国家指示,查阅相关文件,观看相关微视频介绍,撰写现代全民体育无障碍建设实施情况,以道尔顿制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独立作业,在课堂中接受教师和同学的提问和考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

第三,体育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考察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时指出:“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沟通与交流”课程以冬残奥会为契机,以会议吉祥物、残奥会项目、比赛规则和运动员所用辅具等为板块,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讲微课、翻转课堂和特普朗制等教学组织形式相结合,进行吉祥物的非语言沟通含义、比赛规则动作含义、赛场语言沟通技巧和辅具铸就无障碍建设等讨论和汇报。使学生课堂参与度、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也从体育带动德育,使学生增强国家自豪感和自我认同感,并将情感化作动力,积极投入校内听障学生体育训练中,备战省残奥会。

第四,体育是展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时指出:“全民健身的普及,是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沟通与交流”课程采用跨越式教学形式,采用微视频制作等手段,将学生学习的沟通与交流知识,与听障大学生自身的健身训练为素材,进行视频录制讲解、模拟赛场合作沟通和体育角色扮演沟通。充分让学生把校外健身训练实际情况,与沟通知识相融合,做好“特教+”创新教育,以情境的形式展示出来。

(四)美育重环境,增强美育熏陶。美育是指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社会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美育不仅能使人对想象美丑进行欣赏,还可以使人进入内容善恶美丑的评判,从而教会学生弃丑求美,美化心灵。所以,在学生美育教育中,“沟通与交流”课程注重教学环境创设。教学环境是学生进行一切活动的条件总和,分为人和物的环境。教学环境不仅指课程所需要的学院和教室环境,也包括与听障学生相关的家庭、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界的大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教师通过教学环境创设,构建此课程的美育任务。

第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正确和积极的审美观点,会指引学生的审美方向和实践活动。听障学生,由于听觉刺激的缺损,对复杂事物和环境感知不完整,容易对善恶美丑存在片面理解或误解。指导他们对客观事物正确地分析评价、辨别美丑、理解美的本质和抵制低俗,就成为“沟通与交流”课程建设美育教育的关键。教师会从班级文化建设和空间布置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方面,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中的硬文化,以教室环境为主要内容,设计“沟通与交流”课程主题形式的墙面设计、区域设计和教具使用,美化环境,学会生产美。教师并以规章制度为内容,将国家政策、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要求等,进行课程教学组织管理的课堂管理。比如,教师会解读核心主义价值观,并以此为学生做人的标准,使其进入到教材的选用、课堂的教学,最后进入到学生的脑海中,实现真正的“三进”,陶冶学生的道性,接受思想教育。班级文化中的软文化,教师主要以学习风气为主要内容,进行学院学生工作的补充实施。比如,在学院组织的“中华经典诵读”、“班级风采大赛”和“给盲人讲故事”等活动,其活动形式的讨论、素材选择甚至评选等内容均在此课堂中完成。另一方面,空间布置。走近学生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尽量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身体距离,让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所以,在课堂中,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调整教室中座位为“U型”“孤型”,或搭建学生展示的舞台,同时也通过位置变化,让学生感受人际关系的“刺猬法则”,学生学会尊重与自尊,体会高尚与低劣。

第二,培养学生多样的艺术技能和艺术创造。美育可以通过反复的练习,形成写作、绘画、舞蹈和表演等技能,将美学知识与艺术技能相结合。在“沟通与交流”课程课堂中,教师充分利用32课时的实践课机会,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将自己的特长,运用到沟通技能当中,敢于展示自己。比如,在每月一次的沟通艺术汇报中,学生可以采用自己擅长的技能,运用线条、色彩、人体姿态、戏剧、电影或是语言文字等方式进行分享。这种软文化的创建,隐形教育,为听障学生搭建属于自己的舞台,肯定学生的优点,理解内在美的价值。同时,通过汇报与展示,学生互相赞美,获得友谊,这才是学生应该有的美的理解力。

第三,培养学生高尚的艺术情怀和行为习惯。通过“沟通与交流”课程美育学习,培养学生社会交往中举止文明、仪表端庄、礼貌大方、情感纯真,成为有教养的一代新人。“沟通与交流”课程中,美育教育主要注重社会美的创造和教育,建构学生的精神环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和社会交往。马克思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性的一般特征。听障学生在学院接触最多的社会关系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教师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在课程中,教师抓住学生的精神环境创造,引导学生建立和谐、良性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丰富人的本质,从而推动听障学生自身能力发展。

(五)劳育重方法,加强劳动教育。劳育,又称劳动技术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工农业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的教育。劳育是贯彻党的方针,实施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在“沟通与交流”课程中,强调听障学生的手脑并用、理论与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及学生特点,调整教学方法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在中国,常用的教学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以言语传递为主、以实际训练为主、以直观感知为主和以陶冶情感为主的教学方法。

