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交往“圈层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及其破解*

2023-03-21 20:52阮鑫如周文翠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书育人 2023年6期
关键词:圈层网络平台教育者

阮鑫如 周文翠 (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随着网络的发达,大学生交往的“圈层化”特征日益凸显,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找到自己所属圈层,并在圈层内发表着专属话语,接受着该圈层特有的渠道内信息,从而逐渐养成圈层归属感,造成了“圈层内”与“圈层外”的交流屏障。高校教师等教育主体大多对于“圈层文化”表示不理解,而大学生对于高校发布的主流信息又表示没兴趣,只是迫于班级要求被动接受。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只有重视“圈层化”带来的新变化,优化高校网络平台,增强学生黏性;转变师生互动方式,让教育者成为“圈内人”;同时加强网络教育与监管,才能破解“圈层化”困境,巩固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一、大学生交往“圈层化”的表现及其特点

最早提出“圈层”结构理论的是德国学者冯·杜能,其观点主要指向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圈层结构。随后,关于“圈层”的理论开始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更多领域。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具有相同或相似习惯与喜好的网络用户,在网络平台上分化成了众多与自身属性相关的圈子,即“圈层”。“圈层”代表着网络空间的用户精细化的区分,同时它也将不同圈际间的人群隔离开来,形成信息交互屏障。

(一)大学生交往“圈层化”的表现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圈层化”,使得大学生在虚拟社交平台上找到了自己的情感归属地,通过身份的标签化,获得身份认同,进而逐渐产生圈层内的凝聚力。每个圈层内成员的话语交往都呈现出独特的风格,但是流通度有限,所以“圈与圈”和“圈层外”之间的话语交流便存在着沟通屏障,从而造成圈层隔离。

1.身份的标签化

伴随着互联网媒介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即时通信工具与网络社交的广泛应用,基于相似的兴趣爱好、谈话风格、成长经历、价值观念的大学生聚集到一起,建构出代表他们特点的圈层文化。而不同于他们的兴趣、价值观等特点则组成异质圈层。现阶段经常活跃在大众视野中的汉服圈、粉圈、jk 圈、cosplay 圈便是圈层划分的结果。不同圈层间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内容及文化。进入圈层的成员通过情感共鸣一般会产生身份认同感,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与交流,便会自觉地融入圈层内的文化氛围。例如汉服圈的汉服文化,近几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掀起复兴热潮,汉服文化也是国人热衷对象之一。进入汉服圈的人,起初是通过电视剧、综艺、短视频等渠道认识到汉服,或者通过日常生活中别人的穿着发现了汉服的美,从而产生对汉服的兴趣,穿着汉服便是进入汉服圈的标志之一。真正进入这个圈子之后,圈内成员便会进一步了解到这个圈子的文化,甚至于认识到这个圈子的鄙视链。正是由于鄙视链的存在,对一些想进入这个圈层的人来说,更多的是望而却步。圈层将兴趣相投的人集合到一起,他们更想在圈层内接受健康的信息,感受平等的对待,对于圈层内的不良风气,则需要更加权威的引导。

2.话语的秘钥化

大学生因趣味相投形成的圈层实际上表现为一个密闭空间,由于文化多元性的存在及对外开放产生的思想激烈碰撞,造就大学生个性的解放、思想的鲜明。他们对于新鲜有趣的事物及话语能够瞬间捕捉并表达出来,因此在这个空间里面,他们的交流是抽离出大众所认可的通俗语言表达,以标新立异的话风形成了独属于这个圈层的话语体系。圈内话语的产生和发展,强化了圈层成员的身份认同。如果你认可这种话语表达,就顺利跨过了进入这个圈层的阻碍,进而成为其中的一员;如果不同于他们之间话语模式,便与之相异,并被排斥在外。但是这种圈层内的话语表达十分小众化,而且使用有限,所以很大程度上只在圈内流通。例如粉圈中的话语几乎完全围绕追捧的明星展开,从所追明星的私生活、综艺表现、影视表演、平台发声等衍生出简短通俗的圈内用语。如果是正向的话语,粉丝会通过剪辑相关视频、转赞评等方式扩展流传度,让偶像的正面形象留在大众眼前,也就是粉圈常说的“舞出圈”。如果是负面的话语,粉丝考虑到偶像的人设崩塌问题,将会通过减少传播、选择沉默的方式降低热度;或者创立新的话题,掩盖原有负面话语,让其负面影响力在圈内逐渐消散。

