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陕北秧歌传承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2023-03-21 23:35郑雪莲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秧歌陕北舞蹈

郑雪莲

(延安大学 陕西延安 716000)

陕北秧歌作为兼顾艺术与技术的歌舞表演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地域特色。伴随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审美取向发生了较大变化,陕北秧歌传承中亦融入了创新元素,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逐渐走向多元化发展道路。近年来,陕北秧歌逐渐纳入我国高校教学中,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而且对学生艺术素养、舞蹈能力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受到学生接受度、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高校陕北秧歌传承教学实践效果并不乐观,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具有深远意义。

1 陕北秧歌的起源与嬗变

1.1 陕北秧歌的起源

关于陕北秧歌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陕北秧歌与原始信仰有着密切关联,即傩祭,殃指的是带给人灾祸的灵魂,而陕北秧歌正是殃歌演变而来[1]。另一种说法认为,陕北秧歌的前身是歌舞戏,唐朝时期著名的歌舞戏流入民间后,形成具有多样性的秧歌。诚然,这些说法均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但陕北秧歌的起源与农耕文化必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即农民在劳作中载歌载舞,以祈求风调雨顺的丰收。陕北秧歌在我国陕北榆林延安等地广泛流传,特别是佳县、绥德、清涧、吴堡、米脂等地最为流行。陕北秧歌刚劲有力、粗犷豪迈、洒脱健美,其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十分鲜明。根据相关调查记录显示,陕北秧歌现如今有近百种的表现形式,且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指导中心组织全国秧歌专家,结合陕北秧歌的特点和表演风格,共同创编了有益身心健康、强身健体的一套健身秧歌。2006 年,陕北秧歌被正式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次年被作为延安市中小学课堂教学科目,陕北地区的各大高校艺术专业陆续开设陕北秧歌的教学科目,充分凸显出陕北秧歌的文化价值、传承价值与教育价值。

1.2 陕北秧歌的嬗变

1.2.1 盛唐前

早在汉末时期,秧歌主要是人们用以驱鬼辟邪而组织的活动,在盛唐时期后,胡人将秧歌带入我国中原地区,并逐渐大范围传播,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人们将秧歌作为表达欢愉和庆祝节日的手段。此时陕北属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织的地带,居住着大量的少数民族群众,少数民族群众逐渐喜爱秧歌,也不断创新秧歌的表现形式,使秧歌在发展中嬗变,越来越多人参与到秧歌这项艺术活动中。盛唐时期,陕北秧歌在基于傩祭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原独有的地域风格和特色,使其内容与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1.2.2 宋明清时期

宋明清时期,我国政治经济中心发生转移,秧歌亦伴随其逐渐从北方发展至南方地区,南方群众将生活习惯与喜好融入秧歌表演中,包括插秧的劳动动作,不仅确立了秧歌的名称,也使其顺应社会的发展不断演变。宋明清时期,陕北地区发生朝代更替变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宋金时期,陕北成为主要的战争场地,诗人范仲淹曾在此组建军队,其中大部分士兵均来自南方,在庆祝战争胜利等活动时,则表演陕北秧歌舞,并在其中注入了许多新的元素,使秧歌逐渐从傩祭发展为人民庆祝和娱乐的活动形式[2]。

1.2.3 新秧歌时期

在近现代社会中秧歌的发展进入新时期,红军进入陕北地区以后,改变了秧歌的传统形式,进一步淡化了秧歌的傩祭色彩,并且可以通过秧歌展现时代元素。以往秧歌表演人员全部为男性,在不断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秧歌表演,成为男性与女性一同表演的艺术形式,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各地区的文艺爱好者均加入秧歌活动中,并融入各类创新艺术元素,使秧歌内容与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包括农民挥舞镰刀、腰鼓等动作,并演变成秧歌曲、秧歌剧。1949年以后,秧歌表演者来自不同年龄段、不同工作岗位,进一步推动了秧歌的发展[3]。

2 高校陕北秧歌传承教学的影响因素

2.1 学生接受度待提高

陕北秧歌作为我国重要民间传统艺术门类,其在实际表演过程中,融合了音乐、舞蹈、戏曲、体育等多种艺术元素,对表演者的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但高校大学生长期接受应试教育,在舞蹈能力与艺术素养方面相对欠缺。进入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学习与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更喜欢具有视觉冲击性、刺激感的艺术形式,普遍体现出对民间传统艺术接受度、认可度较低的问题。特别是陕北秧歌起源于陕北地区的特色民间艺术,极强的地域性使学生深入学习的难度增大。

