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 朋
(沈阳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政策的不断转变与网络的推广和普及,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我国进入到了经济迅速增长的时期,辽宁的经济速度也是相对较快的,而在该背景下,环境问题逐渐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环境问题如果不及时的做出有效处理,对于人类社会以及人们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空气质量问题,更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然而就现阶段来看,辽宁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不容乐观。
辽宁省总面积14.8万平方千米,据2020年人口统计显示,辽宁省常住人口共计4259.1407万人,共有59个市辖区,16个县级市,17个县,8个自治县,典型的地域广人口多。近几年来辽宁省的经济情况是相对较好的,全年地区总值高达27584.1亿元,第一产业每年持续增长5.23%以上,第二产业每年持续增长4.2%以上,第三产业每年持续增长7.0%以上,人均生产总值也在向着每年持续增长6.4%以上的态势,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对于生活环境给予的关注和重视也变得越来越高,环境保护问题备受关注。
可以看出,近几年来,三大产业在辽宁地区都迎来了黄金时期,而在经济飞速增长的背景下,空气质量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第二产业给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越来越严重。而辽宁地区又因为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居民生活习惯因素的影响,在辽宁地区开设的供暖公司、浴池以及在企业事业单位,引入的采暖锅炉越来越多,加上普及率相对较高的茶炉人灶等相应的设备,导致了辽宁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燃料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降尘等相应的污染物让辽宁地区的空气质量不断降低。
据调查,辽宁省空气质量达标的比例平均为80%。就现阶段来看,辽宁省的空气质量仍旧是相对较差的,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在冬季取暖季更是如此,需要加强控制,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和调节。
因为处于北方地区,受取暖季的影响,辽宁省在不同季节空气质量的变化幅度是相对较大的,在春季和冬季,因为取暖会产生的大量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导致了春冬两季辽宁地区的空气质量水平明显下降,空气污染较为严重。而在非取暖季的夏季和秋季空气质量水平要明显好于春季和冬季,以下,我们也就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降尘四大污染因子对辽宁省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结合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指数分级如下[1-2]。
综合指数如果小于0.6,代表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为清洁级别。综合指数在0.6~1之间空气质量优良.达到轻度污染水平。综合指数在1~1.9之间存在中度污染,达警戒水平。综合指数在1.9~2.8之间,为中度污染,达警戒水平。综合指数大于2.8为严重污染,达紧急水平。共五个等级,对2017~2021年四个年度进行分析,将空气中主要污染因子检测值带入计算得出的结果如下。
在2017年中悬浮颗粒物达1.58,二氧化硫达0.82,氮氧化物达0.64,降尘为2.21,综合指数为1.31,污染程度为中度污染。在2018年中悬浮颗粒物达1.59,二氧化硫达0.82,氮氧化物达0.58,降尘为2.19,综合指数为1.31,污染程度为中度污染。在2019年中悬浮颗粒物达1.59,二氧化硫达0.85,氮氧化物达0.68,降尘为2.22,综合指数为1.46,污染程度为中度污染。在2019年中悬浮颗粒物达1.59,二氧化硫达0.85,氮氧化物达0.90,降尘为2.45,综合指数为1.47,污染程度为中度污染。在2020年中悬浮颗粒物达1.15,二氧化硫达0.72,氮氧化物达0.73,降尘为2.13,综合指数为1.08,污染程度为中度污染。综合对比往年数据可以看出,辽宁省在近几年来的空气污染问题已经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综合来看,仍旧处于中度污染的级别,空气质量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还需要加强控制和管理。
不难发现,辽宁省的环境空气污染并非是毫无根据毫无规律的,从经济角度来看,辽宁省因为人均收入的不断上升,让汽车普及率直线上升,汽车尾气排放量增高,让近几年来辽宁省的空气质量受到影响。从生存需求来看,因为地理位置影响,辽宁省冬季气温相对较低,在冬季取暖期,因为供热问题会产生大量废气,进而影响辽宁省的控制质量,造成空气质量污染,这也为接下来的环境空气变化趋势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在上文中也有所提及,辽宁省因为所处地理位置因素影响,在空气污染上呈现出季度变化,且变化较为明显,可以看出在2017~2020年之间的春季污染因子,在空气当中的浓度是相对较高的。冬季次之,秋季第三,夏季最低。而在分类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总悬浮颗粒物四季变化趋势较为鲜明,可以看出冬季在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是最多的,平均在其它季节的两倍以上,春季次之,秋季和夏季并没有明显的规律趋势。而二氧化硫从整体上看季节变化不大,但是仍旧以春季和冬季数据相对较高,秋季和夏季数据相对较低为主。氮氧化物一般在秋季和冬季数值相对较高,而在春季和夏季数值相对偏低,夏季最低,因为采暖期季节,辽宁在取暖上大多选用煤炭为主要的燃烧原料。因此,在空气污染问题分析的过程当中可以发现冬季的空气污染是较为严重的,春季次之,夏季污染相对较轻。而从月份上来分析降尘、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超标问题较为严重,氮氧化物污染问题并没有其它三种污染因子造成的污染严重,但同样不容小觑[3-4]。
2021年,辽宁省生态环境部门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环境空气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全省PM2.5平均浓度降至每立方米35微克,同比改善10.3%。优良天数达321天,优良天数比率为87.9%,同比改善4.3个百分点,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向美丽辽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不同季节构成环境空气污染的原因是有所不同的,从季节的角度来分析,一般情况下,冬季和春季造成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取暖季需要大量煤炭燃烧产生热量维持人们的生活需要,导致的环境空气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造成环境污染。而在夏季和秋季是因为辽宁地区,虽然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是雨量不均,因此风沙相对较大,空气当中颗粒物相对较多。除此之外,经济的增长,让辽宁地区的人均消费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消费结构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汽车的普及率相对较高,加之很多地区在日常生活中将煤炭作为一种主要的能源,因此,汽车尾气、日常煤炭使用也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空气质量。除此之外,工业以及建筑业和交通等都会从很大程度上导致空气污染物的出现,影响空气质量[5]。
