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东乡县大树乡南阳洼小学·康正宝
小学语文教学中,主题单元教学主张教学内容及方法要体现模块性、完整性特征,其反应将教学内容划分为无关联的零散个体,其与学生学习特征不符,其不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而从主题单元教学层面而言,将教学内容分为多个主题模块,可强化知识、内容间的联系,并且有助于学生对相同类型内容的学习及理解,可有效提升教学质效,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此外,此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可激起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效。但是,从当下主题单元教学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应试观念、个人素养等因素影响,主题单元教学并未得到充分应用,其价值并未得到有效发挥,基于此,如何于新课程背景下加强主题单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需着重研究的课题。
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结构层面来看,教材被划分为众多模块,彼此间联系较少,此种情形不仅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同时与小学生学习心理相违背。鉴于此,新课改倡导以小学语文学习内容间联系为依据,划分为多个较大的单元模块,展开单元教学,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效。实践证实,主题单元教学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可取得极为理想的效果,一方面,可在教学内容、形式、情境频频变换的条件下提升教学效率,缩短教学时间,同时可在教学中将某一单元或某部分内容赋予生活化、儿童化情境,从而利于学生整体掌握学习内容;另一方面,此种教学模式还可提升课程资源的利用率,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化被动为主动,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质效。
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元主题的划分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各单元主题均有一定差异,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具有一定难度。鉴于此,师生需互相配合,强化对课前预习过程的重视。教师要在课程正式讲解前引导学生自主对文章进行浏览学习,尝试对文章的主旨内涵进行感悟,且通过此过程,可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知识盲区或不足,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标记,随后可于正式上课时向教师请教,从而弥补自身在知识上存在的漏洞。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单元主题教学准备期间,要对课堂教学展开统筹安排,不仅要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考虑,还需对学生学情、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虑,深层次剖析、挖掘各主题单元的教学资源,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度理解语文主题单元,增强其应用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依据不同主题单元思想内涵间的差异,针对性为学生创设不同学习情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各主题单元的中心思想,增强学生与教学内容间的联系,进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及素养得到切实提升。
1.做好主题的导入工作
主题导入质量会对主题单元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教师通过深度剖析教学内容,精炼准确、科学的主题,有助于勾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探索欲,从而使学生自行投入到学习中,进而提高教学质效。除此之外,精炼、清晰的教学主题可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涵,促进学生学习质效提升,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以及认知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及发展存在积极价值。如在《果园机器人》《月球之谜》《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等课文教学中,教材内为其设置了相应主题,为“神奇的科学世界”。因科学技术具备独特、新颖等特征,从而极易引发学生好奇,勾起其探索欲,进而使学生自主投入到学习中,同时,相同类型文章的学习也可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易于理解与接受相关知识。此外,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图片等,从而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科技对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及其所具备的独特魅力,从而进一步勾起学生探索欲,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2.丰富教学过程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小学生于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已渐渐引起教师的重视,为将学习主动权还于学生,教师要对自身教学观念予以革新,丰富教学方法,加强对先进理念、技术的应用,从而引导学生于学习中发挥自身能动性,进而实现语文学习质效的提升。如进行“父母之爱”(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主题模块教学时,因为模块内文章体裁较为丰富,有记叙文、说明文等,学生在学习时需分类理解,教师在该模块教学中要针对性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个性需求得以满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可于教学中插播《父亲》《父亲的散文诗》等贴合学习情境的歌曲,从而营造更为生动的学习气氛。同时,教师还需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于文章中体会不同形式的母爱、父爱,并引导学生将此种体会与自身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品德。此外,教师还可利用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展开教学,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主动减轻家长负担,孝敬父母。
3.强调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方法可在践行新课改要求基础上促进教学进步,具体而言,教学内容的整合、划分为主题单元教学的关键,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重视自身引导作用的发挥,引领学生以探索心态学习、阅读文本,辅助学生展开自主、合作学习,可有效增强学生对主题内涵、表现方式的理解与感悟,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在“自然的启示”(四年级下册)(人教版)主题模块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特长、学情、实际能力等为依据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随后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对《蝙蝠和雷达》《自然之道》《大自然的启示》等文章展开深度的合作学习,通过组员间思维的碰撞,可使学生思维想象发散,并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使小学语文课堂知识迁移目标得以实现,增强学生知识处理能力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创造合理的学习情境