3.交往的隔离化

圈层内的成员在接受信息时往往选择与自身所处圈层有关的内容,这种选择方式一定程度上是稳定的,但久而久之“圈内”与“圈外”的信息交流将会产生隔阂。这里所说“圈外”可以理解为“圈与圈”之间和“圈层外”的现实世界。一方面,在圈内,成员有着价值观归属,所以每个圈层的“圈层内”成员选择的信息都尽可能地向本圈层的观点靠拢,并无限放大其他圈层持不同观点的群体。因而“圈与圈”之间从信息选择的角度便相互排斥,同时圈际间的成员在情感上感受着被另一个圈层割裂的孤独感和压迫感。圈间成员互相不理解,如同当前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家长不理解孩子的潮流,孩子面对家长的不理解选择不沟通,这便使相邻相近的人渐行渐远。另一方面,圈层内的成员长期接受着同质化的信息,抹杀了个人自主选择的意志,使得圈层内的成员总是围绕在大家共同喜欢的话题和领域进行交流,形成思维定势。对现实世界存在的其他问题和观点难以进行浏览和思考,从而造成与外界脱离。所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正视圈层之间的距离感,引导大学生加深圈层间的联系。

(二)大学生交往“圈层化”的特点

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素质的群体,在选择圈层的问题上同样也会关注其他个体的能力状况。由此大学生参与的圈层彼此之间的稳定与信任也会增强,这种信任进而转变为圈层的凝聚力,凝聚力越强,成员越是依赖于圈层内部,减少与其他圈层的联系,从而造成层级封闭。此外,大学生参与圈层不限,按照大学生圈层参与度划分为三个圈层。以此为据,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合理参与圈层交流。

1.凝聚性

大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已经成长为独立的个体,相比于大学之前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管束,他们已经有了选择的自由与权利,在遇到自己热衷的事情、关注的问题、个性相同且能力相近的个体时,会主动构建联系,并尽快融入相应的圈层。由于圈层内的成员多为大学生,对于他们来说,交流话语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较高。所以圈层内部的成员像是找到了情感宣泄的窗口,在这里他们无惧展现真实的自我,自由地向成员表达自己的观点。由于“圈外人”不懂“圈内人”的文化,所以“圈内人”之间的信任和依赖会逐渐加深。成员间的凝聚力在此影响下也会加快形成。

2.封闭性

一方面大学生在浏览信息并选择获取的过程中会偏向于选择自己所关注的、与圈层内的流通内容相似的信息,不感兴趣的内容及圈层将被屏蔽在外。长此以往,个体接收的信息逐渐同质化,在一定程度上虽能增强个体对特定圈层的理解,但是也会减少学习其他圈层知识的机会,造成层级封闭。另一方面,由于接触其他圈层信息的机会变少,圈内成员最终将被局限在大量圈内信息堆砌的围城内。此外,圈层的选择及信息的获取虽是来自个人的自主意识,但是在圈层内的价值观熏陶下,圈层中出现了大量同质化的信息,这些信息也需要进行二次选择。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不同的时间段也存在着或轻或重的课业负担,所以处在网络圈层中的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有限。因此海量的信息让其“二次选择”丧失了主动权,从而容易造成蜻蜓点水式的阅读。信息的碎片化获取,大大压缩了个人思考的空间。这便造成由最初进入圈层的自主选择、开放式讨论的氛围逐渐转变为自我封闭的异变。