2.2 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度是直接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因素,当前我国陕西省开设陕北秧歌传承教学的高校较多,大多数均是设置陕北秧歌选修课,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响应高校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文化品质、艺术修养的作用相对有限。加之陕北秧歌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榆林、延安地区高校的陕北秧歌传承教学活动,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氛围良好,而位于其他地区高校的课程教学,缺少良好的文化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偏低,传承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3 专业教材建设滞后

教材是教学活动组织和开展的有力支撑,亦是教学内容的来源与依据。长期以来,陕北秧歌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通常是以师徒制,口传身教的形式,相关专业教材建设十分滞后。当前,陕北地区的中小学已经开设陕北秧歌必修课与选修课,整体教学成效良好,教材编写有成功经验。但对于高校而言,其面向受众有所差异,陕北秧歌教学内容和素材必然不同,无法借鉴中小学的教材体系,专业教材建设尚未完善。部分高校对专门教材建设予以重视,但受到种种现实因素影响(包括陕北秧歌的艺术形式丰富多样),无法完全纳入教材体系中,需要专业人士结合陕北秧歌特点与高校传承教学需求,做好提炼与总结,方能形成可行性教材,高校人力、物力资源有限,面对专门教材建设,往往有心而无力。

2.4 专业师资力量匮乏

教师是开展教学实践的重要保障因素,陕北秧歌作为一种新兴艺术门类,进入高校教学的时间相对有限,各大高校普遍缺少专业的陕北秧歌教师。一方面,陕北秧歌在民间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但艺术传承人通常有固定工作岗位,在各地艺术团参加陕北秧歌表演与培训工作。因教育背景、文化层次、教学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陕北秧歌传承人无法加入到高校师资队伍中,以专职教师的形式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另一方面,高校当前开设陕北秧歌选修课后,通常从舞蹈专业、体育专业选择一些教师转岗,这些教师均具备扎实的舞蹈功底与专业背景,但此前接触且深入了解陕北秧歌的教师不足,当前教学仍然在探索之中,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均有所欠缺,成为影响高校陕北秧歌传承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3 高校陕北秧歌传承教学的实践策略

3.1 民间采风

陕北秧歌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陕北民间地区,其诞生和发展与民间文化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间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口传心授方式的传承与发展,因此,陕北秧歌传承自然离不开民间艺人的知识与技能[4]。高校开展陕北秧歌传承教学实践,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民间艺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陕北秧歌作为民间民族舞蹈,田野式学习方法不可或缺,即让学生亲临实践、亲身体验地完成学习过程。因此,高校陕北秧歌传承教学实践中,应为学生创设民间采风机会,直接接触陕北秧歌的传承人,通过传承人的讲述和表演,了解陕北秧歌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观看原汁原味的陕北秧歌舞蹈样态。课堂是陕北秧歌传承教学的小天地,而田野学习则能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以天为幕以地为台,使学生达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理想化状态。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陕北秧歌诞生于我国陕北地区,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与民间意蕴,只有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感受、了解、学习陕北秧歌,方能感悟其传递的情感与文化,继而在陕北秧歌表演中表达自身真情实感,强化陕北秧歌的呈现效果。

3.2 提炼素材

许多人认为陕北秧歌作为田野山间的舞蹈形态,受到民间群众自娱自乐生活态度的影响,并不适宜在高校课堂教学中传承和发展。加之高校课堂是以舞台艺术形式呈现陕北秧歌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陕北秧歌的精气神,但课堂传承是否会影响陕北秧歌的“原汁原味”,仍需要进一步探究。诚然,陕北秧歌来自民间,在质朴的田野生活条件中,表演者与欣赏者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但在课堂教学中不同,对陕北秧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学生传授陕北秧歌的基础技能,使学生可以灵活进行陕北秧歌表演,继而在离校后以多种途径传播陕北秧歌,充分发挥学生的传承人、传播者作用。看似十分复杂的陕北秧歌,正是由这些质朴简单的基础作用组成,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后,则可以完成陕北秧歌的表演。

陕北秧歌的当代发展,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人不懈努力的结果,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有一批具备专业舞蹈水平、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大学生,以及田野民间无法比拟的科研环境,加之高校当前十分注重民间艺术的创新与传承,均为陕北秧歌进课堂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陕北秧歌是在民间传承中发展而来的,但大多均停留在肢体动作层面,并未融合与渗透陕北秧歌背后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而在高校课堂中传承教学实践,可以在肢体动作讲解中糅合文化内涵、历史渊源、人文背景,由单纯的舞蹈表演升级为更高层次的传承与发展。

