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双重影响及对策探究

2023-03-21 14:43吕昕
公关世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审美观网红现象

文/吕昕

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正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我们所要构建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全方位的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格局。横贯这五大方面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就是树立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其价值观的塑造十分重要。

一、网红现象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1.网红现象的概念

网红是指借助网络这一平台,展示专属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走红后还能够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引起一定社会反响的人。网红现象是伴随网红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具体来说,网红现象就是在多元化的网络背景下,各类网红凭借自身的影响力而使得社会上产生的某些潮流。随着泛网络主体的不断发展,网红现象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其中有积极的现象,也有消极的网红现象。

2.网红现象的发展历程

首先,网红现象最开始出现的时期可以追溯到1998年,只是当时的现象还没有被单独定义为“网红现象”。最开始的网红现象表现于文字层面,例如我们熟知的“安妮宝贝”等等。其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社会文化由文字时代发展到图文时代,同样也是网红现象发展的一个全新阶段。这时候互联网领域出现了依靠图片表达特色的一批“网红”。众所周知的“芙蓉姐姐”“凤姐”,通过故意扮丑、拍摄搞怪图片吸引社会大众的眼球,毫无疑问这恰恰迎合了大众的猎奇心理。但正是从这时候开始,网红现象慢慢被消极文化所包装,其社会反响也褒贬不一。互联网从图文时代发展到视频时代,并进一步向自媒体时代不断发展,这是网红现象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网红主体越来越趋向于平民化,门槛越来越低,一部手机就能完成从素材收集、剪辑、发布的全部流程。如果说前两个时期网红现象主要体现在年轻群体当中,那么这一时期最明显的变化就应该是网红现象不断向所有年龄阶段渗透。

二、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双重影响分析

1.积极影响分析

(1)激发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感和责任感

随着网红现象的不断流行以及社会对于网红现象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网红现象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不再只是感官上的满足,而更多体现在激发大学生作为公民对于社会、对于国家的责任感。网红这一群体对国家政策、社会新闻等的传播,一方面提高了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增强了他们的政治敏感度,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关注国家政治大事,更自觉的将自己定位到政治参与主体中去。

(2)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大学生的生活阅历、辨别能力不同,他们对于美的认知也不同,而网红所展现的美恰好是不同类型的美,这就满足了不同大学生对不同美的追求,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观,提高鉴赏美甚至创造美的能力。

(3)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网红通过自身的经历或者通过分享他人的经历,向大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人生哲理,增强大学生展现自我和面对困难的勇气,使深受“丧”文化影响的大学生找到人生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2.负面影响分析

(1)负面的网红现象干扰大学生的政治判断

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政治判断标准,关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成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一些西方国家企图通过网络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网红片面追求西方社会的“绝对自由”,使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淡化,个人主义盛行,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十分不利。

(2)负面的网红现象混淆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追求美的标准不尽相同,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社会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畸形甚至扭曲的审美观,这严重冲击了传统的审美观,也使得部分大学生的审美观走向粗俗化。第一,网红现象使大学生的审美趋于肤浅。例如,在颜值网红的影响下,大学生认为这个时代是个“看脸的时代”,更有部分大学生为了追求所谓的“网红脸”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整容,这就体现了大学生审美观正在逐渐走向肤浅,他们忽略了网红之所以成为网红的本质原因,而过于关注网红的外表,忽略了对自身素养的提高。第二,网红现象使部分大学生的审美观低俗化。伴随网络文化产生的并不都是高雅文明的文化,其中夹杂的媚俗、低贱文化使得大学生的审美观受到很大冲击,这些文化冲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的正面影响,导致大学生的审美观念不断趋于低俗。

(3)负面的网红现象削弱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诚然,网红现象的流行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但是部分网红在自己的平台上炫富,传播自己挥金如土的生活方式,使得部分大学生对于未来的奋斗方向产生疑问,似乎努力奋斗不如思考干点什么可以让自己一夜走红。本来是正面形象的网红如果转向负面形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伤害更大,因为目前大多数的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为了追求像网红一样奢侈的生活方式,他们不惜通过网络借贷的方式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近几年的许多校园网贷诈骗案正是这类网红现象带来消极影响的体现。

