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融合路径

2023-03-21 22:00张永继
考试周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学科

张永继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应试教育仍占据了一席之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此外,目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将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更好地促进他们成长和发展。

一、学科融合的背景

高效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界的各个部门都在极力推崇自己所认为的高效课堂的改革方法。他们认为高效课堂的前提是培养自主阅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最终目标。有的教师注重对课本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不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教育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单科学习成绩,还应该注重他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学科融合将学科与学科间的差异缩小,最大限度地将其融合教学,促进学科之间的互动与联系。仅靠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案例和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不够的,教师要结合各学科相应的特点,在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实现渗透和创新。在进行学科融合之后,教师可以在讲解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同时向学生灌输更多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这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日常教学,还能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和阅历,引发更多的思考和共鸣,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目标。

二、开展学科融合的意义

(一)促进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如“板书+PPT+讲解”等,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感受到该学科为他们带来的好处和提升,更无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课堂效率大打折扣。因此,积极开展相应的学科融合活动能够为枯燥单一的课堂注入其他学科的精华,让学科的多样性融入日常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首先应当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传统的知识讲解方式较为单一,学生的兴趣提不上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方式,如将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其他学科的案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可以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学生也有兴趣去思考和分析这些来自不同学科的案例,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学生得以自主学习探索,进而对学习、落实道德与法治知识有更高的积极性和热情。

(三)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当下的工作重心,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其中必不可少,教师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以更好地促进他们成长和发展。因此,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要积极将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培养他们的道德与法治综合素养,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基本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并落到实处,这对他们的人格塑造和日后的发展有重要帮助。

三、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渗透融合路径

(一)设立跨学科融合相关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重要动力,也是他们有求知欲望的前提。初中生受到社会氛围影响、知识视野和实践不足等因素的限制,往往无法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设立情境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发现和探索问题,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设计教学内容,结合其他学科内容设立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进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每一位中国公民应该传承下去的精神内核,也是我们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的基础。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历史典故和地理知识,设立情境,并与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在教学《促进民族团结》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之前,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民族的服装图片和一些风俗习惯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多样性。此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进行辨认,并在地图上标注这些服饰的来源地,让学生们了解中国有56个民族,党和政府一直为实现团结统一、共同繁荣发展而努力。教师在讲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时,将实现民族统一这一历史知识和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这一地理知识融合了进去,从两个方面设立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多方面地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并能够强化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方面增加了课堂的活跃度,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他们更愿意去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

设立跨学科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新知识时,趣味纷呈的情境可以让知识不再枯燥,这也更利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同时营造出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聚焦在教师和课堂上。此外,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了解蕴含在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在由历史典故构成的教学情境中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先河,学会一些古人为人处世的道理,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

(二)设立丰富的跨学科教学内容

在学科融合背景下,教师可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引入多种跨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感受到学科知识之间紧密的联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围绕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相关教学内容,在不影响授课课时和课程进度的同时,融入其他学科知识点,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交往艺术思维》中的“竞争合作求双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讲解合作共赢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到竞争和合作的重要性,并倡导学生之间进行公平竞争等。在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点之后,为了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合作竞争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引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来衬托。例如,教师讲解语文课文中《狼》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到群居动物狼是如何进行合作生存的;《愚公移山》《斑羚飞渡》等课文中都讲述了合作的重要性。但是教师在讲解良性竞争之后,还要告诉学生们什么是恶性竞争以及恶性竞争的危害,这时教师可以引入初中生物中讲解生物多样性的部分内容,在生态圈里存在一系列的食物链,这其中就存在一些不正当的竞争关系,例如,兔子生来就有许多天敌,在自然界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通过讲解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课堂的生动性,进而提高课堂效果。

