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 山西晋中 030619)
当前,我国体育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期,多项体育赛事都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尤其是羽毛球运动,无论是竞技水平,还是运动员的专项素质,都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这种提升势必会推动羽毛球运动员更加高标准地进行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对于羽毛球运动员来说,身体素质是其承担高强度技能训练、提升战略战术、提升比赛技巧的基本要素,只有对羽毛球专项素质训练的途径和方式有了科学合理的安排,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升训练效果,减轻训练过程中的机体损伤,同时实现运动技巧和各项体能的显著提升。
从专业角度来说,羽毛球可算作一种隔网对抗型体育项目。因为这一特性,其对比赛场地和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都相对较为严苛。比赛中,针对双方参赛人数差别及性别差别,将比赛分为不同等级。现今,在大型体育赛事中,羽毛球竞技项目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比赛中,双方队员通过持续的进攻获得比赛分数,哪一方先达到规定分数,哪一方即为胜方[1]。羽毛球运动的这些显著特征,决定了运动员无论是在平时的训练中,还是在赛场上,都要能够展现出灵活的步伐、快速的移动以及充足的力量,而运动过程中,运动员也能够通过消耗身体能量,获得身体及心理上的愉悦,以享受运动带来的极致效果。
作为一项高强度的竞技项目,羽毛球运动因为运动时长较长、对运动员体能要求相对较高而被体育界所关注。通常,进行一场羽毛球比赛平均需要1 小时左右的时间,这种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对于运动员的体能素质要求非常高,因此,运动员在日常训练过程中,体能训练也是一项重点。而羽毛球运动专项训练,则是在普通的体能训练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更加专业化的拓展和强化训练,帮助运动员在竞技场上保持体能方面的绝对优势[2]。可以说,羽毛球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不但是提升竞技水平的必要途径,更能获取体能上的加持,从而夺取竞技赛场上更多筹码。此外,运动员之间个体差异较大,体能水平也有一定的差别,而专项训练能够通过专业化的训练手段,帮助运动员尽量缩短这种差距,帮助其弥补先天的一些弱势和不足,强化体能调节的能力,助力羽毛球运动员以更加专业的体能水平迎接不同赛事挑战,取得更好的成绩。
对于一名羽毛球运动员来说,身体的灵活性也是技巧和水平的先决条件。而灵活性的展现,更多的体现在身体协调度方面。羽毛球运动是一项相对复杂的运动,有多个方面的因素能够影响竞技效果,如反应能力、灵活度、技巧性等。对于羽毛球运动来说,上述因素都可算作主观影响因素,而诸如场地条件、环境因素、运动员赛时状态等这些客观因素也对主观因素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相同的竞技环境与条件下,即使比赛双方运动员能力素质相仿,不同因素的作用也会在一定的或短或长的时间里让双方运动员逐渐拉开比分差距。因此,为了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适应客观因素带来的影响,就要让运动员专注于体能训练,以期通过专项素质训练锻炼运动员自身灵活性,方便运动员在赛场出现弱势局势时,随时可以根据情况调整战略战术,灵活应对面临的情况,扭转自身劣势。并且长期固定的、有规律的专项训练,也能够帮助运动员调整身体协调能力至最佳水平,使身体的综合体能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不容易出现大的波动的状态。而这种体能上的稳定性对于技巧上的薄弱环节有至关重要的弥补作用,能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在赛场上发挥优势。