3.层级性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大学生无论是上课听讲还是课下完成作业,都需要借助于网络工具。根据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使用软件的调查数据显示,偏好社交类的APP 中大学生占比最高,达38.1%。其次是购物类和娱乐类APP,占比分别为21.2%和16.6%。其中社交类软件又包含基础通讯、陌生人社交、视频、兴趣交友软件等,据此可以看出大学生进行社交的方式非常丰富。不同的社交平台在大学生的眼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代表着大学生穿梭在不同的圈层中。冯·杜能的圈层结构指出城市的社会经济景观由内到外分化为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相应地,当前大学生参与的圈层分布也可以细分为三个圈层。排在首要位置的是大学生经常参与互动的圈层,即内圈层,此圈层可以理解为大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主动加入的圈层。处于过渡地带的是大学生一般参与的圈层,即中圈层,例如学校主流媒体的官方账号发布的文章或视频等。而处于边缘地带的外圈层是大学生极少涉及的圈层,如与大学生所学专业相异的特定专业和领域。从上述划分来看,大学生对于自身感兴趣的圈层互动频繁,而对于学校或者与自身专业相离较远的圈层很少互动,甚至不参与。这种圈层分布呈现出的不均衡状态,容易造成大学生沉溺于某一领域,对于其自身全面发展产生局限。

二、“圈层化”带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

高校是大学生主要的学习场所,也是教育者传达主流价值观念的主阵地。由于信息资源的数据化、网络化,主客体双方联系的密切度愈益取决于信息交互渠道的畅通程度。“圈层化”的形成虽然使“圈内人”的情感诉求得到满足,但是这也割裂了主客体之间正常关系的构建,让教育者与大学生的交流出现了信息梗阻,造成“听不到”“猜不着”“管不好”的困境,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听不到——主客体无法同频共振

网络对大学生头脑的侵袭是先入为主的。在网络出现之初,高校教育者关注更多的是线下育人。但当高校教育者意识到教育的宣传逐渐转移至网络阵地时,才开始被动地转变。然而当前大学生已经拥有了自己独特的信息接收渠道,尤其是对于第三方平台发布的泛娱乐化信息乐于接受。而高校发布的教育宣传资源,在某些大学生内心仍然认为其偏向说教类型,话语过于官方和生硬,因此几乎不会主动关注。从大学生的角度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在休息之余看到轻松的娱乐信息。所以即使高校积极填补网络主流思想空白,也难以保证主流声音被大学生精确收听。

(二)猜不着——思想动态无法准确捕捉

“圈层化”极大程度上以网络平台为依托,在此平台上大学生能够加入与自己相符合的圈层并在平台上展示自己真实的一面。一方面是因为网络平台汇聚来自五湖四海的用户,他们身上带着不同的地域思想以及对事物不同的看法,每个人都是鲜明立体的。在如此庞大的人群中找到和自身价值观念、兴趣喜好相类似的个体,对大学生而言是可以放下戒备并完整呈现真实的自己的。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校园内普遍认为教育者是具有权威性的,在和他们接触时具有距离感,所以大学生更希望在自己熟悉的圈层中去释放个性。也正是由于大学生和高校教育者之间存在着交流界限,所以高校教育者不能渗入大学生所处的圈层内部,也无法准确把握大学生日常的思想状态变化。

(三)管不好——教育者无法及时引导

网络平台具有开放性,大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表达自己的言论观点。同时高校教育者也可以依托网络时常关注大学生的思维趋向、言论观点,但是由于“圈层化”的出现,导致大学生进入独立的信息接收渠道,圈层内部信息与外界隔离。如果没有被圈层内部成员所认可,就无法融入这个圈层。虽然圈层内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大学生提供释放个性的场域,让大学生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圈层本身具有局限性,圈内成员接收的信息过于同质化,而且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对于海量的信息让尚未踏足社会的大学生来选择可能会出现偏颇,甚至在大学生接受这些错误信息诱导后,由于高校教育者和圈层内存在交流屏障,无法及时引导,故而对大学生的身心产生消极影响。

