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兰芬(江苏省南通市鹤涛小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的教育产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中国之前的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国创新型教育模式已经有了不错的发展,但是现在的教学模式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大致分为以下两个方面:部分教学内容与当代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脱节;传统的教育基本模式没有改变,教师仍处于教学的主要地位,学生没有很强的自学能力。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接受语言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需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有效修正传统教学中所存在的弊端,使小学生具备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其对母语学习的热爱,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全面发展。然而当前的语文教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从意识形态到具体的课堂设计,我们必须遵守新要求。中国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将进一步使这些问题凸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加以避免。
语文教科书中的某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知识有所不同,当今学校使用的教科书多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是公开的、专门的和丰富的,已经为学生建立了各种思维方法。但是,从语文教科书中,我们仍然可以找到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截然不同的内容。虽然这些文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批判意义和文学意义,但抑郁的风格和悲伤的主题对于学生的发展并没有很大的帮助,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该部分课文未能契合当代小学生幸福快乐的现实生活,且小学生认知理解水平与阅历,不能支持其理解该部分内容所蕴含的深意,只会让他们感到无聊,甚至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多少学生可以从这段文字中真正了解社会的沉默和黑暗?这些文章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展有多大帮助?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课中,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仍旧过度强调以教师为主体,将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限制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自主独立思考。在这样的传统语文教学中,与其说学生有所思考,不如说学生是在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走。教师们仍在告诉学生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学习,学生完全没有自己的思维,仍然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语文新《课标》强调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他们在语文中的领悟力。为了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当前的基础教育也采用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但是这些教学方法只是表面上关注学生的思维。本质是教师处于主要位置,并未向学生提供帮助。以六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向学生提出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展开叙述的这个问题,学生回答的“时间顺序”与“情境循序”均被教师否决,最后教师将正确答案写在黑板中。至于“时间顺序”“事件顺序”和“组织顺序”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遵循“初始程序”?教师的解释是:“这通常是教科书中写的答案。”另外,当教师在解释课文时,会告诉学生要记住上课所教授的知识点。当学生学会大声朗读之后,必须在早晨进行朗读,在做作业时,要始终强调:“这个主题”“以此这种方式开始”“以这种方式完成”。因此,教师以机械方式传达课本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学会。这仍以应试教育思维作为主要的人才培养方式,忽略对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未能发挥学科的人文性教学优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中国基础教育中,除了刚性教学的问题外,还存在过度自由放任的问题。许多教师强调,在课堂上学生要进行独立学习,这导致语文课中缺少自由生动的模式。在这样的语文课程中,学生不会专注于学习知识,也不会提高自己的素质,也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课堂上的小组讨论任务,组合比较自由,许多教师经常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然后教师集中精力解释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问,并根据学生的问题组织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教师将自主权留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但由于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偏好和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能力。由此,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也会不同。有些学生在没有适当指导的情况下学习,这违反了新课程强调的教师引导的原则,而这种自主权实际上是一种虚设。此外,学生失去教师的指导,学习会失去方向,学习成绩也会下降。
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但它也有浪费时间等缺点。因此,教师应合理选择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不要滥用此种方式。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无论讲课的内容是什么,许多教师都会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如果教师适当地教授并解释一些内容,教学效果会变得更好。一些教师对教学过程中与协作相关的各种问题没有很好的了解。例如,许多教师给学生太多或太少的时间来讨论。当学生讨论时,教师宣布讨论即将结束,或者当学生完成讨论时,教师又让学生继续讨论,这实际上是在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在合作过程中,教师也缺乏对学生的控制。许多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聊天,甚至不参加小组讨论。这样的小组讨论只能是徒劳的,根本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过于重视独立收集和展示各种学习内容,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教师的教学时间。教师让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收集报告材料,这样会更利于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仅需要在线复制其他书籍或文件,然后在课堂上发布。实际上,有些教学手段没有利用学生的才能,也没有提高教学的质量,但是浪费了上课时间,因此可以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不理想了。
例如,教师进行《草船借箭》的课堂教学时,他花了将近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以各种方式显示他们收集的有关“三国演义”的资料。在整个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在听他们所收集的内容。学生对此可能不感兴趣,甚至感到疲倦。这是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学生对没有实际意义的内容付出了较多精力,导致教学效率降低。
