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珊 张鹏飞 隋意 杨怡楠
摘要:在高强度开发背景下,住区公共空间人均面积减少,功能复合的立体化住区成为住区发展的重要趋势。多基面的公共空间立体化建设成为增加居民活动空间的重要途径,也对居民使用带来更大挑战。本研究对深圳不同时期住区公共空间发展及类型进行梳理,选取六个典型立体化住区案例,从空间构成、景观绿化、场地设施、立体可达性等方面构建立体化住区公共空间环境指标,采用语义差分法(SD法)定量研究居民对公共空间环境感知评价,探析不同类型立体化住区公共空间心理量的共性与差异,进而为立体化住区公共空间优化提供设计依据。
关键词:高密度,立体化住区,公共空间,居民感知
Abstract: This study sorted out the development and types of public spaces in residential area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Shenzhen, selected six typical cases of three-dimensional residential areas, and constructe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for three-dimensional residential public spaces from the aspects of spatial composition, landscape greening, site facilities, and three-dimensional accessibility. The semantic difference method (SD method) wa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study residents' percep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public space environment, and to explore the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psychological quantity of public spaces in different types of three-dimensional residential areas, Furthermore, it provides design basi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public spaces in three-dimensional residential areas.
Keywords: High density; Stereoscopic residential areas; Public spaces; Resident perception
1. 引言
深圳在過去45年间从边陲小镇蝶变成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快速的城市发展进程中,深圳住宅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土地资源集约、人口持续集聚的背景下,深圳住宅建设不断的向空中拓展。近年来深圳住区容积率4.0-5.0成为常态,个案容积率甚至高达11.5。住宅单体从多层转向高层、超高层,功能从单一转向复合。住区公共空间形态从简单的平面化布置发展为三维立体化的空间布局。高层高密度住区开发在实现更高的居住效率的同时,其宜居性颇受争议。在我国住宅建设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居民住房需求从“住有所居”转向“住有宜居”的背景下,如何通过高质量的公共空间营造,消减高密度居住带来不利于健康的影响,从居民需求视角提升居住环境品质,已成为面向未来的高密度人居环境建设发展重要议题。
高容积率住区建设往往以满足住栋的布局效率与数量为导向。住区户均公共空间面积降低,垂直向多基面的公共空间已成为增加居民活动空间的重要途径。住区公共空间往往缺乏对居民需求的深入探析,在供给、布局、品质等方面存在问题。高层住区容易产生居民紧张感和拥挤感增强、安全感减少、社会关系逐渐弱化等现实问题[1] [2]。三维立体的住区环境在认知层面比二维的公共空间布局显得更为复杂,要求更注重环境间的彼此联系的人本体验与感知需求。当前环境关注度研究大体有两种视角,一是从活动特征入手,探索人群客体行为与环境的交互关系;二是探索环境特征对人群心理感知的影响。活动特征相对客观的反映了人群行为与环境特征交互关系的活动特征;感知则是反映了居民主观空间环境使用需求[3]。语义差分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SD法)是心理学领域一种较为成熟的调查方法,采用言语作为评价制度,将原本感性的评价指标转化为可量化的评价指标。能够通过进行居民心理感受的测定,将居民对环境感知进行量化[4] [5]。SD已广泛应用于建成环境的活力使用评价、美景评价等方面。
本研究在对深圳不同时期立体化住区公共空间发展及类型进行梳理基础上,根据立体化公共空间特征,从空间构成、景观绿化、场地设施、立体可达性四方面构建了环境指标;从人本感知视角采用语义差分法(SD法)对选取六个住区典型案例进行居民感知量化研究;深入探析不同类型立体化住区公共空间心理量的共性与差异。以期研究成果能够为高密度立体化住区公共空间新建与更新优化提供设计依据,进而满足面向未来的高密度人居环境品质建设需求。