三、困境的破解之策

“圈层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巨大的挑战,要破解“圈层化”带来的困境,实现主客体双方同频共振,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引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倾向等,就必须要冲破圈层阻隔。可以通过优化高校网络平台,增强平台的学生黏性;转变师生互动方式,塑造“圈内人”形象;教育监管双管齐下,破解“圈层化”信息茧房等路径,更好地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全新突破。

(一)优化高校网络平台,增强平台的学生黏性

破解“圈层化”困境,需要提升主流网络平台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网络平台是高校必须占领的意识形态高地,由于高校进驻网络时间短,且网络平台主流价值传播意识不强,导致大学生对于官方平台发布的主流教育资讯,要么直接忽略,要么流于浅层次的被动接受。为了提升高校网络平台的吸引力,必须改革平台的内容与互动模式。

1.实施平台内容供给侧革新

平台内容的丰富度、趣味性是大学生主动选择平台阅读的重要评估因素。也是提升平台体验感的重要方面。短视频的火热满足了现代人碎片化时间的娱乐化需求,主流平台可以借鉴短视频平台的创作思路,将短时间、高效率、有趣性和教育性相结合。以大学生真实的校园生活或社会中出现的热点问题为创作背景,选择合适主题,号召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创作投稿。大学生的创作思路就是其对于选择主题的诠释,教育者可以从中觉察出他们对于问题的看法。这种方式既能拉进高校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高校教育者走进大学生的圈子,也能让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其中的价值观念与教育意义。

2.建构双主体平等沟通模式

高校网络平台发布的内容往往过于官方,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像是发布命令,毫无亲和力。大学生登录高校网络平台更多的是完成任务,并没有真正地把高校网络平台当作自己平时使用率高的App 一样对待。所以高校教育者要想大学生能够更多地关注高校网络平台,增强学生黏性,就须积极转变单向态度,放下官方的威严。从大学生的需求出发,尊重大学生的话语权,培养双向沟通模式,让学生在官方面前敢说话、说真话、真正实现教育的互联互通。

(二)转变师生互动方式,塑造教育者“圈内人”形象

网络社交媒体的出现,让大学生对交流模式有了新的选择。相较于传统的教育主客体间严肃刻板的对话方式,大学生更喜欢在虚拟网络中与偏好相似的人平等轻松地交流。这就造成教育者被隔离在其特定的交流圈外,无法及时准确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要想“耳聪目明”,教育者就需要主动改变话语模式,融入圈层。

1.掌握圈层沟通话语密码

高校作为主流思想教育阵地,对处于“圈层化”信息包围中的大学生来说,是权威性的、有距离感的,新时代大学生更崇尚将自身置于一种轻松的氛围中。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改变原有你听我讲的姿态,转而采取和谐、民主的交谈方式。使用大学生所熟用的网络热词,了解大学生圈内出现的热“梗”,让学生在平等对话的前提下避免产生逆反心理。通过对话,可以进一步加深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信任。并从对话中深入了解大学生所处圈层的核心内容,打破对话交流屏障,成为“圈内人”。

2.实现网上网下协同互动

日常生活中微信、QQ、微博等社交媒体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动态也在其中呈现。高校中的辅导员、班主任等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者需要经常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但是学生们在上完学校安排的课程之后,很少主动与辅导员或者班主任沟通,而是花更多时间在虚拟社交平台上。所以要想更真切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拉进师生之间距离需要高校辅导员或班主任适应网络社交常态化。与学生在网络云空间创建生活场景,通过和大学生互访互动,了解更多大学生圈层内知识,在互动中打造教育生活化。同时线下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网友在线上聊天,最后都会选择线下见面。因为面对面真实的交谈会缩短双方的内心距离,同样地,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固然要紧跟时代,开展线上互动,但也要对传统线下渠道加以创新。传统师生线下交流是正式的,主客体之间是主被动的关系,单向沟通成效有限,所以必须要转换方式。教育者可以在学生群里发布调查学生喜欢的沟通方式的问卷,以自由填写为前提,以培养双向沟通为目的,选择出投票数最多的方式。定于每周选择一日开展师生交谈会,并按照此方式在师生交谈会内实行。

