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逢振,贺光祖,黄通灵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 421005)
2019 年1 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同年5 月,教育部印发的《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从目标任务、基本原则、立项条件、建设任务、进度安排、保障措施等6 个方面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和部署[2]。2020 年9 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的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要遴选360 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以学生为培养对象,以一群专业相近、分工合理、团结协作、优势互补的教师为主体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师群体[4],是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关键力量,是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实践,是提升整体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全国各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师队伍不断扩充,教师个人能力出现差异,参差不齐,导致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以下5 个方面的问题。
部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组建往往只是为了申报项目,时间仓促、临时拼凑,凝聚力不强。团队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其学缘、学历、专业、职称、年龄、“双师”等结构不够合理,特色不鲜明,缺乏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团队建设方案未经过全体成员充分的讨论和酝酿,所提出的团队建设目标不明确,不能有效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激情和共鸣,更无法保证团队成员的研究专长及学术方向互补,难以形成合力,无法支撑专业人才培养和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组建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服务教学为主责,但长期以来,部分团队的建设内容存在偏离现象,过多地将建设内容倾向于职称评审、内部晋级和评奖评优所需的周期短、见效快、易获取、能察觉的其他各类成果材料,导致团队建设内容脱离教学实际,无法有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形成高质量教学成果、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完成后其成员个人荣誉和成果丰硕,但往往缺乏标志性的集体成果,出现“个人名誉高于团队影响”的现象。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主要包括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团队负责人是团队的核心,一个好的团队必需要有一位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这就要求专业带头人既要具备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还要有较强的管理、组织能力。现实情况是,一部分团队负责人是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学术水平较高,但往往缺乏管理和组织能力,所带领的团队凝聚力不强;另一部分团队负责人承担了院系双肩挑的职务,行政事务繁忙,日常缺乏对团队的管理,团队建设效果不理想。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中明确要求团队骨干成员需稳定维持在15~20 人。可见,一个好的团队既要有高水平专业带头人,更要有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全面涵盖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2]。现实中,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建设过程中很难打破院系“壁垒”,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部分团队成员在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个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教育部已分两批立项建设了360 个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各省各校也分别立项建设了一批省级、校级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对于国家和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在国家和省级层面都有相对应的建设方案和管理办法,有效保障和监督了立项团队的建设发展。一些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少数团队存在重立项轻建设的现象,实际实施过程中消极应付,并未严格按照建设方案完成建设任务,建设目标无法实现,急需进一步完善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管理机制,保障团队建设有序推进。
食品生物技术是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属于生物与化工大类中的生物技术类,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专业。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生物化学、微生物发酵技术、食品生物新技术等基本知识,具备发酵、产品分离提取、菌种培养等能力,从事调味品及食品添加剂、酒、饮料及精制茶等生物食品的生产操作、设备使用和维护、生产过程质量监控、工艺与设备管理、技术研发辅助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此外,在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以适应食品生物领域企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生物化学”“微生物基础”“微生物发酵技术”“发酵工程设备”“食品质量与安全”“发酵食品生产技术”“食品生物新技术”“食品理化检测技术”“食品贮藏加工技术”“食品市场营销”等,课程设置主要融合了“食品”和“生物技术”两大类专业知识。由于该专业课程涉及的内容和知识较广,对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生物技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产业链是一条包括食品原料的采购、深加工、检测、分销、运输、零售等环节的综合性产业链,要保证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就必须保障食品生产的每一环节都需要相应的食品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能从事生物食品领域的生产与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要面向生物食品制造技术及应用行业,在发酵、产品分离提取、菌种培养等岗位群,从事生产操作、设备使用和维护、生产过程质量监控、工艺与设备管理、技术研发辅助、生物产品检验检疫、生物产品销售等工作。
高职食品生物技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以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为载体,由具有较高教学科研能力和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专业带头人牵头组建,由涵盖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师资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教科研能力强,且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学创新团队[5]。团队全体成员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在全体成员团结协作下,共同承担专业教学和社会服务等工作[6]。
高水平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要求全体成员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实践操作技能,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因此,食品生物技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既要掌握丰富的食品生物技术理论知识,又要懂得生物食品的生产、品控、研发、营销、监管等企业实际岗位操作技能,了解食品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水平,并能根据发展趋势动态调整专业发展方向,甚至能将食品生物技术领域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融入实际教学中,推动行业发展。团队负责人既要有集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于一身的实力,又要有较高的专业视野、丰硕的教科研成果和超前的创新意识,能带领团队通过教学改革,推动专业建设和发展。
高水平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的组成在专业、年龄、课程、人数、“双师型”教师、职称和行业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等多方面都有具体的结构要求。年龄结构方面做好“老、中、青”的搭配,适当提高中青年教师比例。因为青年教师对于一些食品生物方面的新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往往具有更大的优势,可以给予青年教师更多的锻炼机会和提升空间;专业课程方面应覆盖全面、各有偏重,团队中既要有负责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专任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还应有少量的公共课、思政课教师;双师结构方面要求团队成员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一半,使其能更好地符合职业教育需求,既可以完成实训教学任务,又可以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专兼结构方面要求团队中有5 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的企业兼职教师不少于3 名[7],主要负责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中难度较高的实训教学内容和企业实践教学、顶岗实习内容;职称结构方面要求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低于40%[7],以便团队成员通过“传帮带”方式开展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等工作,不断提升团队综合实力。