通过学科融合,能够让单调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变得丰富多样。教师在如今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将语文、生物学等学科与道德与法治相结合,能让学生真正得到思想上的提升,也提升了他们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此外,教师将语文知识融入道德与法治教育,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例如,“孝”一直是中国人民注重的美德之一,当教师将其与语文进行融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字词的同时感受到中华美德的博大精深,在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落实语文素养。

(三)借助数字化技术和资源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互联网飞速发展时代数字资源的一种全新表现形式,和传统的教学资源形式相比,它较为新颖,有明显的数字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整合全国各地的资源并实现知识共享。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其他学科资源进行融合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拓宽了教师的教学途径和学生的学习途径,使得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为学生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具备道德与法治素养是每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有利于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等。而道德与法治学科与语文学科又有极强的关联性。教师们可以通过其与语文学科的融合,通过课文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道德与法治,初中生们又该如何培养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

例如,教师在教学《亲情之爱》时,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亲情的视频,如暴走妈妈割肝救子、爸爸割肾救女儿等;也可以向学生们播放一些与亲情相关的《感动中国》片段,通过这些真实且感人的事例让学生感觉到父母的爱是世间最伟大的爱,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父母无私且不要求回报的爱,进而转变对父母的态度,感恩父母。此外,通过观看这些视频,学生们可以从中了解更多真实发生的好人好事,这既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又为语文学科的作文积累了素材。学生在语文作文中运用上这些具有温度的素材,语文成绩也能得到有效提高,可谓一举两得。

数字化技术和资源的出现无疑让处于教学瓶颈期的教师眼前一亮,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地将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通过对数字化资源的合理运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让学生通过对网络上优秀资源的学习了解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并能积极运用到相关学科当中。通过传统的口头讲述教学,学生们可能很难将道德与法治事例与语文作文素材相结合,也很难感受到亲情的伟大之处,而数字化资源的出现,可以帮助教师快速准确地整合全网的优秀资源,让跨学科融合教学变得高效且轻松,同时能让学生更合理地安排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优质的资源,从而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四)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

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道德与法治教学所要求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不能只停留在会做题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行,如遵纪守法、品学兼优,并可以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就需要在教授完课堂知识之后引导学生将所学习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方面的生活实践当中,在生活中发现并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够开阔他们的眼界,而且能帮助他们将道德与法治知识灵活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进而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教学《丰富的社会生活》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发现身边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并融入社会去发现社会中的问题,以及思考解决方案。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与数学学科相结合,引导学生发现社会中潜在的数学问题,例如经济增长、商品价格中的套路、建筑物的尺寸等,增强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认同感,让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与所学学科相关联的小事,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美好的社会是靠大家一点一点促成的,并以一些反面事例为戒,从而更加约束自身的行为,改掉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人格素养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又如,教师在教学《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这一部分内容时,在讲述法律相关知识时学生缺乏相关的实践,不能清楚地了解到身为公民如何知法守法用法。因此,教师可以在跨学科融合下,将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带入到生活实际当中,以更贴近生活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师可以引入生物学当中《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向学生讲述人类的相关活动对自然界和自身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人类滥用工具猎捕我国的稀有动物。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海鲜市场,在那里可能有一些非法售卖动物的店铺,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做法。在参观完之后,教师再回归课本,再次强调法律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了解如何成为一名知法守法的好公民,进而坚定学生知法守法的决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

学会在生活中解决问题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的关键,因此,教师只有将课堂知识与跨学科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思维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巩固了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了拓展学习。在生活中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需要他们运用道德与法治和其他学科相结合方面的知识来解决;这种实践更是对他们在课堂学的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学生能够走出课堂,接触更广阔天地的同时丰富了他们的阅历,学到了更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加深了他们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目的的理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守我国的法律,青少年更是如此,要从小培养正确的三观为人生路奠定基础。开展多样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旨在将正确的法治观念渗透到每一位学生当中,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将法治教育贯彻到教学活动当中,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实践当中,学科融合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将其他学科的知识点融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当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引导其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教师要积极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革新,通过学科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超学科”来啦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