(三)教育监管双管齐下,破解“圈层化”信息茧房

教育引导与制度约束要双管齐下,打破沟通屏障。高校大学生尚未踏足社会,选择和辨别能力不强,容易被“圈层”内的不良信息一叶障目。“圈层化”的信息茧房,还容易造成高校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信息屏障,让教育者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思想误区难以及时发现和引导。所以,“圈层化”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通过春风化雨的教育熏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信息辨识与选择能力;更要通过亮剑出鞘的严格监管,纠正学生的不良网络言行,打赢意识形态斗争的保卫战。

1.以教育引导学生认同主流价值

“圈层化”下的网络信息环境是一把双刃剑,过度泛娱乐化的不良网络信息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眼球,导致其主流价值取向逐渐模糊。为了让大学生跳出“圈层化”带来的信息陷阱,必须要强化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首先高校通过官方网络平台全方位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价值观念。同时进行线下渠道宣传,例如在大学生每天必去的食堂、宿舍的楼道、校园宣传栏等地方,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引导大学生在无形中增进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其次提升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高校大学生之所以出现错信舆论的情况,一个重要方面是因为大学生自身网络信息素养较差。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公共课的方式,将一些有关网络素养、媒介素养的知识讲授给学生。并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通过开展网络信息素养知识竞赛等,巩固大学生所学网络信息知识。最后高校通过官方网络平台对大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展开可控范围讨论。由于让大学生自己来看待热点问题存在不全面、主观性等问题,极易被舆论诱导,因此高校通过官方平台将大学生聚合起来,便能及时了解学生价值观念。并适时进行反馈信息、双向互动,在可能出现的思想误区及时以主流价值观引导。

2.以监管优化高校网络空间

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若要实现对每一个学生的精准管理,必须要依托高校辅导员、学生干部、网络监管员队伍等多方力量。具体来说:高校辅导员负责观察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学生干部负责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发现问题,网络监管员则在学生使用较频繁的社交及娱乐软件上关注学生的相关言论。在不干涉学生自由的前提下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如若发现学生因不能客观辨别事情的真伪而被舆论诱导,高校教育者要第一时间找到该学生沟通,做好此类事情的疏导工作。此外,高校网络平台在完善网络监察空间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高校网络平台机制的转变,使其在教育引导大学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首先校内的网络平台操作人员应从学生中层层选拔,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媒体素养、价值观念、反应能力进行严格测试,确保进入校内网络平台工作的学生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时能够沉着应对。其次进入平台内工作的人员要采取实名认证的方式,限制非工作人员入内,明确相关责任人和管理办法。最后对重点网站内的更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控,避免有害信息在校园内传播,从而净化校园网络空间。

网络的快速发展、社会习惯的改变,不可避免地催生出交往的“圈层化”。“圈层化”有着自身积极的一面,它将兴趣相投,价值观相符的人聚集到一起,客观上能够助推圈层内文化的发展,但“圈层化”仍然存在消极的一面,圈与圈之间的闭塞、圈与圈外的阻隔,都将圈层封闭起来形成孤岛。大学生是“圈层化”针对人群,“圈层化”现象让高校意识到必须适时转变思路,积极应对“圈层化”挑战。了解大学生热爱的圈层,主动融入。并以主流价值观引路,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高地。

猜你喜欢
圈层网络平台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B站冲破圈层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