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法是许多教师在实践中无法满足当今素质教育的问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使学生可以成为符合当今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当代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智力和情感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机械重复的部分太多。因此,家庭作业制度无法在知识的巩固中发挥作用;相反,它会使学生感到不耐烦和厌倦学习,也将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小学作业中存在语文知识积累量少的问题,大多数教师只分配大量的作业,让学生机械重复性地做着相同的作业,只是让学生按时完成重复性的作业即可,但很少带来新的作业方式,例如实地考察、组织集体性校外学习等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只是教师对学生做的单一评价,对学生语言文化素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什么帮助。
教育的内容必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剔除与当今生活特别是与当今学生生活相距太远的内容,要选择充满时代氛围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把学生带入教科书中,使学生有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感觉,并且可以看到、触摸、使用,这样会使学生对学习更感兴趣。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就是实现两个变化:教学行为和学习方法的转变。一方面,教师要从传统教学方式的禁锢中挣脱出来,从主导者和执行者的定位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转换;另一方面,学生需要从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定位向主动的、合作的、创新的学习者转换。要实现这两个改变,我们需要领导并处理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教师首先应保证教学形式的有效性,避免开展过多形式主义、实际没有教学效果的活动,导致浪费教学时间。
以组织学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例,教师首先应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整合分析,选取其中最具价值的部分开展后续的讨论活动,在教师管理压力过大时,可将部分内容交由学生完成。在收集和报告内容时,教师可以对材料进行预筛选,分类和汇总,然后再向学生报告,如果需要,首先了解内容,然后索取报告,这不仅尊重传统的教学策略,又不与文本的初衷和价值相抵触,但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教师和学生的个性。
新《课标》倡导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对知识内容的自主探究,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为实现该目标,小学语文教师需对现代教育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同时,教师“教”的方式也应进行大胆创新。“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终生受用无穷。”“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而导致学生学习欲望下降最主要的原因为学校的教学方式未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语文教师要积极把教学和现代高科技结合起来,通过多媒体技术如音响、影像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提高教学美感,促进语文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多媒体教学方式非常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感受教学内容,营造教学氛围。
以景物描写相关的课文为例,部分小学生不具备仅通过文字就在脑海中形成大致画面的能力,对于语句的认知和理解存在困难,教师在此时可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描述内容相关的视频、音效与图片,促进学生从视听角度完成理解,并将理解的内容反馈到语文学习之中,保证学生在完成该部分学习后,在将来观察到类似景物时,能应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描绘,并作为自身主观期望的行为。
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并以语言教育为例,在进行古代诗文教学时,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与诗文有关的照片、视频等,在协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一个生动的例子是:一名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把真实的苹果分发给学生,让他们看、摸、闻,甚至咬。在对苹果的形态进行充分掌握后,再落笔完成绘画,起初大多数学生所画的内容与实际苹果的相距甚远,但是第三次或第四次后就画出了苹果;另一名教师教学生画苹果,仅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了解画苹果的技巧与注意事项,随后安排学生进行创作,结果学生们画了很多遍还是不能很好地画出。这个例子是新旧之间的区别,因此,我们需要在语文课程中引入社会、生活和自然,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使学生对生活与学习间的关联进行充分认识,在生活中感受语文所带来的美感,在实践中实现对语文知识的应用,以此才能画出更为真实的“苹果”。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提高语文教育水平,也就要求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多媒体知识、课外知识、理解能力的加深,因此学校应加强对语文教师的教育和培养,为语文教师在职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语文教师也应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把握各学科对语言的需求,允许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语言培训,注意掌握现代教学技术,注意自己的学习计划,着眼于专业特色等教学内容,强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满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构建在未来生活学习中自主应用所学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
总之,中文作为小学生的母语,语文教育所具备的语言工具属性与人文属性均应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语文教师应该充分了解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责任,深入探究目前语文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根本上对其进行解决,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可以得到长足进步。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来提高自己的语文教育水平,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现代语文教育对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上,根据个体的差异性进行不同的规划,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基础,以学生实际应用为方向,扩大书本上的知识。要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综合核心素质的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以达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支持,为我国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并为回报社会而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