2. 深圳住区公共空间发展及类型
受经济体制和土地资源影响,深圳住区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初期,深圳住宅建设基本沿用了国内其他城市政府主导下统建的福利房和微利房模式。住宅建设主要集中在罗湖、福田等原关内区域。这个时期住区容积率相较较低。1986 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首次对规划居住用地进行密度控制,规划高层建筑容积率上限为 1.5。[6]当时住区大都为行列多层单元式住宅布局,社区服务设施配置较少,住宅公共空间主要为宅间空间,形式单一,绿化简单。同时,深圳住宅建设也开始了新的尝试。白沙岭住区作为全国最早的高层住区,容积率达到3.16。住宅间距达50米以上,中心绿地采用自然式布局,布置各类活动场所。住区中低层公共建筑屋顶设计为屋顶花园。[7]园岭新村和滨河新村等多层住区开始出现公共空间垂直向探索。它们打破了常规的行列式布局,在首层以单体自由组合形成中心花园,为居民儿童创造较大面积的庭院。连廊将各个住宅单体在二层连接成基面[8],为居民创造一个立体活动空间。连廊的设置既提高了土地使用率,也通过增加横向联系,解决了住区内部人车混杂的矛盾。同时期,深圳住宅受到香港影响,在罗湖片区出现了高层商住楼的形式[9]。
1990年代,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深圳住宅福利住房与商品住房并行。城市快速发展推动深圳住宅容积率不断提升。许多住区容积率远超3.0。这个时期建设的大型福利住区如益田村、桃源村等按照居住区、居住小区及住宅组团三级规划结构,小高层、高层住宅楼栋的户外公共空间按照住区中心广场、组团庭院及宅前空间等层级设计,注重活动场地及景观布置[10]。“商住楼”模式居住环境得到重视,户外公共空间从地平延伸至屋顶花园。如台湾花园在屋顶设置泳池、网球场、景观路滑等,为住区提供丰富的活动空间[14]。随着住宅商品化推进,90年代后期,深圳住区规划阶段即将建筑布局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国内率先引进景观设计理念,住区公共空间环境园林化[11]。
2000年代,住宅建设进入商品住房为主导的阶段。住区规划及设计更为注重居住环境品质,住区形态也更加多元化。随着住区商业配套、社区服务设施以及停车需求的增加,垂直向的复合功能分区成为住区发展的重要趋势。住区主要公共活动层抬升至二层平台,在垂直方向实现人车立体分流。二层平台以上继续设置架空層,将建筑在二层融入园林绿化。典型案例如西海湾花园,万科金域蓝湾等。随着容积率进一步提升,住区功能更为复合,“商住楼”模式得到进一步发展,大型商业作为裙房形成的“高台式”城市住宅综合体,公共空间活动基面抬升至 3-5层的高度,典型案例包括东方雅苑、君豪阁、星河国际、御景东方等[12]。
2010年至今,产业驱动力带来深圳人口持续流入,土地资源紧缺,住区容积率不断攀升,高层高密度成为住宅建设的主要趋势。容积率5.0-8.0成为常态,超高层屡见不鲜[16]。商品房大量建设的同时,保障性住房同步推进。随着建设用地逐渐减少,住区功能更加复合、立体化,出现了集商业、办公、居住为一体的居住综合体的建设模式,公共空间抬升至大型商业屋顶,裙房上面设有架空层,典型案例绿景虹湾、京基滨河时代等。部分保障性住区以轨交上盖物业方式兴建。住区基面被抬升至轨交车辆段顶部。住区配套商业、社区服务、停车、住宅、公共空间等垂直向布置,形成立体化的住区,典型的有龙海家园、朗麓家园、龙瑞家园等。(表1)
深圳发展40年,住区功能从单一到复合,住宅单体从多层到高层,住区公共空间形态从简单的二维平面布置到三维立体化空间变化。在土地资源与人口集聚的双重制约下,在可预见的未来,立体化公共空间还将是高层高密度住区公共空间建设主要方式。
3. 研究设计
3.1.典型案例选取
在总结深圳立体化住宅公共空间类型基础上,综合考虑住区容积率、公共空间立体化模式、住区规模等选择6个典型住区进行调研,包括西海湾花园、万科金域蓝湾、大冲新城花园、尚都花园、龙海家园与朗麓家园等。西海湾花园、万科金域蓝湾底层主要公共空间活动基面位于商业及车库顶部;尚都花园一期主要公共空间活动基面位于商业及车库顶部,二期主要公共空间活动基面位于位于大型商业顶部,一二期公共空间通过垂直交通相连接,形成错层活动基面;大冲新城花园底层为大型商业,车库为地下库,住区主要公共空间基面位于商业屋顶花园。围合成中心花园;龙海家园底部为轨交车辆段站场,二层链接城市道路,形成街区型商业,三层为住区主要公共空间活动基面;朗麓家园底层为轨交车辆段站场,二层为住区主要公共空间活动层,三层为商业及停车屋顶活动层,形成双层公共活动基面。(表2)
3.2.深圳住区立住区公共空间感知评价指标
对既有文献中影响居民行为及感知的公共空间建成环境指标进行整理与分析获悉,建成环境指标的量化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构成、场地情况、设施、景观植被、物理环境、可达性等方面[13][14]。既有研究中公共空间建成环境指标侧重二维空间指标,如空间构成方面以场地面积、场地类型为主,可达性方面测度以活动场地开口数量,距离住区出入口距离等测度为主[15][16]。 高密度立体化公共空间物理环境表征中,更需要表征三维空间环境指标构建。结合居民访谈对居民展开访谈,访谈内容围绕住区公共空间积极评价与消极评价展开。对访谈中涉及公共空间环境评价关键词整理见表3。