两种传承路径存在显著差异,一种为民间手段,另一种为系统性学校教育模式,均是民间艺术传承的有效方式,因此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高校方面应加强陕北秧歌民间素材深入挖掘与合理运用,创设良好的学术和传承氛围,促进陕北秧歌的素材提炼与有机转化,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目标。

3.3 制订教学计划

高校制订教学计划之前,应到开设陕北秧歌课程院校展开实地考察,以实践走访形式了解陕北秧歌教学现状,并获得课程教学的经验与启示。在此基础上,明确陕北秧歌传承教学的目标,合理配置教学内容,选择与之相契合的教学方式方法。

首先,陕北秧歌人文背景知识教学,作为文化传承教学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教学理念与价值目标,均要围绕这一核心点。在陕北秧歌传承教学实践中,需为学生讲解其本身文化内涵与意义,再传授舞蹈的肢体语言,使学生领悟“神”的意义。诚然,陕北秧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多种学科门类,包括民俗学、社会学、民族人类学等,使学生完全掌握这些内容难度较大,但立足于陕北秧歌的生存与发展,讲解其人文背景与民俗特点等知识具有必要性。高校可以组织陕北秧歌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到校开设陕北秧歌专题讲座,主要讲述陕北秧歌的人文背景,无论是对学生陕北秧歌的学习还是传承,均能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次,技法课程教学,即陕北秧歌的舞蹈动作,是学生最直观感受艺术形式的环节,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多样性、差异性与特色,真正掌握陕北秧歌的动作要领。技法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两类:一类为道具类技法,包括握伞、转伞、握腰绸、左右摆腰绸、前后摆腰绸、持扇、转扇、夹扇、翻扇、拿手绢、转手绢;另一类是基本动作技法,包括十字跳跃、两进两退步、小摆十字步、跨角步、三进一退步、大摆十字步[5];合理调节教学进度,循序渐进讲解各类技法。

最后,开展专项研究,明确陕北秧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重点从保护、传承、创新维度设计教学策略。

3.4 编写专业教材

高校陕北秧歌传承教学实践的基础前提,是构建高质量基础教材,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组织广大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形成因地制宜的教材体系,为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在专业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尊重陕北秧歌的民间艺术形态,保留原汁原味的舞蹈风格,同时适应于高校课堂教学实践。在陕北秧歌中挖掘具有传承价值的舞蹈素材,兼顾教材中民族舞蹈的原生态性与可操作性,使其完美融入高校课堂教学。所以,在陕北秧歌教材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参考舞蹈教师的整合策略,即到陕北秧歌发源地进行民间采风、制作教学笔记、编创剧目、制定教材,形成自身的教学蓝本[6]。这些整合的教学素材和资料源于一线教师,实用性更高,且对非遗传承具有积极意义。除此之外,高校方面应提高对专业教材建设的重视度,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开发以陕北秧歌为代表性的非遗教育系列丛书,体现教材的民族性、地方性与科学性,为高校陕北秧歌传承教学提供现实依据。

3.5 培养专业师资

陕北秧歌作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起源与发展难以脱离原生态的生活环境,高校教师长期受到程式化、规范化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传授陕北秧歌知识与技法中照本宣科,并未深入挖掘陕北秧歌的非遗内涵与价值,课堂教学的精气神有所不足。因此,培养专业师资是陕北秧歌传承教学的重要保障。高校教师应定期到陕北秧歌的发源地,向非遗传承人学习,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挖掘陕北秧歌中具有传承意义的舞蹈元素,保留其本原性特质。教师应亲自到非遗传承地区展开田野调查,积累丰富的知识,继而结合陕北秧歌的人文背景与历史渊源实施传承教学,切实提升陕北秧歌传承教学效果。另外,为解决教师进修与完成教学任务冲突这一问题,高校可以定期聘请陕北秧歌的传承人、民间艺术家、研究者等,到高校组织座谈会、专项培训活动,使教师积极主动学习陕北秧歌知识与技法,深化对陕北秧歌的研究,并提高自身的传承教学实践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陕北秧歌作为中国民间艺术,做好其艺术传承工作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应推进陕北秧歌进校园、进课堂,使学生领悟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增强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与文化自信。然而,高校开展陕北秧歌传承教学活动并非易事,需要教育部门予以大力支持,广大教师要协调配合、学生积极参与,并做好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师资培养等工作,提升陕北秧歌传承教学效果,使陕北秧歌获得良好的当代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秧歌陕北舞蹈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昌黎地秧歌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富平村里唱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