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要使学生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他们遵守纪律、手脑并用、用于劳动的习惯。抵制贪图享受,不劳而获。“沟通与交流”课程中教师除了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常常增加学生的课堂讨论、读书汇报等,并采用参观和欣赏等方法,将中国传统故事、先进人物的故事,呈现在学生面前。比如,2022年9月25日四川省教育厅组织大中小学生“同上粮食思政课”,教师会要求学生利用休息时间,进行视频收看并学习,了解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并利用谈话法和讨论法,在课堂中,表达自己对观后的感受,并动手制作粮食模型,在学校展示。

第二,培养学生熟悉生产原理和技术,要使学生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在“沟通与交流”课程中这部分内容是在求职面试和职场沟通技巧中完成教学。教学主要采取角色扮演、实践活动法和读书指导法等实践性较强的方法。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听障大学生要完成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故在本课堂中,教师会将沟通技巧与师范技能相结合。比如,教师示范技能展示、三笔字展示和教师礼仪展示等。并根据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特点,融入康复技能展示,比如,感觉统合训练展示和作业治疗展示等。

第三,培养学生掌握管理生产的知识和技能,要使学生懂得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通过调查访问和生产实践,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生产管理的现状和改革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在“沟通与交流”课程中,采用练习法和情境教学法,充分模拟学生就业创业后,遇到的社会问题,以及生产管理之间的沟通关系。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实习活动,开展劳动的同时,增加学生的社会认同感。

三、“五育五重”教育思想在“沟通与交流”课程思政建设的保障条件

(一)“课堂+”角度下,人力资源保障。课程思政立足于全员共育的育人理念。“沟通与交流”课程思政建设得到学校领导、多科任课教师、学生辅导员、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为教学提供指导。在各界人士协同努力下,实现全面育人。

第一,校内支持。首先,“沟通与交流”课程作为校级思政课程建设和教改项目,学校和学院提供了大量的人力支持,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其次,学生工作方面,学生管理工作教师需要做好“课堂外”综合育人,将五育教育贯穿于生活教育的始终。教师可以在学生课余生活中,组织各项活动或比赛,提供学生展示的平台,使课堂所学得以应用。最后,“沟通与交流”课程需多学科参与课程,真正形成特教+模式,为听障学生提供课堂内外教学,拓展教学资源。

第二,校外支持。一方面,“五育五重”教育思想顺利开展教学实施,需要校外合作,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实践平台,使学生真正走出校园,在社会大课堂中展示自我。另一方面,社会各界给予听障学生交流的机会,消除交流障碍,尊重多元发展,促进聋健融合,增强学生自信。比如,峨眉山风景区在征求服务意见稿时,已接受该课程团队提出的《听障学生游山交流障碍改进措施》,拟建设一批听障讲解服务,为学生校外交流增加机会。

(二)“课堂+”角度下,物力资源保障。课程思政立足于优化资源配置的教学理念。“沟通与交流”课程思政建设根据“五育五重”教育思想,结合课程发展要求、课程主题设置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特点,充分利用校内外物力资源,进行有效资源配置,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第一,资源库建设。首先,“沟通与交流”课程打造自己的优质视频资源库。根据课程主题内容,建设微视频案例库。其中包括带有字幕的网络视频、电影节选视频、学生录制视频和课堂教学实录视频等,内容丰富。其次,“沟通与交流”课程打造自己的优质故事资源库。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搜集经典“中国故事”、心理健康案例、好人好事和国家时事政治等,用中国精神滋养听障学生的心田,让爱国精神走进学生头脑。最后,“沟通与交流”课程打造自己的优质课件资源库。教师会根据教学需要,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五育教育元素,制作精美课件,并将课件共享在学习平台,供学生课后预习和复习。教师也会在每月课堂汇报环节,要求学生将自己讲解的内容,制作成课件,供汇报使用。同时,学生课件也将分享在学习平台,供学生之间互相学习。

第二,资源利用。首先,随着学习平台不断发展,“沟通与交流”课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优质教学资源,比如,大学慕课、学堂在线、学银在线、智慧树和智慧职教等,内容丰富,且信息量大。其次,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沟通与交流”课程充分利用高科技手语辅助设备。手语作为“沟通与交流”课程教师必备的通行证,教师团队均经过专业培训,独立采用手语教学,做到“口语+手语”教学同步。但由于高科技手语辅助设备产生,比如,腾讯会议中“开启字幕”功能、音书软件等,教师团队将此引入课堂,使教学呈现“口语+手语+字幕”形式,更加便捷高效,且利于线上组织教学。最后,随着“沟通与交流”课程教师团队科研能力不断提高,主持和参与多项教材撰写、课程建设和基地建设,所得科研成果也作为资源,供学生使用和实践。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交流大学生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