结合公共空间相关既有研究、实地访谈的公共空间环境评价,以及高密度立体化住区空间特性,本研究从对空间构成、场地情况、绿化景观、活动设施、空间可达性等4个方面遴选20个建成环境指标,形成感知评价因子。本研究采用语义差分法(SD法)进行调研。每个评价因子包括一对反义词。(表4)以期通过居民感知评价,对立体化住区公共空间环境做出较为全面评价,为公共空间优化提供设计依据。
3.3.数据获取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研结合实地调查、访谈的方法,对6个典型立体化住区的公共空间感知评价进行调研。在2022年1-4月展开问卷调研工作,每个住区发放问卷30张,六个住区共发放问卷18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160份,回收有效率88.9%。同时要求调研者选出最为重要的指标。确定主观评价等级为7级评价尺度,分别对应“”评分为“-3,-2,-1,0,1,2,3”。问卷内容包括1)受访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居住年限等;2)立体化公共空间SD感知评价评分表,同时受访者还被要求选出对该类空间最重要的因子等。
调研样本基本信息如下:1)受访者男女比例接近1:1,以中青年为主,其中20-39岁居民占比34.4%,40-49岁居民占比32.8%;2)受访居民居住时间较长,对住区环境较为熟悉,其中65%的居民居住在受访住区超过5年,19%的居民居住时间为3-5年;3)住区内公共空间是居民最易到达,最方便使用的场所。居民对住区内公共空间使用频次远大于住区外公共空间。超过50%的居民每日1次或数次使用住区内公共空间,29%的居民一周使用2-4次住区内公共空间。(图1)
4. 感知评价调研结果分析
4.1. SD综合评价
将 6个住区的数据结果利用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可信度分析,各个住区样本的Cronbach's 系数α均大于0.875,说明问卷数据可信度较好,适合进行数据分析。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可得到各个住区的每对形容词对上的得分情况,这些得分源自心理,称为心理量。根据心理量绘制SD曲线图,灰色虚线是6个住区心理量平均值。
根据均值折线图可以看出,各项评价因子平均分大都为1分左右,位于0-2之间。其中评价较好的因子包括A1公共空间总面积、A2活动场地面积、B1植物设计美感、D2住区到达公共空间便捷度等。评价较差的因子包括C1儿童活动设施、C2老年活动设施、C3运动设施、D5无障碍设计以及E1公共空间声环境等。说明居民对于立体化公共空间环境的感知环境介于一般与满意之间,未达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评级方面,居民认为最为包括A1公共空间总面积、A5活动氛围、B1景观设计美感、B2景观丰富度、C1儿童活动设施满足感、D7步行安全感、以及D8步行的舒适感、E1声环境等方面。重要性指标基本涵盖了住区公共空间环境指标的各项。
4.2.不同住区差异性评价分析
在对住区总体感知评价上分析基础上,对不同类型住区的感知评价的共性及差异进行分析。(图2)
(1) 公共空间构成方面。A3视线通透感、A4活动氛围的住区感知评价差异较小。尽管此次调研住区容积率与楼层高度存在较大差异,居民的氛围感知与视线通透感差异性不大。A1公共空间总面积、A2场地面积、A3空间尺度等方面居民感知差异较大。朗麓家园、尚都花园等规模大的住区公共空间总面积、活动场地面积感知较好。空间尺度上来看,尚都花园、西海湾花园等容积率低的小区,尺度感受明显优于容积率高的住区,如大沖新城花园以及万科金域蓝湾花园等。
(2) 植物景观评价。居民对于植物景观的感知评价较为正向,B1植物设计美感感知高于B2景观丰富度。景观丰富度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异。实地调研获悉,西海湾花园、尚都花园及万科金域蓝湾住区均为商品住房,景观植物精心设计,注重形式美学;龙海家园与朗麓家园为保障性住区,景观植物较为单一;大冲城市花园为大型商业屋顶花园,绿化植被规模及种类受到一定程度限制。
(3) 活动设施方面。调研住区居民对C4休憩设施评价均较好。C1儿童设施、C2老年活动设施、C3运动设施等感知评价存在一定差异,但评价值均较低。结合实地调研与访谈获悉,样本住区尽管均设置了儿童活动设施、老年健身器材,但是数量有限,类型较为单一。受立体住区公共空间面积、结构等条件制约,运动设施配置较少。
(4) 空间可达性评价。共性方面,居民对于D1公共空间距离地面高度、D2住区入口到公共空间、D3停车场到公共空间便捷感的心理量评分均为1左右,不同类型住区差异性不显著。可见公共空间基面距离地面不同高度,并未对居民心理产生太大影响。差异性方面,D4公共空间楼梯(扶梯)不同住区间心理量显示较大差异。尚都花园、西海湾花园在住区入口处设置大台阶,居民方便进入公共空间,居民合理性评价高。大冲新城花园与商业混合布局,合理性评价较差。D6步行安全性及D7步行舒适性评价方面,尚都花园、西海湾花园均为底层商业形式,大台阶直接连接入口与公共空间,居民感知评价较好。龙海家园底层为商业步行街,非机动车、机动车混杂,居民步行感知评价较差。
(5) 住区物理环境方面,居民对于E2光环境及E3热环境的评价较好。居民对于立体化住区的声环境并不满意,E1声环境评价均值为负值,且居民感知差异较大。结合访谈获悉,声音干扰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城市道路带来的噪音,二是商业的干扰。立体化住区的功能复合模式,底层大都设置了商业。商业功能带来的噪音对居住生活产生影响。