无论对于哪一种运动项目来说,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于竞技的结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羽毛球这种竞技时间较长的项目,更能考验选手对心理素质的把控,以及面对暂时的失利时状态的调整。但是,在真正的羽毛球竞技赛场上,有很多运动员在面对对手过于强大,或者因自身技巧和战术失误而造成的比分落后时,往往无法调整心态,甚至产生对自身素质不自信的情况,导致在如此高压环境中,因为心境的不平和,造成比赛结果更加不乐观。因此,在对运动员进行各项训练时,可以通过专项素质的训练来提升运动员抗压能力,帮助运动员在悲观情绪下保持平和心态,从技术层面和心理层面建立双重的对竞赛的自信心,以便使其能够在竞赛过程中更准确地判断自身定位,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相对较为特殊的运动,其特点很鲜明,对运动员本身的压力与负荷承受力要求较高,尤其是选择训练的方式不够恰当时,身体很容易产生一定的损伤,即便运动强度较轻,也容易给训练者带来运动疲劳的感觉,从而影响整体运动效果。羽毛球的专项训练有其特殊性,它不是任何种类的运动都适用的训练方式,是只针对羽毛球的运动特点而设计的训练项目,尤其是科学的训练内容辅以科学的恰当的训练方式,不但能够消除运动疲劳,还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运动带来的损伤,并且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训练效果提升至最大。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进行专项训练时,规范合理地做出训练动作,对于腕关节、踝关节、肘关节等都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这些关节对于高强度训练动作的适应性[3]。
在羽毛球专项素质训练中,绝大多数的羽毛球教练都清楚专项训练对于运动员成长进步的作用和意义,也清楚训练的基本方法,会引导帮助运动员加强专项素质训练,但是在训练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就是训练方法固定,缺乏创新,一直按照传统的训练方式推进训练节奏,容易使运动员产生厌烦和退缩情绪。尤其是专业运动员的训练,需要辅助大量高强度的训练项目,需要运动员自身具备耐力、毅力及恒心。而长久不变的羽毛球专项训练内容及方法,容易让运动员产生心理上的疲劳感,无法激发运动员的训练兴趣,长此以往,就容易造成运动员对训练不认真、不细致,日积月累会造成运动员本身体能、技巧等方面的停滞甚至下滑。
因此,教练在进行运动员的专项素质训练时,不但要考虑到训练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还要充分考虑与运动员自身情况的吻合度,以及运动员对训练项目的兴趣和耐性,尽最大可能提升训练的针对性和高效性。为了避免运动员对反复枯燥的训练内容产生厌烦情绪,影响训练效果,教练要对训练内容进行形式上的创新,设计训练内容时尽量因人而异。同时,可以将专项素质训练与一些趣味性、竞技性较强的内容进行充分整合,提升训练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激发运动员主动参与训练的热情。另外,教练也可以通过网络吸收更多的训练技巧,丰富训练内容,从而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按照专业程度划分,竞技类的羽毛球运动与趣味性羽毛球运动是有一定区别的。趣味性的羽毛球运动随意性比较强,对动作、技巧,以及运动员本身的身体素质等的要求不高,更多的是情绪上的、心理上的体验活动。而竞技类的羽毛球运动则更加倾向于技巧、耐力、灵活性等专业领域水平的提升,因此,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4]。但当前许多运动员对于自身定位不清晰,对于竞技类羽毛球运动的专项训练存在认知偏差,很多时候,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羽毛球的兴趣仅仅趋向于趣味性。因此对于自身所需要达到的专业运动员水准的各项训练内容认识不够清晰明确。长此以往,因为心理上的偏差,对于专项素质训练中的各项内容的训练,通常会有接受不良的情况出现。因此,运动员首先要对自身形成较为准确的认知,比如对于羽毛球这项运动的热爱是基于哪一种标准的,对于专业严苛的训练内容能够接受到哪一种程度,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之后再进行专业训练,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训练效果。
