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孝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融结合这一合作方式因为交易费用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低,资源配置效率高,发展稳健、快速等优点,受到各地各类大大小小企业机构的喜爱。而企业供应链金融作为产融结合发展的新方向,连接了大小企业和银行,发挥出各自不同的优势,实现了1+1+1>3的理想状态。对于不同的企业机构来说,更是选择的第一目标。而在实际应用中,供应链金融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将简单描述产融结合中企业供应链方面的运用,简单总结在实际运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给出建议。
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
产融结合,就是指产业与金融业在经济运行中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整体效益通过参股、持股、控股和人事参与等方式而进行的内在结合或融合。而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中,产融结合也在其中发挥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发展过程也是百折千回。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数不清有多少企业在如此混乱的危机下宣告破产。而这些宣告破产的大多数企业,其破产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在运作过程中,资金链运转产生了问题,导致资金无法回笼,最终致使在供应链中的某企业因资金问题破产。而在产融结合中占有比较重要地位的供应链金融,其产生的原因就是解决在供应链中资金流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其发展历程也非常丰富。
(一)西方供应链金融发展历程
西方国家的金融市场起步较早,在各类金融业务兴起的同时,供应链金融也出现在各类企业的面前。在1850年以前,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业务没有现在这么丰富,主要还是集中在存货质押业务上。在1850年到1970年之间,供应链业务开始发展不同的业务方向,除了原有的业务之外,还开展了如承购应收账款等保理业务。在业务浮现初期,相关法律法规有所欠缺,所以会出现不少“金融掠夺”的模式,导致供应链金融市场混乱不堪,为了规避这类现象的发生,美国颁发了《统一商法典》,明确规定了各项业务应遵守的规则。此后,供应链金融慢慢步入正轨,但是大部分的业务仍然集中在存货质押业务上,慢慢地发展出一些小部分的应收账款业务。自1980年开始,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得更加如火如荼。逐渐地发展出了预付款融资、结算和保险等产品,开始走向“全球化、多方化”,并逐渐形成了以物流为主、金融为辅的理念,进入迅猛发展阶段。
(二)中国供应链金融发展历程
较西方供应链金融发展来说,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起步较晚,但是有了西方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前车之鉴,我们能在西方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自己的经济特点,同时得益于我国物流业的高速发展,与此相结合,发展适合中国的供应链金融的模式。
自2000年起,我国的物流行业兴起,发展迅速,供应链金融与之相结合,共同发展,发挥各自的优势。与此同时,各个企业也顺应经济发展的步伐,在企业自有业务的基础上运用供应链物流服务,在加速自身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加速了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进度。在2004年举办的中国物流创新大会上,“物流与资金流整合的商机”位居四大创新领域之首。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先后与国内三大物流巨头——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和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签署了“总对总”(即深圳发展银行总行对物流公司总部)战略合作协议。仅仅一年的时间,这项多方合作就为近百家大小企业创造了融资的方便条件。数据显示,2005年一年,深圳发展银行“1+N”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就为本银行创造了2500亿元的授信额度,贡献了约25%的业务利润,而不良贷款率仅有0.57%。
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带动了线上的供应链金融处理效率也得以大幅度提升。2008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正以势不可挡的趋势飞速前进着,供应链金融这种形式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许多大型企业开始利用供应链金融模式发展自身规模。通过各大国有企业也逐步加入供应链金融的行列,供应链金融开始大规模扩张。
截至2020年,根据各大商业银行上传年报,各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规模以及业务量上都有很大的进步。
二、供应链金融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产融结合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推动产融结合的各种动能中,供应链金融尤为突出。在新的经济背景之下,供应链金融的市场需求也较为旺盛,市场空间非常大,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机会,也成为各大商业银行业务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并且,在实际运用中,供应链金融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供应链金融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
首先,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给予企业资金提供,能够弥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在中小企业现在融资比较困难的阶段,这给予了企业更强大的生存能力,便于企业资金链的正常运转,甚至扩大规模。为银行和企业双方提供了稳健而快速发展的可能性相互借力,共同发展,这样的情况同时也会大大降低银行向企业放款的风险,并提升资本回升的速度以及获得更大的回报。从业务流程上尽可能避免风险的出现并扩大利益收入,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可以造成双赢的局面,也会大大促进银行以及各企业加入产融结合,促进产融结合以及商业银行和各企业的良性发展。在企业发展的同时,银行也能够扩大自己的业务范畴,增加多项资金收入,以便更加稳健全面的发展。
(二)供应链金融适合中国的大环境
