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危机对职业和公共关系处理能力的影响

2023-03-21 14:43王志刚
公关世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求职者品德

文/王志刚

引言

大学生职业培训是个人或集体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1],但存在明显的复杂性和局限性,因此需要匹配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由于诸多求职对象往往存在基础差、个人发展目标不明确[2]、政治觉悟低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培训。职业培训中的心理建设环节是一项重要的培养内容,具有鲜明的耦合性特点,与多种教育方针和体制是不可分割的,需要通过科学的措施实现职业技能和心理素质的提升。目前,职业培训的心理建设以简单的课程学习为主,并没有通过协调性强的思想政治发展思路对其进行掌控,使得求职者的心理成长相对较慢,而且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体系存在一定的偏差[3]。当代的青年对自身思想以及组织的管理相对相差,容易受到鼓动和刺激,特别是部分求职者缺乏生活经验,思想政治活动处于滞后状态[4],即心理危机。针对以上问题,文中提出将职业、公共关系处理能力以及相关的活动与心理建设进行耦合性发展,为求职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通过公关教育或实践活动,及时挖掘自身的思想问题,有效处理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问题,实现人文教育方面的资源优化,改善精神建设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一、基于心理建设的职业培训特点

1.心理发展的科学性

相比常规技能学习,大学生职业培训环节包含相对更多的反馈和心理调动内容,因此心理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路线与之有一定的区别。根据职业培训方案的设计需求可知,培训目标、教学任务和学习方式都要遵循相应的科学规律,否则难以实现良好的培训效果。以临近毕业的求职者为例,辅导员或班主任教师将作为主要的负责人,对其心理发展等方面进行培训。对于学生的心理建设,除了满足基本的思想政治教学方针之外,还应当以学生的年龄、性格、经历等数据为基础进行统筹并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具备贯穿性、灵活性和彻底性,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否则难以匹配科学的发展方向。职业培训的心理建设除了包括基本的个人正向观念,还包括道德情感的理性行为[5]。根据新进求职者基本道德立场的调研和分析,制定出心理建设科学发展的基本步骤包括:(1)对求职者进行职业立场、道德风尚和主流价值观方面的教学,通过特定的职业精神以及准则激励求职者逐渐形成完备和正确的价值观念;(2)倡导由内而外的职业道德训练项目,加快自我学习进度,锻炼不同状态下的坚强意志和职业信仰;(3)综合训练品质行为,以热点社会道德问题为切入点,深入理解和解决政治觉悟。心理发展的科学性是思想政治建设方面的鲜明特点,是当代求职者保持高素质和高涵养的基本保障。

2.行为与意识的统一性

职业培训在心理发展方面还存在认知的统一性,特别是行为和意识的相辅相成。根据心理学理论可知,品德行为是反映个人心理的最重要表现,不仅体现在表面认知,还在个人的道德行为准则中有着深入的体现。一般来说,下意识行为是心理活动的精准反映,在心理建设阶段与主观意识具有明显的一致性。情感作为道德和行为举止的催化剂,能够有效地推动求职者的能动性[6]。职业培训作为严格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导求职者遵从不同的标准或规定,基于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去评价事物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在行为与意识的统一条件下,主观意识将具有更深层度的认同[7],利于复杂情感的处理和接纳,防止行事的不理智和错误判断。

3.心理与品德的协同性

心理的建设并不是短期就可以形成的,需要品德作为基础。目前,社会上普遍认为品德是推动健康心理的最主要手段,也是求职者步入社会之前需要经历的情感学习。从思想政治层面上分析,品德的认知内涵主要包括情感认知、道德认知和行为认知,而实现这些认知的基本条件就是对社会的理解,对品德准则的信仰以及对法律条款的服从。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品德行为的自发性,即能够根据自身的思维能力判读知识、情感、意识和行为的关系,从而实现不同环节的相互影响,而且不会导致性格缺陷。求职者的品德与行为督促是一项复杂的教学工程,离不开科学的心理辅导和建设。根据经验分析可知,每一项素质教育都能够深入地影响学生长远的情感品德和素养储备。由此可见,心理与品德之间有着显著的协同性。品德所影响的下意识行为可以作为反馈因素,影响心理行为的发展、道德认知的持续。以品德要求为出发点,在培养目标中增加相应的素质目标,而且引导每项实践课程均能涉及该培养目标。由于课程目标较为详细和具体,在涉及职业训练方向的课程中应当重点引入品德、情感、素质以及能力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进一步促进多方心理因素的统一和完善。

4.心理建设与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发展的互补性

职业培训中的能力训练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点,能够有效地培养和影响求职者本身的心理活动和感性情绪。在另一方面,常规的职业教育存在心理建设的盲区。在大学生的年龄段内,以18-24岁为主,其在情感认知中往往存在双向认知误区,比如过于感性或过于理性的思维,需要增加自身的社交技能弥补情感缺陷,通过认知到理解的转变。心理建设对能力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效果,同样地,反之能够拓展求职者的心理思路,使其能够接受职业信仰的重要性和对应的基本原则。辅导员老师负责毕业求职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的困难,虽然在理论教学方面能够促进求职者理解主流的正向价值观念,但是仍需要逐步在实践活动中养成和谐、支持、自信和成熟的情感。职业培训中除了基本的知识内容,还应包含团队协作、解决难题等训练环节,不断提升求职者的素质水平和人格魅力。在遇到困难时,不会选择逃避或者妥协,而是采用更合理的方法去解决。