三、消除网红现象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对策研究

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负面的网红现象会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不可逆转的冲击,因此探究应对此类消极影响的对策十分必要。

1.高校是克服网红现象消极影响的“排头兵”

(1)乘胜追击,构建“正能量网红”高校宣传平台

高校作为大学生活动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良好价值观的第一阵地。高校可以通过专门设置的公众号及时宣传正能量的个人和事迹,对于具有十分重要积极意义的人物和事件,组织专门的学习会议,这些都是抓住正能量网红发挥积极作用的例子,这些做法一方面可以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大学生对于校园文化的认同。此外对于高校网红教师的培养也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可以通过专门设置“风采教师”专栏网页,便于让更多大学生了解正能量事迹。

(2)利用好高校课堂

利用好高校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关键。利用好高校课堂,一方面要求高校必须坚持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将正确的价值观不断灌输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去,落实到他们的行为中去。另一方面,高校必须坚持课堂模式的创新发展,如利用最新教育媒介、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实践课程,在实践中让大学生感悟课堂教育的力量。

(3)拓宽大学生思想道德情况反馈和问题解决渠道

高校可以利用线上网络课程及时关注学生心理状况的变化,开设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及时监测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变化情况,坚持“三贴近”原则,收集分析各种信息资源,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的作用,为学生排忧解难,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主题活动,丰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活动形式。

(4)加强对社会热点现象的引领

大学生接触网络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对于社会热点现象也非常敏感,高校可以利用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敏感度,主动出击将社会热点现象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例如各高校可以开办社会热点舆情专题教育研究课堂,以便及时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必要时可以设置相应的选修课程,加深大学生对于网红的系统了解,从而发挥网红的正面作用。

2.媒体树立网络安全责任意识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守住舆论阵地

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守住社会的舆论阵地。媒体作为连接个人与社会的重要平台必须,要当好网络信息的“看门人”,在对“网红”热点新闻进行报道时,要抓住最具价值的信息来聚焦大学生的价值视线,弘扬社会主旋律,把社会利益放在媒体价值追求的最高点,杜绝任何以追求商业利益为目的的炒作,当网红现象产生消极影响时要及时加以修正甚至取缔,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

(2)加大对正能量网红文化的宣传力度

传统传媒平台与网络媒体平台可以实现文化合作,以传播正能量网红文化为主题,追求高质量的网红文化产品输出,利用传统传媒平台的稳定流量优势和网络传媒平台丰富渠道的优势,严格把握好网红文化产品输出的每一个关口,提高对网红文化产品的宣传要求,使其不至于在日益流行的趋势下走向低俗,使网红文化产品的输入慢慢实现从“有意思”向“有意义”的飞跃。

3.政府与社会形成合力,共担网络清洁责任

(1)政府与各网络运营平台要当好网络信息的守门人

监管既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也是各网络运营媒体的责任,对于各级政府而言,首先应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具体的网红行为作出明确的规定,便于监管;对于网络运营平台来说,应该设置相关权限,对涉及较敏感信息的网络行为及时监控,及时取缔,保证网络平台的纯净、安全。

(2)全民参与,人人自治才能达到社会共治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人的精神包括感性和理性,感性使人们能够顺其自然地找到符合自己审美趣味的网红群体,但理性精神则是帮助人们理清正能量网红和负能量网红之间界限的一把标尺,网络媒体最终面向的还是社会大众,因此网红现象的治理也应该落脚于社会大众,把握时机对社会大众进行宣传,例如利用电视节目进行宏观范围内的网络责任宣传,而在微观上则可以以学校、单位为个体,呼吁在内的每一名成员承担网络安全清洁责任,总而言之,只有树立社会大众对于网络安全治理的主人翁意识,只有人人自治才能实现最终共治。

猜你喜欢
审美观网红现象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不要上“网红”的当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网红滚滚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美术欣赏深度介入促生学生幸福感研究
«ВаНхУН»
论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观的培养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