仅2020年一年的时间,供应链金融在美国就创造了15万亿的价值。其总收入的比重中UPS占比17%,GE金融业务占比30%。而在中国,供应链金融的模式更能够适应我们现在的经济体制,其发展也会更上一层楼。原因之一是与美国金融高度自由化相比,中国的金融管制目前还未成熟,这就引发了资源配置效率未達到最优,市场未达到均衡,最终企业融资成本过高,不利于有序发展。供应链融资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原因之二是凭借互联网金融创新在国内发展较快,趋于世界各国发展前列,开发了各种创新工具应用于供应链内,突破了美国发展模式的限制,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供应链业务的龙头,据相关新闻显示预测2022年供应链业务将达20万亿。
(三)供应链金融助力中小企业的发展
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够极大程度地规划企业资金,节省运营成本,有利于保持产业链各个环节持续稳定发展。供应链各环节以及企业需求不一,银行可以据此提供专业性的服务,提供针对性的产品,节省成本开支,提升运营效率。同时依靠核心企业的带动,位于产业线两端的缺乏实力的小企业能够获得资金以及技术的支持,这就有利于稳定发展生产,完善购买与销售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稳定产业链。不仅如此,供应链金融业务还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处于核心企业边缘的中小企业承受风险能力较弱,缺乏足够的抵质押担保,不利于融资的开展。凭借供应链金融这一模式的实施,银行要考虑综合因素,既要评估小企业的自身规模状态,也要检测其信用状况,同时也要参考企业之间曾经合作的经历。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以存货、应收账款为重点改善其各项指标,提高利润,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机会,从而产业增加的比重大于各项生产要素支出的比重,享受规模经济带来的福利。供应链金融业务也有利于银行扩大目标群体规模,推动其他各项业务指标的开展。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两端的中小企业资金流,信息流等,中小企业依托核心企业获得融资便利,银行提供方案给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时间点,有利于推进和高端客户的合作,推动各项业务发展。
三、针对供应链金融在运用的策略建议
(一)慎重选择产业以及核心企业
在选择相对应的产业时,可以以银行本身或者本市重点产业出发,以此为思路,选择自己比较合适的产业。根据本行的发展业务范围,后續发展规划以及业务类型,根据银行自身可承受的风险等级,选择可以与其进行长期合作,并发展前景和发展势头比较足的产业。
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处于整条线上非常关键的位置,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选择一个值得信赖的核心企业是尤为重要的。一旦核心企业出现了问题,那么受到影响的便是整个供应链。核心企业是整个供应链发展壮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规模较大,实力也比较雄厚,一旦核心企业发生了违规操作或出现了违约的情况,整个供应链便会受到其不小的影响,出现断裂,甚至崩塌的情况。所以,在选择核心企业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便是核心企业的整体实力。比如了解企业的股权结构,资产情况,主营业务以及其对应行业的发展情况,还包括企业的信用记录和负债情况等,并依据企业的这些情况设定企业的授信限额。其次是对上下游企业的管理能力。还需要调查核心企业以及上下游企业的具体关联,避免在后续的发展中出现道德风险,以及对上下游企业的约束,管理能力,比如是否有严格规范的准入和退出标准,是否有较为合理的鼓励机制等等。而且还可以联合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提升下游企业的信用,避免交易过程中出现信用风险问题。以便于后续更好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最后,便是核心企业能否帮助银行,提供各类信息。一个优秀的核心企业,是可以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对于企业成员的选择也能够给出一定的见解,在银行的信息处理时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协助银行加大供应链金融的违约成本,与银行相互协作,从根本上规避风险。
当供应链金融发展逐步完善后,企业还可适当拓展服务范围,发挥核心企业的引导作用,保证供应链金融稳定发展。
(二)加强供应链金融与网络结合
要实现供应链金融的可持续稳定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供应链金融的影响范围,其中可行性最高的一条就是实行供应链金融与网络结合,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脚步。通过网络技术,建立内部和外部的链接系统,实现供应链交易过程透明化,让受众可以看见从原材料一步步变成产品的过程,提高企业在受众心里的信任度,并扩大受众群体。在内部系统方面,同样实施透明化的程序,每一步交易都有据可查,更能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也更方便,审查快捷,不论是银行内部还是企业内部都能够在第一时间查看到供应链上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等相关信息,并且在出现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快速解决,降低了金融风险的产生,也提高了工作效率。由内而外地提高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速率。
(三)完善银行内部监管机制,并做好风险控制
事实证明,不论在何种经济体制下,经济运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风险控制,而做好风控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坚守监管红线。在监管制度上,完善对细节方面的把控,对各方面的操作严格要求,设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监察管理体系,在日常运营中,将规则细化到各个流程中间,落实到银行以及企业各部门的各职员当中,并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独立于其他部门,对各个部门进行不定时审查,更加专业且标准地对运用的各个环节实施监察。从源头避免一些可能出现的风险产生。
与此同时,还需要结合供应链金融在运营期间会出现的风险种类,制定出符合风控标准要求,并实施高效的产品,降低对特定行业的依赖性,从而扩大可发展行业和规模,也能有效地防范各类风险所带来的危害。
结语:
企业供应链金融确实是现在很多企业以及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为不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只要能够控制好风险,供应链金融对于多方面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可以轻松实现多赢的局面的。同时,我们也更应该在经营中注意容易出问题的风险点,把可能会出现的风险都控制好,更多地发展产融结合以及供应链金融的优势,在经营中找到更适合银行战略发展的供应链金融,并利用信息化、网络化的优势,扩大供应链金融产业的覆盖面以及影响力。所以在之后的银行发展路程中,我们应该好好利用供应链金融等产融结合的方法,给更多企业带来收益,壮大银行经营的规模,扩大多方发展,更快更好地促进国内的经济稳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