降尘和总悬浮颗粒物是辽宁地区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因子,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大,且污染范围相对较广,据相应数据调查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哪一个季节,辽宁地区这方面的数值超标问题都是较为严重的,尤其是在冬季,而据数据统计,冬季降尘和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占全年的70%以上,加之因为辽宁地区冬季气温相对较低,污染物扩散相对较慢,污染问题更为严重。除此之外,春季也同样是污染高峰期,除了取暖因素导致的春季空气污染较为严重以外,春季本身的风速大、空气气温低、降水量少、沙尘天气出现频率高也会从一定程度上加剧空气污染,导致空气当中降尘和总悬浮颗粒物超标。
同样是因为采暖因素的影响,二氧化硫构成的空气污染在冬季较为严重,可以发现采暖季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是夏季秋季甚至春季的三到四倍,因为煤炭燃烧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而普通的除尘器无法脱硫,这也就导致了辽宁地区在冬季二氧化硫排放量相对较高,造成空气污染。在2017~2020年抽测的72家锅炉中,可以发现有40家锅炉林格曼烟气黑度低于一级,锅炉烟气黑度达标率达到了55.6%,现阶段大多数锅炉除尘器采用水法降尘器,降尘脱硫效果相对较好,但是仍旧有较多未达标锅炉采用陶瓷、牛角旋风等相应的干法降尘器,降尘脱硫效果相对较弱,尤其是脱硫效果更不理想,导致了二氧化硫排放量持续增加。
与其它污染使污染特征区别的是,氮氧化物污染因子的季节排序为:冬季、夏季、秋季、春季依次减小,产生氮氧化硫的主要原因是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在辽宁地区汽车普及率相对较高,而汽车的主要驱动型原料是石油,在石油使用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而废气的主要构成物就是氮氧化物。据相应统计可以发现,一辆汽车一年会产生15~50千克的氮氧化物,而冬季因为气候特征,人们驱车行驶的频率相对较高,夏季秋季因为工作等各项原因,汽车使用率也相对较高,而不同于其它污染。因此,氮氧化物在近几年来的变化趋势呈上升走向。因为经济增长势必会导致人们的交通需求增加,消费结构转变,汽车普及率会进一步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氮氧化物在空气中的含量会越来越高。当然,随着近几年来,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汽车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化。现阶段大多数新出厂的汽车已经做了相应的工艺改造。在汽车上安装了净化器,对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含量过高问题进行了有效的解决和处理。
辽宁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包含降尘、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在处理手段分析上,并非是难以解决的问题。降尘和总悬浮颗粒物,可以通过植被种植等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二氧化硫可以通过集中供暖或改变供暖方式的方法进行处理[6]。氮氧化物则可以通过优化人们出行方式,或在汽车内安装净化器等多种方法进行处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技术的进步,空气质量问题会得到进一步的解决。尤其随着人才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人才质量的不断提高,空气污染问题的处理方案会得到不断地优化与完善,在未来一段时间,空气质量问题也会成为环保研究的主要问题和主攻方向。辽宁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和遏制。
近几年来,辽宁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决和处理,空气污染问题的处理手段也在不断地优化和改良。而从现阶段的数据分析上看,辽宁环境空气质量问题想要得到有效处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效果,就要对供暖问题作出有效优化和解决。因为辽宁地区属于北方地区,在冬季气温相对较低,取暖已经成为了辽宁地区居民的生活刚需,而在刚需满足的背景下,如何减少各项污染物的空气排放必须引起关注和重视。
2021年争取到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8.64亿元,同比增加11.34倍。加强全省大气治理项目库建设,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谋划大气治理重点工程200个。统筹推进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防治,聚焦21个大气重污染区域,实施“一区一案、一源一策”重点整治,重污染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改善10.0%。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素质不断的提高,辽宁省的空气环境问题也会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从辽宁省的空气污染构成来看,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做出处理,有效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首先,相关部门需要发挥其引领规范作用,对于一些工业厂家加强约束和监督,有效降低工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可以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将工业生产的废水、废气、废渣进行集中处理,并且开发出二次利用资源。其次,相关部门需要发挥其宣传作用,加大社会宣传,让群众以及相应的工业企业提升环保关注,鼓励人们乘坐地铁公交低碳出行。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塑造价值观念,引领思想意识,调整人们的出行方式。最后,还需要加强科技研究,尤其是针对于取暖的问题更需要作出深入的分析,找到全新的清洁能源或者是通过技术优化等多种方式,有效降低取暖季造成的空气污染[7]。
空气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辽宁地区在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需要关注其环境保护,重视空气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改善生态环境,以此为中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同时也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