二、心理干预在职业和公共关系方面的强化措施

1.补充职业规划的认知盲区

职业培训可视为一种文化素质和基本知识结合的实施过程,但是在实际的授课中往往偏向于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因此,心理发展是对文化素质提升的有效补充。在心理发展条件下,不同的文化课程都将进一步重视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完成基本知识掌握的同时,逐步学会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进而促进自己的职业追求和信仰。目前,仍有求职者对心理发展不重视,甚至当做一种负担,使得在后续的工作或生活中遇到难题做出后悔甚至无法挽回的决定。心理学知识能够与每一门实践教学课程联系,包括思政觉悟、认知深度等。心理发展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指标,可以将扎实度、深度、全面性等进行量化,并在各个科目中体现,这是符合当前先进教学手段的发展规律的。职业院校的求职者存在更为明显的差异性,个人特征显著,这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为此,需要辅导员老师进行前期的调研、分析和研究,及时为相关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尽快融入学习氛围中,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职业培训中,切记不可进行灌输式教学,建议各个负责人充分发挥课堂的开放性,提升互动性,调动求职者的积极性。

2.提升专业技能的掌握能力

根据不同专业求职者的培养方案可知,大一的课程大部分都是理论课程,包括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对专业课的涉及很少,这会导致部分求职者产生错误的认知,甚至以为大学的课程是无用的。通过心理发展措施,能够使得求职者充分理解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总的来说,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在基本的理论课程学习中,每周内统计和规划一次学生心理状态折射出的个人能力非常重要,比如对理论课程的期望、理解力、判断力和表达能力等。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可分为认知理解能力的提升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内,首先在课程标准中约定哪些授课内容是涉及培养学生认知和理解能力的,然后分步骤地确立知识的针对性,多以社会或工程实践的案例为例引入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二个阶段内,首先需要逐步提升求职者的思想政治觉悟,即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或技能的学习能够报效社会,并不是单纯为自身物质水平的提升,然后培养求职者的自主思维能力,即提升对案例型知识的总结、归纳、理解和演化的水平,做到举一反三。由于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心理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代表性,其能够直接关联求职者的品德和思政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让求职者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的学习场景,而教师需要正确和重视对待,仔细帮求职者筛选学习方向。在作业方面可采用更多的主观题目进行考察,避免死学习状态,以求职者发展为中心,从而有效地改善求职者的自主思维水平。

3.促进公共关系处理能力的培养

目前,在全校范围内,已经将心理发展纳入基本的教学环节,这是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必要措施,也是重视求职者公共关系理念发展的重要表现。当代求职者与过去不同,受网络信息的影响更大,甚至有些偏激的思想已经形成,在实际的学习中有着很强的抵触情绪。作为心理辅导的负责人,辅导员不能直接以传统心理学知识对求职者进行心理健康管理和职业培训,应当以求职者的人格主张为主,让他们能够体现出在群体中的作用,自内而外地构建出自身发展目标,通过科学地引导不断矫正学生的偏激心态。由于不同的求职者所处的成长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异,如果刻意地进行求职者心理发展,反而对一部分求职者不适合,甚至适得其反。教育者在心理发展的引导方面,还是应当以正向的鼓励和奖励为主,以惩罚为辅,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不能规章制度一刀切。

学校作为承担教学任务的主体,不能单单为学生提供简单的基础设施,需要为学生提供更为温馨和包容的学习环境,即使学生的基础差,学习质量不高,也不能出现消极对待甚至轻视的现象。从心理学角度看,出现叛逆的学生往往存在不被理解的问题,但是由于缺乏沟通和了解,逐渐引发了消极情绪。学校需要通过政策文件充分发掘学生的特长和优势,比如有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较差,但是现场实践、动手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非常强,更需要鼓励和支持。只有为求职的学生提供更高的展现平台,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群体生活作为心理发展的主导体,在求职者个人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提升职业素养和个人技能,因此心理发展的目标不能偏离社会的发展规律。

结语

根据现有生产力的特点可知,精神文明的建设更为重要,特别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由于诸多院校仅采用思想政治教育全面代替心理发展的需要,就会导致理想状态和现实条件无法同时兼顾,导致求职者工作后出现较大的落差和不满,甚至怀疑自身的受教育目标。因此,基于心理发展的职业培训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职业培训是一项长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工程,要求教育者遵从社会发展规律,教学手段符合求职者的身心特点,在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传授中,不断拓展和完善主流价值观的培养方式。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求职者品德
起初为娱乐,现在做招聘:直播帮中国求职者找工作
山西农谷农民职业培训学校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加纳移民局招聘:有妊娠纹不行
民生表情
面试中的12个禁忌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