对于羽毛球运动来说,专项素质训练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专项素质训练是羽毛球运动技能提升的最基本训练内容。但是,良好的专项素质水平并不是羽毛球竞技中取得良好成绩的决定性因素,一场完美的羽毛球赛除了要具备较高的体能素质外,还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技巧上的配合,以及战略战术等的设计,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才能够成就一场精彩的羽毛球赛。但目前,羽毛球的各种训练的往往都是单一的、排他的,缺少与其他方面的相互配合,因此在实际比赛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体能素质与技巧战术的不搭配,在几个方面的融合应用缺乏有效的实践基础。专项素质训练中过度注重训练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忽视了与其他几个方面的搭配,导致训练效果提升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在羽毛球专项素质训练中,上肢力量的训练是重点训练项目。羽毛球运动对于上肢力量要求非常高,需要手指力量、腕关节、手臂及肩部的力量相互配合,不造成伤病的同时,发挥出最强的力量以及最高的技巧。上肢力量的训练中,要充分加强腕部的力量训练,控制手腕力量,带动球拍的挥动方向和力度。尤其要注意训练中避免用手臂力量挥动球拍,否则极容易造成腕关节的损伤。另外,对于上肢力量的训练可以借助一些辅助训练器械,比如哑铃、跳绳等,借助这些辅助器械,除了能够锻炼身体不同部位的协调度、配合度之外,还能够训练手腕的动作速率,提升羽毛球运动中的动作速率[5]。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可选择以5分钟为一个训练阶段,在一个训练阶段里安排跳绳或者杠铃哑铃等器械项目,以此来培养手腕的灵活性。为了避免因为训练强度不一造成的手腕粗细不同,要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左右手的均衡性,可以分握器械同时练习,从而达成左右手腕均衡发展的目标。
运动员进行背部肌肉和腹部肌肉练习,有助于增强核心肌肉群的力量。常见的背部、腹部肌肉群力量训练共有6 种方式。第一,正踩单车式。这种训练方式要求运动员坐于地上,双手置于身后,以髋部为轴,将力量集中于腹部,双腿做出蹬踩单车式动作。第二,上顶髋关节。这套训练方式的要领是用单侧手臂支撑起身体,同时收紧肩颈胸腹,绷紧腿部肌肉,将髋关节向上顶,同时配合呼吸练习。第三,多球练习。可利用发球机练习,或者队友间配合练习,一般是两人负责快速发球,一人负责接球,交替训练,锻炼腰腹肌肉力量。第四,仰卧起坐。一般50 个为一组,每天3 组。第五,超人飞。放松俯卧,双眼平视前方,四肢同时展开,同时臀部和腰部发力,保持这一动作10秒,每次5组。第六,负重转体。双手握器械,站立,双脚分开,做左右转体动作。
羽毛球运动对下肢力量的要求也非常高。比赛期间,运动员全场几乎都要根据球的方向来回跑动,因此,对于运动员下肢力量的训练就成为专项素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羽毛球下肢运动通常分为前、后、左、右几种步法,充分科学的训练能够提升运动员跑动的灵活性,提升跑动频率[6]。通常,下肢训练会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前后左右并步跳。训练时运动员需要掌握自身的训练情况,根据自身训练强度的承受度逐渐提升训练速度,同时要注重并步跳时脚掌撑地的力度,转变方向跳跃时还要注意髋关节的协调配合。第二,弓箭步交叉跳。进行此项训练时,要根据步子幅度的大小调整训练节奏和技巧,动作幅度小时,训练的速度就要有一定的提升,增加训练的频率。训练的幅度大时,要注意步子弹跳的高度,以及脚尖力量的集中。第三,并步半蹲,前后左右移动跑。这种训练方式对身体反应速度要求比较高。第四,弓箭步前后蹬,训练中要注重把控节奏,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第五,膝关节前后蹬地,保持重心在前,后脚跟向上提,匀速。第六,负重训练。比如负重深蹲、负重半蹲、负重跨步走等。
一场羽毛球赛,如果按照三局计算,全程需要50分钟左右,期间运动员需要在场上全程进行高强度的跑跳动作,状态保持非常重要。因此,对于羽毛球运动员来说,耐力和速度训练是运动员保证体力的基础。一般来说,运动员的耐力和速度训练可以通过有氧运动来实现,比如长跑、变速跑、高抬腿跑、快慢速交替跑等等。
运动员的柔韧性训练也是专项素质训练中必不可少的,运动员的柔韧性训练需要按照每周三次的频率进行,每次持续半小时左右。训练之前,运动员要在充分热身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训练,避免肌肉软组织损伤。柔韧性练习一般可以采取压腿、关节转动、拉伸等练习来完成。
综上所述,对于羽毛球运动员来说,专项素质训练是提升运动员综合能力素质的必要手段,对于提升羽毛球比赛中的技巧性及体能表现力至关重要。训练中,要注意训练方式的科学性和持续性,同时要对训练强度和训练频率有科学适当的把握,让专项素质训练更好地帮助运动员提升体能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