主题单元教学有助于教师结构性思维的建立,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结构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使主题单元教学的内涵及意义得以进一步深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学习能力为基础,以文本情感基调、知识内容为切入点,科学创设情境,从而增加教学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为其思维能力的拓展打下充分空间。如在《会走路的树》(二年级下册)(人教版)一课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树与小鸟告别时的不舍与分开后互相思念的情景,鼓励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表演将自身所想象的情境予以呈现,通过此次情境的构建,单元主题目标会于潜移默化中影射至文本体验内,从而使学生切身体会情境,从中掌握、学习更多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语文教学内容源自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师在创设情境期间,要强化学习与实际生活间的联系,尽量使其与学生生活相贴近,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探寻到语文的踪影。如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礼貌行为进行回忆,挑选学生谈一谈自身的体会,待学生诉说完成后,教师要适时给予点评,引导学生在未来生活学习中践行所学内容,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备课质量对教学质效有决定性影响,教师备课期间,除增强对教材内容剖析、明晰教学主题外,首先要将学生情感特征与认知基础予以掌握,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科学创设学习情境;其次,教师在依据主题模块展开备课时,应结合其特征对相应的知识框架进行梳理,将主题相关资源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最后,教师还要对主题模块内重难点予以确定,并针对性对已拟定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如“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六年级上册)(人教版)主题模块教学中,教师首先需把握本单元主旨,对本单元中几篇文章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如《古诗三首》是对江南、黄河和诗人自身居住环境美好景色的描绘,《只有一个地球》是介绍地球知识、呼吁保护环境,《三黑与土地》《青山不老》讲述普通人、环境、土地间故事。于本单元备课期间,教师可采取联系生活实际方式展开教学,先勾起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学习,在正式授课前先让学生自行对文章中可展现主题的关键语句进行挖掘,随后结合文章重点内容对问题进行设计,引导学生于阅读中进行思考,并于思考中逐渐了解并意识到环境的重要价值。
1.综合性学习
主题单元教法应用过程中需搭配科学的应用方式,持续对语文单元主题进行深化。在所有可搭配的应用方法中,综合性学习方式具备极高价值,此种教学方法可使语文教学与生活、社会、学生间联系越发密切,如在“轻叩诗歌的大门”(六年级上册)(人教版)单元教学中,教师在全新课程开展前可引导学生全面品读其中六组诗歌,对本单元中诗歌主旨予以了解;随后引导学生自行对诗歌内容进行深层次剖析,对诗歌内单元主题展开准确提炼,如从古诗与现代诗歌间差异、古诗词文化背景、历史底蕴、各年代诗词特征等层面划分多个主题,如此不仅可使学生对诗歌理解程度得以加深,同时可对学生知识面、知识范围予以拓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课余时间对诗歌材料进行搜集、整理,并与同学进行探讨分享。此种情形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交流、情感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同时有助于学生语文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2.比较法
将相同单元两篇或多篇课文结合起来展开教学,找出其中存在的相同、不同之处,利用比较、鉴赏的方式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语文技能、知识,使学生更精准地把握文章基调。首先,一个作者在相同主题单元中的两篇课文展开比较教学,如老舍的《母鸡》与《猫》(四年级上册)(人教版),猫的性格可爱、淘气,文章主要表达作者对猫的喜欢之情;而《母鸡》这篇文章表达作者从最初恼恨、讨厌母鸡到喜欢、敬佩母鸡的情感变化,利用过渡段,使文章浑然天成;其次是相同主题单元内不同作家相同文体文章的迁移教学,例如《白公鹅》《白鹤》两篇文章,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采取如下策略,首先引导学生对《白鹤》这篇文章中白鹤的特点进行体会,分析作者使用的表达方式,随后从描写手段、行文结构、语言风格等层面将其与《白公鹅》文章展开比较,对两篇文章在行文表达、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的相同、不同进行总结分析,此种比较学习的方式强调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巩固,有助于学生阅读、鉴赏、写作能力的培养。
3.升华单元主题
深度感悟相同主题单元中的文章,引导学生多维度展开诠释,为升华单元主题教学方式的关键。如在“热爱祖国”(四年级上册)(人教版)主题模块教学中,可从欣赏祖国大好风光等多层面帮助学生重拾因社会高速发展而淡化、遗忘的对战争年代的关注以及深深的爱国情感,帮助学生升华思想内涵。如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朗读《中华少年》(六年级上册)(人教版),使其体会立志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在《彩色的翅膀》(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中,使学生体会海岛战士建设海岛、守卫海岛、保护国家边境的真挚情感;通过《怀念母亲》(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引导学生对其中的句子进行理解,激发学生爱国之情。随后组织以热爱祖国为主题的交流会,通过交流展示,使学生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进一步升华,自浅至深发展,逐步实现情感的升华。情感是需要过程与环境的,尤其是爱国情感,现代学生处于和平年代,远离战争,很难从简单的文字描述中体会真正的爱国情感,易流于形式。因此,情感的激发、升华是渐进式过程,此种主题升华方式可将单元主题予以进一步集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持续渗透,帮助学生形成正面的态度与价值观。
受传统学习理念、方式等因素影响,一些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接受、适应主题单元教学模式,这是一种极为正常的现象。为使小学生尽快适应此教学模式,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应适当强化耐心指导与重复教学,使主题单元教学的优势与价值得以有效发挥。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对“国际理解和友好”这一主题单元进行教学前,大多数学生都会认为国家和国家间的交往与人和人间的交往同样简单,此种想法显然是浅显的,在教学时,教师要告知学生因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地域、风俗习惯均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国家间的交往要远比人与人间的交往更为复杂,只有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了解,才可能全面地了解自身及他人。本单元《卖木雕的少年》《一面五星红旗》(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等文章均可直接反映外国友人对中国人民的尊重与友好。在本主题单元内容学习后,学生了解到外国友人与中国人民间间的友谊,同时在教师帮助下,学生克服文化、理念上偏见,对他国的习俗予以理解、尊重,避免引起一些国际事件,对和平造成不良影响。教师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到世界和平是建立在国家间的尊重、理解基础上,是全人类相互交流合作而产生的结果。只有如此,学生才可在和平的环境中安心学习。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小学生便会清晰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充分了解让世界充满爱、让世界充满信任的单元主题,从而对“国际理解和友好”这一单元有一个更为全面、清晰的认知与感悟。
总而言之,于新课改背景下,主题单元教法对小学语文教学具备极为关键的作用,通过适合单元主题内容、方法的选择,整合多样化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及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其与当下小学生学习特征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