服务社会是高校承担的重要办学职能,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主体是师生。高水平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应该主动承担以下3 个方面的社会服务工作:一是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智力资源和教学科研成果,食品生物技术教师教学团队在做好教学工作同时更应积极对接行业企业需求,通过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等工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共同推进职业培训。食品生物技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可为社会、行业、企业提供食品加工、检测和营销等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企业员工革新知识技能,帮助失业人员获得技术技能,为企业稳岗稳就业贡献力量。三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食品生物技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可以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做好农产品的保鲜贮藏,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精度,增加产品附加值,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团队教师教学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团队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主要通过以下3 个方面来加强团队师德师风建设:一是强化思想教育。采取集中授课、组织参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方式,加强师德教育,把师德建设贯穿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做到全员思想教育常态化,努力夯实团队教师思想基础。二是增强文化自信。把中国传统文化与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利用新生专业介绍、传统佳节等时间节点开展礼节礼仪教育。以团队教师和专业学生为主体创办食品文化艺术节活动,让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三是树立典型示范。深入挖掘身边好教师的先进事迹,组织团队教师学习讨论,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引导教师增强教书育人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团队中涌现出来的“好老师”及时进行推荐宣传,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身边的人,让团队中更多的教师成为师德高尚、严谨治学、成果丰硕、甘于奉献的先进典型。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湖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照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按照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努力从以下3 个方面提升团队教师的能力素质:一是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认真落实“传帮带”制度。安排团内具有高级职称(职务) 或高级职业资格证的教师一对一指导青年教师,根据青年教师成长规律和特点,合理设计个人发展方案,指导青年教师申报教科研项目,培养青年教师的团队协作意识,从而实现青年教师和指导教师共同成长的目标。二是加强教师实践锻炼力度。按照团队建设方案和学校教学培训计划,定期选送教师赴企业或实践基地实训,促进专兼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断提高团队“双师型”教师比例,形成一支既具备扎实专业技术知识,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学队伍[8]。三是强化教师教学竞赛效果。支持团队教师通过参加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等各类竞赛,引导教师深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丰富团队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团队教师教学水平,在做好教师自身参加竞赛的同时,鼓励教师指导专业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参加竞赛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工作实践能力,巩固教师的理论知识。
食品生物技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专业课程建设的责任主体,教学过程中将实行课程负责人制,采取分工协作的方式进行模块化教学。依托专业特点和课程属性,以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为出发点,进一步整合专业核心课程;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进一步优化专业选修课程;强化实践教学,将技能抽查、竞赛培训、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具体从以下3 个方面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一是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重要的“着力点”,课程改革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培养的具体要求融入课程教学中,从而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是修订专业课程教学标准。根据社会发展新变化、科技进步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全面修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在确保课程内容严谨准确的同时强化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三是组织编写课程校本教材。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标准和和教学大纲等要求,做好课程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使其更加适合专业教学需要,助力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利用网络在线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团队承担的专业核心课程全部由线下教学方式逐步向线下线上同步教学转变。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混合教学方法,将教学平台与课堂教学、专业教育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教研课题和科研成果相结合等,有效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设计、综合作业、辅导质疑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依托智慧职教等平台加大网络课程建设,广泛应用于学生网上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和在线测试等。
食品生物技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强化技术技能积累与科技创新,切实提高服务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主要做好以下3 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产教融合。不断强化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创建科技攻关协同创新平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二是深化校企合作。及时了解本地区食品生物行业企业需求,加强与行业企业联系对接,为行业企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升团队服务发展、支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反哺人才培养。专业人才培养始终是教学团队的根本使命,团队教师在做好技术技能创新服务的同时,可以将掌握的行业发展的前沿信息带回到课程教学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中,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强大支撑。
突出食品生物行业人才培养的职业适应性,强化专业文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导向及载体作用,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主要做好以下2 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促进校企“双元”育人。推动中国特色学徒制落实落地,联合企业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9]。二是推进“1+X”证书试点。深化食品生物技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现由“双证”到“1+X”的转变,使教学与取证同步进行,突出专业育人成效。
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食品生物技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应找准定位,突出高水平、结构化等特点,着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有力推动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建设发展,有效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