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丽
现今,“躺平”文化逐渐在社会上掀起波澜。大部分经历高三魔鬼学习的大学生在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接收海量来自互联网的信息,开始产生学习倦怠。学习倦怠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倦怠心理,国内外学者对其具体含义有不同的见解,基本都认可学习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的消极现象。长时期的学习倦怠会带来不同的负面心理和行为现象,严重影响个体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探究如何干预学业倦怠显得尤为必要。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发生异化,容易产生负性情绪。负性情绪的增加,他们难免会对自己能否很好地完成学业产生不自信的想法。学习自我效能则是指个人在完成与学习相关任务的自我评价,学习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对于学习相关任务的完成会更有信心,能够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可以说,较高水平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代表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根据现有文献梳理,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之间呈现反方向的关系,即具备较高水平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所产生的学习倦怠水平较低。积极的学习态度让个体对于学习更有信心,更愿意攻克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因此产生的学习倦怠更低。国内外学者研究了各种情境下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但鲜有人探究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的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立足于互联网时代,研究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弥补相关研究的空缺,为抑制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为互联网深度使用者的大学生,早已置身于Web2.0 时代的信息化浪潮之中。与高中生面临的约束相对比,他们无疑是相对自由的。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浏览网络上的信息,而正是这些海量的信息吸引着大学生们。而缺乏信息辨别能力的他们极其容易陷入网络所带来的短暂的“快乐”之中,这种短暂的“快乐”事实上只是他人所展示的世界。正面积极的网络信息可能带给大学生的是差距,他们开始看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甚至于认为自己的大学生活与想象中的相去甚远,从而弱化优点,逐渐认为自己努力学习也无法达到他人的目标;而负面消极的网络信息可能让大学生进一步放大自己的缺点,与他人产生共情,同时怀疑和否定自身的能力,消极面对学习。也就是说,网络上繁杂的信息容易让大学生忽略自身的主业——学习,分散学习的精力,久而久之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倦怠。信息化对于生产、生活的助力在不断深化,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毫无疑问,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比以往情境下的大学生情绪更容易受到网络上各类事件的影响,对学习投入的精力也有所降低,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Bandura 早在1977 年就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信念,即个体对自己是否可以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的一种信念。他指出,自我效能感存在领域特定性,不同的领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自我效能信念。该理论提出后,学者们开始在不同领域中研究自我效能感。1990 年,国外学者Schunk首次在研究教育环境中学习者的动机与效能一文指出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特定学习任务的信念。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来看,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没有形成统一的具体内涵,但基本上都认同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的延伸。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完成特定学习任务的能力和信心的一种评价,是一种主观判断。个体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会因人因时而异,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现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也会有所区别。互联网时代下,个体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与非互联网时代表现会有所区别,具体表现在大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任务的选择、学习活动的坚持和学习结果的归因等方面。
国内外学者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相关性和差异性两方面。在差异性研究上,学者们主要是集中在对不同群体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年龄、年级和学科等方面的研究。以性别为例,我国学者廖川英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发现女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明显低于男生。在相关性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上,其中影响因素方面,包括情绪、归因方式和家庭背景等。
倦怠是一种心理表现,最早在1969 年提出,学习倦怠是在学习中所展现的一种心理表现。学习倦怠是由职业倦怠所引申出的概念,一般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负性情绪的心理表现。这种负性情绪包括情绪衰竭、疏离学业、低成就感和焦虑困惑等。学习倦怠水平越高的个体,所表现出的负性情绪程度更深,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的学习生活影响更大。研究表明,个体一旦产生学习倦怠,不仅仅对其学习学业有所影响,而且会产生心理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往往更容易对比网络世界,被现实中各种约束自己的规定所烦恼,心理压力堆积,从而存在比平时更高水平的倦怠心理。
关于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师生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学习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自尊心和社会支持等均会对影响学习倦怠。以社会支持心为例,黎亚军和高燕两位学者在研究初中生学习倦怠特点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中发现社会支持会反向预测学习倦怠,当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时,学习倦怠水平越低。
互联网时代纷杂的网络信息被大学生接收,容易弱化优点放大缺点,让缺少约束的大学生逐渐产生学习倦怠。现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具有传染性和易感染性。简单来说,大学生容易受到产生学习倦怠的同学的影响而产生学习倦怠,同时自身的学习倦怠也会传染给他人。而学习倦怠一旦产生,大学生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到正常学业的完成,甚至于无法正常修满所要求的的学分而不能达到毕业要求。可以说,学习倦怠的危害显而易见。
影响学习倦怠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学习自我效能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国学者刘宗华通过对12 所高校的511 份数据的分析中指出,学习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采取积极行动的程度、投入学习的时间及应对困难的积极程度,具有学习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更愿意投入时间在学习中,对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更有信心,更能从容地应对,从而表现出更低的学习倦怠。现有研究表明,学习自我效能感会对学习倦怠产生负向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表现直接路径中,还表现在间接影响路径中。其中,我国学者崔晨在以504 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中指出自尊在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之间发挥中介作用,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对自身能力及行为具有较高的评价,从而带来较高的自尊;而自尊水平高的个体通常会对自己有较高的评价,在面对和解决困难和问题时会有较高的自信,不容易产生学习倦怠。
作为自我效能感提出者的班杜拉指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会对其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具体体现在,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对自己采取某项行为会更有信心,更容易投入更多的努力和坚持,从而更容易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任务。在学习领域,学习自我效能感同样如此。学习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对学习的投入精力和努力。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处于容易焦虑和情绪低落的时间较长,心理压力难以得到释放,容易产生怀疑自己、否定自我的想法,学习自我效能感相对更低。而学习自我效能感越低,越容易缺乏学习的热情,从而难以全身心投入学习,遇到学业难题时也难以积极面对并寻找解决方法,所以其学习倦怠感也越高。
综上,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其学习倦怠产生负向影响,即当大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越低时,学习倦怠水平越高。这一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下尤为明显。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要充分考虑如何提升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坚定遇到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学习中,降低学习倦怠感,从而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