5. 小结与讨论
住区公共空间是居民最常使用的户外场所。在高强度开发的大背景下,住区人均公共空间面积减少,功能复合的立体化住区成为住区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对深圳6个典型立体化住区的调研分析获悉,住区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氛围较好,但在景观植物配置、活动设施、公共空间可达性及物理环境方面均有提升的需求。基于本次调研结果,提出以下几点优化建议:
(1) 公共空间面积制约下场地功能、绿化空间的整体性协调。受限于建筑结构,垂直抬升对于场地使用影响等,立体化住区绿化及场地设置均受到一定制约。本次调研的立体化住区绿化重视形式美学,场地功能满意度并不高。立体化住区公共空间中,更需要综合考虑绿化植物及不同类型功能场地的面积配比,并根据立体化住区公共空间形态进行场地功能调整,以满足不同年纪居民需求。
(2) 公共空间可达性的综合优化。立体化住区形成多基面的公共空间,其可达性包含的维度更为多元。安全、便捷的垂直交通路径,合理的公共空间组织结构,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等均会影响公共空间的三维可达性,进而影响居民使用。
(3) 住区不同功能组合的协同效应优化。立体化住区往往复合商业、社区服务及停车等多功能。商业、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功能设置应与住区垂直向分隔,流线组织分开,以免使用中出现流线交叉,噪音、气味干扰等影响居住品质等系列问题。
我国住宅建设已经从高速增量建设向高品质存量发展转变,从满足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放眼未来,提升居住品质已成为住房建设领域的重要课题。以深圳为代表的我国大城市住区以高层高密度的方式建设,住区高强度开发与居住品质之间关系亟待厘清。住区公共空间是居民最常使用的户外场所,也是矫正高层居住不舒适感的重要良方。希望本次调研成果能够为高密度立体化住区公共空间新建与更新优化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进而满足面向未来的高密度人居环境品质建设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晨光,王亚平,孙璐.高层住宅的宜居性: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9,34(02): 43-57.
[2] 孙彤宇,朱薛景,史文彬等.面向全生活链的垂直城市立体化公共空间系统模式探索[J].新建筑,2020,No.193 (06):11-16.
[3] 谭少华,申纪泽,章露等.感知与行为关联视角下社区公园环境关注度因子研究[J].新建筑,2020,(05): 27-32.
[4] 王昭雨,庄惟敏.点评数据驱动下的感性评价SD法使用后评估研究——以城乡历史街区为例[J].新建筑,2019,(04):38-42.
[5] 贺慧,林小武,余艳薇.基于SD法的绿道骑行环境感知评价研究——以武汉市东湖绿道一期为例[J].新建筑,2019,(04):33-37.
[6] 李云,罗佳,陈嫣嫣等.深圳城市密度时空特征演变及影响因子研究[J].规划师,2022,38(05):68-75.
[7] 郑正,王仲谷.深圳白沙岭高层居住区[J].时代建筑,1985,(01):48-51.
[8]艾志刚.先锋城市与创新建筑——改开40年深圳建筑标志性成果概览[J].世界建筑导报,2023, 38(05):4-6.
[9] 张轶伟,徐丽雅,吴方飞.商住融合与港深交流深圳罗湖区早期高层商住楼建设史研究[J].时代建筑,2022,(05):174-180.
[10] 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深圳益田村居住区外部空间探讨[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6(03): 25+27-31+123.
[11] 覃力.深圳住宅40年[J].世界建筑导报,2020,35(05):
[12] 沈红峰,何川.“高台型”城市住宅综合体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2005,(04):32-33.
[13] 谭少华,申纪泽,章露,孙雅文.感知与行为关联视角下社区公园环境关注度因子研究[J].新建筑,2020(05):27-32.
[14] 岳亚飞,杨东峰,徐丹.建成环境对城市老年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基于客观和感知的对比视角[J].现代城市研究,2022(01):6-14.
[15] 施剑波,鲍莉.高层住区建成环境对居民活动量的影响初探——以江苏海门世纪锦城为例[J].南方建筑,2021,(01):69-75.
[16] 陈义勇.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活动量的影响因素[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6,33(02):18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